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三嫁新室 >

第98章

三嫁新室-第98章

小说: 三嫁新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再走回自己村子时,却迎头遇上一群风尘仆仆的汉子,望着众人嚎嚎大哭……

  ☆、第120章 二合一

前头走乡的人都停了下来,后头的人不知道发生了甚么事,目瞪口呆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要知道这走乡的人排成的长队有将近六七百米,等前头的消息传过来都有一会儿了。
    居然是跟着许三郎一起去走西域的人,在这关键的时刻归家了,却在家家户户都找不到人,悚然而惊。
    最后在村子的祠堂找到一排夸张大的灵棚,加上之前归乡之时遇到的大暴雨,和在一路听到杏花河暴涨的消息,这会还有甚么是不明白的?
    大家只能强忍着眼泪,希望将要住进祠堂的人不是自家的。这群汉子都被唬住了,要知道当时可是全村都找不到一个活人。
    这会儿听见喇叭、锣鼓、哭声,他们都狂奔来到声音处。一眼就能看到自家亲人穿着孝子孝女服的,还有甚么好说的,只能一个劲的大哭,悲伤到发狂,泪水顺着脸颊滚滚直流。没看到自家的人穿孝服的,都在拼命的不停的喊着自家亲人的名字。
    等许三郎满脸拉渣胡子,哭得眼红,鞋子都不见一只的时候,终于找到霍香梅跟孩子们了,他的声音都完全抖了起来。
    这这时,现场已经是乱成一片了……
    这时的斋事却是不能停下来的,停下来视为对灵魂的不尊重,还可能会让他们迷路,找不到该去的路。所以道士是继续挥竹枝儿引路前进,那些人家的大儿则是接过儿子手中的命先牌,扔掉鞋,光着脚跟着道长走乡。
    许三郎看到自家的娃和婆娘还有丈人都在,这提到嗓子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半,一边跟着走,一边低声问霍香梅,“我家阿嫂阿兄他们呢?”。
    霍香梅知道他是紧张许大郎他们,赶紧说,“都好好的,喏,在那边……”。
    霍香梅朝张菊花他们的所在地指了指,许三郎朝自家大兄他们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几个小娃看见自家阿爹回来了,都高兴的涌过来。不过有段日子不见,神色开始都有点羞涩,不喊人。
    许三郎朝几个娃的小发揪搓了搓,孩子们终于都兴奋的喊阿爹了,还把手中的大钱让他看。
    许三郎知道这不是叙旧聊天的时候,让孩子别淘气,其他的回家再说。
    ……
    等走到当初埋葬几个死者的坟头,所有的人都哭成一片了,就连那烈日当头的太阳似乎都暗了不少。
    当初只是匆忙的下葬,连块棺木都没有,更别说好的墓碑了。那几个走西域归来的汉子看到这,个个都是捶着胸口大哭,好些几乎喘不过气来。只是出门一趟,本以为最危险的应该是在外面的自己,可是没想到家里会遭遇不测。出去的时候都是好好的,归来则是阴阳两隔。
    ……
    走完乡归来,这斋事也就差不多了,最后一次答谢前来祭奠的亲戚好友。
    这昨天的斋宴不多,今天多了一道肉食,每家办斋事的都杀了一头大彘。幸亏这次水灾,好些大彘活了下来。
    做好的吃食,一盆子的蒸饼,两大碗的青菜,一大碗彘肉杂碎之类的,摆在路中间。一段距离一份,村民们就端着碗蹲在路上围着吃。
    尽管还不到夕食的时刻,但是也不影响众人的胃口。要知道朝食早就消化掉了,有没有吃午食,中间还走了那么久的路。别说大人,就是小娃都大口大口的吃着,生怕晚了点就没得吃了。
    吃过斋食,大家帮忙着打扫完,再给死者磕个头,拿好自家借过去的碗箸就可以归家了。
    而家属则是今晚还得在灵棚守最后一夜。
    ……
    等许三郎带着妇子孩子回到家里的时候,霍香梅看到家里除了许三郎带回来的货物、大黑,居然还有另外一家子。
    许二郎一家四口……
    老实说,霍香梅已经完全忘记了许二郎一家要来的事情了。这会看到人不是不惊讶,不过她赶紧热情的招呼许二郎一家进屋子坐。估计刚刚许三郎忙着找他们,忘记安顿好许二郎一家子了。
    这还是霍香梅第一次见到许二郎一家,这许二郎跟她想象中的不大一样,衣服倒是全新的,估计是特意换上的。
    身高比许三郎许大郎都高了半个头以上,身材非常的魁梧,倒是同样有一脸浓密的胡须,脸上的皮肤看起来还挺白皙的。
    五官很立显,他的嘴唇有点肥厚,该死的性感。像两片饱满的橘片,那橘片里包含的是血液的沸腾,透露出一种从心灵底处散发出来的喜悦。不知道的还以为有胡子的基因,笑起来整间屋子似乎都亮了。
    听见许三郎介绍这是他的妇子,霍香梅跟他问好时,还懂礼的回礼。霍香梅下意识的把他跟许三郎作对比,怪不得人家妇子会跟他私奔。三郎啊,你咋就那么的挫……
    再看看他家妇子,霍香梅有点酸溜溜的腹诽说,也就那样嘛。身高和自己差不多,五官没有自己的细致。脸是椭圆形的,右腮有个酒靥,微微一笑就露了出来。
    可是每逢她一微笑的时候,就有种属于这个时代的美,温柔娴静的性格居然能在她的容颜上焕发出光辉。
    还有不得不承认,对方长得比自己白皙多了。霍香梅觉得是人家在城里住,而且之前还是坐月子的。否则自己肯定比她好看多了。霍香梅这会倒是不好说许三郎没许二郎长得俊了,人家妇子比自己似乎也……
    真看不出她有勇气私奔的样子,不过这生活都是逼出来的,人如果不是到了那一步,估计也不会走上那条路。
    这王二花估计是刚刚生完孩子半年,还在喂奶的原因。身体显得有点虚胖,脸上留有赶路的疲惫,见霍香梅向她行礼,倒是有点受宠若惊。想回礼,可是怀里还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不好动,只能嘴里不停的说抱歉,她的眼神非常的传神又灵活。
    霍香梅摆摆手,表示理解,不用行礼。
    许二郎家那还不到三岁的三村小豆丁,看见阿娘想行礼,居然还学着阿爹抱手向三叔三婶行礼,鞠态可憨。
    霍香梅觉得挺可爱的,就是比自家小七还差了那么一丁点儿。叫大娃几个上前跟许二郎一家见过之后,问过许三郎知道他们吃了早食到现在都还没有进食。
    霍香梅就赶紧说,“你们突然回来,家里也没有甚么好吃的,我现在去杀只鸭子。”。
    许三郎道,“我先带他们过大兄家看看,也不知大兄那边会不会留饭。你先杀好鸭子,炖上,阿嫂做的可没有你做的好吃。”。
    霍香梅应道,“喏!大娃你去叫姥爹回来,小二你们带着阿弟玩,对了,孩子叫甚么名字呢?”。
    王二花道,“大名还没起,就栓子栓子的叫着的。这小的叫柱子,已经五个多月大了。”。
    估计是前头的没留住,所以起这小名。霍香梅拉拉小七,“小七,你带栓子玩,他比你小,你要学会照顾他!栓子你听着几个阿兄阿姐的话,帮你阿娘照顾好你阿弟哈”。
    小七这会看见有比自己小的阿弟还是很兴奋的,不断的点头,牵着栓子的小手就跟在大人后头去许大郎家。而栓子一直没有大孩子跟他玩,平时都是拘在阿娘跟前的,这会遇见比自己大的孩子,非常乐意的跟在他们后头玩耍。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件非常新奇的事情。
    ……
    霍香梅很快的就把要杀的鸭子,从倒塌的雉子棚子里抓了出来。之前的雉子圈,彘圈都倒了,这会儿还没有重新修整好,这些天都忙不过来。
    可是霍香梅不敢杀鸭子啊,还得等大娃把霍老爹叫回来再说。
    霍老爹倒是很快就回来了,霍香梅刚刚烧开了水。
    霍老爹已经听大娃说了他家二叔带着二婶和两个阿弟回来了的事情,边宰鸭边问霍香梅,“大娘子,这三郎家的二兄和妇子回来,他们是住咱们家,还是住许大郎那边?”。
    霍香梅没想到这点,刚刚光顾着高兴了,“我也不知,三郎让我先把鸭子给炖上。大兄那边也不知道会不会留饭,现在也不知是个甚么情形,也没有人回来说。这样吧,大娃你过大伯父家看看,问大伯母有没有做大家的晚饭。”。
    霍香梅表示不抱希望的……
    大娃应道,“喏!”,就跑出去了,他对这个二伯完全没印象。
    ……
    霍香梅想了想,道,“阿爹,我还是把前些天腌的鱼也拿些出来蒸着吃吧。就算大伯家留饭,我也得做几道菜送过去的。”,否则阿嫂心里还不知道会怎么想。
    霍老爹倒是不介意这些,“应该的,你好好跟人家相处。他们在长安已经有家,估计也不会待太久。别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了!”。
    霍香梅笑着咧开嘴道,“阿爹,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家大娘,就是个懂礼的,不会丢你跟许三郎的面子的。”。
    ……
    等霍香梅已经炖上酱油鸭、蒸上鱼,菜都摘好准备炒了,大娃才回来。
    霍香梅塞了一把麦吉进去,问:“你阿爹还有大伯、大伯娘他们是怎么说的?”。
    大娃道,“大伯父说留饭,让我们一家都过去吃,阿爹让你把鸭子做熟端过去。”。
    霍香梅翻了翻酱油鸭,味道都出来了,挺香的,塞了一小截的鸭腿让大娃吃,“大娃帮阿娘尝尝味道,看可以了不。你吃完去跟阿爹说,阿娘这还有两个菜,弄好了再过去。”。
    大娃看看霍老爹,有点不好意思,“让姥爹尝吧!”。
    霍老爹笑了,“大娃帮姥爹尝,你小娃的舌头好。”。
    ……
    等霍香梅拿着两只篮子装了三次样菜过去的时候,许大郎家的夕食也差不多了。
    许三郎把霍老爹介绍给许二郎一家,其实来之前都已经跟他们说过霍老爹的情况。所以这会看到霍老爹,许二郎和王二花并没有露出诧异的神情,且是很恭敬的向霍老爹行晚辈礼。
    而霍香梅和王二花则是帮着张菊花一起在胡桌上摆菜,张菊花挑挑眉看看霍香梅把带来的菜摆上去,觉得过得去,也就没说甚么闲话了。
    只不过,张菊花说了别的,“三郎家的,你怎么不做两份,现在一桌怎么坐得下?就算是我家的胡桌再大,屋子也不够大啊!如果我家有你家在蔺县那样的大厅,倒是可以考虑考虑这大胡桌的事。”。
    霍香梅讪讪的笑了笑,“我倒是没有阿嫂想的仔细,再说,就是分成两份也是不碍事的。只是不知阿嫂家装菜的大碗是否有我家多,不够的话,我倒是可以回去拿的。我家不缺碗!”。
    霍香梅算是看出来了,这张菊花对王二花一肚子的气,对她也是不理不睬的。这会看见自己来了,倒是找到出气筒了,想把火往自己这烧。
    可这是容易的事情吗?不熟悉的环境的时候还好说,如果是现在自己还被张菊花压着,霍香梅觉得自己这一遭白来了,这一年多的生活白过了。
    王二花不是没看出大嫂对自己的不满,毕竟当初犯错的是自己。刚刚一来到,她就跟着许二郎向大兄大嫂下跪了。只是大兄朝二郎打了几拳,又抱头大哭之后,倒是感情又融洽起来了。不过对于自己这个引着许二郎走上那条路的人,他们就没有那么容易宽恕了。
    一开始的时候,许大郎张菊花都是一脸厌恶的看着王二花的。觉得如果不是因为她,二郎也不会离家私奔,阿爹阿娘不会死不瞑目。
    再后来,听见许二郎说王二花跟着他吃了很多苦头,好几个孩子都没有保住。现在留住的,最大的栓子才将将三岁,小的柱子才几个月大。而三郎家的大娃已经七岁多,小七都三岁多了。
    许大郎就不再厌恶的看着王二花,而是让许二郎叫她起来。只是张菊花则是没有那么容易原谅她。
    尽管这个时代对妇子比较宽容,可是在张菊花所接受的思想教育里,能够引诱汉子私逃的妇子,都不是好妇子。她把后来许家的不幸很大一部分怪罪于王二花。
    所以这会儿,看见大嫂朝三郎家的开炮儿,王二花知道是针对自己的,可是也不知道该说甚么,只好在一旁悻悻的尴尬的扯着脸皮笑着。等霍香梅要分菜的时候,她就赶紧上前帮忙。
    ……
    那几个大男人不知道在他们没看见的时候,这三个女人已经不见硝烟的来回了好几次刀光剑影。
    等可以落座了,许三郎发现没有酒,对霍香梅说,“大娘,怎么不拿些酒过来?这次难得二兄回来,当然得贺贺。”。
    刚刚霍香梅被张菊花小心眼的说了一通,尽管她顶了回去。可心里也是不大痛快的。这会听见许三郎说要拿酒,也不推托,点点头就家去。
    好歹出去透透新鲜的空气……
    等霍香梅从家里拿了两竹筒酒过来,他们已经开吃了,也不说等等自己。还好霍香梅并不介意,否则准得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