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23章

天下枭雄-第23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望他。

杨素打量一下元庆的房间,这里还是他第一次来,尽管他知道元庆生活清贫,却没想到艰苦到这种程度,连一张桌子都没有,可谓家徒四壁,简陋之极,他脸一沉,不由对郑氏的刻薄一阵恼恨。

元庆明白祖父的心思,他连忙解释,“祖父,我打猎后已攒下不少钱,只是学武之人必须要生活艰苦,舒适生活虽不错,但容易让人心生倦怠,从而失去练武的刻苦之心。”

“你说得很不错!我年少时练武也吃了不少苦,就是十二岁以后开始沉溺富贵,使我失去练武的毅力,最后武功没有能突破,终身遗憾。”

杨素在他榻旁坐下,微微笑道:“背上的伤怎么样?趴下来给我看看。”

“已经没问题。”

元庆趴下来,杨素揭开他中衣,见他背上伤口变黑,结成了硬壳,顿时一愣,“好得这么快吗?一夜就结痂了。”

“我师傅的药治伤极好,加上我体质不错,所以恢复得快。”

杨素点点头,对灵药他不以为意,又对元庆说,“昨晚之事,你虽是自卫,但也打伤家丁数十人,冲撞祖母,违反族规,适当的处罚肯定免不了,希望你能理解。”

“孙儿理解,昨晚孙儿一时怒极攻心,失去理智,愿意接受族罚,还请祖父宽容四叔。”

“我只是让他去管田庄,并没有虐待他。”

杨素笑着解释一下,虽然他昨晚安抚元庆,但他毕竟是族长,不能为一人而废族规,该处罚还是得处罚。

“昨晚我和几个族中长辈商议过,大家一致决定,罚你不得参与族祭三年,你可有意见?”

“孙儿没有意见!”

元庆心中一松,罚不准参加族祭对别人或许很严重,但对他却一点都无所谓。

杨素心中感慨,又缓缓道:“你虽年少,但你有常人不及的心智,又能刻苦练武,我昨晚反复考虑,我决定送你进国子学,拜大儒王隆为师,你不能只学武,我希望你文武双全,既能安邦定国,又能治理天下,这样你将来才能继承我的事业。”

虽然祖父想让他学文,但元庆却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他身处贞观年间,或许他会答应,可是天下即将大乱,他怎么可能再去学子乎者也?想在乱世中生存,他只有从武一道。

一念及此,他便试探着问:“祖父,孙儿想从军,不知.”

“绝对不行!”

杨素一口回绝,“你还年少,不可从军。”

或者是觉得自己语气太硬,他又缓和一下语气劝道:“你不要固执,听我安排,先去国子学读书八年,可以同时练武,等你年满十八岁成丁,若你还想从军,我可安排你军职,让你立下军功,再转文职,那时你的升官便比别人快得多,祖父早已想好,你按我的安排,三十岁便可升将军,四十岁便可为相,那时,杨家的兴盛就靠你和峻儿来支撑,元庆,你一定要听祖父的安排?”

元庆的嘴角露出一丝苦涩的笑意,读书十年,隋朝都要灭亡了,这话他却不能说,他沉吟一下,又问:“最近朝廷可有战事?”

杨素听他说话语气像成人一样,不由好笑,但也感到欣慰,不同常人才叫奇才。

“昨天圣上召见我和高相,都蓝突厥可能要进攻大同城,这两天朝廷就在讨论此事,是否要利用这次机会开始对突厥发动反击,这将是一次大规模反击,很可能我要出征了。”

元庆精神一振,连忙问:“那何时能决定下来?”

“明天上午吧!会有一个内廷朝会,这件事应该就定下来。”

元庆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用一种恳求的语气道:“祖父带孙儿出征吧!与突厥征战,我盼望已久。”

“不可能!”杨素断然拒绝,“过完上元节,你就去国子学读书。”

【看完请投一张票】

卷一杨家有男初长成第三十五章夜访封宅

更新时间:201261410:35:24本章字数:4943

【各位书友,求推荐票啊】。。。。。。。。。。

杨素刚走,妞妞便跑进房间,她也顾不上给元庆盛粥,急忙问他:“元庆哥哥,你要出征吗?”

元庆在她脑袋上敲了一记,“既然在外面偷听,为何不听清楚?”

“我听是听清楚了,可是我觉得你.”

“不要胡思乱想,快把粥给我端来,我肚子饿!”

妞妞无奈,出去端粥,元庆又慢慢侧身躺下,他叹息一声,师傅给他说过,他的百战功要想突破,必须去实战搏杀,而他的力量这两年来都几乎停滞不前,令他心急如焚,好不容易有今天出征突厥的机会,竟被祖父断然拒绝,让他心中充满沮丧。

这时他的头枕到一只硬物,将它摸出,原来是杨坚送他的玉佩,他还没有来得及细看,玉佩是块碧玉,呈椭圆形,晶莹圆润,色泽碧绿,无一丝瑕疵,是一块极品美玉,用金线织成璎珞。

玉佩的正面雕有一龙,而背面雕有一凤,栩栩如生,这是一块龙凤玉佩,龙下刻有一个‘御’字,表示皇帝御用之物,元庆迅速估算一下,从玉的本身来看,价值几百吊,可问题是,这是皇帝之物,哪家商铺敢收?

“元庆哥哥,粥来了,好烫啊!”

妞妞端着一碗粥慢慢走进来,她盛得太满,碗边的粥快把她烫哭了,元庆连忙坐起身笑道:“傻妞妞,你就不能少装一点吗?”

“你别管,快帮我接过去!”最后烫得她尖叫起来。

下午,沈秋娘终于回家,她走进院门,见厨房的一些用具已经从废墟中清理出,元庆正站在一只大簸箕上练剑,这是妞妞练剑的地方,在站在簸箕边缘舞剑,人不能掉下,其实更多是练轻功。

妞妞则站在一旁指点元庆剑法,元庆没有练过剑,他总把剑当刀使,看得妞妞直皱眉头,屡教不改的牛头。

“元庆,你背上伤好了吗?”沈秋娘担忧问。

“婶娘,没事了!”元庆回头笑道,他站立不稳,从簸箕上掉下。

“娘,你怎么才回来?”妞妞迎了上来。

沈秋娘心情激动,她张开臂膀,“来!两个孩子都过来。”

她将妞妞和元庆都搂在怀中,忍不住喜极而泣,“从现在开始,我们不再是奴籍,没有人再能主宰我们的命运!”

“娘!”妞妞的泪水涌出,抬起头像羊羔一样望着母亲。

“婶娘,我们离开这里吧!”

元庆也抬起头,眼睛红红的,“我不想再住在这里。”

沈秋娘点点头,擦去泪水笑道:“来!我们到房里说话。”

她拉着两个孩子来到房间,在小桌旁坐下,她对元庆和妞妞说:“刚才杨玄挺告诉我,准备给我们安排新住宅,就是门口空着的那座院子,有六间屋,我说要和孩子们商量一下,你们说我们是买新宅,还是搬到新院去。”

“买新宅!”

元庆和妞妞异口同声,他们都不愿意住在杨府,包括元庆,他虽然是杨家子弟,但他却对杨府非常反感,而且给婶娘和妞妞买宅一直是他的心愿,元庆态度坚决地说:“婶娘,我问过,宅子并不贵,一亩上好之宅只要一千吊,有七八间屋,还有一个很大的院子,我觉得买大也没用,一亩地宅就足够。”

其实沈秋娘也觉得她们既然脱离杨府,就不能再住在这里,路上杨玄挺告诉她,元庆即将去国子学读书,不会再住在府中,这样,她们母女更不会住在杨家,她便笑了笑说:“既然你们一致要求买宅,那我也没意见,我刚才回来时遇到刘二婶,请她帮我们打听一下,他们家消息广。”

话刚说完,院子里传来刘二婶的声音,“秋娘在不在?我有消息告诉你。”

沈秋娘连忙出去,“二婶,是房子的消息吗?”

刘二婶负责内厨房,是个很和气的大娘,一直就喜欢妞妞和元庆,她的小女儿刘菲儿和妞妞关系最好。

她走进院子笑道:“我刚才回去问了你们刘二叔,也是巧,他有个内侄要搬家去东都洛阳,便准备把宅子卖掉,就在咱们坊内,离这里两条街,一亩四分地的宅子,有六间屋,房子前年重修过,青砖瓦房,大概八成新,前后有两个大院子,还有两棵大树,很不错的宅子。”

“那他要多少钱?”沈秋娘想了想又问。

“他对外要价是一千六百吊,不过是他二叔介绍,估计能便宜一点,一千五百吊左右吧!”

沈秋娘便点点头,“明天我去看看,如果合适,我们就买下来。”

她又把刘二婶拉出院子,低声对她说:“我想用元庆的名字买下,你看行不行?”

刘二婶摇摇头,“恐怕不行,他现在只是小男,至少到十八岁成丁后才能开户,只能用你的名字过户。”

“这.”沈秋娘有点为难,这房子是给元庆买的,她不能要。

刘二婶探头看了一眼在院子里说话的元庆和妞妞,伸出两根手指比了比,小声笑道:“你也真是的,他们俩青梅竹马长大,将来把妞妞许给元庆,你还是他们母亲,这样不就解决了吗?”

沈秋娘其实早有这个想法,只是她觉得门第不配,杨家不可能答应,她叹了口气说:“再说吧!明天先去看房子,合适就买下来。”

“哎!你别想这么多,船到桥头自然直,将来他们想在一起,我估计谁也拦不住。”

刘二婶又提高声音笑道:“那好,明天我带你去看房,一早我来找你。”

“元庆,妞妞,我先走了。”

“二婶慢走!”

沈秋娘走回院子,她看了一眼元庆和妞妞,心中叹息一声,要是这两个孩子长大成一对,多好!

夜幕初降,元庆来到了亲仁坊的一座宅子前,宅子不算大,占地只有三亩,元庆走到门前看着牌子上写着‘封府’二字,他笑了,就是这里,他敲了敲门,门‘吱嘎!’一声开了。

“你找谁?”一名丫鬟打量元庆一眼问。

元庆笑了笑,“我找你们家老爷,他在吗?”

“海棠,谁啊?”

一名年轻妇人走上前,她认出元庆,愣一下,“是你!”

“八姑,是我,我找封叔。”

这名年轻妇人名叫杨云,是杨素之弟杨慎的女儿,在杨府中排行第八,元庆等后辈一直叫她八姑,两年前她被杨素做主嫁给封德彝,和丈夫住在亲仁坊。

她认识元庆,对元庆既没什么好感,也不憎恶他,只是有点瞧不起,而且现在她已是官夫人,多少有一点架子。

“你找封郎做什么?”她不太高兴,他们一家人正在吃饭,吃饭时间被打扰是极不礼貌。

“八娘,是谁啊!”

封德彝也走到院子,他现在已经不是杨素幕僚,去年被杨素推荐做官,现任内史舍人,官职不高,只有六品,但他有拟旨权,位子非常重要。

他眼睛不好,走上前仔细看了看,忽然认出元庆,立刻满脸堆笑,热情万分,“原来是元庆,快进来!快进来!哎呀,来之前怎么不说一声,我都没准备。”

元庆拱拱手笑道:“打搅封叔了,我是来问封叔借一份突厥地图,封叔应该有吧!”

“你要突厥地图做什么?我当然有,不过你先来一起吃饭。”

“封叔,我吃过饭才来。”

“那好吧!先到我书房坐一下,我马上就来。”

封德彝连忙把元庆请去书房,他赶回来随便扒了几口饭,丢下碗便走,妻子一把揪住他衣服,不高兴道:“我兄弟来都没见你这么热情,他一个庶子晚辈,你理他这么多做什么?”

“你这个笨蛋!”

封德彝将妻子拉到一边,咬紧牙关低声道:“只有我知道,将来这个孩子会是你们杨家之主,现在不好好投本钱怎么行?”

八姑的眼睛蓦地瞪大,“他!怎么可能?”

“你听我的没错,你二叔已经在他身上花了几万吊钱,他的心思瞒不过我。”

封德彝又捏娘子屁股一把,嘿嘿一笑,“晚上榻上再和你细说。”

“你这死鬼!”

卷一杨家有男初长成第三十六章内廷献策(上)

更新时间:201261410:35:25本章字数:4145

隋朝大兴城也就是唐朝的长安城,唐朝的主要变化也就是修筑大明宫和兴庆宫,两朝的城池格局基本不变,开皇二年,名匠宇文恺参照孝文帝所建洛阳城和北齐邺都南城,耗时一年两个月修建而成。

整个城池由大宫城、皇城和外廓城组成,其中大宫城又叫大兴宫,两侧为掖庭宫和东宫,是宫女和太子居住之地。

大兴宫北面是皇帝和后妃们生活之处,而南面三座大殿为举行朝会之地,三殿中间的大兴殿两边又有门下和内史两省,以及弘文馆、史馆、舍人院等机构。

而皇城就是尚书省各部以及两台、十一寺、十二卫等朝廷中枢衙门所在,由昭阳门街将皇城一分为二。

进入大宫城的正门叫承天门,进入皇城的大门叫朱雀门,相对而言,进入朱雀门比较容易,但须有门籍才能入内。

上午,元庆来到了朱雀门前,他今天穿一身新布袍,头戴新平顶巾,颇显精神。

他走到朱雀门前,一名当值的监门卫军官上前拦住他,他上下打量元庆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