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带着优盘去穿越 >

第14章

带着优盘去穿越-第14章

小说: 带着优盘去穿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想买液晶显示器的,只可惜这里没找到,陶家也表示,流沙根本找不到液晶屏。

最后电脑组装完毕,硬盘串了起来,每一个都分成两个区,陶家这里有98的操作系统,明显只是能凑合凑合。于是我又叹息了一番:“听说微软明年要发布2000的系统,到时候你记得帮我找块盗版的啊!你这98,不可能是正版的吧?”

“正版太贵了,我怎么没听说要出2000版本?”

我点开了系统配置那里,老是叹气,表情莫名其妙,手移动鼠标的方式更加夸张。

键盘十年八年一个样不改,没有无线键盘鼠标就算了,连光电鼠标都没!机械滑轮,我%*/-%¥#%¥……

“我也是在一些论坛里听人家传的。嗯,随便刻一块系统碟给我。”想起现在还有没一键还原,系统要是崩溃了,岂不又要抱着电脑来流沙?我懒!

陶家帮我一边在他自己的电脑上翻刻,一边问:“你是不是读电脑专业的啊?”

“看清楚了,我才读小学而已。”看来他是把我当成同龄人看待了,“只是平时对电脑感兴趣罢了。”

“这样啊,难怪知道得那么多。”片刻后,陶家道,“成,差不多就这样了,我送个两三百的音响给你吧!”

我再次摆放出天真的微笑:“这样的配置你一年也卖不出一两套吧!起码还要送鼠标垫、清洁剂、耳机、麦克风和摄像头吧!”

“摄像头?”

“没有,那算了。”说完我才想起,这个时候的摄像头,估计应该跟相机一个价吧!

“你可真是狠啊!好,反正你对我胃口,送就送,记得没事就过来聊聊吧!”陶家摆出心痛的微笑,关了机,把主机后面的线都拆掉,开始装箱。

我再次思考一下,发现依然有遗漏,遂问:“你有没认识卖打印机的?A4大小,喷墨,最好加上扫描功能。”

“有,旁边不远就是专门卖打印机的。我跟你一起过去看看吧!我认识他。”

“成!”我拉起在柜台边坐着打瞌睡的老政府,不能怨老政府打瞌睡,他是一句也听不懂我们在说什么,打瞌睡太正常了。

“弄好了?”

“嗯,过去那边再买台打印机。”

“买打印机干吗?”

我说:“把作文打印出来去邮寄比较快。还能复印一些试卷资料,提高成绩。”

话说我是弄打印的行中人,只要别是太非主流的打印机,都能看出个大概,否则怎么对得起大学中两年的工作室打印生涯!那几年打印的废纸以一天上一次厕所擦一张算,够本宿舍六号人马用到下辈子。

只是现在的液体压电式喷墨打印机,就算已经发展了很多年,技术也成熟,但却是怎样也没有日后的打印机——好看!是的,90年代的东西,都注重质量,看不出卖相。

当然,如果单单只是买打印机的话,那还容易找,打印、复印、扫描合起来的一体机……很幸运,这家店里仅有那么一台,虽然94年惠普就提出喷墨一体机产品的理念,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喷墨多功能一体机,到了99年都能够彩色传真了。然而在这样一个南方的小镇上,买打印机的陶家说,他不认为这样的一体机有市场,太贵了是一回事,他说一般人并不需要一台有三个功能的四不像打印机,这一台,也是代理销售的,牌子是惠普。

年龄关系,我也不想多说什么,因为无论我怎样描述,大家都无法想象不久后的将来,电子产品发展是如何如何飞速,2010年,这样的一体机,便宜到学生都买得起了。当然,山寨的便宜到无法想象,同时质量也无法想象!2010年要买好东西,靠的是人品。

收了这台包括扫描复印加传真功能的一体机,附带个连供系统送了三包A4纸回来后,再一次的付账,顿时消失掉的11000块,基本上两个月来辛辛苦苦的工作成果,都花光了。

在陶家的帮助下,老政府把电脑的两个大配件搬上了三轮车,有两层塑料泡沫保护,这要不从一两米高的地方丢下来,就肯定没问题。但是,“大头娃娃”电脑体积太过于夸张,三轮摩托后面,我只能坐在老政府的膝盖上。多么怀念大学时候,就算是一个小女生也能一只手液晶显示器,一只手提主机就能往返于家与学院之间的那种时刻啊!当时都还嫌主机太大,现在想来简直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爸,还要去哪里啊?不回车站搭车么?”我问道。

老政府说:“得去你二姑家坐坐。”

我拉住老政府的手,摇头道:“你觉得我们带着这么多东西,去她家坐,合适吗?”

“怎么不合适了?”

我淡然,仅仅说了一句话:“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会写作文赚钱。”

老政府愣然须臾,到底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很快明白其中的曲直:“好吧,那我们回家。”不过我也肯定,他只会猜测是我仅仅不想让别人知道会写作文赚钱而已,岁数摆在那里,他不可能知道我所了解的可能比他还要多。

本来一个仅仅十岁的孩子不可能知道那么多人情世故,错了,哥只是披着十岁小孩的面纱。如果你真的把哥当初小孩子来看的话,那就应了那个成语:表里不一;同时,也注定了由于你眼里不行,宰你没商量。

看着电脑慢慢地从三轮车换进了公车,看着那巨大的占地面积,我忽然发现自己前世在用的电脑如果放在99年,那简直就是无上神器!应了那句话:比什么都好,不比电脑配置。买什么都好,不买高端配置。为啥?高端配置不坚挺,贬值速度超过津巴布韦币!嗯,那啥,不知道津巴布韦币啥意义?哥告诉你,在08年12月12日,津巴布韦面额5亿的钞票现世,可是不到几天,这个吉尼斯也不愿意承认的记录又给它自己破了!19日,津巴布韦币,一张一百亿!

谁能想象到,1980年,一美元只能换0。68津巴布韦币!30年工夫,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百分之10亿!嘿嘿,电脑配置的贬值速度在津巴布韦币面前,只能站在珠穆朗玛峰下仰视!

老政府总说根本不知道电脑是什么,但是谁能想象得到其实就是10几年后,他居然能用电脑上网去看海量的六合彩图!

时代总是变化着的,不懂得时代规律的人,终将被淘汰掉!我举一例,切身的一例:大学时,本宿舍一干人等只有我是在大学前的暑假买了二手电脑练习了不足两个月,其他五个人,平均每人摸过电脑的时间不足10个小时,甚至还有人从来没碰到过电脑!作为信息时代,不会电脑约等于自杀!大一的课程中有计算机,我这个还算有1。5把刷子的,每节课都要兼职成讲台下的老师,为全班同学解答疑问,然后被冠以“高手”的名谓。我大呼“惭愧”!同学们以为我玩电脑至少数载,实际上呢?我不过是比他们早摸到键盘鼠标两个月,刚开始时,我甚至连安装杀毒都不知道……

在差不多到家之前,老政府忽然对我说:“老佳,待会你妈妈还是其他谁问起来都好,就说电脑跟电视一个价,知道吗?”

我没问为什么,点点头。

刚刚下车后,把电脑搬到了家里,应付式地说了没几句,奶奶又拿了几封信给老政府,上面收信人的名字乱七八糟,看不出涵义。我以前说过,只要地址对了,就收信,那些都是笔名,不用理会。

最后在我的建议下,电脑回归到三楼我的房间中,看着硕大的显示器压在质量有限的办公桌上,我也不清楚到底桌子受不受得了。想再买个电脑桌嘛,房间里没空间好放,只能先凑合着。

老政府帮忙打着下手,负责出力,本人则负责技术,顺利地把电脑给拼凑起来连接了打印机,也顺利地开了机。极其陌生的98操作系统让我是更加地希翼XP时代的到来。并且,我有一句话在内心中嘀咕不已:98还好,幸好不是95;95也还好,DOS我就干脆不活了!

“嘟”一声,开机后到达桌面时,蓝蓝的一片,右下角出现一个符号,显示:“网络电缆没插好!”

有电脑,没网线,电脑买了干吗呢!

装线,才是个麻烦事呢!这个时候,貌似宽带也还没出世吧!唉!没管带,窄带也行!

“爸,我还要上网的。”我说。

“上网是什么?”

这个问题一问,我随着语塞。

初写于2010年12月9日20:39:05

一改于2010年12月27日17:22:43

二改于2010年12月29日20:34:20

第7笔:宝地-1

开篇于2010年12月9日21:11:52

世纪交替,总有人热衷于回顾和展望。IT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更是倍受瞩目。通过网络上的无意查找,我也清楚现在在外面的世界里,WTO、中国电信、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网络股、网络官司等都是一等一的热门话题。

有人是这样描述1999年春天的中关村,说北京城风沙肆虐,中关村大街上尘土飞扬,路边色彩斑斓的灯杆广告在风中扑啦啦的作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些广告从IBM、Microsoft、宏基,悄然换成了瀛海威、**、3721,人们明显感受到,这些广告新贵们财大气粗来势汹汹。“他们都是搞‘网络’的!”而“网络”这个词,也随着这些广告和新闻慢慢流行开来。

99年我买电脑的时候,国内上网用户数已接近400万。在似乎是个很大的数字,而其实不然,因为这个时候,国内有一百多家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诸如电信这家ISP只为4万位网民服务。啊!远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实在是少得可怜啊!中国ISP僧多粥少,全线亏损,已是不争的事实。众多ISP都看到了因特网服务业的美好前景,但却不知道怎样才能捱过这黎明前的黑暗。有些ISP已扛不住,未听到凯歌就死去;有些在苟延残喘,等待那不知何时才来的转机;有些在寻求合作,说强强联合还不如说惺惺相惜。

那么,从事网上信息服务和网上电子商务的网络公司的出路在哪里?《国际歌》中文版怎么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也就是,你只能自己救自己!自救似乎只有两个方案:融资和上市。国内的交易市场虽然有过牛市,但是从实际上讲还是处于摸石头过河的境界,成熟程度不够。网络上查来的资料看,中贸网于去年12月在美国OTC市场上市,今年4月又在德国柏林的OTC市场成功上市;搜狐有了两轮融资;实华开准备今年年底之前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网年初已获得包括高盛公司投资的2500万美元风险资金……

这些成功使一些人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以为苦撑几年,只要能得到融资,然后上市就全部赚回来了。因此,日常工作的重点就是资产重组和融资上市,至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就留待以后考虑甚至根本不考虑,把上市当成一场“圈钱运动”。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只会重复目前上市公司存在的“三年现象”:即一年优、二年平、三年亏损被兼并。在后来的经验与反思来看,此时全民上市是无奈之举,毕竟不是所有的公司高层都有那么远的眼光或者干脆是未来世界的穿越者;要想长久生存,上市只能解燃眉之急,只是画梅止渴,找不到良性发展的商业运营模式来解决盈亏平衡问题,大家早晚玩完。那么,怎么解决问题呢?首先是吸引人们来网络上消费,也就是要让上网的人多起来,你拿什么去引诱人们来上网呢?网页上的东西,那叫一个贫乏!问题就在这里!

想互联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入中国,但直到1996年1月,全国范围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开始提供服务,网络才算是开始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最起码在96年之后,上网不用去公安局备案。但是那时候的网络体验并不如未来这么丰富多彩,甚至可以说是贫乏。

首先是网络上中文的内容非常少,即便是作为未来几年崛起的三大门户网站,当时提供的内容也还是非常单薄。网络用户上网所浏览的,多是一些中国电信的信息港,如北京之窗、深圳热线、广州热线……更多的都是一些国外网站。而且当时用户上网的带宽非常窄,14K、28K已经属于很高的配置,56K属于神速级别,带宽决定了网络浏览的速度与内容,在拨号之后打开任何一个网页,进度条的缓慢移动,对当时网络用户的耐心都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同时,当时网络用户的人群还非常少,可以想象,当时人们在网络上可以做的事情十分有限:几分钟就能处理完邮件,接下来花半小时把所谓的今日的新鲜新闻、资讯读完,剩下来的时间便觉得相当的无聊、无趣了。

然而,就是有这这样那样的人,因为受不了这些无聊和无趣,觉得自己应该有一点能力,应该能去做点什么。在这些人的带动下,才慢慢有了日后信息爆炸的网络世界。网络里的岁月,才开始有了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