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441章

天下枭雄-第441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安唐王李渊听闻杨广死讯,恸哭倒地,三日后在群臣要求下,李渊被迫无奈在大兴宫太极殿登基,改国号唐,年号武德,立世子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封尚书令,三子李玄霸为赵王,四子元吉为齐王。

此时天下士人将太原隋帝杨侑称为北隋,洛阳隋帝杨侗称为南隋,而长安李渊则称为西唐,以这三帝为正统,其余窦建德、李密、薛举、李轨、宇文化及、宋金刚、萧铣、林士弘等人皆为逆贼。

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卷三一入京城深似海十月,最后一天求票!

更新时间:2012113017:32:53本章字数:124

原创稍有疏忽就将前功尽弃,老高不敢懈怠,继续向各位书友求票,望手中还有票的书友,在后一天将票投给老高。

拜求各位!



卷三一入京城深似海第五章敏秋心事

更新时间:2012113017:32:53本章字数:5069

原创夜色中,太原城门开了,一辆辆马车从城外驶回,这是参加完登基大典返城的大臣们,又一辆宽大的马车驶进了城内,数百亲卫在两边守卫,这是杨元庆回来了。(我要

此时一早已经过了,太原城内一片寂静,黑暗笼罩着城内的每一个角落,只有微弱的星光洒在道路上,指引着马车前行的方向。

马车里,杨元庆并没有封为楚王的喜悦,对他来说,王爵不过是个虚号,并没有使他的实力有所增长,相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他的权力,从前他是丰州总管兼五原郡太守,军权和行政权都在他手上,而现在,紫微将分掉他一半的行政权,有得必有失,他若想夺取天下,赢得多人投奔支持,他就必须将一部分权力分出去,让支持他的人尝到甜头,能让山东士族全力拥护他。

权力关键是要有制衡,必须要从一开始就建立起来一个有制衡的权力体系,这是杨元庆这些天一直在考虑之事。

杨侑必须是傀儡,甚至不能让他参与一点政务,这样能在后顺利完成权力过渡,这一点不容质疑。

相权也要受到约束,紫微不能干涉到军队,这也是一个原则,其实很多事情也是在摸索,也只有做了能知道对或者不对,杨元庆轻轻叹了口气,明天将是他执政的第一天,他心中很期待。

两时分时,杨元庆终于返回自己的府宅,他从马车里出来,久久凝望着大门上的牌匾,上面写着‘楚王府’三个字,他也没有想到会换得这么,杨元庆轻轻叹了口气,他忽然想起了小时候看到的‘越国公府’,不知祖父知道自己被封为楚王,他会是什么感受?

杨元庆走进了府宅。夜已经很深了,家人都已入睡,宅院里一片寂静,他步向内宅走去,刚走进内宅门,却隐隐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杨元庆微微一怔,停住了脚步。

声音很低微。也很含糊。听不清在说什么,但隐隐听得出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在自言自语。声音是从左面小院里传出,那里是一座空院,还没有人住。杨元庆慢慢走进了院,只见一株梅树下的石桌上摆放着香烛灵牌,一个穿着黑衣的中年妇人正在跪拜,低声祷告着什么。

杨元庆微微笑了起来,中年妇人是他师娘,也就是师父张须陀的妻韩氏。

张须陀阵亡后,韩氏回了娘家,她的父母都已去世,两个同父异母的兄长因为她家中清贫而对她很冷淡。甚至要赶她出门,她正无处可去时,裴敏秋派人找到了她,使她绝处逢生,便来了灵武郡,这时正好是突厥大举进攻丰州之时。

韩氏已无儿无女,一直便和杨元庆他们住在一起。杨元庆视她为母,儿女们都叫她祖母,韩氏便安心地住了下来。

“师娘!”

杨元庆低低喊了一声,韩氏吓了一跳,等她看清站在院门前的人是杨元庆。她拍了拍胸脯,松了口气。

“元庆。你是刚回来吗?”

她见元庆穿着盔甲,不像是夜里起来的样,便惊异地问:“现在两了,你怎么回来?”

“今天有很重要事情,所以回来晚了。”

杨元庆慢慢走上前,见师娘跪拜的竟然是师父张须陀的灵牌,他不由愣了一下,半晌,他咬着嘴唇问道:“师娘,今天是师父的忌日吗?”

韩氏摇摇头,“不是你师父的忌日,是我这两天夜里梦见你师父了,心中不安,可我又不想让人知道,便趁夜里跑到这里来祭奠他。”

杨元庆望着灵牌,上面写着‘亡夫张须陀之灵’,他只觉鼻有点酸楚,到现在他还没有去拜祭一下师父的坟墓。

杨元庆也在师父的灵前跪下,磕了三个头,合掌默默念道:“师父在上,徒儿今天已封为楚王,徒儿会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大隋,让大隋赤旗永远飘扬,愿师父在天之灵理解徒儿的苦心,总有一天,徒儿会用李密的人头拜祭师父。”

杨元庆声音很低,韩氏却隐隐听见了,她心中一阵感动,丈夫曾经给她说过,他这个徒儿重情重义,什么都好,唯一不能容忍就是野心太大,总想取大隋而代之。

可韩氏并不在意这个,她和元庆一家生活了半年,她深深体会到了元庆一家人对她的尊重和关心,视她为亲人,可她的两个兄长却是如此冷漠,后来知道杨元庆是丈夫的徒儿,态度马上剧变,几次上门道歉,想请她回去养老,她却不想去了,她已经将这里当做了她的家,把元庆孩当做她的孙儿,她相信丈夫若知道元庆对她的照顾,他一定会原谅元庆。

“老爷,你在天之灵安息吧!”韩氏也默默念道。

杨元庆站起身道:“师娘,夜里很凉,你回屋去吧!别受凉感恙了。”

“我收拾一下就回去,元庆,你先回去吧!”

杨元庆点点头,便转身离开了小院,走过一座小桥,前面出现了两盏灯笼,是他妻裴敏秋带着两个丫鬟过来了。

杨元庆心中一阵暖意,这么晚了,妻还在等他,他连忙迎了上去,“敏秋,怎么还不睡?”

“你若不回来,一般会派人说一声,今天没人来说,我就知道你会回来,所以等等你。”

裴敏秋满脸笑容地上前挽住丈夫的胳膊,低声问他:“刚丫鬟说你回来了,怎么到现在?”

杨元庆回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小院,压低声音道:“刚遇见师娘在那边小院里给师父祭灵,我也去跪拜了一下。”

“现在吗?”裴敏秋惊讶地问。

杨元庆点点头,“师娘不想让人知道,她其实怕我们多心,

“这是我疏忽了。”

裴敏秋歉疚地自责道:“今天师娘还问我附近有没有寺院,我说让人去打听了一下,后来忙起来就忘了这件事,哎!真是我的过错。”

“你已经做很好了。”

杨元庆赞许地向妻笑了笑,裴敏秋得丈夫夸奖,心中欢喜。她又嫣然笑道:“我已经派人去洛阳老宅,去把那几个女尼找回来,在府宅中建一座尼姑庵,让师娘心里也有一个寄托,还有你婶娘,我也想把她一起接来。”

杨元庆握住妻的手,妻的细心周到使他只有默默的感激

两人牵手回了寝房,杨元庆在坐榻上靠躺下来。长长伸了个懒腰。今天忙碌一天,真把他累坏了,裴敏秋抿嘴笑问道:“是不是封了王。心中感觉不一样了?”

杨元庆愕然,“你怎么知道了?”

这时,两名丫鬟端了一盆热水进来。裴敏秋摆手让她们出去,她脱了杨元庆的靴,亲自给他洗脚按摩,低头浅浅笑道:“你那些亲兵一个个心急如火焚,我能不知道吗?”

杨元庆这想起府门前的牌匾已经被换了,自己还想明天再正式宣布,给家人一个惊喜,他们却手,哎!这帮家伙。

“你感觉如何?楚王妃。”杨元庆带一丝调笑地问道。

裴敏秋白了他一眼。她找一个胡凳坐下,慢慢给他按摩脚心,过一会儿,俏眼轻轻一挑,眼梢里带着一丝幽怨,意思是问他,‘有这样的捏脚王妃吗?’

杨元庆笑了起来。站起着半搂着妻向里屋拥去,“我们躺着说话去。”

裴敏秋撒娇问:“这么晚了,夫君还有精神吗?”

她半推半就,被丈夫拥进了里屋

屋里一片漆黑,夫妻二人一番恩爱缠绵后。慢慢躺了下来。

裴敏秋依偎在丈夫怀中,半晌。她低低叹息一声,杨元庆翻过身,搂住妻动人的娇躯,在她额头上吻了吻,低声笑问:“怎么了?”

裴敏秋咬了下嘴唇,犹豫了很久,终于说了出来,“夫君,其实我昨天下午就知道你要封王了。”

“谁告诉你的?”

杨元庆加疑惑了,封楚王是昨天晚上决定的事情,妻居然昨天下午就知道了,他心念一转,忽然问她:“是祖父昨天下午找过你了吗?”

只能是这样解释,除了裴矩这种权力场中的老手,没有人能猜得到自己的心思,杨元庆心中略略有些不,他不喜欢裴矩把自己妻也拉进权力场中。

裴敏秋伸出手臂搂住丈夫的脖,在他耳边幽幽道:“祖父告诉我,要我以后多考虑一下裴家的利益,不要整天只管后宅的事情,他还告诉我,将来有一天你会登基,我会成为皇后,那时夫妻的关系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他说如果我没有娘家势力支持,我会被废,夫君,真会是他说的这样,有一天你真的会抛弃我吗?”

杨元庆拍拍她后背,柔声道:“别胡思乱想了,太晚了,休息吧!”

杨元庆头脑一阵昏沉,他确实太疲惫了,脑海里一团浆糊,无法细细去体会妻的心思,他眼一闭,整个脑海里漆黑一片,很没有了知觉。

裴敏秋却翻来覆去睡不着,她心中非常焦虑,她读过史书,在她记忆中,两晋南北朝几乎没有一个皇后能得以善终,如果真像祖父说的那样,丈夫有一天成为皇帝,那么她该怎么办?维系夫妻之间的纽带本应是感情,难道做了皇帝,夫妻之间的感情就会被权力和利益所替代吗?

府门口那块‘楚王府’的大牌在她眼前漂浮,是那么地刺眼,深深地刺痛她的心,她就恨不得用锤将那块牌砸得粉碎。

十月后一天了



卷三一入京城深似海第六章养虎生患

更新时间:2012113017:32:54本章字数:4528

原创次日卯时不到,杨元庆便早早来到了晋阳宫,次日天色还没有完全亮,晨曦微明,晋阳宫前戒备森严,一队队全身盔甲的士兵执戈在宫内外执勤尽在

晋阳宫占地极大,有数百亩之多,正门叫丹凤门,进入丹凤门后便是栖凤广场,正北面便是主殿晋阳殿,已经被改名为勤政殿,两边分布着数十栋巨大的建筑,这里便是朝廷各大中枢所在。

紧靠勤政殿两侧各有一座气势宏大的阁楼,左边叫踞龙阁,右边叫栖凤阁,此时踞龙阁已被改名为藏书阁,是朝廷放置文书档案之地,而栖凤阁改名为紫微阁,也是整个朝廷的权力中心所在。

按照事先商定的规则,大朝每年只举行三次,新年、端午和中秋各举行一次,中朝每旬一次,由各部寺主官和次官参加,商议朝廷重大事件,小朝则是每天上午举行,由五相集中议事,由多数表决通过,一些重要事项还要报摄政王批准方能执行。

由于五相都各兼尚书,一般他们都在各部官房处理朝务,而紫微阁则由三名内史舍人常驻,另外,五相将轮流执政事笔,执政事笔之相也将在紫微阁办公,由他负责召集主持每天的朝会。

杨元庆的马车缓缓抵达了晋阳宫,他刚从马车下来,便听见身后有人叫他,“元庆!”

杨元庆回头,只见身后不远处裴矩也下了马车,笑眯眯走了过来,两天前裴家在太原建府,裴矩已经搬去了自己的府宅。

昨晚裴敏秋说了裴矩劝她的事情后,令杨元庆颇为恼火,尽管他也知道这是世家的正常想法。一般人家也会这样做。只是裴矩用废后这种威胁来要挟妻子支持裴家,这便令杨元庆十分不满,这是裴矩在干涉他的家务事。

杨元庆勉强笑了笑。掩饰住了心中的不满,现在还远不是和裴家翻脸的时候,他还需要裴家的全力支持。

“裴相国这么早就来了?”

裴矩也没有想到。孙女竟然把他交代的话都告诉了杨元庆,他心情十分愉快,便呵呵一笑,道:“今天是第一天,当然要早来一点,我估计我们还算晚了,肯定还有比咱们先到的。”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裴矩说得没错。他们两人都晚了,紫微阁内,其他四人都已经来了。正坐在议事堂内窃窃私语。

按照昨天抽签的顺序。第一个执政事笔之人是苏威,他执笔十天。然后交给第二人王绪,今天的紫微阁议事便是由他主持。

苏威一眼看见杨元庆走了进来,连忙对众人道:“各位,殿下来了。”

苏威这声‘殿下’叫得杨元庆极为不舒服,有一种从头到脚的肉麻,难怪很多人都不喜欢苏威,他确实比较善于讨好上意,杨元庆连忙笑着摆摆手,“以后还是叫我总管,这样大家都自在一点。”

众人都笑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