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万岁约阿希姆 >

第555章

万岁约阿希姆-第555章

小说: 万岁约阿希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爆炸的冲击刚刚过去,便有人大声报告说:“左舷中雷!”

    夏树刚刚踉跄了一下,并没有摔倒,确定战舰中雷,他在心里嘀咕说:“该死啊,千万不要打坏桨舵!”

    虽然所处的时空不同,夏树从未忘记“俾斯麦”号的教训,所幸德意志级战列舰设计建造时,德国所处的战略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基尔运河的战略意义不复从前,新一代主力舰可以摆脱基尔运河的宽深限制,而7。1的长宽比和10。3米的吃水深度使之在航速、机动、稳定以及适航性能之间找到了较为合适的平衡点。兴盛的德国造船工业推动战舰设计建造水平的进步,德意志级便采用了比全面防护或重点防护更为优秀的整体防护设计,舷侧主装甲带与主防雷装甲拼接为一体,大大增强了抵御鱼雷攻击的能力。基于这些原因,“黑森”号被一条鱼雷废掉的可能性实际上是大大降低了。
………………………………

第745章 中途式绝杀(上)

正当以“黑森”号为首的同盟国支援舰队顽强抵御着美英舰载机的第二波狂轰滥炸时,爱尔兰海军准尉德…巴拉驾驶着IR…29T型舰载战斗机远远跟在返航的美英机群后头。这些参加了第一波空袭的美英飞机匆匆返回己方航母编队补充燃料弹药,只有几架英制战斗机在高空警戒,谁也没有注意到云朵之间还有这么个不起眼的尾巴。

    美英战机有恃无恐,很大程度上是对己方舰载雷达的信任和依赖,但像IR…29T这种老式双翼机是钢管骨架覆盖织物蒙皮,雷达反射面积极小。爱尔兰海军的雷达测试表明,单机飞行的IR…29T接近至50公里位置才能被雷达辨认出来,若是低空贴海飞行,这一距离甚至能缩小到20公里,而机群的被发现距离通常在80公里左右。也就是说,当战舰瞭望员目测观察到它时,雷达可能还未做出正确的预警。

    尽管IR…29T在雷达面前有着良好的“隐身性能”,德…巴拉却如同一只披着伪装进入狼群的羊,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唯恐凶恶的敌机突然穿过云层围攻自己。在登上爱尔兰籍辅助航母“朗福德”号之前,德…巴拉已有200多个飞行小时数以及30多次甲板起降的训练经验,还参加过四次对英国的轰炸行动,在威尔士上空跟英国战斗机交过手,但总的来说还是个欠缺实战经历的雏鸟,若是同时对上两三架敌机,他肯定会忙乱得手足无措。要知道双翼单发单座的IR…29T是从专业截击机IR…29衍生而来,有着火力强、机动性好的优点,但绝对速度偏慢、续航力很短,并不适合扮演侦察角色,唯一有利于侦察的要素就是它的机载无线电稳定可靠,能够及时将敌情传递到数百公里外的母舰上。

    经过40多分钟的跟踪飞行,德…巴拉终于在海面上望见了零星舰艇,从它们的分布和航向上看,敌方舰队想必就在附近,可就在这时,敌舰也发现了这个不速之客。一艘驱逐舰突然开火,高射炮弹在附近炸开,虽然未对这架爱尔兰战机造成破坏,却引来了德…巴拉最不想面对的对手,英制“海鹰”战斗机。

    在不列颠上空,“山鹰”无疑是对同盟国战机威胁最大的英军战机,其舰载型号亦是亚速尔战役前半程表现最出色的美英机型,绝对时速比老迈的IR…29T高出35%,火力输出是其1。5倍,这样的差距是很难通过飞行技巧和战术策略来弥补的。

    瞧见那架身形灵巧的“山鹰”如疾风一般猛扑过来,德…巴拉的第一反应是向下俯冲,因为双翼机只有低空缠斗性能是胜过单翼机的,但只要再来一架敌机,被击落便只是个时间问题,所以他灵光一现,手脚并用,先是用一个漂亮的顺时针横滚躲过对手打来的枪弹,然后加足油门向上爬升,钻进一团浓厚的云层当中。

    危机并未解除,德…巴拉本想打开无线电台,向母舰报告自己的大致方位,通报自己在这里发现敌方护航舰艇并遭敌机攻击的情况,但转念一想,敌舰队很容易捕捉到他发出的通讯信号,继而采取无线电干扰措施,那样的话,母舰最多只能收到他的第一次报告,若是后面发现敌方航母的踪迹,恐怕就不能通过无线电送出重要敌情了。

    艰难取舍之下,德…巴拉决定冒一把险。片刻过后,他钻出云层间隙,目光迅速扫过海面,发现了更多舰艇以及它们留在海面的白色尾迹,这应证了他最初的推断。听得炒豆子般的爆裂声从身后传来,他急忙后拉操纵杆,驾驶飞机再度爬升,险险避开攻击钻进云层。敌方战机似乎得到了舰载雷达的指引,它们没有在云层下方等候机会,而是跟着进入云层,连番射击差点就击中了这架爱尔兰战机。

    估摸着位置差不多了,德…巴拉放手进行最后一搏,他调整襟翼,减小油门,前推操纵杆,这架IR…29T随之以大45度角俯冲下去。

    当它从云层钻出的刹那,年轻的爱尔兰海军准尉望见了海面上那一座座移动的飞行平台,敌人的航母编队完整呈现!

    俯冲过程中,德…巴拉以熟练的动作打开了无线电台,用手按住喉部话筒:“LA…4呼叫老翁,LA…4呼叫老翁,我的方位是东偏北40度,飞行距离大约200公里,发现敌方航母7艘。重复,东偏北40度,距离200公里,发现敌方航母7艘!”

    一阵嘶嘶的杂音过后,耳机里传来了令德…巴拉兴奋到飙泪的声音:“LA…4,老翁收到,老翁收到,东偏北40度,距离200公里,航母7艘。如有可能,请确认敌方舰型。”

    德…巴拉准尉倒是很想仔细观察一下海面上的敌舰,可是带有曳光弹的连串子弹在空中飞窜,炒豆子般的爆裂声在身后响个不停,看来敌方飞行员实在无法容忍这样一架老迈的双翼机在自己眼前晃悠。爱尔兰海军准尉竭尽全力躲避攻击,而在从接近3000米高度下降至离海面不足百米的过程中,他的IR…29T居然没挨一发子弹,不能不说是一次相当成功的俯冲。接下来,德…巴拉按照飞行操程做了个殷夫曼横滚,顺利完成,把追得最近的一架“山鹰”绕到了身前,可惜没等他开火,对方猛然拉起,轻盈地逃出了他的瞄准圈,此时另一架“飞行桶”在他后上方开火,连串弹雨倾泻而下,瞬间撕开了右侧机翼,实战经验不足的弊端顿时显现出来,德…巴拉试着控制住飞机,结果适得其反,战机疯了似地打着转栽向海面……

    当这架勇敢的侦察机不幸被击落时,母舰“朗福德”号已将有关敌方航母的情报通传给贝恩克上将的旗舰“汉诺威”号,由其接力传递给了航行在圣米格尔东南方海域的同盟国航母编队。这支航母编队的规模较对手小了将近一半,其成员是德国航母“施瓦本”号、“约阿希姆一世”号、“埃马努埃莱三世”号以及爱尔兰航母“阿尔斯特”号,这四艘正规航母的舰载机总数为258架,跟对手的载机数量大致相当,而舰载机飞行员的飞行时间和作战经验则要相对占优——亚速尔之战前半程,美英阵亡、失踪及重伤的舰载机飞行员962名,同盟国相应的损失是530名,这主要取决于双方的攻守态势而非飞行员的素质,而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参战的美英舰载机飞行员以新补充上来的菜鸟居多,同盟国舰队则保有一批经验丰富的精英飞行员,这是他们扳回战局的一大优势所在。

    得知敌方航母的方位之前,这支同盟国航母编队就已派出两队侦察机向北侦察,只因侦察范围及距离时间的关系,尚未觅得目标踪迹,而在四艘航空母舰的甲板上,待出击的战斗机、轰炸机早已排满了起飞区,飞行员们在指挥室里等待出击指令。目标一经确认,编队旗舰“施瓦本”号立即向各舰发出了作战信号,航空军官们依据旗舰的指令向跃跃欲试的蓝天骄子们做最后的战斗部署,而后飞行员们离开指挥室奔向各自的座机,四艘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航随之响起了悦耳的轰鸣声。在旗舰发出指令后不到五分钟,第一架载弹出击的轰炸机便跃然离开甲板,接下来的十分钟,68架战鹰依次起飞,在舰队上空编组成为三个大编队,浩浩荡荡向北飞去。

    与此同时,在相距300多公里之外的海面上,对同盟国支援舰队展开第二波空袭的美英战机终于投光了所有炸弹,近70架舰载机当中只有53架能够踏上返航的路途,这样的损失率在战前的各种模拟测算中属于偏高的,而换取的战果又属于偏低水平——除击伤敌方旗舰之外,仅重创轻巡洋舰一艘,其余均为轻伤或轻微伤。

    “陛下,‘舍尔海军元帅’号发来信号,火势已得到控制,漏损尚处于可控程度,请求脱离编队先行返航。”

    对于佩特…肯普上校转述的报告,夏树默默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舰长梅瑟尔当前最关心的是“黑森”号的抢修情况,尽管如此,他还是从旁建议道:“附近海域肯定还有敌方潜艇,是否需要安排一艘驱逐舰护送?”

    夏树不自觉地摸摸鼻子:“我们正好调头向东,护送它跟‘腓特烈…凯撒’船团会合,让它们结伴返回欧洲。”

    虽然胜负未定,梅瑟尔仍道:“如果我们赢得这一仗,还需要让护航船队返航?”

    “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夏树答道,“眼下前途未料,不是么?”

    梅瑟尔冷静分析说:“敌人已经全力发动了两波空袭,第三波很可能已在飞行途中,尽管他们损失的飞机不多,但已经牢牢被我们吸引住了,现在正是对他们发动空袭的最佳时机,以贝恩克上将的眼力和判断,应该不会错过陛下亲自准备的这场盛宴。只要赢得了这场关键胜利,他便能一举挽回此前所失的声誉,而通向人生巅峰的大门依然为他敞开。”

    夏树嘴角微挑:“我果然没有看错你,维克托…弗兰茨…梅瑟尔上校,你绝对有机会成为下一个莱因哈特…舍尔,甚至超越莱因哈特…舍尔的人物,只要你能够继续进步并且把握住机会。”
………………………………

第746章 中途式绝杀(下)

海平面3000多米的高度,来自“施瓦本”号、“约阿希姆一世”号、“埃马努埃莱三世”号的24架ju…17编组成为一个壮观的雁形梯队。因为要对付的是敌方航母,这些雷霆重锤挂载的是一枚250公斤重的高爆穿甲弹和两枚50公斤的高爆弹,而非最常见的500公斤穿甲弹,较轻的载荷意味着飞行速度更快,空中机动更灵活,攻击命中率和战场生存率相应提升。

    来自“施瓦本”号的卡尔莱特少校担任这群俯冲轰炸机的战场指挥官,他驾驶着编号sw…31的ju…17占据“雁头”位置。飞行途中,少校打开高频加密无线电通话器,向随行的轰炸机飞行员们做战前动员:“诸位,我们预计15分钟后抵达轰炸区域,而空中的战斗很可能在这之前展开,请大家保持队形,依靠团队合作对付随时可能到来的威胁,一旦抵达敌舰队上空,即按预定方案展开攻击。最后,愿好运与我们同在!”

    卡尔莱特少校讲完这番话后不久,在最前方领航并警戒的战斗机小队便在云层之间发现了迎面飞来的敌方战机,随即向全体发出遇敌警报。考虑到敌舰队有较强的空防能力,为第一波攻击机群护航的he…25和me…50t多达32架,占到了出击战机的近半数。眼见前方拦截的敌方战斗机约有一个中队规模,德国海军王牌飞行员、来自“施瓦本”号的洛梅德斯少校率领15架he…25迎了上去,余下8架he…25和8架me…50t继续在4000至4500米高度保持警戒。

    刚一开始,洛梅德斯少校跟他的前哨飞行员一样,认为前来迎击的敌方战机是英制“海鹰”和美制“猎犬”混编,后者是跟i…29/30处于一个档次的双翼战斗机,正面交锋应付起来比较容易,前者的总体性能跟he…25旗鼓相当,所以要难对付一些,但这对信心满满的德国海军王牌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可是经过第一轮交手,他猛然意识到这些“海鹰”跟以往交手过的有所不同,它们速度更快,火力更强,而且机身前半段的布局似有异样。

    洛梅德斯哪里知道,这些“鹰隼”是几个星期前刚刚运抵大西洋前线的美军新战机,它们以英制“海鹰”为基础,采用了推力更大的普惠“黄蜂”发动机并装有二级涡轮增压器,无武装的试验型最高时速较“海鹰”提高了18%,而美国人正好嫌“海鹰”原型的武备不够强大,便以德制福克g…51的火力标准装配他们的新战机。就这样,最终定型的“鹰隼”除了机动性稍有不及,各项性能均超越“海鹰”,面对德国海军的主力舰载机he…25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甚至能够跟陆基型号的福克g…51正面抗衡,但也正因为这些复杂的改动,承接该项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