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323章

天下枭雄-第323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元庆点了点头,“出征辽东,我估计就会有人造反,而且我更担心父亲,我担心他会看不清局势。”

裴敏秋一下子懵了,她听懂了丈夫的意思,公公竟然有造反之意,她瞪大眼睛半天,她忽然惊慌起来,拉着杨元庆手道:“夫君,这该怎么办?”

“你不要急,父亲那边我会应对,关键是你们,我必须要安排你们平安离京。”

杨元庆取出一本册子递给她,“这本册子里是一些应急的对策,假如发现有什么紧急事态,你翻翻册子,很可能我已经想到了,册子你要贴身收好,不能被任何看人,明白吗?”

裴敏秋心中紧张,她抱住丈夫的脖子,“夫君,你要走了吗?”

杨元庆心中暗口气,轻轻将她搂在怀中,对她道:“我还要在幽州进行一些准备,过完新年我就必须回去。”

“那公公那边怎么办?你不能劝劝他吗?”

杨元庆点了点头,“我现在就去见他。”

他觉得自己确实要和父亲杨玄感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了。

再大业三年杨广便向下旨,各郡太守每年新年期间必须进京述职,这一规定已经执行了五年,除了边疆郡县有特殊情况,且得到朝廷批准外,其余各郡太守都必须进京述职。

杨玄感在三天前便回来了,他非常低调,低调到除了杨家几个嫡子,没有人知道他回来,正如一只猛虎在扑向猎物之前,会将身体蜷缩起来一样,杨玄感在决心动手的临头,他反而安静了下来,他在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机会。

房间里,杨玄感正在思考起事的具体步骤,尽管杨元庆毁掉了他准备了近一年的军队和粮食,却没有能毁掉杨玄感的决心。

杨广再次发动高丽之战无疑就是一次天赐良机,杨玄感心中异常激动,激动得他坐立不安。

这时,门口响起管家有点惶恐的禀报,“老爷,杨.元庆在府外求见老爷。”

杨玄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他极不耐烦道:“我很忙,没有时间见人!”

他忽然停住脚步,蓦地转身问:“是谁?”

“老爷,是元庆公子!”

杨玄感愣住了,半晌,他一连声道:“快请他来,到我书房!”

杨玄感心里也明白,元庆到来是为了什么,他脑海里迅速思考,他该怎么回答元庆?

杨府门外,杨元庆走上台阶,他心中有点复杂,从仁寿四年到现在,整整八年了,他第一次踏进杨府的大门,甚至祖父杨素去世时,他都没有能踏进杨府一步。

两旁杨府的家人们都停下脚步,默默退到一旁,注视着这个最富有争议的杨家庶子到来,他离去时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毛头小子,但他再一次回来时,却已是朝廷重臣,大隋一方诸侯,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流露出敬意。

杨元庆一路进府,穿过中门,走进中院,他在一座大花坛前停住脚步,这里还留着他孩童时的记忆,杨巍在这里占山为王,他用一根柴禾将杨巍和一群孩子打得屁滚尿流,也是在这里,他遇到了高颎,从此他的命运改变。

杨元庆摇摇头,将心中那一丝童年的温馨驱赶走,现在不是他怀旧的时候。

杨元庆走进家主内院,一直来到杨玄感书房前,默默地等待,片刻,管家上前道:“元庆公子,老爷请你进去!”

杨元庆点点头,走进了杨玄感的书房,书房里杨玄感背着手站在窗前,背对着他。

杨元庆上前躬身施一礼,“参见父亲大人!”

“你来了!”

杨玄感的语气里透着失望,他能感受到元庆还是没有给他行跪礼,也就是说元庆并没有从亲情上认他这个父亲。

杨元庆以沉默回答,杨玄感慢慢回头看了他一眼,“张须陀剿灭梁山,是你的安排的吧!”

“是我安排。”

杨元庆没有否认,坦率地承认了,今天他将坦率地面对一切。

“为什么?”杨玄感转过身恼火地注视着这个儿子。

“不为什么,我只是不想杨家被抄家灭门。”

“不会那么简单。”

杨玄感冷冷道:“你是怕被我牵连吧!”

“也算是吧!”杨元庆没有否认,坦率地承认了。

“你!”杨玄感心中怒火燃烧,狠狠地瞪着杨元庆。

杨元庆却目光平淡,不急不缓道:“中午我遇到了宇文述,他告诉我,父亲未经圣上批准,擅自招募郡兵八千人,违反了兵部的规定,父亲,有这么回事吗?”

杨玄感顿时惊出一身冷汗,眼中的怒火迅速消失,心中开始有些惊慌失措。

“这是宇文述告诉你的吗?”

杨元庆笑了笑,用一种无声的语言回答了父亲,他一句话便将他们父子之间的主动权抓了过来。

杨玄感沉默片刻,他已经意识到斛斯政做事并不稳妥,竟然让宇文述看到了批文,这将使他陷入极大的危险之中。

杨玄感又看了一眼儿子杨元庆,见他目光平静,没有半点惊慌失措,他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便点点头,“坐下说话!”

【向大家拱手求推荐票!】



卷三一入京城深似海第四十章南方来人

更新时间:2012113017:30:49本章字数:6029

父子二人坐下来,杨玄感叹了口气道:“元庆,有什么事可以和我谈,开诚布公,我们毕竟是父子,有什么话不能通过商谈来解决,你非要用那种手段,令人寒心啊!”

“父亲会接受我的意见吗?我要求父亲解散私军,恢复三千郡兵,父亲肯答应吗?”

杨玄感半晌无言以对,他站起身,从密柜里取出铁盒,打开铁盒将父亲杨素留给他的遗书递给杨元庆,“这是你祖父留下的遗书,你先看一看。”

杨元庆打开信看了一遍,果然是被高说对了,早在他祖父时代,杨家便有了不臣之心。

杨玄感缓缓道:“你是祖父最看重的孙子,甚至超过了嫡长孙,他告诉过我,你是杨家的希望,既然如此,你就不应该让祖父失望,要让杨家看到希望。”

杨元庆淡淡一笑,“杨家家庙里已经没有我的名字,杨家与我何干?”

“不!以前是为父懦弱,委屈了你,为父会让你回杨家,会把你的名字放在嫡子行列,你是杨家的顶梁柱,杨家所有人都承认这一点,元庆,回来吧!”

杨玄感目光炯炯地注视着杨元庆,他渴望着杨元庆能点头答应,他太需要杨元庆的支持。

杨元庆还是轻轻摇了摇头,“我的祖父是楚国公杨素,我的父亲是东平郡太守杨玄感,我不该提名讳,但也仅此而已。”

杨玄感的心一下子坠进了失望的深渊,他没想到杨元庆的心竟是如此冷硬,

杨玄感心中既恼火,却又无可奈何,半晌,只得叹口气道:“好吧!我们先不谈此事,说说宇文述,你认为宇文述会把这件事告诉圣上吗?”

“我认为不会。”

“为什么?”

杨元庆笑了笑,“原因很简单·父亲多招郡兵只是违规,而且兵部也有责任,最多只是一点小小的处罚,这不符合他宇文述的利益·宇文述是期盼着父亲造反,所以他绝对不会把此事告诉圣上,相反,他还会千方百计隐瞒此事,以促成父亲的造反。”

“宇文述为什么希望我造反?”杨玄感不解地问道。

杨元庆轻轻一叹,这就是他今天要和杨玄感谈的话题了,绕了一个大圈子·他终于回到话点上。

“父亲可知道,现在大隋有多少高官有造反的野心吗?”

杨玄感心中有些茫然,杨元庆这个问题竟让他无法回答,而且他也一无所知。

“你说!”杨玄感不得不放下面子,虚心向儿子请教了,他知道杨元庆比自己更有机会接触到朝廷隐秘。

“我一家一家数给父亲听,弘农杨氏、关陇元氏、关陇独孤氏、关陇宇文氏、江南萧氏。”

“等一等!”

杨玄感听得有些心惊胆战,连忙道:“你说具体一点。”

“好吧!父亲一个、元寿一个、独孤震一个、宇文述一个·还有梁朝后裔萧家,其中独孤家族是支持李渊造反。”

“你有什么证据吗?”

杨元庆摇了摇头,“我没有证据。”不好明说杨元庆是在恐吓自己。

“那圣上的态度呢?”

杨元庆一笑,“圣上在拉弓。”

“拉弓?”

杨玄感不解问道:“这是何意?”

“燕山是弓背,辽东是弓弦,数十万大军是弓箭,但他对准的不是高丽,而是中原腹地,他就在等第一个起来造反的人,父亲明白我的意思吗?”

杨元庆走了,杨玄感背着手在房间里一步步走着·虽然他觉得元庆说得有点危言耸听,但元庆的弓箭论却触动了杨玄感的心,如果真如元庆所说,那自己确实不能轻举妄动。

这时杨玄感想到了斛斯政,他觉得有必要再和斛斯政好好谈一谈,听一听斛斯政的意见。

杨玄感穿了上外衣·他刚准备出门,脚步却又慢了下来,他凝思片刻,觉得还是等一等,再过几天,看一看形势再说。

宇文述府邸,宇文智及赤着上身,跪在书房内,旁边兄长宇文化及用鞭子猛抽他的后背,‘啪!,一鞭抽下,便是一条血痕,宇文智及低下头,紧咬着嘴唇一声不吭,背上已是血痕累累。

宇文述则坐在桌案后,冷冷注视着长子鞭抽次子,他眼睛里没有半点怜悯之情,只是燃烧的怒火,他心里清楚,这一次如果再不好好教训次子,将来自己就会被他的鲁莽害死。

宇文化及抽下最后一鞭,躬身道:“父亲,三十鞭已抽完!”

宇文述冷冷问宇文智及,“你说吧!这三十鞭让你记住了什么?”

宇文智及忍住疼痛答道:“孩儿不该在公开场合与李浑家人恶斗,以至于被圣上撞见,孩儿以后再也不敢闹事。”

“还有呢?”

宇文智及咬一下嘴唇道:“别的就没有了。”

宇文述重重一拍桌子,厉声喝道:“再抽二十鞭!”

宇文智及扑倒在地,失声痛哭起来,“还有不能再招惹杨元庆!”

宇文述的脸色这才略略好转,一挥手,“自己下去疗伤。”

宇文化及连忙找来几,众人手忙脚乱,用担架将宇文智及抬了下去,书房里安静下来,只剩下宇文述父子二人。

“你呢?你又明白了几分?”宇文述的矛头又对准了长子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连忙道:“孩儿以为,在现在这个紧要关头,必须要小心谨慎,不能出任何意外,像今天智及在丰都市闹事,恰好被圣上看到,这就会影响到父亲的地位,闪失不得。”

宇文述点了点头,回答得不错长子有点进步了,宇文化及察言观色,见父亲脸色和缓,心中暗喜又道:“至于杨元庆,现在我们宇文家在考虑大事,暂时不要计较那点小恩怨。”

他自以为说得不错,不料宇文述的脸又沉了下来,“不对,杨元庆之仇不是小恩怨,是我宇文述必报的大仇。”

宇文述注视着儿子道:“你要记住了现在我要的是他死,而且满门抄斩,所以我才让智及不要去招惹他,以免被他所害。”

“可是父亲,杨元庆圣眷正隆,想让他获罪抄斩,恐怕不是那么容易ˉ”

宇文述冷笑一声,“或许他不会但是他有一个想造反的父亲,杨玄感若造反,他杨元庆就逃不过这一劫我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宇文述得意地笑了起来,脸上变得格外狰狞。

‘!嘭!,随着一声声爆竹声响,大业九年的新年终于到来。

大年初一上午,杨元庆的府门前点起了两个火堆,几名亲兵将一根根竹筒扔进火中,片刻,竹筒爆炸,发出‘嘭!,巨响,驱逐旧年的邪气,迎接新年的到来。

这时一辆牛车从远处驶来风尘仆仆,牛车的赶车人年约五十岁,穿着一件绿色长袍,牛车里坐着一个四十余岁妇人,另外还有一对小夫妻,两人都年约十六七岁。

“大郎是这里吗?”中年妇人问道。

男子抬头看了一眼府宅上的牌子‘丰国公府,,便点点头,“应该就是这里了。”

“大郎,元庆会不会不认我们?”妇人有些担心地又问道

“不会!”

男子虽然笑着说不会,但他眼睛里确实有点紧张,他将牛车停稳,跳下车,来到几名亲兵们面前拱手道:“请问你们是杨元庆的手下吗?”

几名士兵听他居然叫大将军的名讳,不由上下打量他一眼,一名亲兵问:“你是何人?”

男子笑着拱手道:“在下姓李,是杨总管的舅父,从南方来。”

听说是大将军的舅父,亲兵们不敢怠慢,立刻跑进府中去禀报,片刻,杨元庆快步迎了出来。

“舅父,你怎么来了?”

杨元庆给舅父见礼,他着实感到惊讶,这时又看到了舅母周氏,他连忙上前见礼,“舅母!”

周氏笑道:“大年初一上门,真是给你添麻烦了。”

“舅母怎么说这种话,我高兴还来不及。”

这时,裴敏秋和出尘也闻讯出来,一起给舅父舅母见礼。

李大郎对年轻男子道:“福儿,还不快给表兄见礼!”

年柘男子连忙躬身施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