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政客 >

第609章

大明政客-第609章

小说: 大明政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驻扎在双岛的江宁营水师官军,也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当然了,水师留下的官军人数不多,主要的任务,是操控和驾驶战船编队,后金鞑子根本不可能进攻战船编队,就说战船和巡逻船上的火炮,后金鞑子就会被炸的人仰马翻。

多铎带领的大军,行程并不快,其实出发之前,多铎已经被皇太极秘密召见了。

皇太极的安排很明确,代善的正红旗与济尔哈朗的镶蓝旗是先期的主力,主要进攻和剿灭驻守宣州的两万江宁营军士,接下来代善与济尔哈朗领军,与多铎会合,十万大军重点进攻复州的江宁营军士,也就是说,多铎带领六万大军,并非是去进攻复州,而是去拖住复州的江宁营军士,防止他们从海路逃走。

这里面体现出来皇太极的一贯作战思路,不管面对的敌人有多少,重点进攻其中的一路,只不过这一次的安排,皇太极需要稳住另一路的江宁营军士,这也是因为江宁营的军士,名气很大,骁勇善战,否则皇太极不会做出来这样的安排。

多铎有些不舒服,他很想带领镶白旗的将士,到宣州去剿杀江宁营军士,但皇太极做出来了安排,他只能够服从,私下里,多铎也进行了比较,济尔哈朗到宣州去,的确比他合适,一则济尔哈朗曾经到铁山和宣州作战,熟悉当地的地形,二则济尔哈朗冷静,面临大事情的时候,能够准确做出来判断,毕竟济尔哈朗的年纪大了很多,至于代善就更不用说了。

多铎曾经在平壤驻扎好几年的时间,旗下的将士也是熟悉山地作战的,铁山和宣州一带,山林居多,这样的条件下,代善的正红旗将士,也是能够很好的发挥的。

出发之前,多铎想办法和多尔衮取得了联系,两人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还包括阿济格,不过阿济格性格和脾气,与多铎有着不小的差距,所以关系不是那么好,这里面也有年龄上的差距。多尔衮告诫多铎,一定要听从皇太极的安排,不要自作主张,所以说,多铎这次带领大军,赶往复州,是一点都不着急的。

多铎详细看了地图,也从斥候那里得到了情报,知道复州城和旅顺都驻扎了江宁营的将士,他不打算与江宁营军士直接交手,也就是说,他不打算攻打复州和旅顺城,但六万大军必须要有地方安置,所以多铎将目光对准了金州。

金州在复州和旅顺的中间,江宁营没有在这里驻军,金州就好比是一个咽喉,大军驻扎在这里,既许仙志了复州的江宁营军士,也令驻扎在旅顺的江宁营军士,不敢轻举妄动,当然,大军要驻扎在金州,那是需要有着强大自信的,因为复州和旅顺的江宁营军士,可以前后对金州实施夹击,这方面,多铎根本不担心,他率领的有六万大军,驻扎在复州和旅顺的江宁营军士,只有三万人,就算是江宁营军士发动进攻,多铎也可以依靠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守住金州城,给予江宁营军士重大的打击。

到达海州之后,趁着海州汉军整军出发的时间,多铎将自身的想法,通过书信禀报了皇太极,得到了皇太极的赞许。

大军出发之后,多铎很是轻松,一路经过了耀州、盖州,他丝毫没有掩饰大军的行踪,大摇大摆,派出了上千的斥候,一路上侦查消息,大军到了永宁,没有受到任何的阻击,这个时候,代善更加的放心了,他很清楚,驻守复州的江宁营军士,目的也是守住城池,恐怕没有想着进攻,不过多铎也不会有丝毫的疏忽,毕竟皇太极多次强调过,江宁营骁勇,不能够有丝毫的疏忽大意。

大军在永宁没有停歇,直接朝着复州而去,其实路线早就定好了,大军会绕过复州,直插红嘴堡,经过红嘴堡之后,进入金州,占据金州城池,在金州驻扎下来,断绝复州与旅顺江宁营军士之间的联系。

渠清泽不清楚多铎的安排,多铎的大军进入永宁之后,渠清泽就开始紧张了,毕竟是六万后金鞑子,驻守在复州的只有两万五千将士,余下的五千将士,已经守候旅顺了,若是多铎对复州发动大规模的攻击,将士需要死守,绝不能够丢失复州城池。

江宁营将士开始高度紧张,渠清泽发布了命令,住在城内的百姓,戌时之后不能够出门,从夜晚的戌时到次日早上的卯时,复州城内戒严,军士会在城内巡逻,发现鬼鬼祟祟的人,一律按照奸细的名义处理,渠清泽这样做,还是担心复州城内的那些满人,谁知道这些满人,在多铎攻城的时候,会做出来一些什么举措,要是城内乱了,那才是最大的麻烦。

严格说,渠清泽还没有想到丢失城池的事情,他绝不相信多铎能够攻下复州城,包括旅顺城,除非江宁营将士都不动手。

斥候频繁的禀报情报,渠清泽不断做出分析,多铎没有在永宁停留,带领大军直接朝着复州城而来,就在多铎离开永宁的时候,渠清泽已经要求所有将士,做好战斗准备。

火炮摆在城墙上面最合适的位置,经过了多次的检查,驻守在城墙上面的将士,二十四小时轮流,将士夜间休息的时候,和衣而睡,以备随时参与守城的战斗。

第一次指挥大军作战,渠清泽谨慎很多,准备也充足很多。

三天之后,渠清泽得到了斥候的禀报,多铎率领大军,绕开了复州城,朝着红嘴堡的方向而去了,渠清泽看着地图,一拳打在了门框上面,多铎果然厉害,显然是冲着金州方向而去的,江宁营没有在金州驻扎将士,兵力也不允许这样做,多铎若是占据了金州,就等于是制约了复州和旅顺两处的江宁营将士。

渠清泽不会主动发起进攻,这是苏天成的要求,守住复州和旅顺就可以了。

第八百九十二章范文程的自我救赎

济尔哈朗从宣州撤退之后,丝毫没有耽误,他没有选择从铁山到岫岩的线路,到了这个时候,济尔哈朗必须要想到多铎了,多铎率领的大军,正在进攻复州,要是自己预料不错,苏天成肯定会率领大军,朝着复州的方向前进的,若是多铎也遭遇到江宁营的伏击,那就是无法挽回的损失了。所以说,济尔哈朗选择的路线,是从铁山直接到复州,但这一次,他谨慎了很多,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在前方侦查,看看是不是有江宁营的伏击。

行军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几乎是白天黑夜都在赶路,宣州的情况,济尔哈朗写好了奏折,呈报皇太极,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代善和正红旗将士的情况,但肯定不是很好,要不然代善的斥候早就该来联系了,撤离宣州的时候,代善派来的那几个斥候,死活哀求,可济尔哈朗不能够继续耽误了,大军撤离战斗之后,这几个斥候也消失了,济尔哈朗顾不上那么多了,派出一些斥候,侦查山谷方向的情报,如今还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

范文程一路上都非常沉默,建立的情报网,这次没有能够奏效,其实这也不能够怪范文程,范文程所建立的情报网,重点都是针对大明的,至于说大清国统治的地方,范文程还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敢于擅自建立情报网,这可是欺君之罪,没有皇太极的允许,打死也不敢,但代善率领的正红旗将士,遭遇了苏天成和江宁营的伏击,范文程的内心是很不舒服的,也是异常忐忑的。不知道皇太极得知了这样的消息,会如何的处理。

后悔是没有用的,范文程只能够加倍的小心,分析一些情况,关键的时候,给济尔哈朗出主意。譬如说这次大军到复州去,范文程就是完全赞同的,认为郑亲王的决定完全正确,必须要与多铎的大军会合,既然不打算攻打宣州了,那么复州方向,也是不能够吃亏的。

其实范文程内心里面,已经有了一些想法,那就是苏天成不会在复州的方向发动进攻的。这一次江宁营主攻的方向,就是代善的正红旗,只要能够打败正红旗,甚至是歼灭正红旗,苏天成就获得了巨大的胜利,大清国可谓是一败涂地了。

这个想法,范文程不敢说,这只是他的分析。具体的情况如何,他不知道。万一分析出现了问题,这样的责任他是无法承担的,相对来说,济尔哈朗与多铎都可以承担。

江宁营的主攻方向没有在复州,这不能够说明,苏天成就不打算进攻了。若是代善失败了,苏天成恐怕会率领大军,迅速赶赴复州,里应外合,夹击多铎率领的大军。如此的情况下,大清国的损失会更加的惨重。

从这个层面来说,济尔哈朗率领大军赶赴复州,是非常明智的,两路大军会合,兵力高达八万人,这么多的人,苏天成不可能一口气吞下去的。

该说的范文程说了,不该说的范文程不会开口。

其实他与济尔哈朗之间,关系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关键是代善遭遇了伏击,济尔哈朗将这个责任,算到了他的头上,态度自然不会那么好了,范文程也是有苦说不出,只能够默默的承受。这种滋味实在不好受,但也要受着。

前方的斥候很快传来了消息,多铎带领的大军,驻扎在金州,没有攻打复州城和旅顺。

济尔哈朗的脸色变化了,他迅速看了地图,隐隐明白了,这一切都是皇太极做出来的布置,按照原来的计划,多铎驻扎在金州,这是最好的安排了,限制了复州和旅顺的江宁营军士,等到另外的两路大军赶赴复州之后,可以对江宁营将士发起总攻。

但现在的情况变化了,多铎驻扎在金州,非常的危险,等于是处于江宁营的包围之中,若是苏天成率领大军,赶赴复州,多铎的大军就将遭遇到真正的夹击,那个时候,想着退走都非常困难了。

济尔哈朗不敢冒险,他找来了范文程,这个时候,他需要和范文程好好的商议了。

“范大人,这些日子只顾着行军,一直都没有来得及交谈,眼前的局势是很清楚的,我刚刚得到情报,豫亲王驻扎在金州,不知道范大人是怎么看的。”

范文程看着地图,脸色也发生了变化。

济尔哈朗很注意范文程的脸色,看见范文程的神色变化,他知道,范文程恐怕也不知道皇太极的安排,看来整个的作战部署,都是皇太极亲自确定下来的,想到这里,济尔哈朗对范文程的看法好了一些,毕竟范文程是汉人,不可能知道那么多的秘密。这是大清国的传统,不管怎么说,满人和汉人是有区别的。

“王爷,奴才以为,豫亲王驻扎在金州,非常的危险,此次作战,苏天成和江宁营已经抢占了先机,我大清国失去了最好的机会,王爷带领大军撤离了宣州,驻守宣州的江宁营军士,以及设伏的江宁营军士,都可以快速赶赴复州,若是豫亲王继续驻扎在金州,恐怕要遭遇到两面的夹击了。”

“是啊,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不知道你认为,豫亲王应该做出来什么样的选择。”

“奴才以为,王爷应该以最快的速度通知豫亲王,马上撤离金州,绕过复州,驻扎在永宁,王爷带领大军,也前往永宁,大军在永宁会合,接着等候礼亲王的消息。”

济尔哈朗点点头,驻扎在永宁,是最为稳妥的,进攻复州可以,退到盖州也没有什么问题,江宁营就算是想追击,恐怕也没有那么容易了。

“只是这信不好写啊,不知道豫亲王是什么想法,或许不会相信啊,我大清国的勇士,天下无敌,从来没有遭遇过如此惨重的失败,不知道多铎看见了这封信,会是什么样的想法啊,或许是不会相信啊。”

“王爷,奴才愿意亲自去送信,一定将具体的情况禀报豫亲王。”

济尔哈朗有些吃惊,想不到范文程会做出来这样的决定,范文程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年纪不小了,历来都是文官,没有参与过厮杀,身体单薄,这个时候,却自告奋勇,去给豫亲王送信,这等于是玩命啊,不过范文程去送信,的确是最好的人选。

一时间,济尔哈朗有些感动了。

“范大人,你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去给豫亲王送信,是很危险的事情,我看还是算了,我派身边的亲兵去送信,万一豫亲王不相信,我会继续派出亲兵去的。”

“王爷,还是奴才去送信吧,时间紧急,万一苏天成做出来了其他的安排,恐怕来不及,奴才没有什么问题的,这些日子跟随大军,奴才早就适应了。”

济尔哈朗看着范文程,好半天才开口说话。

“那就辛苦范大人了,我拨出一百亲兵,跟随你到金州去,一路上注意安全,我会特别嘱托亲兵的,不能够恋战,万一遇见危险,即刻销毁信函,护送范大人回来。”

“王爷,奴才会注意的,一定会到金州去的,不过奴才有个要求,必须提出来。”

“范大人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出来就是了。”

“奴才要求跟随到金州去的亲兵,一定要听从奴才的安排,这样奴才就能够保证,到达金州,见到豫亲王。”

“这没有问题,亲兵必须要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