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万岁约阿希姆 >

第109章

万岁约阿希姆-第109章

小说: 万岁约阿希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树默然无语,心中思绪固然复杂,却始终有条清晰的主线。

    梅斯纳所选的路线,基本上是在乡间的狭窄沙土路上行进,只要时速超过公里,汽车就会颠簸得难以操控,但在梅斯纳的影响下,司机也觉得形势紧迫,因而想方设法地加快速度。眼看蓝色的海际已在视线远端,前方路口却出现了一个哨卡,车内的气氛更因梅斯纳的一句话而肃然紧张起来:“这里以前从来没有岗哨……”

    司机随即减慢了速度。

    路口的哨兵有六七人,皆是英军着装,多数背了步枪,旁边停着一辆军车,未见木架铁丝网或拦杆用作交通阻拦。

    看清这些,夏树当机立断:“保持这个速度,继续往前开。”

    汽车以大约公里的缓慢时速驶近路口,一名英军士兵高高举起左手,示意停车。

    梅斯纳摇下车窗,以一口流利英语问道:“嘿,士兵先生,发生什么事情了?”

    举手的那名士兵,连同腰佩左轮手枪的士官一并走到车门旁。见是高档德国车,他们的口气并无严厉之意。

    “您好,先生,例行检查!”

    “车上坐的是德国王子约阿希姆殿下,还要检查吗?”梅斯纳很镇定地问。

    士兵的讶异反应很正常,但士官的眼神就有些不太对了,他弯下腰朝车后座看了一眼,连忙敬礼,并令士兵们“致敬”。

    梅斯纳遂对司机说:“开车。”

    在此过程中,夏树始终面无表情地直视前方。

    驶过路口之后,梅斯纳不住地转头往后看。

    “他们的车跟上来了。”

    “甩掉它。”夏树冷语道。

    “闪电奔驰”的设计原型是竞速赛车,民用版体型增大了许多,发动机功率也从马力减为马力,四缸发动机的加速和极速性能仍轻松盖过同时代的其他车辆,何况是一辆慢悠悠的老式利兰卡车。司机一脚油门,挂档,油门,再挂档,车身颠簸虽堪比怒海行船,但只一会儿功夫就把尾随者甩得无影无踪了。

    十数分钟之后,汽车抵达胡伯特船厂。到了自己的地盘,梅斯纳游刃有余地展现出自己麻利果断的办事风格。他令船厂保安封锁出入口,无论任何人来了都尽力拖延,又指挥技术人员给试航潜艇加注燃料并装载生活必需品。这艘试航潜艇属于霍兰vii型,名义上用作销售展示和设备试验,暗中对爱尔兰周边海域和航道进行技术勘测,还曾秘密帮助爱尔兰的独立运动组织运送军火物资,只要不遇上恶劣海况,从利默里克航行到德国完全没有问题。

    准备工作于一个小时内完成,名乘员均为操艇经验丰富的德国艇员。和煦的暖阳下,夏树登艇离开,他此时的心情就像是中途黯然退场的球员,满心不甘地立誓:下次一定要让所有人另眼相看!


………………………………

第129章 厉兵秣马

年月,但泽,弗里德里希皇家船舶造修厂。

    在寥寥数百名海军官兵和船厂工作人员的注视下,甲板及以上部分涂成浅灰色、舰身为乳白色的“俾斯麦”号装甲巡洋舰非常缓慢地移入p号船坞。坞闸关闭之后,台大马力抽水机同时开始工作,它们将在个小时内抽干大约。万立方米的海水,接着多名船工进入船坞工作,除一少部分人负责舰体外壳的清理和检修外,其余人员将日夜轮班,对这艘万吨级战舰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现代化改装。改装期间,所有施工、监督人员均领取双倍工资,条件是不得离开船厂,与家人的通信、电话联系中不得透露有关这艘战舰改装的任何情况。

    这项预算经费达到万马克的旧舰改装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皆由夏树亲自领导,而名工程师组成的核心技术团队,仅人是上了岁的资深舰艇专家,余下的面孔都是近几年才崭露头角的青年工程师,另有多名来自胡伯特航空的动力工程师全程协同配合。整个改装工程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把德国海军第一代以“俾斯麦”命名的军舰改装成为全世界第一艘直通甲板式的航空母舰!

    夏树之所以挑选“俾斯麦”号,首要原因同它的舰名无关。把旧式战舰改装成航空母舰的念头其实由来已久,年前,夏树就开始了航母技术图纸的绘制工作。可是,欧洲列强密切关注着海军技术的革新和运用,任何一个国家的新举动都难以做到掩人耳目,在德国造船业实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夏树有意将航母这一秘密武器藏到最后,而要在短时间内拥有航母,改装旧舰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方式。

    翻开德国海军的舰艇清册,适合改装航母的并不多。老式铁甲舰缺乏长度,防护巡洋舰缺乏宽度,新一些的装甲巡洋舰和战列舰又都有着各自的价值使命,舰龄不足年的“俾斯麦”号是综合条件最合适的备选。它年开工,年服役,设计建造时列为一等巡洋舰,标准排水量为。万吨,拥有米长、。米宽的舰身,初始装备是和维切尔斯巴赫级战列舰相同的毫米速射炮。在帝国国会核批它的建造预算时,“俾斯麦”号的用途就明确为“执行海外派遣任务”,故而采用了高干舷设计。服役后,它一直在德国的各殖民地间奔波,适航性能经受住了各种恶劣天气的考验,但这种高强度的航行任务加速了舰艇的损耗,而海外殖民地也缺乏本土港口那样的检修条件。在两艘沙恩霍斯特级装甲舰服役后,“俾斯麦”号得以从紧张繁忙的巡航任务中解放出来,年,它返回国内并列为预备舰只,供水雷学校训练使用。年,“俾斯麦”号回到建造地——基尔海军造船厂,进行例行检修,夏树委派海军工程师团队对它进行了一次全面评估,这艘旧战舰的设计结构和舰体状况已不适合作为战斗舰艇冲锋陷阵,但改装成为非直接交战的辅助舰艇还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确定了用“俾斯麦”号进行航母改装,夏树随即着手进行准备工作。技术设计,他亲自捉刀上阵,仅从弗里德里希船厂和胡伯特航空各调数名青年工程师计算数据;硬件施工,他他于年秋指示弗里德里希船厂新建两座万吨船坞。当年月,第一座新船坞动工修建,次年月份完工,工人们随后投入第二座新船坞的修建工作,年月完成第二座两万吨级船坞。就在业内普遍揣测弗里德里希船厂将拓展大型舰艇建造市场时,夏树向海军技术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对艘前无畏舰(德意志级、布伦瑞克级和维切尔斯巴赫级)进行现代化改装的方案。方案中,所有战舰的改装工作将在年月前完成。由于各大造船厂的大型船坞都在进行无畏舰或战列巡洋舰的建造工作,这些改装将在弗里德里希船厂和硕效船厂进行,艘由弗里德里希船厂施工,艘由硕效船厂施工。

    对于这份总投入相当于建造两艘国王级战列舰的大规模改装方案,技术委员会的投票结果是少数赞成、多数反对,而提尔皮茨对这一方案也不甚赞同,他觉得一艘经过现代化改装的旧式战列舰,战略威慑力并不比一艘没有改装的高出多少,而艘经过改装的旧式战列舰,不论心理意义还是实战价值,都比不上两艘全新的无畏舰。

    升级旧舰或者追造新舰,夏树有自己的理解并坚信自己的判断,既然常规路线无法获得通过,他便带着自己的方案觐见德皇,当面力陈得失。五艘维切尔斯巴赫级建于年至年,五艘布伦瑞克级建于年至年,五艘德意志级建于年至年,也就是说,这艘战舰在短短十年内集中建造,这十年恰恰是威廉二世岁到岁的人生黄金期,作为一国之君,他年富力强、雄心勃勃,而他的国家欣欣向荣、国力日增,他的海军也从一支不起眼的舰队迈入了强国之列。正因为抓住了人的这份特殊情感,夏树成功取得了威廉二世的支持,而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政治体制下,君主的意志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德国没有在战争爆发前追加两艘至少需要三年才能建造完成的无畏舰,而是选择了前后耗时不到一年的旧舰改装方案。

    年月,第一批接受现代化改装的战舰,维切尔斯巴赫号、施瓦本号和维丁号、梅克伦堡号、扎林根号分别驶抵但泽的两大造船厂。它们同属排水量。万吨的维切尔斯巴赫级战列舰,是德国海军最后一级以毫米速射炮为主炮的战列舰,也是第一级使用维克斯渗碳钢装甲技术的德国战列舰。因为延续了那个时代德国主力舰强火力、重装甲、慢航速的设计思路,维切尔斯巴赫仍被英国海军列为“铁甲舰”,但它们的航速相较于同时期的各国战列舰并不逊色,除施瓦本号因设计缺陷而仅有。节,其余四艘最大航速均在节左右。此次现代化改装,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将它们全部台燃煤锅炉中的台改为燃油锅炉,将四分之一的燃煤舱相应改为燃油舱,将座旧型号的往复式蒸汽机换成功率更大而运作方式基本不变的新型号,全部取消了它们的水下鱼雷发射管,并顺带升级了它们的无线电设备和光学观瞄设备。

    得益于造舰联盟的运作,两家但泽造船厂选择了战略合作而非独立竞争,共赢的模式给它们以及德国海军都带来了看得到的好处。个半月之后,艘战列舰悉数完成改装,重新试航时,这些本已跟不上时代节奏的钢铁战舰,至少在动力方面又重新焕发了活力,接近节的极速和节的长时巡航速度使得它们具备了与主力舰队协同作战的能力。

    年月,艘布伦瑞克级战列舰按计划抵达但泽。它们的改装方式与维切尔斯巴赫级基本一致,座老式的圆形锅炉换成燃油锅炉,座水管锅炉得以保留,但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洗整修,受限于蒸汽轮机和往复式蒸汽机截然不同的结构配置,座往复式蒸汽机只更换成输出功率更大的新型号,不利于提高航速并存在一定战斗缺陷的水下鱼雷发射管全数取消,而随着基尔运河的拓宽工程即将结束,布伦瑞克级服役时的舷侧副炮位置问题也将不复存在,移动式炮座得以改回固定式,从而减少了副炮因机械故障而失去战斗力的隐患。

    由于技术人员和船工们通过改装维切尔斯巴赫级积累了经验,在以舰艇施工效率闻名的弗里德里希船厂,进入p号船坞的“黑森”号和进入q号船坞的“普鲁士”号分别只用了天和天就完成了预定改装。在随后进行的海上试航中,它们如同下山猛虎,分别跑出了。节和。节的最高航速,几乎达到了新建服役时的水平,要知道经过多年的海上航行,舰艇航速通常都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值得一提的是,布伦瑞克级战列舰原本就在战斗桅杆上设置了火力指挥室,此次加装了火控系统,升级了光学观瞄设备,其英寸舰炮的理论准度应有明显提高。

    按照原定的改装安排,艘德意志级战列舰应在月中旬之前进入船坞,而由于“俾斯麦”号计划的启动,原定在p号船坞接受改装施工的“波默恩”号只好转往隔壁的硕效船厂进行改装。

    原版历史上相当“长寿”的德意志级,是德国海军迈入无畏时代前建造的最后一级战列舰。得益于机械技术的改进,在未增加吨位的情况下,其综合性能较布伦瑞克级有一定幅度的提升,最高航速也突破了节。在夏树为它们制定的现代化改装方案中,动力的修复和提升仍被放在第一位,其次是新的火控观瞄技术,包括已在无畏舰上使用、造价高昂的全舰统一方位射击指挥系统。

    ……

    随着时间的流逝,p号船坞里的功勋老舰很快变得面目全非。在一台台气焊切割设备和大型吊机的作用下,它的舰桥、桅杆、烟囱、主炮塔逐一消失,舰体以上空空荡荡,几乎回到了当初刚下水时的状态。接着,工人们切开它的舯部甲板和内部隔舱,像是清理鱼腹一样将里面的锅炉、轮机、管路、转轴一一吊出,在船体内部安装新的支座,把崭新的、体型相对小巧轻便的燃油锅炉和蒸汽轮机吊装进去,并将分列式排烟管路置于舰体右侧,然后逐个复原内部隔舱,并在舯部加装了两台直通下层舱室的升降机。施工面返回甲板之后,工人们用铆机、焊机在甲板上层搭建奇怪的钢架结构,并在右舷安装排烟口——不同于将原有烟囱简单放倒,新的排烟管路斜向下伸出舷侧,总的排烟容积也较原来使用燃煤锅炉时的大烟囱小了很多。

    进入施工工期的最后两周,工人们开始在钢架结构上方铺设双层柚木板,而直到这个时候,大多数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船工都无法理解这种怪异改装的用意所在,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归于泛泛之辈。从舰上安置升降机、布局下层甲板开始,胡伯特航空的工程师们每天都要登舰察看技术施工标准,一些技术人员从中瞧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