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万岁约阿希姆 >

第96章

万岁约阿希姆-第96章

小说: 万岁约阿希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昏前,列车驶抵柏林。因为要向德皇当面汇报英王加冕、阅舰式及炮术交流的情况,夏树携夏洛特乘车前往皇宫。途经威廉大街的时候,见广场上聚集了很多民众,受此影响,往来车辆只能缓慢移动,夏树听到那不知名讲演者在说着“耻辱”、“挑衅”、“不惜一战”,每到慷慨激昂之处,人们群情激奋地呼应着“是的”、“没错”。

    前来接车的皇家侍从官与夏树相识已久,他解释说:“摩洛哥的麻烦事。”

    夏树没有应声,他隐约记得两次摩洛哥危机和两次巴尔干战争让欧洲列强的矛盾冲突不断升温,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就算这两场危机和局部战争能够避免,新兴的崛起国家与老牌强国之间最本质的利益矛盾却是无法改变的。看看车窗外这些情绪亢奋的民众,他们中既有职员、工人,也有警察、公务员,还有少数穿着制服的军人。尽管这样的讲演难称精彩,甚至有着明显的逻辑漏洞,只凭颇具鼓动性的语调和措辞,讲演者便让这些处于社会中低阶层的德国人热血沸腾起来,进而左右舆论和民意的方向——这种具有时代和文化特性的政治氛围由来已久,并将继续延续下去,直至造就一段小人物成为独裁者的传奇。

    好容易穿过拥塞的街道抵达皇宫,夏树刚一下车就遇上了威廉皇储,只见他一脸兴奋地同两名陆军将领说着什么,这种表情和刚刚在街头所见的那些民众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皇储殿下!”

    直至夏树呼唤,威廉皇储才意识到这位长得跟自己最像的胞弟来了。

    当着两位资深将领——陆军元帅冯…德…戈尔茨男爵、陆军上将卡尔…冯…比洛的面,威廉皇储愉快地说:“嘿,约亨,我们的海军天才,你这是刚从英国回来吧!听说我们的战舰在今年的炮术交流中狠狠羞辱了英国佬,太棒了!这回他们该知道我们的海军也不是好惹的了吧!”

    为免给这些位高权重的陆军将领们造成错误判断,夏树答道:“是的,殿下,我们是今年的胜利者——胜在准备更加充分。”

    兴奋的威廉皇储似乎没有领会夏树的用意,他有些过度热情地挽着夏树的胳膊:“英国人惯用的进攻胁迫对我们已经失去了效用,陆军能够无所顾忌地横扫法国,然后,我们将在大西洋获得出海口,反过来对不列颠诸岛形成战略挟制。未来的欧洲,德意志帝国将是唯一的主导者!”

    夏树一面惊讶于威廉皇储对海军战略的理解,一方面又对他所说的陆军横扫法国感到由衷的好奇——难道这一次德国不仅仅将战争作为外交筹码,而是真的准备进攻法国了?若是如此,英俄势必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将提前年爆发。

    德国海军有足够的实力应对这场战争么?

    夏树在脑海中飞快地计算着:德国当前服役的无畏舰共有艘,战列巡洋舰艘,已完工未服役艘;英国海军已入役的无畏舰艘,已完工未服役艘,战列巡洋舰艘,核心战力旗鼓相当,德国海军甚至还能凭借质量优势而略占上风,可一旦海战爆发,双方数量庞大的前无畏舰群仍将是战场上的中坚力量,而在这一方面,德国以艘对英国的艘处于绝对劣势,装甲巡洋舰、轻巡洋舰、驱逐舰/大型鱼雷艇的状况亦是如此。也就是说,德国海军仅仅凭借提尔皮茨力推的海军法案而在新式主力舰上缩小了同英国的差距,整体规模和实力仍有一个数量级的差距。

    但是,战争的比拼并不局限于绝对实力,军事谋略讲究虚虚实实,刚刚结束的炮术交流恰好为德国海军的“虚张声势”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人交谈了不多会儿,陆军的首脑人物,总参谋长小毛奇从门廊里边走了出来,神情显得有些沮丧。

    威廉皇储略微收起了自己的兴奋劲头,关切地问:“怎么样?”

    小毛奇摇了摇头:“陛下坚决不同意为了摩洛哥同法国开战。”

    “可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威廉皇储毫不顾忌地嚷嚷道,“法**队占领摩洛哥已成定局,我们要么在外交上遭受失败,被世人讥笑为懦夫,要么以此为借口横扫法国,重现年的辉煌胜利,迫使法国解散军队、退出三国协约,彻底打破威胁到德意志存亡的包围圈!”

    尽管威廉皇储的心态有些浮躁,但以当前的欧洲格局,夏树认为,他的意见并非没有可取之处。法国和俄国都未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此时进行军事冒险要比三年后更有得胜的几率。

    威廉皇储非常不甘心地说:“我这就去见陛下,我们不能再犯错误了。”

    然后,他转向夏树:“约亨,我们一起去劝说陛下吧,他一定会改变主意的。”


………………………………

第116章 危险游戏〔中〕

在后人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性格评价中,“刚愎自用”是最常见的一个词。

    具体来说,就是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听不进一点儿别人的意见。

    这个评价或许有些绝对化,但基本符合这位统治者在大多数决策中的表现。

    虽然没有表态支持威廉皇储的立场,夏树还是跟着他走向皇帝的办公室。

    两人在门口等了一会儿,直到外交国务秘书——相当于当时的德国外交部长,冯…基德伦,从办公室里面出来,两人才获召进入。

    请皇储和王子在沙发上就座之后,皇帝以一种带有得意之色的神态说:“在我们的外交压力下,法国人同意做出让步,用他们在西南非的殖民地补偿我们。”

    威廉皇储并不为此所动,他说:“可是,陛下,法国人在西南非的贫瘠土地对我们来说几乎没有意义,我们丢失的不仅是在摩洛哥的殖民利益,更是帝国的尊严,是民众对我们的期望和信任。”

    在这之前,德皇和自己的继承人显然有过这方面的交流,所以他对威廉皇储的态度一点都不意外。

    “我一直想为我们在西南非的喀麦隆殖民地获取一个出海口,而法国的殖民地恰好具备条件,这是一次不错的机会。”

    “可殖民地利益是附加值,永远比不上我们在本土的利益,我的陛下!”威廉皇储争辩道,“自从年以来,我们的本土就受到了敌人的包围,形势对我们极其不利,眼下正好是彻底打破这个包围圈的时机,军队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我们的人民也是如此!”

    皇帝慢慢收起了脸上的悦色,有些深沉地说:“我的威利,当你统治一个拥有几千万人口的国家时,开战不应是一个轻易做出的决定。想要一举击败法国,以我们现有的军事力量还不够充分,除了法国人在边境地带构筑的坚固工事,别忘了,我们还必须随时提防俄国人。”

    他随即又补充道:“未来三年,我们的陆军将完成扩充,军事装备的现代化程度也将获得大幅度的提升,届时我们的军队将更具攻击力,足以在俄国人从我们背后扑过来之前结束西线的战斗。”

    威廉皇储的情绪虽有舒缓,仍很不情愿地说:“纵使现在不是开战的最好时机,我们也不能忽视人民的声音,他们期盼一场胜利,无论是外交还是军事上的。在摩洛哥,我们已经失败过了一次,如果再次蒙受失败,德国政府及军队在人民心目中的威望会降到一个很难堪的地步。”

    “只要保持谨慎而明智的头脑,我们能够避免外交失利。”威廉二世说道,这时候,他终于想起在场的夏树,遂岔开话题道:“噢,亲爱的约亨,再次见到你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冯…德…坦恩’号为我们赢得了荣誉,这个消息应该刊登出去,让民众分享胜利。”

    “能将这份荣誉献给您,陛下,海军全体感到由衷的骄傲。”夏树先是奉上恭维,然后分析说:“刊登此次福斯湾炮术交流的消息有一大好处和一大坏处,好处是让民众看到海军建设的成果,提高大家的信心和士气,坏处是过度刺激英国人,让他们将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放在海军发展上,进而抵消我们为缩小海军差距而做出的种种努力。”

    话说得很委婉,实质上仍是对威廉二世的想法进行了否定。皇帝盯着夏树看了几秒,接着又朝威廉皇储那里瞟了一眼,对于兄弟俩的观点和立场,他心里已然明了。

    “在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礼上,英国海军向全世界展示了他们无与伦比的实力,约亨应该很清楚,我们的海军规模尚不及英国的一半,除了几艘最新建造的战列舰,之前服役的旧式战列舰难以同英国舰队抗衡——这是提尔皮茨伯爵、穆勒海军上将、霍尔岑多夫上将等海军将领向我汇报的情况,按照他们的分析,德国海军在三年之内尚不具备挑战英国海军的实力。”

    夏树看了威廉皇储一眼,道:“陛下,我们目前确实不具备挑战英国海军的实力,也无需直接挑战英国海军。一旦准备卷入同法国的战争,我们可以动员全部的鱼雷艇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作战演练,并邀请各国海军武官们观看,即便不能打消英国海军进行武力干涉的念头,也能够让他们远离德国的海岸线。”

    皇帝起身离开沙发,开始在办公桌前踱步,然后说:“如果英国海军不为所动,仍以他们擅长的方式发起主动进攻,按照海军参谋部的演算,我们的舰队极有可能遭到覆灭性的打击。”

    “演算终究是演算,陛下。”夏树辩驳,“该演算结果是假设英国海军投入五分之四的舰艇,并以主力舰队突入斯卡格拉克海峡。实际上,这是非常冒险的举动,因为他们并不确定我们是否会以大量的鱼雷艇在海峡实施攻击,而且他们搞不清楚我们究竟拥有多少艘高速鱼雷艇。”

    皇帝沉默了一会儿:“所以……你是支持对法开战的,约亨?”

    从在皇宫门前预见威廉皇储和陆军将领们,到刚刚他和皇帝各抒己见,经过这半个多小时的思量,夏树已经选好了自己的立场,但他并不急于“冲锋陷阵”,而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若能争取到有利的形势,用一场短期的战争为德意志赢得未来三十年的和平,这当然值得我们放手一试,可我们现在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英国人的干涉,法国人的抵抗。”

    说到这里,夏树先后同皇帝、皇储进行了目光交流。很明显,两人都对他的提法非常感兴趣。

    “经过这些年的准备,我们的参谋部对法国的地理地形、兵力规模、军事部署等情况了如指掌,军队能够迅速按照施利芬计划展开进攻,但英国人的立场是个不可忽视的未知因素。只要他们决心干涉,凭借海军优势,便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向法国北部运送到个师的兵力。乍看起来,我们强大的右翼能够像踩死蚂蚁一样消灭登陆的英军,但多年的宿怨必定使法**队在开战阶段斗志昂扬,为了打垮他们的抵抗,我们必须全力以赴,而较计划预期更早出现在战场上的英**队,极有可能成为决定战场形势的关键力量。如果我们的我们右翼攻势受到了迟滞,战争有可能转入对我们极其不利的消耗战。”

    皇帝沉默不语,威廉皇储则不温不火地反驳说:“施利芬伯爵的作战计划是其毕生军事才华的结晶,是一套无懈可击的战争方案,无论英国人派来个还是个师,都不会改变战争的结果——我们必将获得胜利。”

    夏树用毋庸置疑的口吻应道:“当然,我们必将获胜。”

    这时,威廉二世说:“你让我有些糊涂了,约亨。你一面支持开战,一面觉得战争前景不甚乐观,究竟是想表达什么?”

    夏树不作停顿地回答说:“如我最初所说,陛下,若能争取到有利的形势,我们应当开战,若不能,我们则应当忍耐。”

    皇帝想了想:“以我的判断,英国近期的态度虽然不甚友好,可他们直接卷入德法战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们乐于看到两个欧陆强国两败俱伤。”

    像是在迷宫中找到了出口,威廉皇储亢奋地叫道:“所以我们应当开战,陛下,我们要趁着俄国和法国都未完成军事整备的机会打垮法国,孤立俄国,让英国人向我们低头……时机不容错过!”

    皇帝怔怔地看着自己的长子,遂又将目光转向在此刻选择沉默的幼子,绞尽脑汁地琢磨着刚刚这段对话的逻辑,然后勉为其难地改变了主意:“好吧,我想我们还是有必要再次召开御前会议,严肃认真地重新讨论对法开战的问题。”

    威廉皇储顿时喜形于色:“陛下,您刚刚做了一个绝对明智的决定。”

    皇帝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嗟叹道:“但愿如此吧!”

    走出皇帝的办公室之后,威廉皇储吁了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