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带着优盘去穿越 >

第27章

带着优盘去穿越-第27章

小说: 带着优盘去穿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分数,你干啥都由你;没分数……洗洗睡吧!”

很快,我的生日也到了。

本人生日在一个很顺的日子里,六六大顺,在六月初六。啥,你问是在哪一年?哪一年都是!

我也没有过公历生日的兴趣,99年的生日在7月18日里。作为一个小孩子,生日都是很简单很简单的,也就是早上起来的时候有两个红鸡蛋,其他的基本是啥都没有。

农村里的习惯是,要老年人都能做生日,还要老到一定的程度才有所谓的生日,比如六十岁,八十岁,八十八岁。不过,如果你真的老到了一定的程度的话,那么随便吧,年年都能生日。

而,按照奶奶的说法,如果没钱的话,生日就是平常的日子;如果有钱的话,那么天天都是生日。

对于我个人而言,生日是一个简单的日子,生日是一年中,一个母亲最痛苦的日子罢了。有时候还真不明白,到底应该算是孩子的节日,还是母亲的节日?

不过,自小到大,本人的生日都很孤独,都是孤独着过。由于每年的生日都是在暑假,因此也不可能跟在学校一般让很多同学陪着一起高兴。但是,生日在暑假,何尝不是件幸福的事。怎么说呢,到了大学,才知道原来生日还是别让别人惦记着为好,因为生日意味着请客,请客意味着:吃上一顿好的,就要用很多顿方便面来换。小的时候,觉得自己的生日在暑假,没同龄人一起来庆贺,觉得很孤单很委屈;长大的时候,特别是在大学里,看着生日请客的同学也憋出来也似的表情,真的,我觉得自己还真TM地幸运啊!幸运自己可以去吃很多顿别人的生日大请客,却根本不用回请一顿。那啥,好吧!你要我请,没问题,暑假过来我家吧!我请你!问题是,大学的朋友几乎是来自大江南北,绝对不是单车这样简单的交通工具可以连接起来的。天时加地利,在大学里,我起码省掉了3顿生日请客的钱,消弭了不少无妄之灾。

我们还是无产阶级,生日还不需要破费。

初写于2010年12月14日21:34:36

一改于2011年01月06日12:33:41

若是大伙想认识写书者本人,可看

留宿女生十一天

那是本人大学的真实故事。

第11笔:暑假-1

开篇于2010年12月15日09:40:24

无数80后出生的人描述自己的童年时,喜欢用上金色二字,个人估计是受小时候作文的影响。那个时候的作文,应该叫做“硬性作文”,比如红领巾指小孩,特长是扶老奶奶过马路;老黄牛指辛勤付出的人;园丁是老师……都不可以变更哪怕半点!因此,80后的童年,生活在条条框框之中。

也有一些80后将自己的童年作这样的描述:“虽然小的时候,物质还不是十分丰富,但至少每天都可以开心地生活着。”

是啊!我们小的时候有什么呢?当我们大概是七八岁时,最羡慕的不过是看到那些两三岁的小孩有属于自己的美丽玩具。

我们的童年,算是有陪伴着贯穿始末的,还有电视,只是那个时候的电视节目,是单调的,有新意的台应该算是被林百欣改办的本港(亚视)和他的死对头邵逸夫办的翡翠(无线),然而一看这两个台,都有点纳闷,纳闷啥?听不懂白话呗!也导致了现在大多数二三十岁的潮汕年轻人对白话比对普通话还熟悉。小时候听闻诸如林百欣、李嘉诚等是潮汕人,我也就很不理解为什么他就不办个潮汕的台,长大后,我了解了,商人逐利,明显潮汕的台无利可逐,或者是人家根本看不上;然而最重要的原因却是,潮汕很多人的官本位思想,伤了这位老头的心。

那么其他的电视台呢?我也不说别的,就单单国内最大的来讲讲——央视。2010年前后的央视,受到批评比鼓励多多了,我有一友说:“国内如果出了大事,国外的台就拼命地播事情的严重性,央视就拼命地粉饰事情的严重性;要看事情的真相,有两个选择,第一是取国外电视台和央视的平均值,第二是参考凤凰卫视。”总之央视总是能给人错觉,好比新闻联播,开始五分钟的内容相当于是“四夷朝华”,仿佛各国领导人对中国是那么那么友好;接着的15分钟表现了国内在党的领导下生活美满,人们安居乐业,有如人间天堂;最后的10分钟呢?呵呵,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都在水深火热之中,上午这边爆炸死了几人,中午那边飞机掉下来,傍晚火车出轨……试问,我们小的时候也就是看怎样的节目,能养成一个正确的、完整的世界观吗?固然能培养出不少民族自豪感来,但是你的民族自豪感,必须建设在更现实的基础上!相对应的,人民真的在安居乐业吗?我只看到人民都在花着保命钱。在新闻联播的熏陶下,小时候的我们总以为外面的世界如何如何好,世界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多么多么友善,但从没有人主动地告诉我们这些友善后面是一声声蔑视的冷笑!长大了,幻想幻灭了,虽然没接触到多少外国人,但我不会对任何外国人友好,虽然很多外国人是无辜的,但是他们的祖先,对我们一样无辜的祖先,从来就没友好过!就好比对于日本吧!潮汕人对日本是没有任何亲切感可言的,我们从小就是听着父母爷奶对“日本仔侵略”的恨意故意长大的,虽然长辈在说的时候也少不了受影响拉一个“国民党反动派”来凑数,可以说,就在我认识的潮汕人之中,就从没人认为“中日友好”,甚至在我重生来之前,日本首相菅直人这个兼职的也说过:“中日友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日本人当了那么多年的鬼,总算说了句人话。

不过,对于还只是读四年级的我来说,这些都过于遥远,央视新闻联播轮不到我来批判,我说的话,其实跟屁一样,风一吹,也便散了。而央视的其他节目,对于那个年代的我们来说,《大风车》是最具备怀念意义的,我们都会唱《大风车的主题曲》,都看过那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此时此刻,当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再来看这些节目时,我忽然感觉到这些节目居然误导了一代的人!怎么这样说呢?所有的儿童节目哪怕到了2010年,都无一例外仅仅表现那些幸福的例子,而世界不公平一侧的不幸生活,没有哪一个节目愿意正面地播出。我们只能从节目中看到小孩子严重被朽化了的幸福眼光,而从没看过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甚至徘徊在生死线上的悲凉眼光。试问,这是多么强烈的误导啊!小孩子能懂得多少呢?他们只看到了表面,只是知道电视里的小朋友是多么的幸福,要什么有什么,从而进一步认为天底下的家长都是万能的,要什么就给什么。在我们小的时候,到底没有人愿意具体地告诉我们钱有多难赚!

因此,成长,是一个梦想慢慢破裂的痛苦过程。明白了以后走势的我,是绝对不会在上课时老师提问“将来你想做什么”中回答:我要当科学家,我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我再不会要求自己每天存下一块钱,长大就去北京天安门看毛主席的画像了。

从我回到过去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我必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所接触的人或事。只要这种批判的精神还在,那么我就无法平凡得下来。感谢网络,感谢网络中无数正确并且处于交锋的观点,至少,在这些观点的熏陶下,我可以不再天真。

那么,我也要把这样的态度,传授给身边亲近的人。无它,我想多一个可以说话的对象。1999年的吕某人,是无比孤独的。

暑假就这样一天接一天地过,美国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情的善后还没怎么解决,7月9日的新闻中,**就抛出“两国论”。

家里人比较喜欢看的是新闻,也经常对着这些事情说说论论。回忆着说吧!当年解放前,爷爷还曾经被国民党抽去当壮丁,是半路偷跑回来的,否则如果运气好的话,现在一家人应该是在台湾。老政府的认为是,要是当初两党打得势均力敌的话,也许可以划江而定,那么南方就不用强迫着去学什么劳什子普通话了。没错,潮汕人对普通话向来不感冒,蔓延到对生活中碰到的那些说普通话的人也不怎么感冒,不信你可以去试试,跑大街上说说几句普通话,保证旁边肯定会路过几个大婶嘀咕着:哪里来的外省仔……这些都是时代遗留问题,在中国这么多的方言中,你想在短时间内统一语言,那是想都别想!况且我个人也以为,推广普通话的背后是在压抑方言,属于文化入侵的范畴,因此是我反感的!上一世漫长的22年岁月中,我说过的普通话可能还没英语多,哪怕到了大学,也没怎么说过;到了教书,学校要求普通话教育,哥就一句话:“我不会说!”然后,在有外地老师存在的情况下,俺的公开课照样是潮汕话!

说什么话,都不如自己的家乡话亲切。对于那些连自己家乡话都不知道怎么说怎么听的人,本人向来是不屑于与之交流的,不管是什么理由,你忘了自己的乡音,那就是忘本!哥不与忘本的人一般见识!

妈妈不怎么看电视,而老政府一般都在楼下帮忙做生意。因此,以前的电视,基本上也是被我们两兄弟所霸占,而所看的节目,大部分是动画片。自从我回来后,家里人都注意到我明显变了性子,连动画片也不看了。没办法,在后世的3D中把眼光养得特刁钻,以至于对现在的葫芦娃啊,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啊,黑猫警长啊等等,那是提不起半点兴趣,只是偶尔真正无聊时,就坐在电视机前,拿着纸笔画一画。也都是很简单的线条,随便勾勒,基本的模样也就出来了。

弟弟看着我画这些画得得心应手,在羡慕之外,也来了兴趣,甚至连小霸王也不玩,说是要学学画画。在他眼里,似乎哥哥比图画老师厉害!我听了之后,心中是不以为然,想当年,本人也当过图画老师,对于那些只知道画苹果香蕉椅子桌子去忽悠小朋友的图画老师,是嗤之以鼻。不说是小学,就算是到了中学,得有几个图画老师是专业出身的?还不个个是半路出家。不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图画课只是个幌子,不过是为了说明“我们的学校是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不过是做做样子省得别人说三道四罢了。每周一节的图画课,大部分是被其他的老师预定去做试卷,否则就是自习。

没事在家里画漫画,未尝不是引导的一种。我有心培养自己的弟弟,让他日后走一条新的道路,那么这个培养,最好是从小时候开始,最好从他有兴趣的东西开始。在学习机的FC游戏上,他是很有兴趣,但是这样的兴趣还是不足够的,如果不去加以引导,日后迟早会在游戏上成瘾,然后再从瘾里走出来,那么浪费的时间就太长太长。任何人的时间都是宝贵的,任何人的时间都不能随便乱耗。

第11笔:暑假-2

这些天来,我在写稿件之余,也在思考如何引导。而就我所了解的范围内,音乐和美术是最廉价的引导方式,音乐嘛,我也不是不会,当初电子琴、笛子、口琴之类也是练过,是半路出家自学自用的半桶水水准。但是从音乐这方面来的话,少不了要去买乐器,这就大大增加了消耗,而且房间中多了电脑这样的大配置已经腾不出空间,放在客厅里又觉得不合适;再说,在练习音乐从零开始时,那简直是媲美噪音的存在!不论是美声还是乐器,无一不例外会干扰到其他人的正常生活;最后嘛,这样练习所产生的噪音有可能不止别人受不了,甚至是连自己都受不了,一打击之下,结果不言而喻,一切付诸东流不在话下。而美术嘛,一不产生噪音,二不浪费空间,第三还节能环保,更关键是操作简单,一纸一笔,一桌一椅,足以。

教人画漫画,当初我在大学时,也不是没做过,但是所收的那一大票徒弟个个不成器!我发现自己在大学时开的班,画漫画啊,PS考级啊,网页设计啊,就没一个能得善终,全部夭折!导致后来参加工作时,一有谁谁希望我教他什么,我都表示无能为力:哥给吓怕了!此时此刻,教弟弟画漫画,实话说,就算是弄出个最成功的穿越者来当老师,也无法打下包票。

所幸,弟弟还是很好学,能从基础学起,能从根本学起,当我不厌其烦在教他如何如何画眉眼鼻嘴时,他说他想起了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我跟他说:“世人都知道《蒙娜丽莎》笑得诡异,却不知道笑容是背后是多少个鸡蛋的苦工!”当年我高中自学漫画时,所表现出来的天赋倒也让一部分人咂舌,但是终没得好结果而草草收场,原因就是从来没有谁教过我,从来都只是自学。前人所指引的每一条通向成功道路背后,都有一条无比长的弯路。作为教授者,唯一存在的意义就是教导那些学习者如何少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