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植掌大唐 >

第241章

植掌大唐-第241章

小说: 植掌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纪轻轻的,就做到十六卫大将军,那可真的是升无可升了,所以只是提升了他的勋官和爵位而已。

    如今他也勉强可以被称一声“公爷”了,不过说国公就早了点,因为他是公爵之中最低等的开国县公,但确实已经是很大的荣耀了。

    同龄人之中,除了长孙冲那种早早的继承了父辈爵位的幸运家伙,其实也就是他这个白手起家的家伙爵位最高了。

    不过他也没能在家休息多少时间,安排好老婆孩子们必要的后撤路线后,他又和出征倭国的大军一同出发了。

    高句丽那边除了留下部分必要的守军以外,更多的是靠着偏师去袭扰,影响他们的农时,制造饥荒,顺便更多的驱使契丹和靺鞨族人,与高句丽之间展开死斗。

    大唐上下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到了倭国这边。

    面对着早有准备的唐军,仓促应战的倭国这边显然十分的被动,能够给唐军造成的压力极其有限。

    现在的他们,远没有日后的武士刀制造技术呢,面对唐军的刀枪和弓弩,他们那可怜的竹甲和纸糊的也没差了,而他们的刀剑对唐军的铠甲能造成的伤害又极其有限。

    另外还没有经历过大面积来中土借种的倭国武士们,身高普遍矮小,面对唐军那高大的关中精锐,根本就像是大人欺负孩子一样,被揍得哭爹喊娘的。

    唐军的推进速度,比之面对高句丽时还要快速一些,尤其是燃烧罐这样的大杀器,也准备的更加充分,还有战船在不停的进行补充的情况下。

    再加上这个岛国大部分城市离海岸的距离都非常有限,唐军完全可以利用已经完全占据了制海权的优势,尽情的从海路上补充粮草物资,不渝被人切断后路,打起来这叫一个顺风顺水啊。

    要不是李承乾暂时还没下达攻占倭国全岛的命令,怕是这会唐军已经把所有的倭国城池给血洗过一遍了。

    眼下吗,还是先把那几个重要的金银铜矿,纳入到大唐的实际控制区域内好了。

    凡是参与了战斗,变成唐军俘虏的那些家伙,毫无疑问的都被投入到了各个矿山中,做了矿奴,为大唐的发展添砖加瓦。

    得了这些矿山以后,李承乾并没有盲目的直接开始搞金银铜三级货币制度,而是先补充了铜钱的资源,确立了大唐的通宝有足够的信用,然后才逐渐放宽了对金银限制,官方的金银储备,同样是有限制的流入市场的。

    这当然都得益于林森的指点,在他讲了几个货币崩溃的典型案例后,李承乾就赶紧收起了他一股脑的把这些金银全都砸进大唐的想法。

    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急于求成反倒是有可能玩死大唐上下。

    要是没有毁于外敌之手,反倒是被半吊子的经济给干挺了,那他李承乾还不得贻笑大方啊,遗臭万年都不是没可能的,所以容不得他不谨慎啊。

    在见到了倭国这边的好处以后,大唐上下统一了想法,先征集了大军,将倭国全境打下来再说。

    以几大矿山为基础,将整个倭国打造成大唐的一个财富基地。

    至于倭国当地的民众,自然是要接受大唐精心准备的奴化教育了。

    把他们的出身,从徐福东渡那时候开始说起,一直编排到大唐这时候。

    目的就是一个,告诉倭国当地人,其实你们注定了就该是大唐的奴隶。

    当然,只要你们干活卖力,你们还是有望能够过上天朝上民的体面生活的。

    相较于连名字都没有的贱民,哪怕是做一个大唐的普通人,也绝对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啊。

    所以,奋斗吧,努力吧。

    而在此之后,吐蕃那边也终于爆发了内乱,松赞干布被一直和他不对付的老派贵族们成功暗杀。

    禄东赞这个名相,同样也是强大部族的族长,也没能力挽狂澜,因为他也成了其他所有贵族们斗争的目标。

    就在他们斗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一个受到大唐扶持的势力,显然就是林森手下的那些个廓尔喀战奴们建立的那个,打着“掀翻奴隶主,分田做主人”的旗号,成功的取得了大量吐蕃农奴们的支持,开始迅速的壮大起来。

    最后吐蕃也不复存在了,新建立起的藏州政权,直接宣布归顺大唐。

    仔细看看也不难发现,其实他们的统治阶层中,不乏真正的唐人,都是曾经和雇佣的泥婆罗战士,一同在高原上行商的那帮子家伙。

    收拾完了吐蕃,高句丽那边和契丹还有靺鞨族打的也差不多了,有生力量都被消耗的厉害。

    契丹和靺鞨族这边,因为常年的和大唐搞用女人换烈酒的贸易的,本身繁育的速度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没有女人哪来的孩子,再加上他们长期酗酒导致的近乎绝育,他们的后代变得极其的匮乏。

    在和高句丽死磕的过程中,成熟的战士又多半战死了,威胁性自然也就大大的减少。

    而此时大唐的新一代已经成长了起来,丁口数怕是翻了一番都不止,原本的土地已经无法满足这么多人的需求了。

    有的人自然就去到了相对要繁华一些的南方,随着南北交流的越发增多,北方人也不会像以前一样视南方为畏途了。

    都知道那边的粮食,一年可以收获好几季,产量非常丰厚,再加上商贸也变得发达了,有了官方的政策鼓励后,总有一些人会或主动或被动的移居过去,最终在那边生根发芽的。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那片白山黑水之间。

    在勤劳能干的中原汉民来到后,靠着强大的同化能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那些契丹和靺鞨人,不是融入了汉民之中,就是迁移到了别处,很难再成气候了。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兵强马壮,幅员辽阔的大唐,在彻底的消化掉了西南的吐蕃高原,和东北的黑土地,以及倭国之后,终于又腾出了手来,将目标对准了依然在内讧的不亦乐乎的西突厥。

正文 第四百六十一章 活神仙(大结局)

    虽然这本书已经是我第三本完结的书了,不过打下“全书完”三个字的时候,心情还是有点复杂难明,有惋惜,也有不舍,但也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相比前两本书,这本书刚上架的成绩肯定是要好一些的,不过之后因为连续加班,时间太赶,所以情节上就没有考虑好,导致很多朋友弃书,这里我就不去强调那些客观原因了,不论如何确实是我没有写好,这点上要诚恳的跟所有朋友们道歉。

    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朋友一直支持到了最后,作者君要真诚的说一声“谢谢!”,同样感谢那些为本书付出过订阅,推荐票和月票甚至是打赏的朋友们。

    正如作者君一直说的,这份支持和鼓励一直是作者君码字的最大动力,也是我最大的收获。通过这几本书结实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可以说是一种奇妙的缘分。而这种缘分在我看来是远比稿费更加重要的东西,再一次真诚的感谢!

    之后要说一下新书计划,其实之前的作者说里我也有提到,原计划是打算回归都市写一本乡土文的,也就是外国牧场的生活流的小说。但是责编虎牙认真的帮我分析了一下我扑街的原因,又帮忙说了许多关于新书的意见和建议,让我深受感动,也有了点感悟。我觉得就冲虎牙编辑的这份看重,我也有必要坚持再写一本历史种田文。

    另外,更重要的也是舍不得各位书友们,虽然确实有不少朋友都是既喜欢历史种田文又喜欢都市种田文的,甚至还有一些朋友是从我的第一本书就开始支持的,但毕竟还是有一部分朋友是有偏好的,我也想尽最大可能的留下这本书的读者朋友们。

    当然,这里面也有我的一点私心,我一直都明白我绝对不是什么天赋型的写手,脑子还比较笨,情商也低到缺心眼的那种,我就想着坚持写同一个类别的话,是不是能多一点理解,更好的把握住讲故事的方式方法呢?

    好歹这本书也算是有那么一点点进步吗,再换回去搞不好又要从头开始去琢磨,去理解,去把握。所以最后还是决定下一本书还是继续在历史种田文里进一步深耕下去吧。

    至于具体什么时间发书,这个暂时只能说在暑假后,我需要好好总结一下这本书的经验教训,另外多看些书和资料丰富一下自己,不要再犯些让大家吐槽不已的低级错误了,在此基础上,好好捋顺故事脉络以后再来动笔吧,尽量做到成竹在胸,不要像这本书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最后再一次的感谢所有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也期待着你们能够继续支持我的新书,谢谢大家! 
………………………………………………………………………用户上传之内容结束……………………………………………………………………………………
声明:本书为()的用户上传至其在本站的存储空间,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以上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