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三嫁新室 >

第67章

三嫁新室-第67章

小说: 三嫁新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天我跟阿嫂一起去吧。”。
    等陈麦香已经弄好八只了,霍香梅才弄好一只。霍香梅赶紧道,“这些就够了,太谢谢你了。”。
    “就你和老爹两个人得搬到甚么时候,还有那些大缸之类的,也太重了。我去给你叫几个人过来帮忙。”,陈麦香也不多说了,穿好鞋子就下炕。
    霍香梅也赶紧跟着出去,“阿嫂,这怎么好意思麻烦人家呢。”
    陈麦香不以为然,“远亲不如近邻,不就是这个道理。”,难道识字的女子都是比较迂腐的?
    陈麦香不禁想起那个大户人家的娘子,因为不忍难民饥饿,把手中的吃食送给人家。结果半夜被那群饥饿的人给抢了,她还在旁边大哭,认为这是不知廉耻的,有违人性的。说了好些陈麦香都听不懂的话。
 

''

    当时陈麦香和家人只是站在边上看,他们也想像那些难民一样上前去抢,可是终究是不敢,毕竟如果出事了,自家的几个孩子都是活不下去的了。
    后来等看见那小娘子家的壮丁上前和那些难民揪打成一团时,陈麦香赶紧跟家人走开了,也不知道那娘子后来怎样了。
    ……
    等陈麦香回来,后面跟着铁匠李、许锁头、苏春元,还有两三个霍香梅叫不出名字的汉子和妇子。
    霍老爹和霍香梅赶紧对他们说谢谢,实在是太麻烦大家了。这不是客套话,是真的觉得不好意思麻烦别人。毕竟臭老鼠,真的不是一般的令人讨厌……
    杂物房的东西太多了,众人带上口罩就开始往外搬。
    戴了口罩的好处是再也闻不到臭味了,可不好的是,你不知道臭味在哪个小角落传过来的,你不得不把东西都搬出去,才能找到。
    除了木柴、稻草、麦吉、还有咸菜缸、各种竹筐背篓,零零总总的,众人搬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才把整间杂物房给搬空。
    在搬了三分之二的时候,就找到了死老鼠。居然不是一只,是三只。刚刚死没多久的,看不出伤口在哪,还大小差不多的,也不知是不是同胞兄弟,死得挺离奇的。
    霍老爹干脆拜托他们把所有的东西都搬出去,都搬了那么多了,不继续的话,就怕其他地方还有。
    还好全部都搬出去之后,没有再发现死老鼠,活的倒是发现一窝。八只小老鼠,刚刚出生没几天的。像小白猪,身上米分嫩米分嫩的,还有绒毛。眼睛都没有睁开,居然有点诡异的可爱。
    霍香梅心里一阵哆嗦。
    几个小的纷纷围过来,伸长脖子要看。许锁头一只只的拿在一块大叶子上面,递给他们看,“要玩吗?”。
    霍香梅不想孩子玩这个,“你们看看就好了,别碰哈,很脏的。”。
    许锁头见霍香梅不愿意孩子玩,道,“听你们阿娘的,你看这像不像小豚?”。
    几个娃都惊奇的围住许锁头,盯着他手里的小老鼠看,纷纷的表示这就是小豚,实在是太可爱了。
    霍香梅听见几个娃说这几只小老鼠很可爱时,心里更加是坚决等会绝对不会再让他们继续玩这玩意。
    几人把杂物房打扫了一遍之后,再把东西搬回去。陈麦香还特意回去拿了一把干艾草过来,在空的杂物房烧了一边,说去去臭味。
    等忙完,都已经是正午过后了,霍香梅倒是想请他们在家里吃午食。不过众人都拒绝了,有个妇子还请霍香梅那天去她家吃杀彘菜呢。
    最后许锁头在几个娃羡慕的目光中把八只小老鼠都带走了,那三只已经发臭的还是霍老爹不知道拿到哪里去埋掉了。
    就算杂物房清扫了一遍,霍香梅还是心里觉得有味道。每次进杂物房都是戴口罩。
    好些老人都说,只要粮满仓,宁愿天天赶鼠。可是赶老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腊月二十八,好些人家里都去蔺县赶集。这是今年最后一次了,二十九就封市了,要到正月十五才重开。
    一大早的,霍香梅就背好箩筐跟着陈麦香,还有好些妇子一起坐张清河的牛车去蔺县。这还是昨天陈麦香去跟张清河说了,让留位置的。否则就得像今天很多人一样,走路去了。
    来到市集的时候,都是挤着过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陈麦香想跟霍香梅说几句话,霍香梅只能看见她嘴巴大张着动来动去的,真不知道她说的是甚么,只好摇摇头,把手放到耳朵上表示听不见。
    陈麦香无法,只能背着箩筐,一手抱着布匹,一手扯着霍香梅让她跟着她走。其他人早就走散了。
    等来到一间布肆前,两人才松了一口气,陈麦香道,“我要进去卖布,你跟我进去,还是在这里等我?”。
    霍香梅伸头看看布肆里面,人虽然没有大街上那么恐怖,可是也真的不少,里面吵吵囔囔的。霍香梅赶紧道,“阿嫂,我就在门口等你。”。
    陈麦香见霍香梅是真的不想进去,只好自己进去了。等她进去之后,霍香梅才慢慢有心思看周围的人流和景象。
    去年的新年,大家都忙着建屋子,忙着等分地。市集也没有开,今年算是重建复苏的第一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无论是走四方的掮客,还是在外的游子,能归家的都回来。老百姓今年不用交税,又碰上是丰年,所以今年能过个好年。
    霍香梅已经看到好些摊子是在卖桃符的、卖炮仗的、卖吃食的、卖窗纸的等等,周围围着的人问价的、讨价还价,一会笑一会皱眉。
    人生百态,到处都是。
    霍香梅对那些窗纸比较感兴趣,看到买窗纸的人的穿着,似乎都是比较好的,还有好些能看得出是大户人家的奴仆的。
    像许三郎家这样的,就一个一尺宽的小窗,中间两根木棍隔开。冬天塞上两块木板就能挡风,白天只要不掀起布帘子,屋子里都是黑漆漆的,很少会有阳光的。夏天了就把那两块木板抽开,倒也是方便。只是这样看起来洁白的窗纸是和它们无缘的。
    霍香梅是想如果那些硬纸不是很贵的话,她想花些铜子买来贴在墙上。这样整间屋子至少亮堂不少。不用一手摸上去都是干的黄泥浆和石头。
    还有那摊买冬瓜糖的,二十二那天沾瓜糖,霍香梅不记得要做了。这会她记得了,不过不打算花这个钱,家里有冬瓜和麦芽糖,她可以自己回去做。
    倒是等会要去肉肆那边看看,彘肉家里有的是。就是想买些羊肉、驴肉和新鲜的鱼肉。年年有余,没有鱼感觉总是缺了点甚么。
    可惜这个季节肉不是困难的事,反而是那些新鲜的菜蔬,想吃一口都难。霍香梅现在只要一想到那些绿绿的菜叶子,就唾液分泌。
    至于传说中的大棚蔬菜,她还真的暂时种不出来。也许以后条件允许了,她会试试,现在还是先发点豆芽解解馋吧。
    给阿爹和孩子的新衣服,都让许王大荷做好了。倒是自己用以前许三郎之前打猎留下的兔子皮,做了几双小棉拖鞋,到时候也可以给娃娃他们一个惊喜。
    许三郎离家之前说最迟今天会归家,早上自己出门前就交代阿爹在家里等着。也不知道他回来没。趁这段日子给他补补,春耕之后,他估计又得去西域和长安了。县里的这块地也不知道甚么时候才开始建屋子。
    到明年下半年书院就开始招学生了,大娃他们就读了两三个月的书,也不知蔺县上面的孩子是个甚么水平,就算想比较一下,也是找不到对象。
    一时间霍香梅就想得老远了……
    等陈麦香出来的时候,就看到一个年青的妇子倚着墙,看着路上的人,双眼放空的看着傻笑。路人估计都以为这是个傻子了,眼里都是惋惜。
    陈麦香赶紧把霍香梅推了两把,她才回过神来,“你在想甚么,那么入神?等我等太久了吧。”。
    霍香梅回过神来,看到陈麦香空空的双手,“阿嫂已经卖出去了?”。
    陈麦香道,“卖了,现在我们去买桃符和炮仗。”。
    霍香梅看到陈麦香一脸的笑容,就知道她这次能卖个好价钱。很多妇子一年到头,就是靠入冬织布换取自己的钱财,甚至是补贴家用,攒嫁妆。“阿嫂,你家打算买多少桃符和爆竹呢?”。
    以前贴对联,开始时很多人家都是一个小门上面一张,大门三张。遇上猪圈也来张“六畜兴旺”,楼梯是“上落平安”。再后来,越来越没有过年的气氛,人也越来越懒了。只在外面的大门口贴了,其他的都可有可无了。
    霍香梅对这个时候的行情不了解啊……

  ☆、第99章 二合一

陈麦香倒是没有想到霍香梅不知道家里该挂多少桃符,按照之前自家的打算说,“我家打算每间屋子的门口都挂两块,院子门口就挂一块。至于炮仗,除夕夜要烧,初一、初三、初七、正月十五都要。五挂就足够了,不过得买多两挂备着。就怕淋湿或者甚么的,没点着。那一年都是晦气的了。当然你也可以把春祭要用的也备上,不用多跑一趟。”。
    这多跑一趟,霍香梅倒是没觉得麻烦,就是这炮仗不好放在家里,怕几个小娃爱玩,拿出去玩了,炸伤自己就不好了。
    “彘圈和雉子圈这些不用挂吗?”,霍香梅看陈麦香的注意力不在这个上,赶紧抽空问。
    “来这摊,这摊人多,应该是比较便宜的。”,陈麦香拉着霍香梅往右边的卖桃符的摊子挤过去,“彘圈这些随便你挂不挂的。不过新年新景象,听你这样说,我也得挂上才好。明年我家养的大彘也要肥肥胖胖的。”。
    霍香梅也不知道这桃符要怎么挑,就跟着陈麦香,她挑屋子的她也跟着挑,她挑院子的她也跟着挑。
    有些桃符四周都刻着花纹,霍香梅能认出上面的字,都是隶书,分别是“神荼”和“郁垒”。感觉挺神秘的……
    有些价格高点的,是人物图像的。还是陈麦香问她要不要买神荼和郁垒的像,她才知道原来便宜的是刻名字的,贵的是刻图像的。
    不过看见陈麦香挑的都是名字的,霍香梅也跟着挑刻着名字的。她不是很在意这些,不过有图像的好像挺好看的。
    “这神荼和郁垒桃符都是可以驱邪避凶,保佑家宅平安的。”,陈麦香也给按照刚刚霍香梅的提示,给自家彘圈雉圈各挑了一个。
    霍香梅本着跟着学的原则也挑了,另外还给大黑小黑也挑一块。
    两人付过钱之后,再去把炮仗买了。霍香梅还特意买了些小的,不知道叫甚么名字的小炮仗。准备过年了,让许三郎带着几个娃玩玩。不过得注意安全就是了,那些大的就算了。
    霍香梅问陈麦香,“阿嫂,你还打算买甚么吗?”。
    陈麦香道,“我得去买些生大蒜,到时候灶台上要用到。咱们过年,也得给灶王爷也供些祭品才行。家里的盐酱醋都得买点。你呢?”,这是来之前都已经想好的了。
    霍香梅道,“我家这些都有,我想去看看肉摊,买些鱼。那我们就此分开,到时候再放牛车那见?”霍香梅还有好些要买的,只是不好当着陈麦香的面。
    陈麦香应道,“唯唯,我家尚有肉,不再用去买了。”。
    和陈麦香分开之后,霍香梅直奔去刚刚她看中窗纸的那个摊子。
    原来摊子只是人家书肆临时摆到门口的,现在过年兼卖窗纸。毕竟书肆里面并不大,不大适合太多人走动,就怕把书给搞坏或者是弄丢了。
    每张窗纸大概有四尺宽、十尺长,分为上中下三等,霍香梅也不碰人家的,就是靠近看看。旁边有看起来像是管事的在采购,在问小伙计价格。
    这上等白纸,一张五十钱,居然还有淡淡的香气,也不知道怎么熏出来的。
    霍香梅等了好一会,只见都是问上等白纸和中等的,那下等的一个问价的人都没有。
    等那些买上等纸的都走得差不多了,那三个卖货的小伙计中的一个才腾出空来招呼这站了好一会的农家妇子,“这位阿嫂,不知你想买哪一种呢?”。
    霍香梅指了指地三等那些泛黄的白纸问,“我想要这种,不知道价格多少。”,她伸出手来摸摸,真硬真厚,擦屁股的话只能用来刮的了。不过,如果给娃娃练字那也是挺好的。
    “这种只要十钱,如果你买的多,我可以给你算便宜点。”,小伙计实在的说,一般买窗纸的都是家里比较殷实的,这妇子的穿着倒是看不出来。
    额!这个价格,霍香梅倒是舍不得用来练字了……
    这个价钱,如果家里三间屋子的墙壁都围上的话,估计得二十张。这就是一百只鸡子。如果许三郎在的话,肯定不会让霍香梅花这个钱。
    有甚么农家人,就一个地里刨食的,愿意白花这个钱,还不如多买几斤肉。好些人家一年到头也就是吃几斤肉而已。花钱也不是这样花的,这样的妇子没有婆家会喜欢的。
    可惜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