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带着优盘去穿越 >

第59章

带着优盘去穿越-第59章

小说: 带着优盘去穿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二十几岁也是娃娃脸一个,去义务献血还给人检查身份证,怀疑未成年。唉!

在工作人员点钱之时,我也让老政府把存折中的钱都取出,总数为19万整,我和老政府以最快的速度将钱放在随身背的书包里,然后才强装镇定地撤离。我觉得,这个年代里,身怀着接近20万,绝对算是巨款了!我佩服自己居然有着这样的胆量背着赚些钱走在大街上,更难得的是一向稳重的老政府居然也陪我一起疯……

沿江路的建行支行算是建行在揭阳设立得比较早的几个银行,单单看人家电话号码尾三位是005就可见一斑。

但身怀巨款走进银行大门时,手表上已经指到了9点。

以前进建行时,门口都放着一台排队呼号机,不过要等到2005年,第一台呼号机才投入使用,估计是因为银行里储户太多,大家都排队排到有点崩溃。

不过,现在银行里储户似乎很少,我拉着老政府走到了柜台边,忽然只有苦笑了。建行总是那么喜欢居高临下,柜台高度接近1米三,正好是此时的身高!

谁说有钱就一定是爷的么?你看看银行里,在VIP制度还没坐实之前,所有的爷们都在柜台前站着,只有里面坐着的那些负责收钱的才是爷吧!因此,有时候觉得来银行存钱的同时,也是一种受气的体现。

柜台太高,我只好让老政府抱着我,然后我把身份证和书包里的钱一叠一叠地取出来,速度非常非常地慢,这是在报当初的仇!19叠一万的,我叠得工工整整,这才灿烂地微笑着将身份证推入柜台:“你们好,我存钱。”

一时间,柜台里面所有的工作人员全部动作停止加侧目,估计个别还想对里面喊:“领导,快出来看神仙!”

三十秒后还是没什么动静,这使我大大地为建行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担忧,不得不提醒:“喂喂!有什么好愣的?是你们的柜台太高,而我太矮了,还存不存的?”

说完这句话,我内心舒坦了不少,向来只有被银行凶,今天终于理直气壮地凶了银行。嗯,就这样贱格的心态,我确实应该来建行。

工作人员这才反应过来,而那位在外面闲逛着似乎可有可无的大堂经理也反应了过来,可能也是看着今天的大储户存钱的姿势比较费力,于是非常好心地邀请我们到内室去。内室的柜台相对较低,关键是提供了沙发和茶水、杂志,专人办理,与外面那是差别天跟地。

橱窗里面的工作人员一边数着钞票的金额,一般似乎有点不专心,时不时望到外面来,看着那位有身份证,但是明显不像成年人的储户。

我打量着内室的布置,对比以前去过的农行VIP室,这才对2000年揭阳的银行发展有了个了解,虽然VIP已经出现了,不过明显还不是很健全。

我装出比较低沉的声音说:“爸爸,你看这里外的区别大不大呢?”

老政府点头:“确实很大,里面的环境比外面好得多。”

看他这么回应,我也就卖弄了一些知识:“这就是VIP制度,VIP是英语,全称VeryImportantPerson,直译为‘非常重要的人’,其它称呼还有‘高级用户’等,是一个组织、社团、国家等对访客的一种分类。”

“那跟这个有什么联系?”

第20笔:海虹-5

“联系可就大了,银行向来将‘二八法则’视为生命线,认为占总储户两成的高端VIP客户为银行创造了八成的收益。对VIP客户服务好一点,也是为了银行的发展,但是,弊端也是明显的,银行那么多,VIP客户的数目恒定,为了争取到更多的VIP客户,众银行难免会在服务上竞争,然后因为照顾VIP客户而怠慢普通客户,更会使得得同样来存钱的人心理不平衡,都是很矛盾的。只是,从银行的长远发展来看,重视VIP客户仍是一个不变的发展主趋势。”想我当初不过是一个小人物,来银行存钱的同时也是来受气,如果不是今天有一定高度的钞票做后盾,哪里敢这样大言不惭?而且,就我当初因为受气而认识来的东西,只怕还不仅仅是如此,银行业内游戏规则之一的“二八法则”不仅仅是这样,不仅是20%的高端客户为银行创造了80%的利润,而应该是10%的高端客户创造了120%-140%的利润,另外90%的低端客户却消耗了其中的20%-40%的利润。就以当年找得到工行负责人的话来描述吧,工商银行个人客户有一亿个,其中公司客户四十万,而这一亿户中,那些100元以下的账户有两千万,这些账户平均存款不到15块。银行管理100元的账户的成本与管理100万元账户的成本基本上是一致的——对100元以下的客户,银行做的是亏本买卖。那么,这也就怪不得银行会采取差别对待了。当然的是,这样的差别对待,养成了VIP客户插队的不良习惯,而由于银行根本无暇估计小储户的心理,最终引发了09年某位强人的不满。强人以和平合法的手段来抗议不公平待遇,他专门找来了一大叠钞票,霸占窗口5小时,每次只存1元,史称“一元钱存款服务”。尔后,很多人相继学习,以不同的方式来折腾银行来抒发心中不满。

再过不久,可能是富起来的人太多,导致VIP也不坚挺了学习人民币开始贬值,终于有一天,某位老兄去建行存钱时,起先以为自己好不容易有张建行的VIP卡,可以省去排队的烦恼啦,可没想到:建行不仅有A(普通号)和V(VIP号),还有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U(UIP号)。结果,仁兄拿到了V001号,可A001、002、003、004、005、006都叫到了,U001、002、003、004、005、006也都叫到了,觉得实在奇怪,好歹自己也是个VIP,而且是第一个,怎么总是叫不到?一问才知,UIP要更高级一些,要等所有的UIP都办完了业务,VIP才有资格办理业务!天啊!UIP们源源不断,VIP很受伤永远都轮不上……

“这位先生,这位先生!”沉思在这些啼笑皆非的银行高级储户发展史中的我,似乎听到了来自现实生活的声音,最后还是老政府推了一把,才结束了发呆。

一看,原来是橱窗对面的女工作人员在呼叫,我能感觉到她叫这一声“先生”叫得很别扭,同时,我也听得别扭:“不好意思,刚才走神了,请问……”

“先生你是要办理存折,还是VIP卡?”

“VIP?算了,我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人,办成普通储蓄卡吧!一个月我还能剩下80块钱呢!”我不以为然地说,咱还知道你的VIP卡会在2007年元旦后升级为乐当家理财卡,吹是智能型的财务管家,我呸!

工作人员张张嘴,表情很是怪异,最后还是说了一声好。个人估计她也是首次在内室碰上坚持不办VIP卡的所谓高级储户。

我对老政府解释说:“储蓄卡相当是小一点存折,咱那边信用社还没有储蓄卡,不代表银行没有。我国第一张银行卡是1985年3月,由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的‘中银卡’。第一张真正的贷记卡是1995年3月,由广东发展银行发行的‘广发信用卡’。五大国有银行发行储蓄卡是在80年代到90年代的事,其中中国银行最早,在85年发行中银卡,工商银行在87年发行红棉卡,建行在90年发行龙卡,农行在91年发行金穗卡,五大银行的小弟交行则在93年发行太平洋卡。在银行卡使用的早期,并不像现在的大城市里满街都是自动提款机,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刷卡’非常时髦。不同,由于支持刷卡的地方不多,时髦不代表方便。就像咱家那边,就算拿到了VIP卡,也没地方去用,不如信用社存折实用。什么东西都一样,实用的才是好东西。”

同时,我还了解到这些银行卡因记录了银行业的发展历史而身价不菲,特别是85版的中银卡,收藏市场上的价格在09年就突破了两千!反正这些国有银行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发行的第一版储蓄卡,单张卡市价都达到了一两千元。这同时也证明了大家的余钱是越来越多,日子是越来越无聊。

在工作人员推出来的一张存款协议上签名了之后,我问:“建行可以开通网上银行了吧?”记得昨晚专门去找资料,97年4月,招商银行开通了交易型银行网站,拉开了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帷幕。98年3月,中国银行网络银行服务系统成功输了互联网间的电子交易。99年,建行从互联网事业的整体利益角度出发,设立了网上银行部,同年7月,推出了网上银行服务,并率先推出了网上支付的功能,实现了网上交易资金的实时划转交割,同时还向客户提供了实时查询,账务管理,代理收费,银证转账等多项金融服务。

“嗯,是的,是半年前出现的新服务,先生您也要同时办理吗?”

“对,顺便办理一下,这样我就能在家里完成转账,方便了不少。”这句话绝对是我的心理话,有了网银,起码在注册域名上可以加快不少,而且接下来要去开户,也需要网银。

虽然不办理VIP,但是内室独立的柜台里,速度都非常地快。鉴于现在办卡不用年费也不用管理费,我干脆也让老政府也办一张,毕竟开户时,我不想再享受到同样的怪异眼光了。

大概20分钟后,两张龙卡和两张口令卡握在了手里,工作人员一再提醒:“用到最后一个口令时,一定要在网页上点换新卡,然后拿过来这里更换新的口令卡。”

唉!这样的网银模式要到08年才会更换为32块钱的银盾,记得没重生前,哥的网银是不用钱的,也是最后的一张口令卡,因为第二天开始,建行就全面启动了银盾模式,说是这样更安全,我看是这样更赚钱才对!从此,要在网上转一次账,那是复杂到崩溃,记密码也记到吐血。

从建行出来后,看老政府的表情,甚至有一种恍如隔世的错觉,他说:“我怎么感觉到你真的变了个人,都不像是一个孩子。电脑真的能让你懂那么多吗?”

“对啊!”我很是天真地点点头,心中却嗤之以鼻,电脑?哼!哥也不能算是最快敲起键盘的人,但是哥清楚日后逢是碰到电脑的人,有一半是以各种方式堕落了。

老政府摇摇头,摆出“我不信”的神色,继而拿出他口袋里的银行卡,说:“还要自己记什么密码的啊!我怎么记得住呢?按照你刚才说的,这卡当真有那么方便吗?”

“在本地区是还算是很方便的,毕竟像刚才那样拿着一大堆现金满街跑实在是太危险。”只是,现在揭阳所有银行的的卡,由于不在试验点内,就只能在揭阳里用,还不能实现日后贵死人而且不知道是怎么算的“异地跨行取款”。1997年至2001年,我国银行卡逐步实现联网通用。在人民银行的组织推动以及各商业银行的积极参与和各地政府的积极配合下,12座试点城市的区域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系统于1997年建成。随后,深圳、昆明、福州、武汉、长沙、郑州等6座城市也建立起了自己的跨行信息交换中心。这些中心的开通为各商业银行拓宽银行卡市场提供了公共的网络平台。当到了02年,银行卡大多贴上了“银联”标志,这时候,贵死人加收费莫名其妙的“异地同行跨行取款”,才普及全国。

两公里的距离很快就到了,股票的交易时间是每周一至周五(节假日休市)9:30-11:30、13:00-15:00。也是在差不多早上开市的时间,我们来到了营业部门外。

最近可是大大的牛市,虽然没有90年代那样的牛,人也是非常地多,股民们三五成群地说了自己的见解,而唯一带着孩子来的那位,顿时成了另类中的另类,还好大家说的都是股票,倒也没几个人注意到这边来。

还记得中国股市最先出现时,比如91年,那时候的沪深股市是比较封闭的市场,要买卖上交所股票就得去上海,要买卖深交所股票就得去深圳。91年7月以前,上交所还没有推出股票账户,当年委托买卖股票时,不论买入或卖出,都是以现金交收,股票交割单还是由营业部工作人员手工计算制单并签字盖章。委托价格分市价和限价两种,委托有效期分当日有效和5日有效。到了91年7月11日,上交所推出股票账户,逐步取代原先的股票名卡。

当时上海只有八只股票,人称“老八股”,只要你有买,就肯定有赚!股民只要投入100元钱购买股票,就可能立刻获得千元以上回报,巨额的利润吸引了成千上万人加入到炒股行列中。特别是1992年8月,全国股民汇集深圳抢购股票,出现了股票发行史上的奇观。因此,人民总结说:“八十年代下海,九十年代炒股。”

现在好多了,起码因为网上银行开通的关系,五大国有银行都有挂钩了相应的服务,从此就没在营业部出现现金交割的情况。

老政府一走进营业部,立即有眼尖的看出了——此乃菜鸟,之后就被一个业务员模样地拉着问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