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334章

天下枭雄-第334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群的长子叫做吴著,今年十八岁,在官学读书,吴群一怔,奇怪地反问:“我怎么知道他在哪里?他不是在官学吗?”

“老爷,下午你不是派人叫他去郡衙帮忙整理文书吗?”

吴群的脸色刷地变得惨白,向后退了两步,他几乎没有站稳,一把扶住大门。

“老爷,怎么了,著儿出什么事了吗?”他的妻子也感觉到不妙-,慌了手脚。

就在这时,一名下人慌慌张张跑进来,“老爷,小公子被一辆马车带走了,先生被打晕在地。”

吴群的三子吴翰只有七岁,跟随襄阳城有名的大儒张介读书,每天早送晚回,吴群听说幼子也被抓走,不由一阵天旋地转,顿时晕倒在

“老爷!老爷!”太守府内乱作一团。

次日一早,南汉船行的十几名伙计都被放了出来,太守吴群命令郡兵回营,襄阳郡针对南华会的调查嘎然而止,一切就像没有发生一样,一个月后,太守吴群幼子回到家中,但长子却没有任何消息。

太原的中秋时节也是细雨蒙蒙,夜幕下,天空昏暗,雨雾弥漫着田野,灰茫茫的雨雾中,一队骑兵来到了太原城以北的晋阳宫仓城。早已等候在大门处的晋阳宫监裴寂迎了上来,拱手笑道:等待使君多时了。”

马上之人正是太原留守李渊,他因剿杀元尚武有功,被加封紫金光禄大夫、右骁卫将军,官高职重,他在楼烦郡为太守时,和当时任定襄郡司马的裴寂关系极好,裴寂得老上司周法尚推荐,改任晋阳宫监,两人在一地为官,交情日益深厚。

今晚,李渊便是受裴寂的邀请,趁雨夜参观晋阳宫仓城。

李渊翻身下马,拱手回礼,“麻烦裴宫监了,今晚没有问题吧!”

“没事!今晚是我的人当值,使君尽管放心。”

裴寂又向跟在李渊身后的李建成和孳世民拱拱手,“两位令郎也来了。”

李建成和李世民一起躬身施礼,“今晚麻烦世叔了。”

裴寂呵呵一笑,“大家跟我来吧!”

众人把马放在门口,跟着裴寂徒步走进了仓城,夜色笼罩下,一座座巨大的仓库矗立在雨雾之中。

众人走进一座粮库,堆积如山的粮食令众人一阵惊叹,裴寂却捋须笑道:“这里其实只有两万石粮食,仓城一共有三十座这样的仓库。”

李世民接口问道:“这样说起来,仓城内一共有六十万石存粮,一直保持这么多吗?”

裴寂摇了摇头,“实际上仓城最多可以容纳百万石粮食,一般是存放五十万石,但因为高丽之战,大部分都运去涿郡,现在仓城里只有十万石。”

李渊一言不发,只点了点头,李建成又问:“那兵甲有几何?”

裴寂微微一笑,“大公子别急,请跟我来!”

裴寂又带他们走出粮仓,在黑暗中又走了两里路,来到兵甲库区,一名杂役推开了仓库门。

从外面看,仓库并不大,可进了仓库,众人才发现仓库的巨大,高约五丈,一共五层,层层叠叠堆满了盔甲,主要以两档铠和明光铠为主,裴寂拍了拍一捆盔甲上的灰尘,这才回头对众人笑道:“一副兵甲,指的盔甲一套,长矛一杆、横刀一口,弓一副、箭一壶,再加上圆盾一张,这是一名士兵的完整装备,整个晋阳宫仓城内有兵甲四十万副,放在二十座仓库内,每一副兵甲都有编号,卫尉寺和兵部每半年来盘查一次,自从齐王事件后,盘查得更严格,少一件,库丞当斩。”

裴寂言外之意就是告诉李渊,现在还不是动它们的时候,李渊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便点点头,对李建成道:“你带世民四处去看看吧!”

李建成明白父亲的意思,拉着李世民向仓库里面走去,“我们去看看兵器。”

李渊见旁边没有了人,这才低声问裴寂,“今天接到圣上旨意,让我招募民团,准备参与平叛乱贼,公以为如何?”

裴寂眯着眼捋须问道:“叔德兄的想法呢?”

李渊沉吟一下便道:“其实我觉得这是一次机会,招募民团可为我所用。”

裴寂摇了摇头,“我明白使君的意思,但元家也招募私军,杨玄感也私自招募郡兵,都有万人之众,但他们的私军最后都有用吗?一样是溃败,所以就算使君招募一两万民团,又有什么意义呢?”

裴寂向两边看了看,又小声道:“圣上灭掉了元家,那一个目标会是谁?”

李渊惊觉,脱口而出,“独孤氏!”

裴寂又提醒他,“独孤氏毕竟是外戚,圣上不好直接下手,那么就绕个圈子,从使君下手,如果使君的把柄被抓住,不仅会使君全家抄斩,独孤氏、窦氏都逃不掉,一箭可三雕啊!”

李渊这才恍然,自己正好位于独孤氏和窦氏的交叉点上,对自己下手,便可一举铲除独孤氏和窦氏,杨广果然使得好手段。

想到这,李渊感激地对裴寂道:“多亏公提醒,李渊险些犯大错。”

裴寂微微一笑,“我那里还一只好鹰,使君不妨献给圣上,还有,使君不妨多占些田宅,多喝点酒,政务嘛!就不要多问了。”

“我明白了!”

半个月后,御史大夫裴蕴的马车在皇城前被一群人拦住。

数十人磕头大喊:“求裴御史为小民做主啊!”

裴蕴眉头一皱,从车窗内探头喝道:“尔等是什么人?”

一名衣着光鲜的老者上前战战兢兢道:“裴御史,我们是从太原而来,我们要告太原留守李渊强占民田!”

。。。。。。。。。。



第十五章求贤若渴

更新时间:2012113017:31:00本章字数:4869

在河套平原以东百余里外,便是一条较小的山脉,叫做乌铁山,属于阴山支脉,整条山脉长约三百余里,高百丈,和大青山相连,是榆林郡北方的天然屏障,站在山顶可以眺望远方的滔滔黄河水。

在山脉的西北方向约二十里,便是一座小镇,叫大同镇,它原是隋军的哨所,因人口渐渐聚集而形成了一座小镇,隶属于五原郡乌海县。

小镇其实不大,就只有一条长街,街道两边分布着七八十户人家,沿街分布着十几家店铺,客栈、酒肆、杂货铺、铁匠铺、药铺,更多是商人的收货铺,足有五家之多,小镇的西面还有一家低档次的妓院。

他们客人主要是北面的突厥牧民,以及沿途经过的商人,在北面一两百里外的草原上,便分布着几支突厥人部落,尽管突厥和大隋打打和和几十年,但这座小镇始终保持着宁静,附近的突厥牧民离不开这座小镇。

此时已是金秋九月,寒冷的北风还没有到,这也是草原丰收的季节,牛羊成群,马匹膘壮,牧民们挖掘了药材,鞣制好了皮革,纷纷赶来大同镇交易,同时购买过冬之物,主要是盐和茶叶,以及中原酒,或者给女人买一段绸缎,使得大同镇上格外热闹,一条街上挤满了突厥人和他们的马匹,这是大同镇一年内的黄金季节。

这天下午,大同镇和往常一样熙熙攘攘,在镇东头一家酒铺前排着长长的队伍,小镇有两家酒铺,这一家酒铺叫林记酒铺,在这里已经开业了近二十年,生意一直平平淡淡,在两家酒铺中生意最清淡。

两家酒铺几乎卖的都是大利蒲桃酒,大利蒲桃酒虽然在中原卖得很火爆,但草原上生意却一般,突厥人嫌它不够烈。大都数突厥人买去只是偶然换换口味。

林记酒铺苦于地段不好,无法突厥人吸引过来,但自从两个多月前,这家酒铺来了一名从中原逃难来的道士,道士酿酒技术颇高,他将蒲桃酒重新入锅蒸煮,使蒲桃酒变烈,非常符合突厥的口味。名声一下子打响。被称为道士酒,道士酒的名声甚至传到了丰州,大利县丞王占武不久前亲自来大同镇请这名道士去大利城酿酒。却被道士婉拒。

这时,远处一队骑兵疾奔而来,约有千余人。骑兵们奔到镇外停住了战马,为首大将正是丰州总管杨元庆,他是在视察大利城时,偶然听县丞王占武说起这名道士,杨元庆几乎马不蹄停,一路疾奔而来,他心急如焚,生怕这名道士返回中原。

杨元庆在二百余名士兵的护卫下,跟随着王县丞快步向林记酒铺走来。酒铺外,店东主林鸿正在维持秩序,他一转头,见王县丞又来了,心中不由一阵紧张,就这么不肯放过自己的酿酒道士吗?

但对方是县丞,他不敢怠慢。连忙上前弯腰行礼,“小民林鸿参见县丞大人。”

其实王县丞也是一样糊涂,对方不过是个酿酒道士,怎么总管一听到他的名字,便跳起来。茶也不喝,饭也不吃。一阵风似的赶来,他怎么也想不通,难道总管想学这个道士的酿酒技术,把蒲桃酒卖给突厥人吗?

不管王县丞怎么想,他想到原因也只能是总管要卖酒给突厥人。

王县丞得杨元庆嘱咐,事先不要透露他的身份,他也不介绍杨元庆,笑呵呵问:“林东主,酒道士还在吗?”

林店主紧张异常,结结巴巴道:“回禀县丞,他已经走了。”

王县丞心中有些失望,回头向杨元庆望去,杨元庆却看出了店主眼中的紧张和狡黠,他给旁边亲卫使给眼色,亲卫猛地一拳将店主打翻在地,抽出战刀顶住他喉咙,“你好大胆子,竟然敢欺骗我家大将军!”

林店主一下子明白这个年轻的军官是谁了,吓得他魂不附体,连连苦苦哀求,“饶命!总管饶命!”

就在这时,一名道士从酒铺中走了出来,年纪约三十四五岁,身材高大,穿一件杏黄色道袍,头戴竹冠,长得鼻直口方,目光湛然,颌下三缕长须,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感。

他上前作揖行礼道:“无量天尊,杨总管何必对一个卖酒商人动怒?”

王县丞连忙对杨元庆低声都:“就是他,那个善酿酒的道士。”

杨元庆上下打量他一眼,问道:“你就是钜鹿人魏征?”

这名道士正是魏征,躲避征兵而逃到丰州,因为林记酒铺东主和他是同乡,几年前在家乡见过一面,他便逃到大同镇,暂时在林记酒铺落脚,他酿酒技术很高,很快便使道士酒名声传出,甚至连大利县丞也慕名来请他去酿酒。

魏征之志并非酿酒,他婉拒了王县丞的邀请,却没想到,时隔几天,幽州总管杨元庆亲自来请自己,难道自己真是酿酒匠的命吗?

他苦笑一声问:“杨总管是要请魏征去大利城酿酒乎?”

杨元庆却摇了摇头,肃然道:“五原郡下个月将举行秋试,公开选拔才俊,我想请先生去做九原县考官。”

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连王县丞也瞪大了眼睛,各县的考官至少要主簿以上才有资格,总管居然让这个酿酒道士去做考官,他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是去烤酒,而不是考官。

魏征也愣住了,他虽然胸怀大志,但知道之人寥寥无几,他酿酒的名气可比他文才的名气大得多,杨元庆怎么会知道?难道是恩师推荐?

魏征曾经在大儒王通那里做过几个月挂名弟子,但王通学生太多,有数千人,他连正式学籍都没有,王通根本就不认识他,更不用说向杨元庆推荐他。

半晌,魏征叹了口气道:“蒙杨总管抬爱,恐怕魏征要让总管失望了。”

他又想婉拒,但杨元庆却笑道:“今天先生无论如何要跟我回去,我有两个位子给你选,一个是大利城酿酒匠,另一个便是九原县主考官,你自己选一个吧!”

魏征望着杨元庆诚挚的目光,其实他心中也十分感动,以杨元庆丰国公,幽州总管的身份,竟然亲自上门来请自己,不管他是怎么知道自己,但这份诚意却让他无法拒绝。

魏征深深施一礼,“总管不嫌魏征愚钝,愿效犬马之劳。”

杨元庆大喜,他求贤若渴,没想到竟然一个边远小镇请到了魏征,他重重拍了拍王县丞的肩膀,赞道:“你推荐有功,我会重重赏你。”

王县丞心中一阵苦笑,他推荐的不过是个酿酒匠而已。

。。。。。。。。

林记酒铺内,魏征请杨元庆和王县丞到自己房中坐下,又给他们斟了一杯自己酿的酒,笑道:“总管请喝一杯我蒸的酒,看看口感如何?”

杨元庆端起酒杯喝了口气,只觉酒味醇厚,而且酒劲更大,便笑问道:“先生酿酒是跟谁学的?”

魏征笑了笑,“是跟我出家时师父所学,他云游天下,跟一名大宛粟特人学会了蒸酿酒法。”

旁边王县丞好奇地问:“魏先生现在不是道士吗?”

王县丞见杨元庆对魏征颇为敬重,他也不敢怠慢,语气间便多了几分客气。

魏征微微一笑道:“不瞒县丞,我六年前便已还俗,穿这身道士服只是为了躲避兵役罢了。”

杨元庆沉吟一下问:“我的情况先生应该知道吧!”

魏征点点头笑道:“有所耳闻,听说总管自立而不反隋。”

杨元庆又问:“假如有一天,天下大乱,群雄逐鹿,若我也有意谋天下,我该怎么办?”

其实杨元庆这个问题,魏征酿酒无事时也替他考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