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683章

天下枭雄-第683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李渊也知道裴寂和太子有过节,让裴寂去调查此事,恐怕有失公允,而陈叔达、窦轨等人又是太子一党,更会偏袒太子,这件事只能让中立者来负责,萧瑀正直公允,是他最信任之人。

李渊一摆手,“皇儿平身!”

“谢父皇!”

李世民站起身,李渊看了他一眼,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意,“皇儿找朕有什么事吗?”

“儿臣接到唐风紧急情报,杨元庆已亲率八万大军北上鄯阳县,父皇,这是一个机会。”

“机会?”

李渊意味深长地注视着他,“你是想劝朕出兵隋朝,是这样吗?”

李世民心中深深叹了口气,他从父亲的语气中能感受到一丝迟疑,他知道父亲依然有点举棋不定,说白了,他是害怕隋朝的报复,和太子所说的大义没有关系。

“父皇认为隋唐之间真能长期共存下去吗?”

李世民委婉地劝说着父亲,“隋朝并不是不想灭掉我们,是因为他们暂时还没有这个实力,如果没有突厥入侵,儿臣敢断言,杨元庆在明年春天一定会大举进攻关中,因为他在会宁郡一战上,就已经试探出了我们的虚实,并不因为我们讲大义,并不因为我们惧怕他,他就放过我们,杨元庆没有这种妇人之仁,他从高丽抢到了大量物资,使他有了底气和财力,他清洗河北官场,没有人再敢反对他的决策,父皇,隋军进攻关中的时机就已经成熟了。”

这时,旁边的萧瑀接口道:“臣赞成秦王殿下之言,杨元庆确实很有可能准备在明年春天进攻唐朝。”

李渊眉头微微一皱,“爱卿何出此言?”

萧瑀微微一笑,“其实从一些蛛丝马迹便可判断出,比如他准备发行银钱,这很明显就是针对唐朝,先用银钱来扰乱关中的物价,令价格暴涨,民怨沸腾,然后他趁机出兵袭击,这是他的一惯伎俩,再比如去年十月开始,他的军队积极备战河北,进行强化训练,而今年十月,隋军又开始备战,同样进行强化训练,几乎和去年完全一样。

再有一点,他明明可以轻易灭掉窦建德,但他却没有动手,很明显是想在隋魏之间留下一处缓和地带,至少说明他还不想攻打李密,这样分析下来,他的下一个目标,极可能就是关中,或者是关内南部四郡,我认为是关南四郡的可能性更大,其实就是他夺取会宁郡的一个延续。”

萧瑀的分析非常透彻,李渊心中有些沉重,隋军夺取会宁郡后,其实他最担心的就是杨元庆会不会继续进攻关南四郡,弘化郡、安定郡、北地郡和上郡。

如果夺取关南四郡,那么关中就会面临极大的战略威胁,唐朝很可能将不得不迁都,最后失去关中、失去陇右和河西。

这种无形的压力使李渊经常在梦中惊醒,但他又不愿意面对它,不愿想这件事。

今天次子世民和萧瑀使他不能再自欺欺人,只能被迫面对危机。

这时,李世民看出了父亲的担忧,又继续劝道:“父皇,我认为上天是在眷顾大唐,在这个危机的时刻,上天又给我们一次机会,让突厥从北面入侵隋朝,父皇,这样的机会以后真的遇不到了,如果我们不抓住这次机会,我们将必将悔恨终生。”

李渊终于叹了口气,“那你说说你的计划吧!”

李世民精神一振,父皇已经肯听他说计划了,那事情就有眉目了,他早有腹案,连忙躬身道:“父皇,儿臣的计划很简单,尽可能地夺取利益,延安郡和会宁郡一定要拿下,至于雕阴郡、朔方郡和盐川郡因为人口太少,没有什么战略价值,可以暂不考虑,儿臣倒觉得最好能拿下灵武郡,现在丰州的人口也集中在灵武郡,如果能拿下灵武郡,我们可以不要地盘,将丰州和灵武郡的人口全部迁入关中,夺取人口才是关键,再把隋军赶回黄河以东,那么整个关内道就会是我们的疆域,将完全改变我们目前的被动局面。”

其实李渊一直念念不忘地却是河东道,太原是他的起家之地,他做梦也想把它夺回来,他打断了李世民的阐述,问道:“那么河东道呢,你没有考虑吗?”

李世民摇了摇头,“隋军在和突厥大战后,即使最后能战胜突厥,隋军也必然会遭受很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会保住自己的核心利益,从杨元庆在河东郡和河内郡布防重兵来看,河东道就是隋朝的核心利益,杨元庆会拼死和我们一战,可如果我们不动他的核心利益,仅仅只拿下关内道,那么杨元庆就会隐忍,最终会认可这种结局,我们就有时间扩张军队,增强实力,那么隋唐并立的局面就会形成。”

李渊想了想,目光又望向萧瑀,征求他的意见,萧瑀沉思良久道:“我倒觉得,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拿下洛阳。”

李渊浑身一震,他慢慢闭上了眼睛,良久才缓缓道:“你们让我再考虑一下……李渊背着手站在窗前,凝视着太极宫辉煌的宫殿,久久沉思不语,他其实已经被说服了,确实如此,杨元庆不会因为他的惧怕就会放过唐朝。

他迟早还是要面对隋朝的大举进攻,首先是关南四郡不保,与其将来凄凄惨惨迁都,不如现在就狠下一条心,抓住突厥南侵的机会,夺取关内道和洛阳。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他长期对隋作战不利,已经引起关陇贵族的普遍不满,他甚至知道孤独家族暗自送粮北上之事,如果他再不有所作为,关陇贵族就会彻底抛弃唐朝,那么唐朝的根基就会崩塌,唐朝也就完了。

这一步不管他愿不愿意走,不管后果如何,他都必须走出去,想到这,李渊终于下定了决心,他要用大唐三十万的举国之兵夺取关内道和洛阳……)



第九十七章伪汉毒计

更新时间:201322417:23:19本章字数:5067

这是月圆后的第五夜,一轮半圆之月挂在天空,月色带着一丝诡异的血红色,将黯淡的月光洒向大地,照耀在远处的层层山峦上,使山峦也变得有些诡异起来。

突厥颉利可汗站在云内县的城头,目光有些迷惑地望着这轮带着血红色的半圆月,在突厥,这种血月是大凶兆的象征,表示不宜出兵,这使颉利可汗心中变得异常沉重。

他已经得到消息,杨元庆率八万大军抵达南方两百里外的鄯阳县,而在东面紫河堡一带,又有一万五千隋军和乌图部的余孽。

尽管隋军的兵力连他的一半未到,但紫河谷的两万突厥军被全歼,依然令他心中沉甸甸的,不仅是士气遭遇打击,连他自己的信心也有点动摇了。

更重要是,现在已是隆冬季节,可天气看起来还不是那么寒冷,没有一点下雪的征兆,在突厥人的传统说法中,冬天是一定会下一场雪,他感觉这场大雪越来越近了,这轮血月就是一种征兆。

颉利可汗的目光又投向南方,他心里明白,不管气候怎样恶劣,这场战役还是要打,不仅是他已骑虎难下,更重要是他的内部越来越不稳定。

两年前丰州惨败所造成的严重伤害至今难以愈合,回纥自立的迹象愈加明显,薛延陀却口是心非,每个部落都在考虑自己的利益,如果没有一次辉煌的战役来树立自己的权威,那么突厥分裂已难以避免。

可是这一仗怎么打。杨元庆很明显是用拖的办法,他入驻鄯阳县已经八天,丝毫没有北上的迹象,在和自己对峙,他是想利用大雪的压力来逼迫自己撤军,不战而胜。

事实上,颉利可汗心里也很清楚。只要不去攻城,这一仗自己有七成把握获胜,毕竟他的军队人数是隋军的两倍还要多。装备和战斗力都不弱。

而且他已经深刻吸取了丰州惨败的教训,那就是绝对不能放弃自己的骑兵优势,跑去和隋军打什么攻城战。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才能把隋军引出来作战,一战决定胜负。

沉思良久,颉利可汗忽然想到一个人,立刻回头令道:“把郭子和叫来!”

郭子和是当年定襄郡的一个割据势力,他原本是京城左翊卫鹰扬郎将,受齐王杨暕案牵连,被流放榆林。

大业十一年,由于刘武周造反的影响,郭子和率十二名武士杀死榆林郡丞,也宣布造反。随后募集数千人北上占据了定襄郡,并投降突厥,被始毕可汗封为屋利设,也就是一方酋长之意。

杨元庆次年强势东进,在榆林郡大败刘武周。郭子和知道大势已去,遂放弃定襄郡北投突厥,但始毕可汗嫌他没有抵抗的血性,派他去东方伐木,实际上就是弃用了他。

不过颉利可汗和郭子和接触过几次,他发现郭子和此人颇有头脑。具有突厥人最缺乏的汉人谋略,所以颉利可汗登基后,便又加封郭子和为柱国,随他南征。

不多时,几名突厥士兵将一名身材魁梧的汉人将军领了过来,郭子和年约四十岁,几年的艰苦伐木生涯使他容貌十分苍老,头发已半百,看起来就像五十岁余的人,不过他的眼睛依旧锐利如鹰,闪烁着一种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精芒。

郭子和原以为自己将在突厥潦倒地过完后半生,不料颉利可汗登基又使他重获生机,令他心中感激万分,他上前躬身道:“参见可汗!”

颉利可汗点点头,柔声说:“把郭将军找来,是想请教一下郭将军之策,现在隋军和突厥对峙,时间拖下去恐怕对我军不利,郭将军以为,不知我们怎样才能打破这个僵局?”

颉利可汗态度很谦虚,令郭子和有些受宠若惊,他连忙躬身道:“卑职愿为可汗分忧!”

他凝神整理一下思路便道:“其实卑职以为,杨元庆出战的压力更大,现在他率大军和突厥交战,这个机会唐朝怎么可能不抓住?卑职可以肯定,唐军会趁机夺取关内道和中原,杨元庆现在应该是心急如焚才对,他比可汗更急着决战。”

郭子和的分析说到了颉利可汗的心坎上了,其实他就是想利用隋唐之争来为突厥谋取最大的利益,只是紫河谷之战严重打击他的信心,使他内心彷徨,思路纷乱,一时间竟把唐朝忘记了,此时郭子和一句话惊醒了梦中人。

“郭将军的意思是,我索性就按兵不动,逼杨元庆主动北上决战吗?”

郭子和冷笑一声道:“可汗,汉人作战讲究避实就虚,要抓住对方的弱点,隋军最大的弱点,就在他们的战线太广,从辽东到敦煌,看似占据了大片土地,可实际上也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隋朝本身兵力不少,可是一分散到各地防御,他们的兵力就不足了,关键他们还有大敌唐朝,估计他们在河东郡和河内郡布下了重兵,这样一来,隋军的河东腹地必然空虚,可汗不如派一支奇兵,杀入河东腹地,将隋朝的腹地搅个天翻地覆,再走井陉杀到河北去,看杨元庆还拖得下去吗?”

颉利可汗眼中精芒闪烁,这一招确实很毒辣,自己怎么没有想到呢?

“那郭将军认为我派多少军队为好?”

“可汗,奇兵不要多,兵派多了,会影响主营的战斗力,卑职建议派三万骑兵,关键是不要和隋军作战,不要攻城,就以破坏为主,逼杨元庆决战。”

颉利可汗眯眼想了片刻,毅然道:“那我就把三万奇兵交给郭将军,由郭将军去袭击隋朝腹地!”

郭子和因为当年齐王之事,对杨元庆恨之入骨。他原以为没有了报仇的希望,却没有想到报仇的机会居然在不经意间来了,他心中大喜,躬身道:“卑职愿为可汗效力……月圆后第八天,天空已经渐渐多云了,入夜,一片片乌云掩盖了星光。在云片的缝隙里不断显示出一点点微弱的星光。

杨元庆也站在城头望着一轮在乌云中穿行的半圆月,残月如血,令他心中充满了一种不祥之感。

自从十日前。他和李靖商量后,最终定下了拖延战术,拖而不打。促使突厥内部生乱,利用下雪的压力逼迫突厥撤军。

从两天前开始,天空的云片逐渐增加,这就是一种要变天的预兆,此时的变天就意味着暴雪即将来临。

但此时杨元庆也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他已接到情报,唐朝终于出兵了,他们以举国之兵攻隋,三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李建成和柴绍率领十万大军进攻关内道。另一路则由李世民和李孝恭各率十万大军夹攻洛阳。

唐朝的出兵在杨元庆的预料之中,尽管杨元庆希望用白银让步的方式,促使唐朝内部的主和派占上风,以大义为重,放弃进攻隋朝。

但杨元庆也清楚。李渊不是三岁小儿,如果白银让步使唐朝放弃这次机会,那真是一种侥幸了,而更大可能是李渊抓住机会,趁自己被突厥牵制住的时机,为唐朝谋取最大的利益。

尽管局势对隋军极为不利。但杨元庆还是冷静下来,此时绝不能乱,必须要稳住军心,如果此时乱了分寸,被突厥击败,二十万突厥大军如果蝗虫般杀进河东,那大隋就完了。

唐军进攻关内,进攻洛阳,但没有进攻河东,这就表明唐军还是多少有点顾忌,留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