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566章

天下枭雄-第566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在对外征战上,好了,我们不说这个,说说西域的形势”

杨元庆取出一张当年裴矩绘制的西域地图,铺在桌上,刚才向紫微阁是讲述政务和民生,现在杨元庆关心西域的势力分布和军事压力

苏定方精神一振,他也很想向杨元庆讲述西域的局势,他指着地图缓缓道:“现在西域局势非常复杂,简单说有四大势力,盘根错节,一是我们隋朝势力,占据西域东部;其次是西突厥势力,他们势力主要分布在白山之北;第三势力是铁勒势力,以契苾部为首,数十部落联合对抗突厥,战争也主要在他们两家之间爆发;第四大势力也就是当地小国,有大大小小数十个国家,大的比如龟兹国、焉耆国、高昌国,小的像姑墨、疏勒、肃温、尉头、碎叶等国,这些小国大部分都是乌孙人,但也有两个汉人之国”

听到这里,杨元庆好奇地插口问:“一个汉人之国我知道是高昌国,还有一个汉人之国是哪里?”

“碎叶国”

苏定方道:“卑职也是不久前从粟特商人那里得到消息,大概在三年前,一支数千人的马贼占领了碎叶,建立的碎叶国,国王姓张,是一名汉人,他们向西突厥臣服,获得西突厥的承认”

停了一下,苏定方小声道:“总管还记得大业四年,我在时罗漫山南麓被处月人包围时,那支救我的黑马贼吗?”

“你认为碎叶国就是他们所建?”

苏定方点点头,“卑职觉得就是他们”

杨元庆背着手站在窗前,目光深邃地凝视着远方,其实他心里很清楚,这个人是谁

苏定方回府和家人团聚去了,杨元庆还站在西域地图前,陷入沉思之中,他需要时间好好地考虑隋朝的西域战略

这时,萧琎轻手轻脚走进来,他犹豫一下,不知该不该打扰主公,但最后他还是躬身道:“殿下,相国们还在等着呢”

杨元庆从沉思中惊醒看了他一眼,这才醒悟,“我险些忘了”

他取过几本批好的奏疏,递给他,“向各地派遣采风使之事要尽量办理,我希望明后天就能看到名单,此事不能再拖”

“卑职明白了”

萧琎接过奏疏,他迟疑一下又道:“还有另外一件事卑职也要顺便向殿下汇报”

黄昏时分萧琎又一次来到了八方酒肆,他是第三次来这座酒肆,这一次是独自一人前来他显得情绪有点心事重重,连掌柜和他打招呼都没有听见,他上了二楼晃了一下老客铜牌,一名伙计立刻把他领到靠窗的位子上

“客官想用点什么?”

“一壶酒,菜就随便来几样,你们店里拿手的就行”

萧琎有些情绪消沉,很快,伙计端来了酒菜,他给自己倒一杯酒,便自斟自饮起来,一杯接着一杯

一直在暗处观察他的掌柜心中暗暗奇怪,转身快步去四楼.

“首领,萧参军又来了”房间里,掌柜恭恭敬敬道

“他是一个人吗?”李重守惊喜地问道

“是只有一个人,不过他好像有心事,心情不太好,不知为什么?”

“有心事?”

李重守兴趣浓了这样他倒有心情和这位萧参军好好聊一聊,他立刻站起身向门外走去

萧琎已经喝得醉意熏熏,他又给自己倒酒,却发现酒壶里的酒已经没有了,不由眉头一皱喊道:“伙计再来一壶酒”

这时,李重守在他对面坐了下来满脸关切地对他道:“萧参军,你喝得太多了,不能再喝了”

“胡扯你是什么人,敢来管我?”萧琎醉眼朦胧呵斥道

“萧参军真是贵人多忘事,我是这座酒肆的东主,姓李,昨天不是和萧参军见过面吗?”

“哦我想起来了,你是李东主,来陪我喝一杯”

伙计已经把酒送来,萧琎一把将酒壶夺过来,手剧烈颤抖着,给李重守倒上一杯酒,他又给自己也倒了一杯

“来李东主,我敬你一杯”

李重守眯眼笑了起来,“好我就陪萧参军喝一杯”

‘吱’的一声,他将酒一口喝干,又若无其事道:“萧参军好像心情不太好啊”

萧琎叹了口气,骂道:“我这人就是贱,兄弟被杀,家族被赶出敦煌,我却连屁都不敢放一个,你知道为什么吗?”

“这是为何?”李重守好奇地问道

“因为杀我弟,赶我家族之人,是楚王的家奴,家奴是什么,你懂吗?就是所谓铁影十八卫,拿我家族下手,亏我还自诩朝廷高官,却连声道歉都得不到,我连家奴都不如,我就是条狗”

萧琎恨得咬牙切齿,又给自己倒一杯酒,一口喝干了,却一头栽倒在桌上

李重守还在为刚才萧琎说的话惊讶,他知道萧琎是敦煌郡人,估计是他家族出了什么事?今天好像有从西域过来官员,苏定方和沈春都进京了,萧琎应该是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家族的消息

虽然李重守虽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但他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他已经听出了萧琎对杨元庆的怨气,或许这里面就有机会,他要想办法找敦煌来的商人打听一下

“萧参军萧参军”

他推了萧琎两下,却发现他已经呼呼睡着了,李重守叹息一声,站起身吩咐伙计,“准备马车,我要送萧参军回府”



卷十六铁马踏雪取河北第四十章兄弟暗斗

更新时间:201311620:54:12本章字数:4685

长安,自从荆襄战役结束后,唐王朝夺取了丰腴富饶的荆襄之地,击溃朱桀部,得到淅阳和南阳二郡,打开了通向中原的南大门

为表彰秦王李世民所立下大功,李渊加封他为天策上将,建天策上将府,准其自置官属

天策上将府依旧是原来的秦王府,只是多挂了一块牌子,此时李世民的身边已聚集了不少才俊之士,文如房玄龄、长孙无忌、高士廉、虞世南、殷峤等,武如尉迟恭、长孙顺德、丘行恭、史大奈、段志玄、侯君集、张公谨等等,可谓人才济济

和隋朝的党派林立不同,唐朝派系斗争则主要集中在两大势力上,一是秦王势力,其次是太子势力

此时的李世民羽翼已成,已经渐渐形成了太子李建成分庭抗礼之势,而且李世民和李孝恭结盟后,他已经控制了七成的军方势力,在朝廷中主要以尚书右仆射裴寂,兵部尚书屈突通、户部尚书窦琎为主要支持者

而太子李建成在军方势力较弱,主要是李神通和柴绍的派系,另外齐王元吉在泾原训练三万兵,也属于他的党羽,在军方势力中只勉强占三成

李建成的势力主要集中在朝廷,朝廷和地方近九成的官员都是支持他,使他拥有强大的文官势力,正是文官势力的强大,才使他牢牢坐稳了太子之位,李世民一时难以撼动他的地位

不过李建成还是为二弟李世民的势力不断扩大而感到忧心忡忡,尤其他的天策上将府准许自置官属,这使他建立了一套游离于朝廷之外的官员体系,不受朝廷管束,这使李建成心生不满

房间里,李建成背着手来回踱步,刘文静则坐在一旁沉思不语

李建成忍不住恨恨道:“我不知父皇是怎么考虑的,给他兵权也就罢了,现在还准他自置属官这分明就是让他建小朝廷,难道父皇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这不就是让他与我夺位吗?我真的不理解父皇的心思”

李建成心情极度恶劣,他实在不明父皇为何这样做,隋朝的前车之鉴还在难道父皇又想让自己做第二个杨勇吗?

他霍地转身对刘文静道:“你说说看,难道父皇真的就这么糊涂?”

刘文静叹了口气,“殿下,自古以来,皇帝尚在盛年,而太子已年长,都会出现这个问题殿下想一想,汉之武帝,最后得皇位者何人?”

李建成半晌无语,刘文静一句话说到了问题的根子上,他长叹一声,“难道父皇真要废我不成?”

刘文静摇了摇头,“我认为圣上也未必是要废殿下,扶持秦王这正是圣上帝王之术,主要是为了平衡,一旦秦王坐大圣上必然又会打压,扶持太子,只要殿下和秦王发生内讧,圣上的帝位也就无忧,殿下不必太过担心”

李建成心中叹息一声,父皇的权力平衡是在玩火,迟早会出大问题,可他也无能为力

李建成慢慢坐了下来,他也知道纠结于这个问题没有意义,思路又转回了现实他问道:“相国,平原郡那边可有什么消息?”

平原郡那边应该每天都会发一封鹰信过来,但现在已经十天没有消息了,这让李建成着实感到忧虑,他隐隐觉得已经出事了

刘文静摇了摇头,“没有任何消息殿下,我想应该是出事了”

刘文静心中黯然,平原郡那边是他的关系,麴稜是他的亲家,如果出事,恐怕他女儿也难保了,让平原郡造反是他的主意,因为平原郡紧靠豆子岗,一旦起义,起义军队可以迅转到豆子岗去,那里是沼泽地带,隋军难以剿灭

平原郡的起义同时还可以带动河北其他郡县跟着起事,使河北重陷入混乱之中,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牵制住杨元庆的军队,也能极大削弱隋朝实力,这个方案是不错,但刘文静也知道,这里面风险极大,而且麴稜能力不行,恐怕他难以驾驭河北战后复杂的局面,如果他出事,也是在情理之中

李建成对平原郡的担忧,并不是担心麴稜等人的生死,实在是因为平原郡之事,关系到他和秦王的情报权力之争

本来在他们太原起事之前,他们的对外情报便一直在他的掌控之中,在唐朝建立后,他奉父皇之命成立了外监察堂,由刘文静出任长史,负责搜集唐朝以外各个势力的情报,他一直牢牢控制着唐朝的情报大权

但敦煌事件发生后,父皇对他的情报事务开始有些不满,秦王趁机提出情报要军政分开,得到了父皇的支持,秦王的‘唐风’由此成立

从表面上看,唐风和外监察堂,一个管军,一个管政,泾渭分明,可实际上,双方各管一家,界线就不会那么明晰了,唐风肯定会收集政务情报,他的外监察堂同样也会收集军事情报,双方迟早会发生冲突,最后的结果就是只剩一家,这也是秦王建立唐风的主要目的,全面控制对外情报

失去了情报,也就失去了参与对外军国大事的话语权,如果在天下一统时期这或许并不重要,但在参与天下争夺之时,这无疑就是最后登上皇位的重要基石

李建成非常清楚,失去了对外话语权,他的太子之位危矣

想到这,他当即立断道:“相国可立刻通知幽州分堂,我给他们三天时间,务必给我一份平原郡的详细报告”

话刚说完,殿外传来侍卫的禀报:“殿下,宫内有旨传来,圣上召殿下觐见”

李建成一怔,连忙对刘文静道:“父皇召见,我要去,相国可立刻安排调查之事”

“卑职明白”

李建成又交代几句,便换了衣服,坐上步辇,匆匆向武德殿而去……武德殿御书房内,李渊坐在御榻上,脸色极为阴沉,在他面前放了一份情报,平原郡的起事被严厉镇压,被杀一千余人,麴稜等人被斩尽杀绝,连家眷也一并杀死

旁边李世民小声道:“父皇,这次失败虽然是被杨元庆亲自动手镇压,但实际上是机事不密,所托非人,父皇,杨元庆以雷霆手段,血腥镇压了平原郡的起事,这其实就是一种警告,杀一儆百,儿臣可以预见,河北将无人敢再生异心”

‘砰’一声,李渊重重一拍桌子,他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怒气,“一件小事都办不好,还能做什么事?”

李渊对平原郡起义寄托了很大的期望,如果能成功,必将会引发河北二次造反风潮,李渊心里很清楚,杨元庆打下河北,有人得利,必然就会有人失利,一旦有愚民跟随宗教造反,那些利益损失者必然会顺势兴风作浪,甚至窦建德也会反攻河北

只要河北一乱,杨元庆就会被河北拖死,但杨元庆用血腥杀戮的霹雳手段掐断了平原乱源,也震慑住了其他利益损失者,李渊也不得不佩服杨元庆的果断狠辣,说明杨元庆的头脑也很清醒

这次失败着实让李渊感到恼火,为什么每次都是计划很好,但执行之人却那么无能?而且这个情报应该是外监察堂来汇报,现在却是唐风得到详细消息

这时,宦官门口禀报道:“陛下,太子殿下到了”

“宣他觐见!”

很快,李建成匆匆走了进来,躬身施一礼,“儿臣参见父皇”

李建成见二弟李世民也在,心中有些不安,他勉强笑了笑道:“二弟,好久不见了,气色好像不错”

李世民躬身长施一礼,“多谢大哥关心,大哥忙于政务,要多多注意身体”

在父亲面前,兄弟二人总是互相关心,没有半点不和睦的地方,但此时李渊却没有心思去体悟他们二人兄弟情深

他冷冷问李建成,“平原郡那边有消息吗?朕很想知道平原的近况如何?”

李建成心中一跳,难道二弟的唐风得到什么消息了,他不知该怎么回答,但又不得不回答,只得含糊道:“估计应该是情报不太好,现在还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