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情报局 >

第130章

大唐情报局-第130章

小说: 大唐情报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的意思是?”李煜方才并没有细想,经苏灵如此一说,倒是联想起许多事来。

  苏灵道:“那些刺杀者行动迅速,撤退也利落,并没有留下有用的讯息,情报组数日来,也没有能够得到多少关于那些刺杀者的讯息,但是吴越的反常表现,反而令得我生疑。”

  “你怀疑那些刺客是吴越之主所派?”这个想法,李煜之前也是有的,而且,他也觉得吴越是最有可能的。

  只是,吴越之主真的能够请的动血杖客和如风将军这样的人么?

  血杖客可是成名数十年的人物,根本就不会为朝廷做事,如风将军柳如是早便是圣将级别,也从无依附任何政权。像他们这种人物,岂会被吴越之主当刺客来用?

  但是,经苏灵这么一说,再加上吴越之主这忽然之间,又是美女、又是财宝、又是马匹、又是公主的,倒的确是可疑的。

  “难道,这些能人真的是吴越之主所派?如果果真如此的话,这吴越之主的野心,也不可小视啊。”

  能够请的动如风将军这般人物的,绝对不会是没有野心之人。

  何况,从行动中之中,李煜也是能够猜测,这些人是有组织性的。

  也就是说,这些人,其实应该是一个组织。

  难道,这个组织的领导者就是吴越之主?

  越想,李煜越是感到心惊,若真是如此的话,吴越之地,倒是应该早作打算。

  而且,严密的情报网也应该在吴越之地编织起来。

  这些,都是亟待解决和急需去做的事情。

  两年时间并不算久,但也绝对不算多长。想要将吴越之地和南汉吃下,也的确需要一些部署。

  

请假


  这两天搬家,电脑和网络双重故障,一直没时间和机会更新,非常抱歉,蓝瘦请假两天,4月5号恢复正常更新。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蓝瘦的支持,请假两天,对各位的阅读造成不便,还请见谅。

  明天正常更新!


第二六零章:统统收下(本卷终章)

  吴越此举,倒是足够诚心。

  能够拿出如此多的金银财宝、古玩玉器、名家字画、美女良驹等等宝物进贡,或者也可说成是以和亲为名而进行的示好、联盟。

  但是,这种目的,李煜是不可能满足的。

  不过,这些东西,李煜也没打算退回去。

  既然送过来,哪有送回的道理?

  三日之后。

  朝堂之上,李煜面见吴越一众使臣。

  “大唐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既然是前来联盟,有着目的,这些使臣当然是有足够的尊敬。

  “吴越与我大唐之间已经多年不曾往来,此番,诸位前来,不知所谓何事?”李煜明知故问道。

  一名使臣躬身回道:“我主早便听闻大唐之主风采,只恨无缘相见,此番便令我等前来,瞻仰陛下绝世风姿。”

  “这马屁也是拍的没谁了,吴越与南唐是世仇,吴越之主恨不得把我弄死,还瞻仰风姿,真是可笑。”李煜心中嘲讽一笑,面上却是挥手说道,“谬赞、谬赞。”

  这位使臣看到李煜含笑,还以为这句话拍到了李煜的心上,继续说道:“大唐与吴越之间,多有误会,为此,我主特为陛下奉上一份薄利,愿与大唐联姻,冰释前嫌。”

  “呵!”武将之列,朱令斌冷笑道,“既知是世仇,吴越之主难道就想如此轻易的揭过?且如早有此心,当初也不会偷袭我部,夺我城池,如今,我大唐连战连捷,拿下两湖,败了北宋,你们却跑来说之前的都是误会,想要一笑接过,哪有那么简单!”

  卢郢也道:“我看,是吴越之主怕了我大唐强军了吧!”

  吴越使臣之中,一名三十岁左右,颇为儒雅之人出列回道:“我吴越,地域辽阔,人民富足,国库充盈,兵精粮足,更有战将数万,猛将上千,便是北宋都无惧,又何惧南唐?只是,我主仁慈,心念黎民百姓,关注天下苍生,不想看战火连天、百姓流离失所,是以才想与大唐重归于好,和平相处。”

  “且大唐与吴越互为唇齿,若是强宋来攻,独自应对,怕是都不能以保万全,而若是我两家结为盟友,却是可以令那北宋忌惮,不敢对我们擅自动兵。”

  这些,当然句句在理。

  但是,李煜心中却不以为然。

  不是因为南唐不怕北宋来攻,而是李煜有心吞并吴越。

  再如何牢固的盟友难道还比自己更可靠?

  “我大唐可以击溃北宋一次,就可以击溃第二次!不用与你吴越联盟,一样可以将其拒之门外。”陈乔看李煜并没有说话的打算,于是说道。

  “不得无礼。”李煜看一眼陈乔,道。

  “是。”陈乔没有解释什么,直接应道。

  “吴越之主既然有此之心,有此诚意,倒是难得。”李煜说道,“若是朕不应允,倒是显得小家子气了。”

  吴越使臣一众闻言,则是喜道:“大唐皇帝陛下胸襟宽广,令人佩服!”

  “榆阳公主是我主亲妹妹,这次”

  “两家冰释前嫌,缔结联盟可以。”李煜打断道,“和亲之事勿要再提,朕可以做出承诺,若是北宋来攻吴越之地,我大唐一定不会坐视不理,朕必定亲自提兵前往,与吴越一起御敌!”

  “多谢大唐皇帝陛下!”和亲只是形式,结盟才是目的,既然目的已经达成,这个形式对方不需要,那不刚好省心省事。

  之所以提出和亲,吴越之主也是想拿出足够的诚意,按理来说,财宝再多,也不如皇帝的妹子更显诚意了吧?

  但是,李煜却是不要这个人,将其他宝物统统收下了。

  不过,这无所谓,只要大唐同意结盟,吴越之主就可以放心了。

  既然结盟,那作为盟友,南唐肯定不会来攻打了,再者,北宋若是来攻,李煜也做出了承诺,肯定会前来相助,这就相当于一下子消除两大隐患。

  当然,这只是吴越之主的一厢情愿。

  “陛下,您真的要与那吴越结盟?”御书房中,韩熙载、朱令斌等一众武将都在,就连雪林、雪木兄弟,了缘也都在列。

  “百利而无一害,为何拒绝呢?”李煜反问。

  “可是,我大唐与吴越之间,乃是世仇,想当初”

  “那些都是过去。”李煜知道陈乔想要说些什么,打断道,“而且,结盟对我们来说,益处多多。”

  “最明显的,当然就是这些金银珠宝,还有两百匹良驹。”了缘笑道。

  李煜笑道:“不错。这些东西可以白拿,为何不拿?朕只不过口头上给他们一个承诺而已。”

  “北宋要攻吴越,朕答允出力,但若是朕自己出兵攻他呢?”

  “而且,朕答应与他们结盟,一来的确可以令北宋心生忌惮,二来也可以迷惑吴越,这样,我们若是准备充足,想要攻取吴越之时,也能起到奇效,三来若是我们首先攻取南汉的话,吴越作为盟友,也该为我们提供帮助。”

  其实,李煜心中还有着一句话没有说。

  历史上慕容延钊本来想要借助攻打湖南之名,借道湖北,从而出其不意之下奇快的控制了湖北,这件事虽然因为李煜的到来,而没有发生。

  但是,这也给李煜一个启发。

  如今,吴越主动前来结盟,也就是说吴越首先对于南唐,是有些忌惮的,其次,他也担心强宋攻打,也算是有求于大唐。

  如此一来,若是李煜提出攻取南汉之事,从而借道吴越境内的话,这吴越之主也断然不会拒绝。

  只要是不拒绝,那么就有可能假道吴越,从而控制吴越!

  自从苏灵告知吴越使臣前来之时,李煜心中便是有了这个打算,只是,这属于绝密,计划安排又未成型,如今倒是不用告知大家。

  在李煜没有做出出兵计划之前,南唐倒是一片祥和,由于兵势正盛,其他一些小的政权也不敢来挑衅,而北宋也有着事情忙,无暇顾及,就使得这一段时间,大唐经济、文化的发展极度繁荣。

  

第二六一章:军为首

  李唐之后,诸侯争霸,天下纷乱,但凡有些实力者,都想要称王称霸。

  而在乱世之中,自立为王似乎也变得简单。

  只要手中有兵,就有希望。

  而兵的来源,一部分是贫苦百姓无奈于生计,只为了有个馒头充饥填肚子就肯以命来搏。

  还有一部分是心存精忠报国之心抑或有着抱负,而发自内心的想要当兵。

  但大多数兵者,却都是被逼的。

  关于这一点,李煜也有些印象。

  像水浒中林冲被充军黥面的事迹大家都耳熟能详,就是被迫为兵的例子,其实,这种黥面制度真要追溯,怕是可以追溯到五代。

  五代时期,豪强林立,倾刻更替,自然大家争相募兵,征伐不息,时间长了,没有好的兵源就只有强征一途。

  五代时幽州刘仁恭曾规定,凡男子年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全黥“定霸都”。

  宋代司马光也曾在中记载,对应募士兵,“皆文其面,以记军号”,以标明隶属关系,防止逃亡。

  与黥面的出发点一样,这时的军法极为严酷,后梁太祖曾规定:“凡将校有战没者,所部兵悉斩之,谓之拔队斩。”

  与此同时,为驱使部下卖命,有的帝王对骄兵悍将又十分姑息纵容,导致军队骄悍,纪律松弛,顺风仗还好说,但打起逆风仗来往往溃败如山倒。

  而后周能成功崛起,就得益于周世宗柴荣铁腕整顿军纪。

  后周于显德元年在高平之战险遭失败后,先斩不战先溃的右军主将以下七十余军吏,使“骄将惰卒始有所惧”,又选诸军精锐者升为上军,羸弱者予以遣散。

  还挑选各节度使属下的“骁勇之士”,“以为殿前诸班”。“由是士卒精强,近代无比,征伐四方,所向皆捷。”

  当然,和平年代的宫中侍卫抑或各个王府侍卫,以及一些特殊的编制队伍,并不需要强收兵丁。

  因为,一般府中侍卫,有真材实学的不少,但凭关系挤进来混份肥差的更多。

  宫中侍卫,尤其一些王府侍卫,日常又没有多少事情,在平常百姓面前还能抖抖威风,且每月俸禄也不低,自然所求者多。

  这也就像后世的公务员一样,地位超然,待遇又好,所以几乎很少人愿意主动去当兵,反而更倾向去当侍卫。

  尤其是乱世。

  因为,一场仗下来,会死很多人。或许,还没熟悉军中生活,已经没机会熟悉了。

  尽管如此,哪怕世道再乱,哪怕就算中原之地都十室九空,但依然会有很多兵。

  没有兵,就没有争霸的资格,对于兵而言,可能不选择当兵,就相当于选择了死亡。

  所以,权衡之下,当兵虽然容易死,但也好过立刻被当权者威逼而死吧?

  世道如此,谁都不能改变。

  李煜知道,南唐十数万兵中,大多数也都是曾经这般征来的。

  想要一统天下,除了需要政治、经济齐头发展提升国力外,最基本的必然是以军队为主,打出一片大好江山。

  李煜对这种强迫征兵的法子比较反感。

  他虽然如今无法改变天下,但却能在南唐管辖范围内进行改变。

  “率领天下最强的兵,横扫天下,打出一片壮阔江山,傲立天下,让大唐每一位当兵的人都成为这个天下最骄傲的人、最受敬仰的人!”李煜用力攥紧了拳头,心中这般想着。

  两湖之战中,李煜收降了许多兵将,但是,也损失了不少精兵强将,尤其是后来与慕容延钊大战之中,损兵折将许多。

  就连血刃,都损失殆尽。

  但好在路风带回了一支队伍,虽说战力尚且低下,但的确是潜力无穷,有着无限可能。

  最让李煜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兵士自从到达金陵后,到现在不过两个月时间,却是在欧阳狼和路风的率领下,在血刃独属的训练场所之中,经过数十天时间的磨砺,已经有了一星战将站力。

  真要说起兵士数量,大唐其实在战后,兵丁数量是增多的。

  因为降兵的数量比之战争之中损耗的还要多。

  只不过,这些兵士并不如路风带回的那般人一般潜力巨大。

  两个月时间,这些兵士也算是适应了金陵,适应了大唐军队的种种规章制度,适应了大唐的军队生活。

  只是,相比老兵来说,无论是执行力还是配合,还都差上许多。

  想要再动兵,自然是需要尽快让这些兵士完全融入,让他们彻底发挥出战力水平,如果可能,战力能在新的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