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龙起明末 >

第266章

龙起明末-第266章

小说: 龙起明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汗,我镶蓝旗大部分是骑兵,骑兵攻城,呵呵,难!如果对方有两万人守城,那么我镶蓝旗功不下来。”

    如果是在以往,阿敏会以镶蓝旗的荣誉为最看重的东西,为了荣誉他真的会带着手下去攻城。但是现在………

    “大汗,骑兵攻城的确非常的困难,镶蓝旗不行,我正蓝旗也不行,我想正黄镶黄两旗面对相同人数坚守的城池,也攻不下来。”阿敏的话音刚落,莽古尔泰立即表态说道。

    *j

发展 四百七十一章遵化攻防战

    四百七十一章遵化攻防战(第一更)

    皇太极可以对阿巴泰的话不放在心上,但是他做不到不把莽古尔泰和阿敏两个人的话放在心上。按 ctrl + d 快速收藏 "《》"

    他没想到,这个时候,两人会保持一个腔调说话。本来他还想让镶蓝旗先行进攻呢,现在这种情况之喜爱,还怎么说的出口,人家都已经明确的高手自己了,让他们去送死,没门!

    “哼,一群胆小鬼!”阿巴泰的针对对象并不是皇太极一人,他对莽古尔泰他们这些所谓的四大贝勒更加的敌视。不过可惜的是,他的话再次被华丽的无视了。

    如此一来后金这边再次沉寂了下去,皇太极抚着头,好让自己头疼的毛病能够好一点。

    但是后金的这种几乎算是分裂的状态始终让他无法静下心来,他现在恨透了努尔哈赤建立的这个所谓的四贝勒执政的制度,这不是在限制大汗的权利吗?

    不过自己能有什么办法!虽然经过自己的努力,正黄镶黄旗的实力占优,正红镶红也站在自己这边,但是正蓝镶蓝的实力也不可小看。

    而且一旦自己明目张胆的动手的话,那正白镶白两旗到底是什么态度,还不可知。要知道正白和镶百两旗全部都是努尔哈赤留下来的精兵悍将,一旦站在了皇太极的对立面,那么后金就将直接面对分裂和毁灭。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啊!

    而等到了遵化之后,皇太极的脸色更差了。因为他看到城墙上的将旗上明晃晃的写着杨字。

    大明的将领之中,姓杨的不多,但是其中有一个就是杨过,这个屡屡破坏后金大事的总兵。

    并且因为杨过,后金后方的汉人人口比之历史上要低上几十万,也是因为杨过,现在后金当中的汉人将领少的可怜,很多汉人将领在战败之后,第一个想法不再是投降,而是逃跑。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后金绝大部分高层人员对杨过都恨得是咬牙切齿。

    “大汗,我愿为头阵,攻下遵化!”阿巴泰首先站了出来。

    “大汗,我等愿为头阵。”除了莽古尔泰和阿敏之外,绝大多数后金将领都表示愿意领兵进攻遵化城。

    “哼,无攻城器械,你们怎么攻城,让将士们徒手爬上城墙吗?命令全军驻扎在遵化城外,汉军旗伐木制作攻城所需之器。”皇太极冷哼一声,将这些人的请求放到了一边。

    如果是莽古尔泰和阿敏两人有这样的请求的话,皇太极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但是其他人所率领的士兵都是他皇太极所掌握的力量,他还没有昏头到将自己的力量削弱的地步。

    看着遵化城,皇太极很想直接绕过去就是了,但是他不能,因为他不能让手下觉得自己软弱。而且杨过不同于其他明军将领,一旦自己绕过遵化,他必然如跗骨之蛆一般尾随着自己的大军,随时会给自己的大军来一个狠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城中的军队数量必然不多,皇太极也想再次一次性的解决杨过这个坚决抵抗后金,而且还非常有才能的明朝将领。

    第二天上午,皇太极派两万多汉军旗全军压上,由北门进攻遵化,同时命令镶蓝旗,正蓝旗从西门和东门方向对遵化城内的守军进行牵制。十一万大军,皇太极只留四万出头镇守北门。

    “哼,跟我来这一套。”

    骑兵想要攻打城池!根本就不可行,所以杨过在其他三门分别驻守五千人,其中由杨过带来的兵力不足两千人。将绝大部分的兵力全部集中到了北门。

    在对方靠近的城墙的时候,杨过命令弓箭手进行抛射,绕过那些排在前面的大木盾,给予后金大军以相当大的杀伤。

    但是在后面有着皇太极的四万大军压阵的情况之下,汉军旗只能冒着箭雨疯狂的冲向遵化城。而皇太极也派出六千女真人在后方向着遵化城中射箭以压制城上的守军。双方你来我往,都付出了极大的死伤。

    在如雨的箭矢之下,汉军旗最终冲到了遵化城边上。并且开始用撞木撞击遵化城的城门。两侧的其他士兵也开始扶起云梯,开始向城墙上登去。

    “将炸药抛下去!”

    见到这种情况,杨过命令自己的手下,将早已准备好的黑火药包给抛下了城墙,特别是城门口处。

    轰!轰!轰………

    黑火药包的威力虽然不怎样,但是在城下密集的人群当中爆炸,其杀伤力还是很不错的。

    火药包爆炸的地方,后金的士兵全部都被四处飞散的碎石给击死击伤,那些抬着撞木的后金士兵全部被炸死了。这样的死伤,皇太极虽然有些心疼,但还是严令加大攻击力度。

    这个时候,杨过命令将自己从城外收集到的易燃的柴火点燃,抛下了城墙,初开始还没什么,但是在六七分钟之后,整个遵化城的北面城墙附近燃起了熊熊大火,无数没来得及退开的后金士兵在大火中发出惨烈的大叫声。

    “让人背些沙土,将这些大火给灭了!”皇太极两眼冒着冷光的命令道。

    沙土不仅能够将大火给灭了,而且还能垫高城下面的地面的高度。为后面的攻城提供方便。

    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后金大军终于将火给灭了,但在他们再次抬着云梯想要攻城的时候,防守的将士们突然向城下倒水。

    如果是在夏天,喷水根本没用,但是现在是阴历十一月,明末的十一月,北方的天气冷得让人难以忍受。

    大水倒下,不用多长时间就会结冰,而且刚刚后金用来灭火的沙土,使得地面上泥泞不堪。水火两重天的滋味,后金算是品尝到了。

    冷兵器使得的攻城战,完全是用人命去填,在这种城内城外的兵力对比是两点五的情况之下,根本不适合直接攻城,而是应该以围困为主。

    不过,时间对于皇太极来说,根本不充足。所以他根本不可能采取围困的方式来守城。

    而且杨过的防御准备做得太好了,皇太极想要轻易的攻下遵化,那根本就是痴心说梦。

    在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攻城战之后,见实在没办法攻下来,只能暂时的鸣金收兵。只留下接近八千具尸体,即使撤回去的士兵也有三千多人受伤。

    而且最后的那喷水的防守方式,让很多后金士兵是吃够了苦头。对于他们这些基本上没有什么换穿的衣物的士兵来说,这是最致命的。

    “密切注意后金大军的动向,一有风吹草动,立即向我汇报!”

    看到第一波攻城已经结束,杨过便离开了城墙,去安排城内的事情去了。这一战虽然给后金以极大的杀伤,但是自己这边也死伤惨重,其中有不少是城中的百姓,杨过需要去安抚一下。

    败退下来之后,后金大营当中除了那些受伤的士兵的惨叫声以外,是沉寂一片。

    “该死的杨过,真是狡诈无比!抓到他,我一定将他剥皮抽筋!”阿巴泰首先烦躁的大吼了起来。

    听到阿巴泰的话,所有人都直翻白眼,他们谁都想攻下遵化,将杨过剥皮抽筋。但是人家就在遵化城中,你有那个本事将其捉来吗?

    “大贝勒,阿敏,你们觉得我们是不是该绕过遵化,直接南下?”皇太极这个时候已经不抱有攻下遵化的打算了。

    “大汗,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说我大金就这么没用,遇到一个小小的城池便畏首畏尾?”听到皇太极的话,阿巴泰首先表示了反对。

    “大汗,遵化是我们入关以来所遇到的第一个城池,如果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放弃进攻,必然会使得其他各城的人有样学样。

    如果他们全都实行坚壁清野,凭城据守,我们该怎么办?那样的话,我们这十一万大军可能会被饿死在中原!”

    莽古尔泰这句话才算是有些内容的话,后金孤军深入,凭的是什么?还不是那种横扫一切的气势和对大明军队的心理压迫。

    不然不要说十一万后金大军,就是二十一万,也会被百万大明军队给吞噬一空。所以对于入关之后的第一个城池,遵化,后金不能就进攻一次就绕过它。不然,其他的城的守将会以为后金不善攻城,只要凭城据守就可以了。

    皇太极不得不承认莽古尔泰说的有道理,但是就目前看来,想要攻陷遵化太难了,难到几乎不可能的地步了。

    “大汗,就算是一时攻不下遵化,也要让给杨过的军队以极大的杀伤,好让其他的明将不敢如他这一般顽抗!”看到皇太极头疼的样子,莽古尔泰出言说道。

    “好吧,先停止攻城,命令士兵,集中力量制作一些投石机,后天再继续攻城!”后金高层集体反对绕过遵化,皇太极只能下令多造一些攻城器械,然后再谈攻城之事。

    正当遵化打得火热的时候,京师正在为王元雅的那份奏折吵个不停。不少空有书生意气,而对军事是一窍不通的文官慷慨陈词,说杨过惧敌,不敢领兵迎战。

    如同菜市场一般的朝堂,让生性没有主见的朱由检头疼不已。转头看向被他紧急招来的孙承宗,只见孙承宗一言不发的站在旁边,用鄙视的目光看向那些如同泼妇一般的官员。

    *j

发展 四百七十二章遵化攻防战续

    四百七十二章遵化攻防战续(第二更)

    孙承宗对这些只知道乱叫,却什么正事都不做的官员是腻歪透了。那些地方官员还能有些好官,至少能为百姓做些事情。这样的官员即使贪点,只要不是太过分,也能让人容忍。

    但是这些身处北京的官员,却大多数是整天正事不干,只知道今天弹劾这个,明天弹劾那个。而那些被他们弹劾的官员大部分都是在做事的人。

    他们也不想想,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哪有不犯错的。只有那些什么都不做的人,才会什么错都不会犯。

    这些话孙承宗只能在心里面想想,如果他敢当众说出去,绝对会被无数的吐沫给淹死的。

    “孙师傅,您怎么看王元雅的这份奏折。杨过这么做是对还是错?”

    被下面的那些官员烦得不行的崇祯,向孙承宗问道。对于孙承宗,崇祯还是非常的信赖的。

    “皇上,杨过所为于我大明有大利!”

    听到皇帝问他话,孙承宗也不拿捏,单刀直入的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敢问孙大人,杨过畏战避敌,视三屯营被围而不救,龟缩遵化,此不为罪,反为功呼?”

    次辅钱龙锡与袁崇焕交好,自然对袁崇焕不喜欢的将领心生厌恶。见孙承宗为杨过说话,第一个站出来责问。

    “那依钱大人的意思,是要杨过率领两万部下,去同十万建奴大军拼命,然后全军覆没,我等坐等遵化,通州等城池为后金一战而下,然后直逼京师否?”

    孙承宗语气严厉的逼问着钱龙锡,对于钱龙锡这个人,孙承宗是厌烦透顶。同后金议和,纵容袁崇焕杀毛文龙,所有的这一桩桩一件件,那个不是在自毁长城之举。

    “你!杨过身为将领,就应该敢于为国捐躯。”

    说不明白事情,便用这种大话来搪塞,是这些人最为擅长的了,这个时候,钱龙锡再次祭出了这样的法宝。

    “皇上,请治钱龙锡毁我大明武功之罪。明知杨过一死,建奴必长驱直入我京师,依然污蔑忠良,此为延引建奴大军之举。”孙承宗直接向崇祯弹劾钱龙锡。

    “皇上,臣冤枉啊!孙承宗这是在污蔑!”钱龙锡直接跪了下来,向崇祯求情,孙承宗的这个罪名可不小。

    “好了,好了!孙师傅,钱爱卿并没有这样的意思,现在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应对建奴的十万大军,孙师傅请不要在其他地方多过在意。”

    这个时候,崇祯也没有那个心思去追究这些事情,而且钱龙锡是内阁次辅,并不是靠着一两句话就能够治罪的。

    “皇上,依臣看来,不管建奴是否攻陷通州,都会南下京师的,所以现在最为紧迫的是,必须命令宣大及各省军队立即进京勤王,同时命令袁崇焕加快速度南下,一定要将建奴大军挡在通州以北地区,静待各地勤王大军抵达,聚众将入寇的建奴大军将建奴尽数歼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