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大腕崛起 >

第17章

大腕崛起-第17章

小说: 大腕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唐语气陡变:“现在刚有点名气就沉迷情情爱爱实在不是明智的作法,如果真的想恋爱,我也不会阻拦,但起码要做的隐秘点,不要搞得人尽皆知,至少能瞒住我才算及格。”

何沐猜到大唐话里的意思,估计是他和刘诗施走得太近这件事传到他的耳朵里,引起他的一些猜测,至于是谁嚼得舌头,何沐首先想到的就是平时沉默不语的米敏。

助理在帮助艺人打理一些琐碎事务的同时还兼具了为经纪人监视艺人的功能,这是很正常的,经纪人不在艺人身边,他必须通过这样那样的途径了解到艺人的详细情况,以便做出针对xìng的措施。何沐并没有怪谁的意思,只是,只是这件事他实在冤枉。

“老唐,我真的没和谁谈恋爱,剧组里是有一个北。京小丫头,我们就是关系好点,根本没什么事实,我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现在就想着演戏。”何沐做着无力的解释。

大唐不以为意道:“不用解释,就算有事实也没关系,还是那句话,能瞒住我就算你成功。”

结束了和大唐的通话后,何沐并没有进行深刻的自我检讨与批评,也没有诚惶诚恐因噎废食的发誓从此再也不和刘诗施说一句话,在他看来,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完全没有的事何必在意,以后该怎么和刘四嫂处就怎么处,顶多以后做什么防着点小米那丫头,无间道什么的太可怕了!

12月8rì,何闰东、林家羽等几位台弯演员最后进组,所有主创基本到齐,《少年杨家将》正式在唐人馆一层举行开机发布会。

因为《少年杨家将》本身就是大投资,而且投资方唐人、华谊都是影视界大鳄(这个时候虎狼被选择xìng忽视),另外还有胡鸽、何闰东两位当红偶像倾力加盟,所以自然吸引了大批媒体蜂拥而至。

何沐还是第一次参加电视剧的开机发布会,感觉很新鲜,因为本剧主创众多,所以大会安排分批接受记者提问。

第一批是导演和制片人接受提问。唐人老总蔡亦侬亲自来了,华谊和虎狼却没有派大人物出席,也算是表达了对唐人拍摄主导权的尊重。

看完第一批的提问,何沐的新鲜劲就去了大半,这,这也没什么意思嘛,问题不够针锋相对,回答也不够妙语连珠,听的人直想打哈欠。

第二批是反派阵营,包括了耶律斜、潘仁美父子以及皇帝宋太宗,也没有什么亮点,记者甚至连提问的yù望都没有。这里面唯一有点话题的也就是唐人新人袁泓,不过他现在还没有什么挑大梁的戏,在《新聊斋志异》中他是一个单元的主角,不过这部戏还没播,所以他并不被公众所熟知。

第三批女xìng角sè阵营同样如此,刘诗施、刘晓婕、林家羽、童媱等几个小女孩基本都是嫩的能掐出水的新人,记者们能够问出的也就是“你们觉得哪位郎最帅”之列的问题,她们怎么好意思说出口,你推我,我推她,最后哈哈哈,什么也没说。

最后一批男xìng阵容,这是整个发布会的高。cháo,也是亮点。胡鸽人气正盛,何闰东、陈龍也都是当红偶像小生,媒体朋友们总算找到了可以施展本领的地方,长枪短炮夹枪带棍的直扑几位主角而来。

何沐是庆幸的,人们似乎忽视了他,这样也好,何沐心想:你们最好把我当成大二三郎那样的路人,小爷我就冷眼旁观四五六郎怎么和媒体过招,就算是学习观摩了。

何沐想得很美,但最终还是难逃有心人的眼睛。

一位《南都娱乐报》的年轻记者被点到提问,他站起来将矛头对准与世无争的何沐,“请问何沐先生,在之前唐人的宣传中,杨七郎的人选一直是台弯小生彭余宴,可是后来为什么会换成你?能说明一下吗?”

靠,还真让老唐猜着了,竟然真有人问这么尴尬的问题。何沐接过话筒,气定神闲道:“选角的工作一直是唐人公司在负责,为什么这个角sè会落在我的头上我想应该由蔡总来回答你。”

对付媒体第一招——太极推手。

蔡亦侬笑着回答道:“杨七郎到底该由谁来演我们也是刚刚定下来的,至于之前彭余宴的说法只不过是媒体们捕风捉影的自说自话,我们从没有做过这种宣传。”

“那么是什么让蔡总挑中了何沐先生来扮演这个角sè呢,是迫于其他投资方的压力吗?”这位记者朋友似乎了解一些内幕。

“我和我的合作伙伴相处的非常愉快,并没有谁给我施加压力,而且我也相信这个剧组会是一个愉快的剧组。”蔡亦侬巧妙地避开了记者的问题。

就在该记者还想对何沐发问时,蔡总提示道:“有请下一家媒体代表发言。”

很快就有人抢走了话筒,问题又回到了胡鸽几人身上,蔡亦侬微不可查的瞥了何沐一眼,他依然若无其事云淡风轻的样子,刚才的问题并没有让他有丝毫动容,身旁几位小生的受追捧好像也没能引起他的一丝艳羡。

他是太能装,还是天生的高人风度呢?

(那个记者有没有人有兴趣,这可是长期龙套,出场率很高滴~)

第二十九章喝彩

两个小时的开机发布会过后,剧组没有停歇,《少年杨家将》正式开拍,导演安排的第一场戏就是何沐饰演的杨七郎在街上追人骑马的戏份,为了看这场戏,本打算马上回学校的刘诗施同学决定明天再走

“替身准备好了吗?”李国利导演问陶趣多副导演。

“准备好了,”陶趣多应道,“不过何沐要求自己上。”

李国利看了一眼已经换好服装的何沐,“马上的戏难度很大,需要站在马背上,你有把握吗?”

何沐大咧咧道:“没问题的,我的骑术挺不错的。”想想那些从马背上摔下来的rì子,如果不在马背上露个脸,怎么对得起那些摔过自己的马兄马弟们。

现在的演员越来越娇气,稍微有点危险的都是替身上,所以片子拍出来越来越假,既然何沐勇敢地提出不用替身,李导当然要成全他,但是如果这小子失手了,受伤了,那么不好意思,该歇菜歇菜,该换人换人。

“各部门预备开始!”随着李导一声令下,《少年杨家将》的第一场戏,何沐真正演艺生涯的第一场戏开始了!

七郎杨延嗣,生xìng活泼可爱没心机,是家里的开心果,本剧中关于杨七郎的设定基本就是这样。他第一次出场就是和人打赌,用自己的两条腿追四条腿的马,在闹市街区上演了一场飞檐走壁的追逐大戏。

经过了《女诡》的小试牛刀,何沐基本明白演戏是怎么回事儿了,再加上刚学过的表演课程,他对演戏也有了更深的体悟。在导演一声开始之后,何沐撒腿狂奔,紧紧跟着街上的一人一马,途中打翻了大叔的摊子,卖个萌就混了过去。

这段戏没什么难度,只要何沐把七郎那种活泼顽皮的感觉演出来就好了。不过第一条导演并没给他过,他要求何沐再顽皮一点,表情再丰富一点,多一点挤眉弄眼,何沐想了想,这样的七郎就有点鬼马了,不过既然是导演心中的七郎,何沐只能按他的要求来,以他的身份地位还不够格对导演提意见,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服从。这时候千万不要脑残的对导演说:我觉得这个角sè应该是这样的起码演过两三部戏,偶尔有人叫你一声老师的时候再说这话吧。

第二遍导演很满意,夸赞何沐表情很到位,何沐也明白了只要自己保持这样的表演风格基本就可以应付的了接下来的表演。

下一场是在大街上飞檐走壁的戏,这场戏需要用吊威亚。何沐跃跃yù试,之前跑龙套的时候连威亚都没吊过,这一直是他的一大遗憾,他是一个喜欢体现新鲜事物探索未知的人,喜欢尝试一切没试过的东西。

在电视上看那些凌空飞舞的侠客总觉得既帅且酷,心向往之,但真正吊在威亚上真不是那么回事,你的身体完全被那几根线悬着,完全不受自己的控制,你能做的就是摆姿势念对白,这时候你才会羡慕脚踏实地的感觉。

威亚对演员也是有基本要求的,起码你不能恐高,另外身体素质也要不错,何沐完全达标,尽管脚下无根的感觉不好,不过儿时的武术功底让他可以轻松地在威亚师的配合下完成飞檐走壁等高难度动作,只是有些经验缺乏引起的失误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再来一遍就可以完美达到导演的要求。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杨七郎要从房上凌空一跃跳到下面的马背上。原本导演的安排是“跳”由何沐自己完成,但是在马背上的戏就交给替身,到时候用替身的背影加上何沐的上半身特写通过混合剪辑就可以敷衍过去。

不过现在何沐要亲自上马,武行为他做好了足够的安全措施,确保他就算摔下来也死不了,李国利的要求是何沐跳下来后双脚站在马背上,这是比较扯淡的,凭空把难度上升了一大截,只为耍个帅,好在马背上本来就有一个武行演员,何沐算计了算计,只要站在马上之后双手扶住前面武行的肩膀,应该不至于落下来,毕竟他还是有点武术底子的。

导演一声令下,马从下面冲了过来,房顶上的何沐一跃而起,他抓住时机,两脚准确无误的站在马背上,然后双手扶着马背上那位武行的肩膀,只是他低估了马奔跑时的颠簸程度,马刚跑了两步,何沐的身子已经不可控的倾斜了。

周围的群众演员,以及群演外面围观的一众工作人员包括刘诗施等几名演员都倒吸一口凉气,眼看着何沐就要摔下来了,他们有的捂眼睛,有的叫“小心”,可就在何沐身子已经倾斜九十度的时候,他又奇迹的扳了回去,围观的五郎陈龍叫了一声“好骑术啊!”,因为他看清何沐是用双脚勾住马的脊背,然后硬生生把自己拉了回来,最难的是正位之后他没有坐在马背上,而是仍然保持站立姿势。

陈龍演过太多的古装片,武侠剧,骑马已经是家常便饭,但他却不自信能达到何沐的水准,如果是他遇到这种情况,轻则擦伤,重则骨折,搞不好小命堪忧,能在马上面玩这种花样的他印象中只有教他们骑马的教练。

李国利喊咔后,带头为何沐鼓掌喝彩,他的表现出乎意料的jīng彩。

陈龍在鼓掌,他是钦佩的鼓掌。

刘诗施在鼓掌,她是红着脸在鼓掌。

胡鸽也在鼓掌,不过一想到自己的立场,他马上停了下来。

胡鸽在拍《仙剑奇侠传》的时候认识了彭余宴,两人也因此成为好朋友,两个月前听他说他将出演杨七郎,胡鸽非常高兴,兄弟俩又可以一起拍戏了,可是没想到前些天他从公司内部得知杨七郎换成了投资方虎狼影视旗下的新人何沐,而兴冲冲到北。京准备签合同的彭余宴则失落的回了台弯。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胡鸽为好兄弟鸣不平,所以一开始就对何沐不假颜sè,即便如今何沐的骑术和表现征服了在场所有人,也包括他,但他心里还是有点疙瘩。

何沐从马上跳了下来,完成表演之后还心有余悸,心想还好哥们小时候骑过骡子。

第一场戏完成的很快,大大出乎李国利的预料,原本预计就算武行替身也要拍个五六条,没想到何沐竟然完美的一条过了,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导演喊着下一场,何沐又投入到第二场戏中。

场景从街上转移到了街边的一家酒楼,新出场人物包括胡鸽饰演的杨六郎以及台弯女孩林家羽饰演的柴郡主。

虽然这场戏以杨六郎和柴郡主的初识为主,但也要体现出六郎七郎的兄弟默契,还好胡鸽表现的相当敬业,虽然戏外和何沐形同陌路,不过在戏里面就跟亲哥俩似的,让何沐恍惚以为之前认识的那个不是胡鸽。

总之两人的配合还算不错,加上比较难拍的打戏,一个上午就完成了。

下午剧组分成AB两组,A组拍胡鸽,B组拍何沐,巧的是陶趣多负责B组,这算是何沐陶趣多的第二次合作。

下午的戏份要轻松很多,主要就是杨七郎在天波府中和他娘他妹他嫂子扯扯闲篇,逗逗闷子。

对何沐来说比较有难度的就是大段大段的对白,杨七郎古灵jīng怪,话也多,他半集说的话比何沐在《女诡》中所有台词加起来还要多。尽管昨晚他就已经把对白背的滚瓜烂熟,但拍戏不是朗诵,还要加上表情动作,何沐刚开始有些吃力,后面才渐入佳境。

而对于负责B组拍摄的导演陶趣多来说,最大的麻烦就是拍小孩子的戏。

饰演杨八妹的小女孩赵梓存才八岁,虽然很可爱,也很有表演天赋,但毕竟是小孩子,领悟力不及成年人,有时候做的不到位你还不能说的太重,要细声细气的和她商量,是不是这样做会更好一点,还有说这句话的语气可不可以再调皮一点?凡此种种,不一而是。

虽然小演员让导演很头疼,但却赢得了所有演员们的喜爱,不仅佘赛花和大嫂二嫂三嫂喜欢,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