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541章

天下枭雄-第541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威研究时局当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的苏党势力太弱,他要在杨元庆打压裴家和王家的过程中获利,使他的苏党渐渐壮大

这个时候,他需要配合杨元庆的的行动,以得到杨元庆的重用,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格外地重视韩寿重

但韩寿重的固执又让他有点无可奈何,只得暗叹一口气道:“我当然不会让你做有违道义之事,这次楚王妃被刺杀事件,难道真和王家无关吗?”

韩寿重摇摇头,“我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表明此事和王家有关”

苏威脸一沉,心中有些不悦,声音也提高了,“怎么会没有关系,王肃身为京兆尹,难道不该为这件事负责吗?总不能不了了之,谁也没有责任,等楚王回来,我们怎么向他交代?”

苏威目光严厉地注视着韩寿重,语气里充满了不满和威胁,韩寿重感受到了苏威施加给自己的巨大压力,他沉思良久,终于点了点头,“这次刺杀案,京兆尹确实有责任”

次日一早,韩寿重向紫微阁正式提出了弹劾案,弹劾京兆尹王肃在安晋寺王妃被刺一案中负有责任

尽管王绪再三分辨京兆尹没有能力制止此类事件发生,而且当时负责保卫王妃和世子安全之人,是军队,并非京兆尹和县衙

但紫微阁还是以三票赞成,一票反对,一票弃权的多数票,认定京兆尹负有责任

王妃管家已经提前两天通知过县衙,王妃将去安晋寺做法事,而官府没有派人去安晋寺检查,这本身就是官府的失职不能用失职作为免责的理由

紫微阁随即提出了罢免京兆尹王肃的建议,等杨元庆批准后生效

中午时分,一辆马车在十几名随从的护卫下驶出了晋阳宫,向太原城驶去

马车里,裴矩默默地注视着大街上的几个孩童追逐奔跑,孩童们脸上灿烂的笑容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似乎他的童年也没有这样快乐过他童年的记忆中,只有父亲严厉的目光和冷冰冰的戒尺,以及堆积如山的书籍

大街上又迎面走来几个卖完菜准备出城的老农他们脸上那心满意足的笑容,那种无忧无虑的神情,也让他感到一丝怅然虽然他做相国已经十几年,位高权重,却从来没有过这种无忧无虑的笑容

裴矩感到心中有一种难以言述的疲惫之感,这种疲惫之感是来源于一种对自己命运难以把握的焦虑

在今天紫微阁的投票中,他投下了弃权票,当最后罢免案的结果出来时,他便知道王家已经完了,王肃不过是第一步,下一个将是王绪,王家结束后就轮到了裴家

其实裴矩早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半年前,杨元庆升裴青松为记室参军,就已经在暗示他,将来接替他为相的人不会再是裴家子弟,杨元庆已经用记室参军之职作为给裴家的补偿

作为一个老资格的相国,裴矩心里清楚,裴家在隋内的势力太大,已经威胁到了杨元庆的权力,如果裴家再不识相后果就会很严重,将来的皇后很可能就不会再是敏秋

这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后果

马车过了护宅河,缓缓在楚王府大门前停了下来,孙女裴敏秋遇刺,他还没有来探望过,这有点说不过去

“裴相国可是探望王妃和世子?”管家闻讯出来,上前施礼笑道

裴矩点点头,又问:“王妃在吗?”

“王妃在,老爷和夫人也在”

“哪个老爷夫人?”裴矩有些不解地问

“就是王妃的父母”

原来是自己的儿子,裴矩呵呵一笑,“正好,替我禀报一下王妃”

虽然裴矩是裴敏秋的祖父,但他的身份毕竟是相国,是臣子,他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了,太过于随意会让杨元庆反感,不知为什么,裴矩心中有点惧怕杨元庆

片刻,管家出来笑道:“相国,王妃有请”

裴矩走进了王府,很快来到内堂,只见次子文意和儿媳王氏都坐在内堂里,正和敏秋说话

裴矩重重咳嗽一声,走进了内堂,裴文意和妻子连忙站起身,躬身施礼,“父亲”

裴矩笑着摆摆手,“不用这么客气了,这里不是裴府,你们坐下来”

裴敏秋笑道:“祖父也请坐”

裴矩坐下来,关切地问:“敏秋,你和宁儿都没事”

裴敏秋摇摇头,“我们没事,多亏出尘反应快,在关键时救了我们一命,要不我们母子都完了,现在想想也后怕”

旁边王氏恨得咬牙切齿道:“这究竟是谁所为,官府难道就查不到吗?”

她好像是在自言自语,实际上是在问裴矩,所谓家家都本难念的经,王氏是裴矩的儿媳,但她和裴矩的关系却很不好,因为丈夫在裴家所受的不公待遇,她已经很多年没有理睬公公了

裴文意生怕再闹出不愉快,连忙问:“父亲,这个案子有线索了吗?”

裴矩摇摇头,苦笑一声道:“这件事是御史台在调查,今天韩御史来汇报,那两个死去刺客的身后竟然没有一点线索,官府已经画出图像,重金悬赏辨认,这件案子需要一点时间”

裴文意叹口气道:“我们都希望官府能早点抓住幕后凶手,否则心总悬在空中,不知还会不会有下一次”

裴矩点点头,“官府会尽力抓住凶手,不会再有下次”

这时,他见敏秋身旁的桌上有一份履历,心中不由有些奇怪,便问:“那是谁的履历?”

裴敏秋脸上露出为难之意,却不敢说,裴文意连忙欠身道:禀报父亲,我们想给明儿找件事情做.”

话没有说完,裴矩勃然变色,“这绝对不行”





卷十六铁马踏雪取河北第五章元庆回京

更新时间:201212169:16:41本章字数:5174

裴敏秋有两个兄长,长兄裴着现任西河郡司马,次兄裴明却没有入仕,在家中闲坐,裴文意本来不好意思来找女儿,怎奈捱不住妻子的压力,只得趁今天来探望女儿的机会,向女儿提出了这个要求

女儿没有回绝,收下了履历,不料却被父亲一口否定了,裴文意脸上露出尴尬之色,王氏眼中的怒火却迸发出来,公公毁了自己丈夫一生,难道还要再毁自己的儿子吗?

她的血一下子涌上脑门,怒极道:“阿爹,别的裴家都是金贵娇子,惟独我们的儿子是垃圾堆里捡来的吗?”

裴矩冷冷道:“你这是在对谁说话?”

裴文意见父亲动怒,他吓坏了,连忙劝妻子,“娘子,别再说了”

王氏气得眼泪都出来了,对丈夫大骂道:“你这个窝囊废,你自己没本事,受了一辈子委屈,我也认命了,难道还要儿子也向你一样窝囊一辈子吗?”

裴矩‘砰’一拍桌子,怒喝道:“裴家之事是我做主,轮不到你王家之女来教训,你如果不服,就回你王家去”

这时,裴敏秋的面子也有点挂不住了,一边是她的祖父家主,一边是她的父母,让她怎么办?

她只得勉强笑道:“大家都是一家人,不要再吵了,给我一点面子好不好?”

内堂里一下子安静下来,裴矩和王夫人都忽然意识到,这里是楚王府,不是裴府,两人都气呼呼地转过头,不再说话

裴敏秋又对父亲道:“父亲,你和母亲先去回去我和祖父谈一谈”

裴文意拉了妻子一下,“我们回去”

王氏心中一转念,有公公在这里,儿子的事成不了改天再来,实际不行,她直接求女婿帮忙

她也不会裴矩打招呼,站起身便怒气冲冲走了裴文意叹了口气,对父亲施一礼,“父亲,孩儿先告辞”

“去”

裴矩望着他们走远,忍不住狠狠瞪了王氏背影一眼,到底是王家的女人,性子都和王家一样

“祖父发生了什么事?”

裴敏秋聪明异常,她感觉祖父今天和往常有点不一样,他不会这样断然拒绝,从未有过,就算不同意,他也会事后含蓄地提醒自己,这绝不是祖父的风格

裴矩叹了一口气,“其实今天也不是针对你的二哥今天这件事正好是碰巧了,坦率地说,连我自己也准备告老辞官了还有你大伯,他的能力一般,应该把他的位子让出来,所以我也准备让他辞官”

“祖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裴敏秋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是元庆说了什么吗?”

“这倒没有,敏秋,你是聪明的孩子,你应该明白,现在我们裴家的状况”

裴敏秋轻轻咬了一下嘴唇眼中有些黯然,她明白祖父的意思了,并不是因为裴家太强大,没有哪个家族不希望自己强大的,是因为自己,祖父是害怕强大的裴家伤害到自己

其实这也是裴敏秋所希望她不愿意自己娘家因为自己的缘故变得势力太大,自古以来,这样的外戚都不会有好下场,可是如果没有娘家的支持,她的正妻之位又保不住,这是一种极为矛盾两面,中间的平衡点在哪里,她也不知道

这就是裴敏秋听说丈夫被封为楚王后,心中的忧虑所在,她的婚姻就不再是以感情为基础了,她的婚姻就不再单纯,可是她又身不由己

裴敏秋低低叹息一声,“谢谢祖父”

裴矩眼睛忽然有些湿润了,恐怕整个裴氏家族,只有他的这个孙女才能理解自己的苦心,他默默点了点头,站起身,“那我走了,你二哥的事情,你可以推荐他从军,做文职军官,但不要说这是我的意思,你明白了吗?”

“祖父,我明白”

裴矩转身,步履蹒跚地走了,裴敏秋望着祖父渐渐远去的背影,这一刻,她忽然觉得祖父真的老了

次日一早,战鼓声在太原城外响起,这是隋军将士们凯旋归来,太原城满城轰动,几乎是倾城而出,去欢迎胜利归来的将士

南城外的旷野里变成了喜悦的海洋,鼓声震天,欢呼声如山呼海啸,杨元庆率领八万将士列队向城内走去,望着一张张热烈喜悦的脸庞,他能体会到这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拥护

杨元庆头戴金甲,身着铁甲,骑马走到队伍前方,四周旌旗招展,数百杆旗帜列成四队,气势威武,他面带微笑,不停向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

“万岁”

不知是谁先大喊起来,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片惊天动地的喊叫声,“万岁皇帝陛下万岁”

杨元庆心中很无奈,民众的心是最纯朴的,他们不管什么忌讳,只管用最大的声音表现出他们的内心的期望,让杨元庆心中一阵触动,他只得微笑着向众人挥手,表示感谢他们厚爱

队伍横穿太原城,又从北城出去,他们要去晋阳宫,走到北城门时,两边的民众终于变得稀疏,这时,杨元庆忽然在城门边的墙上,看见两幅通缉画像,下面有一行字,‘安晋寺刺杀凶手,提供线索者,赏银五百两’

杨元庆一惊,安晋寺,那不是楚王府供养的寺院吗?发生了什么刺杀,竟然要五百两银子的悬赏,在此之前,最好的悬赏额也不过折合五十两银子,一种不祥的征兆在他心中涌起

“令谢映登来见我”杨元庆等不及了,立刻令道

片刻,谢映登从后面飞奔而至,“参见总管”

杨元庆马鞭一指墙上的悬赏,“是怎么回事?”

谢映登脸上露出羞愧之色,半晌道:“是王妃和世子在安晋寺遇刺,不过他们都安然无恙”

杨元庆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这么重要的事情他居然不知道,没有一个人告诉他,包括眼前的谢映登

杨元庆克制住心中的怒火,问:“是谁干的?”

谢映登摇摇头,“现在暂时不知,听说没有任何线索”

杨元庆看了一眼队伍,队伍最前面已经快到晋阳宫了,他来不及细问,立刻吩咐一声:“让魏贲来见我”

他猛抽一鞭战马,向队伍前方奔去

晋阳宫门口,朝官百官已经全部出来,准备迎接楚王的归来,包括小皇帝杨侑也出来了,他已极少露面,作为皇帝,他多只是一种象征意义,除了每年的大朝和重大庆典活动外,他一般不会露面

他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读书上,杨侑很聪明,他知道该怎么保护自己,任何杀身之祸都是来源于权力**,他将这种**完全消弭,他只愿意做一个读书人

杨元庆翻身下马,快步上前,在杨侑面前跪下,“臣杨元庆参见吾皇陛下”

杨侑连忙上前将他扶起,柔声道:“楚王请免礼”

在扶起杨元庆的瞬间,他又在杨元庆耳边低声道,“皇叔,我想离开晋阳宫”

杨元庆很喜欢这个孩子,聪明、乖巧、温顺,虽然他也不想让杨侑在晋阳宫继续呆下去,但现在还远不是时候,他微微一笑,也低声安慰他:“你尽管安心读书,不会有任何事情”

这时,五名相国都上前拱手见礼,“祝贺楚王殿下在河北大胜,剿灭窦建德”

杨元庆提高声音,对所有官员道:“这不是我个人的胜利,也不仅是军队的胜利,这是整个隋朝的胜利,没有诸位大臣在背后的支持,没有充足的钱粮和民夫的运输,我们也不会取得这么大的胜利,我要感谢大家”

数百名官员响起一片热烈的鼓掌声.

在简短的欢迎仪式后,军队回军营休息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