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政客 >

第571章

大明政客-第571章

小说: 大明政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义州城内来不及撤走的百姓和商贾,统统被当做了后金鞑子,或者是支持后金鞑子的奸细,遭遇到了残酷的屠杀,城内的女人遭遇侮辱和奸污,接着被无情的杀害,无数的商铺遭遇到洗劫,金银财宝进入到边军的腰包里面,一些边军甚至连小孩子都不放过。

亥时,陈新甲进入到义州城,这里基本成为一座死城了,除开戒备森严的边军,看不见其他活着的人,到处都是血腥,地上满是尸首,特别是一些女人的尸体,衣不蔽体,下身甚至还在流着鲜血。

陈新甲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但他没有说什么。

辽东长期遭受后金鞑子的侵袭,后金鞑子在辽东百姓身上犯下的罪孽,罄竹难书,那些遭殃的百姓,很多就是边军军士的家人,这种仇恨的情绪,短时间是难以化解的,陈新甲认为,这种仇恨的情绪,需要有地方化解出来,征战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暴行,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军过处,生灵涂炭,征战本来就是残酷的。

第八百三十七章激烈的争论(1)

攻下义州,本是值得更加庆贺的胜利,但一场关乎下一步行动的争论,不可避免的爆发了,引发这一次争论的,是副总兵祖大乐。

祖大乐的性格直爽,有什么说什么,要不是因为祖大寿的劝阻,早就将心中的不满倾泻出来了,可尽管有祖大寿的劝阻,祖大乐还是在商议下一步行动的时候,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以至于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争论的导火索,是钱谦益挑起来的。

跟随陈新甲进入到义州城,看见满目疮痍,身为大儒的钱谦益,抑制不住怒火了,他认为厮杀应该是在军人之间展开,如此的对待老百姓,实在是罪过,可在陈新甲的面前,钱谦益是不好说什么的,毕竟陈新甲是指挥作战的主帅,义州城内发生的一切,与陈新甲有着直接的关系,越是军士的行为,也是主帅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天夜里,祖大寿、祖大弼、祖大乐等主要军官,来到了中军营,中军营设立在义州原来的官衙里面。

中军营外面,戒备森严,边军正在清理战场,时不时还能够听见男人和女人的惨叫声,以及小孩子凄惨的哭声,这一切都意味着,义州刚刚遭遇了一场残酷的战火洗礼。

陈新甲的脸色平静,钱谦益的脸上带着怒气,唐海泰一脸的无所谓。

祖大寿等人刚刚坐下,陈新甲就开口了。

“今日攻打义州,将士们辛苦了,本帅想不到,将士们士气如虹啊,都说后金鞑子骁勇,不可战胜。本帅看也就是如此嘛,不过大量的后金鞑子,乘作木船逃走了,这是本次攻打义州的缺陷所在,日后的征伐,大军必须要做出来更加详尽的考虑。最大限度的斩杀后金鞑子,义州的位置特殊,这也不能够完全怪将士,背靠大凌河,难以实施全面的包围,以至于后金鞑子抓住了这个机会。。。”

在评论这场战斗的过程中,陈新甲避而不谈义州城内的烧杀奸淫劫掠的行为,他也不可能说到这件事情,要真的说了。就是对自身的批判了。

陈新甲说完之后,钱谦益很快开口了。

“大帅指挥有功,判断准确,大军顺利拿下了义州城,这是值得庆贺的事情,不过我有着不同的看法,大帅不愿意明说,那我就说了。”

钱谦益说话的语气不对。陈新甲知道钱谦益想说什么,但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钱谦益的神色不对。陈新甲早就想着单独与其交流一下,但这样的事情,很不好说,内心里面,陈新甲也是反对屠城做法的,但崇祯四年之时。陈新甲曾经到过辽东,亲眼目睹过后金鞑子的暴行,能够体会边军的仇恨,加之他认为,边军征战。难免产生戾气,以暴制暴和以牙还牙,是很普遍的情况,没有多大的了不起,自古以来的征战厮杀,这类的事情,存出不穷,根本就没有杜绝过的。

“祖总兵,你是指挥大军直接作战的,本官就不明白了,这征战厮杀,乃是大军和边军之间的较量,怎么会牵涉到百姓的身上,大军破城之后,本应该维持城内的秩序,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义州重新回归我大明,老百姓是欢呼雀跃的事情,这些百姓理应是我大明的子民,但看到军士的暴行,本官都忍不住了,本官曾经问过军士,为何要大开杀戒,军士的回答,说这些人都是后金鞑子,都是奸细,退一万步,男人就不说了,或许在我大军攻城之时,协助后金鞑子,可女人和小孩有何罪孽,难道他们也是后金鞑子,也是奸细。。。”

钱谦益的情绪很是激烈,说的义愤填膺,说到后面,已经不是质询,而是控诉了。

钱谦益说到的是实情,加之边军之中,因为争夺财物,险些产生了内讧,好在祖大寿等人及时发现,迅速制止了,所以钱谦益说到这件事情的时候,祖大寿低下头,没有开口。

性格直爽、脾气火爆的祖大乐却忍不住了,钱谦益说完之后,他看见祖大寿和祖大弼都是低头不语,忍不住开口了。

“大帅,钱大人,要说军士在攻下义州城池之后,屠戮百姓,这等事情,可能是存在的,不过这也不能够完全怪下面的军士吧,属下负责指挥战斗,带领军士攻城拔寨,按照要求行事,若是钱大人事先就下达了命令,攻下义州城池之后,秋毫无犯,想来军士也是不敢乱来的,军士杀红了眼,进入义州城之后,难以分辨鞑子和百姓,属下想到的也是安全,谁知道义州城内,是不是有后金鞑子的奸细,如此的情况下,出现了目前的结局,钱大人若是想着追究责任,还是想想事先是不是作出了要求。。。”

既然开口了,祖大乐可就不会顾忌到那么多了,噼里啪啦一通话,说的钱谦益脸色发白,隐隐出现了青色,陈新甲也是脸色微微发红。

祖大乐还没有说完,祖大寿就开口了。

“祖大乐,你胡说什么,大帅早就有要求,只是下面的军士,一时间没有能够控制,所以出现了此类的情况,若是按照军法,那是必须要处置的,大帅考虑到军士征战辛苦,故而没有提及此事,你就不要乱说了。”

祖大乐的脾气虽然暴躁,但很是服气祖大寿,听见祖大寿这样说了,低下头不说话了。

看见这样的情形,陈新甲再次开口了。

“钱大人说的情况,也是实情,义州城内的杀戮,确实有些过了,不过这个责任,不在下面的军士,是本帅的责任,向皇上禀明事宜的时候,一切责任本帅来承担,今日之事,本帅不追究了,但接下来的征伐,本帅要明确说了,不准伤及无辜。。。”

陈新甲主动承担了责任,钱谦益和祖大乐都无话可说了,这样的事情,可轻可重,皇上和朝廷都是清楚的,大军征伐,难免出现一些杀戮的情形,就算是在剿灭流寇的时期,大明各地的卫所,都存在杀良冒功的情况,随意的屠戮百姓,朝廷也没有如何的追究,何况这一次是征伐后金鞑子,更不可能追究了,大军攻下了义州城,皇上嘉奖都来不及,哪里会在这样的小事情上面追究。

陈新甲这样说,实际上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意思了。

气鼓鼓的钱谦益,听见陈新甲这样说,还是忍不住开口了。

“大帅一人承担责任,还是不行的,我也有责任,只不过我记得,在大凌河城,大帅作出部署之时,专门强调了,大军必须要严明纪律,不可随意骚扰百姓,不可危害地方,有了这等的强调,其实就是作出了要求,这等的事情,在奏折里面,也是需要强调的。”

祖大乐想着再次开口,被祖大寿拉住了手臂,看见祖大寿眼神很是凌冽,祖大乐终于规矩了,不再开口了。

降服了祖大乐,祖大寿也是再次开口了。

“大帅和钱大人都作出了要求,今日出现的这等事,主要责任在于属下,属下甘愿承担,他日征战结束,属下一定写出奏折,专门请罪,大帅和钱大人都曾经做出来了要求,只是属下没有能够很好的约束军士,故而令义州城内的部分百姓遭殃了,属下到中军营来之前,已经做出了要求不准屠戮百姓了。”

陈新甲看了看钱谦益,眼神里面闪过一丝的厉色,自己完全承担了责任,其实就是想着将这件事情放过去了,下不为例,如今主要的任务是考虑下一步的行动部署,争取能够取得更大的胜利,按照皇上的要求,能够拿下广宁,大军就完成了任务,此次征伐就获得了完胜,至于说下一步是不是继续行动,越过辽河,那还需要看具体的战役进展情况,可钱谦益就是揪住这件事情不放,岂不是迂腐至极。

通过义州一战,让军士发泄了内心的戾气,接下来作出严格要求,主帅承担所有责任,是一举两得的做法,这样下面的军官和军士都是心服口服的,可若是揪住这件事情不放,不仅仅是主帅有着重大的过世,指挥作战的军官和军士,内心都忐忑的,这样的心态,无疑是影响接下来的作战的。

钱谦益的认识,完全是读书人的认识,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目前的实际情况。

咳嗽了一下,陈新甲开口了。

“本帅刚才已经说了,过去的事情,就不要继续争论了,本帅承担所有责任,与钱大人没有关系,祖总兵,你必须要稳定军士的情绪,接下来的征战,将更加的激烈,鼓舞士气才是最为主要的,本帅已经预料到了,攻打广宁的战役,将是异常惨烈的,今日有不少后金鞑子,乘船逃走了,广宁一定是做好了防守的准备的。”

陈新甲这番话语,没有说到祖大寿的责任,专门点到了钱谦益,其实就是对钱谦益的不满,这番意思,谁都能够听出来了。

钱谦益看着陈新甲,愣了一下,张了张嘴,什么都没有说。

第八百三十八章激烈的争论(2)

因为钱谦益的批评和指责,论功行赏的氛围直接被弱化了,陈新甲索性不提这件事情了,直接说到了下一步的部署事宜,这一次,陈新甲没有刻意强调禀报皇上的事宜,毕竟义州不是关键的城池,不能够拿下广宁,义州也是守不住的,这里靠近蒙古,后金鞑子与蒙古部落俱为一体,所以能够很好的守住义州,可大明就不同了,想要守住义州,特别艰难,当然,能够拿下广宁,大凌河城到广宁成为了一个整体,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所谓商议部署下一步的行动,实际上也就是陈新甲直接做出来部署,众人按照要求行事,战役的整体要求就是这样,但陈新甲没有料到,激烈的争论再一次的爆发。

陈新甲承担了责任,这在祖大寿看来,是明智之举,也是对下属的爱戴,这样的情况下,有关作战的部署情况,祖大寿也要提出自身的看法,包括诸多的担忧,大军攻下黑山城池,祖大寿的心结一直都没有解开,今日攻下义州城,作战的过程虽然惨烈,边军的损失也不小,但这里面还是存在诸多的疑惑。

陈新甲的部署,完全按照先前制定的战术,留下两万边军,固守义州,这两万边军的责任是不轻的,一方面防止后金鞑子的突袭,另外要防止蒙古部落的攻击,黑山义州两个地方,都必须要固守,防止大军被后金鞑子抄了后路。

陈新甲的部署完毕,正准备要求众人下去准备之时,祖大寿开口了。

“大帅,属下有几个地方不解。”

陈新甲看了看祖大寿,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他的心情不是很好。攻下了义州,本来是值得庆贺的事情,想不到钱谦益提出来了屠城的事宜,现在部署完毕了,祖大寿又提出来了异议,后面征战厮杀的任务还非常的繁重。要是每一次都出现这么多的争论,还如何的作战,岂不是要争来争去,闹出一盘散沙的局面。

不过祖大寿开口了,也不能够让人家不说。

陈新甲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

“今日的厮杀,有一些地方,属下不是很理解,第一个方面。后金鞑子为什么没有拼死抵抗,而是大量的撤走军士,难道是为了保存实力吗。”

祖大寿知道陈新甲的心情不好,也就没有啰嗦,直截了当的说出来内心的担忧。

“此次攻打义州城池,边军的损失不小,阵亡两千余人,重伤一千余人。遭遇后金鞑子激烈的抵抗,义州城池不高。远不能够和黑山城池比较,按照属下的理解,应该是很容易被拿下来的,可进攻持续了半天时间,属下最为奇怪的是,进攻还在持续。义州城还没有失守,大量的后金鞑子就称作木船离开了,难道说后金鞑子猝不及防,没有准备吗。”

“辽东的战役,已经开始了好些天了。后金鞑子完全知道了我大军的目的,就是要进攻,要将后金鞑子彻底赶出辽东,纵观辽东,以辽河为界,后金占据的地方,主要就是黑山、义州和广宁,这三个地方,对于后金鞑子来说,至关重要,他们不能够有任何的闪失。”

“我大军攻下了黑山,后金鞑子按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