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小领主 >

第95章

春秋小领主-第95章

小说: 春秋小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罃对赵武的行为也很满意,赵武修建虎牢快速而坚固,使他的策略得以妥善实施。如今郑国投降,陷于连年苦战中的晋国人仿佛在漫漫长夜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而这一切都在于赵武筑城的快速。荀罃也顺着国君的话夸奖说:小武有智啊!常言说:君子诱于义,小人诱于利。诸侯国常年出战,已经疲惫不堪,光是一个“义”字已经驱使不了他们了。小武因势利导,对各国诱以利益,使得参与筑城的诸侯国人人踊跃,更使得虎牢城得以提前完工,这才是郑国屈服的关键。”
  悼公附和:“列国都已经困顿不堪,这事寡人也知道。原本寡人以为列国恐怕没有物资供应虎牢,但现在看来,列国的物资很丰富嘛!通向虎牢的大路上,络绎不绝都是列国运送物资的车辆,不用我晋国催促,列国就将物资堆满了虎牢的仓库,这是我晋国的德行啊!”悼公这话,说得大家都翻白眼,不过,却没有人反驳。悼公接着说:“列国帮寡人戎守虎牢城,寡人正想着给他们一点补偿。我听说虎牢各市场都不收税,寡人以为还是收点吧!当然,虎牢收取的税收我晋国也不要,全部拨付给戎守虎牢的列国军队,如何?”
  栾黡立刻跳了出来,大声说:“新军佐赵武自去年战斗到今年,已经超过了服役极限。如今他立下了筑城的大功,国君要奖赏,那么我下军甘愿担任虎牢戎守的职责,请君上许可。”
  栾黡跳出来争夺虎牢戎守的职责,是因为现在的虎牢城实在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大市场,这里汇集了几乎华夏所有国家的货物,其货物之多是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在这座城市里担任征税官的职务,哪怕是只征收轻微一点税收,那也是一笔巨款,指头缝里露出的一点残渣也足够养活一个家族的领主武装了。
  栾黡急切地跳了出来,其余的晋国正卿对这位前任元帅的儿子都不好意思争夺,因为栾书当初承担弑君的名义,其实是挽救了晋国的封建秩序。在场的封臣们虽然明知道这是一块大肥肉,但都不好出声反对。他们将目光转向了赵武………在场的人当中,唯有赵武有资格与栾黡争,因为虎牢是他修建的。
  赵武扭了扭身子,悠然神往的回答:“我现在最想念家中的浴池,好温暖啊!”
  悼公点点头:“既然武子一心回家,那么寡人许可新军回国休整。韩元帅那里公务压身,武子回去后多替元帅分担一点。”
  赵武起身告辞。他走出国君的大帐之后………帐内人继续讨论虎牢关城守的官衔,栾黡表现出自己的强横态度。国君不放心,担心栾黡过度征敛使诸侯国厌烦,他任命栾黡为虎牢城守后,又提议张老为虎牢副城守,辅佐栾黡进行征税工作。
  各项安排讨论完毕后,国君走出军帐,邀请荀罃与栾黡同行,巡视赵武修建的虎牢新城。


第八十一章终于称霸天下了
  这座虎牢新城采用了类似唐朝的“里坊”,每个巷道都用厚厚的土墙间隔,巷道口竖立着一排可移动的木栅栏。每到傍晚时分,木栅栏关闭,各个巷道都成了封闭的区域。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防火,另一方面则是让列国的军队划片居住,互相不干扰。
  国君巡视完成虎牢城的建筑,嘴里啧啧赞赏:“早听说赵城整洁繁荣,这虎牢城是不是仿造赵城建造的。寡人自登位以来公务繁忙,一直有心去赵城游玩,却没有片刻闲暇,这次回国后,一定去赵城看看。”
  荀罃在一旁解释:“这座虎牢城与赵城基本相似:赵城也有类似巷道,但街巷口却不封闭。武子把虎牢间巷封闭,恐怕是担心列国军队驻扎虎牢期间,相互寻仇吧!”荀罃指的是齐鲁两国的世仇。这两国军队只要脱离了晋国的视线,彼此间就无所不用其极的使用暗杀、行刺、伏击等种种手段。而列国间类似齐鲁这样的仇敌也不少。这些人在霸主国的压迫下,一起出兵来到虎牢,但背后却互相恨得牙痒痒,总希望用尽各种手段除去对方。
  在不久前,晋悼公召集诸侯的会盟上,鲁国的执政孟献子担任鲁襄公的礼相,鲁襄公居然在会盟仪式上给晋悼公叩首。当时荀罃大惊,说:“上面还有周天王在,而您给寡君(向他国人对自己国君的称呼)稽首,寡君很害怕。”
  孟献子在一旁回答:“因为敝国地处东海,紧邻敌国,寡君把国家平安的希望全寄托在贵国国君的身上,岂敢不叩头!”孟献子当时那番话,表明在东方,齐国的霸道已经十分过分了。鲁目把国家安全寄托在晋国身上,可见齐鲁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可协调。
  悼公感慨:“武子筑城的手段变化多瑞,总能因地、因时而异。下次国都筑城,寡人一定请武子主持。武子现在走了吗?”
  栾黡回答:“刚才士兵来汇报,说新军已经出发。君上知道的,武子的新军向来移动如风,这会儿的工夫,没准已经跑出十里路了。”
  悼公遗憾的叹了口气,栾黡继续说:“刚才士兵来汇报,说他是吴王寿梦的使节,听说诸侯在此会盟,他也要求参加会议,只是不知道这使节的真假。”
  悼公大喜:“寡君登位三年,几经努力,终于使郑国归降,如今吴国也来会盟,太好了,我应当召集诸侯会盟手鸡泽,重申盟约。”
  会盟诸侯,在春秋意味着“盟主上位”登上了霸主宝座。晋楚争霸多年了,这次连吴国也要求参加会盟,说明晋国终于在这场争霸战中赢得上风。
  副帅智罃(荀罃)也很兴奋,他马上询问:“是否需要追回新军,或者通知元帅赶来鸡泽?”悼公回答:“修筑虎牢是你智卿的建议,这场会盟,就由荀卿来主持吧!”
  智罃(荀罃)想了想,意味深长的回答:“看来吴国与楚国交战,吃了不少败仗啊!”
  吴国向来如此,他与楚国交战,每遇失败就想寻找一位老大哭诉。但一等他稍有小胜,自然而然傲了起来,并以为:楚国是超级大园,咱把楚国都打了个旗鼓相当,干嘛要去做别人的小弟,不行!别人做我的小弟还差不多。所以,只要吴国要找人哭诉、要寻求结盟,甭问,最近它又被楚国揍了个鼻青脸肿。
  吴国被人揍,晋国正中下怀。悼公马上又命令公族大夫荀会到淮上去接吴王,千叮咛万嘱咐,要求荀会态度一定要恭敬,要小心抚慰吴王那受伤的小心肝。吴国每次战胜楚国就称“王”,失败后找中原老大哭诉的时候,就去掉王号,估计那厮现在又是“吴君”了。
  考虑到齐国的大国地位与不逊态度,召集他来结盟的人选也几经选择………“晋国第二才子”士匄受命出使齐国。士匄对齐国的通告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华,在春秋这个词汇贫乏的时代,士匄话里有话的说:“寡君派我前来,是因为现在局势不稳,大家对于灾祸缺乏防范。寡君希望和兄弟们(各国国君)见个面,商讨对付不服从的国家,所以特意派我来请求结盟,敬请贵国君主光临会盟。”
  士匄是晋国除了魏相(吕相)之外,第二位文采斐然的能言善辩之士,他这番彬彬有礼的话隐含着浓重的威胁味道,大有齐国不屈服,晋国就立即动手的意味………这行为,在现代来说就是:找茬、为战争寻找理由。
  齐灵公听出了士匄的威胁意味。他自己不愿去当晋国人的听差,但现在是紧要关头,在非常时期,齐灵公总是很乖巧听话的。于是,齐国大子(长子、世子)光受命代表齐国,立刻动身前住鸡译参加盟会。
  当晋国国君紧张筹备盟会时,新军正在归心似箭的向国内赶路。这天,大军穿过棘门,新军士兵像往常一样解散,作为正卿之一赵武不能直接回家,他必须先去元帅府交卸军务。
  此时,晋国国内,卿大夫们几乎都随国君出战了,留守的唯有元帅韩厥与士师(大法官)士弱。
  这次见面,七十多岁的韩厥腰明显佝偻了许多,他从如山高的竹简里抬起头来,打量了一下赵武,欣然的说:“你在虎牢城的行为我都听说了,做得很好。虎牢地处中原腹心,实在是物资交汇的好地方。如今各宗族都穷困不堪,你在虎牢城帮助晋国卿大夫们出售剩余物资,使他们得以喘口气,功在于国,我很满意。”
  韩厥的身边,韩起一脸苦相的从竹简堆中探出头来,苦笑着冲赵武说:“武子,你回来了就好,快从你赵城学宫调一百个学生来,这些案牍工作实在耗费人的精力,我受不了了!”
  司法官士弱也满脸苦相:“武子,你们走后,所有的担子都压在我们头上,每日里传送的竹简文书有数十车,我等三人哪里看得过来?武子,快把你的学生调过来一些,再这样下去,我也要发疯了!”
  赵武拱手向韩厥祝贺:“元帅,我在路上接到消息,说郑国投降了,此外吴国也将参与盟会,我们终于又称霸了,国君目前正在鸡泽筹备盟会事宜,所以。。。。。。。”士弱接上赵武的话:“所以,我们这几个人要忙到国君把盟会开完了。”
  韩厥神色平静的放下竹简,轻轻的说了一句:“我晋国终于又称霸了!”
  国家称霸,这就是执政的功劳。晋国自景公开始,在楚庄王的攻击下暂时失去了霸主地位,其后经过两代人的努力,到了悼公这一代,在韩厥担任元帅期间,晋国再度称霸,这也意味着韩厥的个人事业达到了顶峰。才刚担任元帅三年,就取得了前两辈人几经努力梦寐以求的成果,韩厥要说不激动,那是客套。
  稍停,韩厥又评价:“副帅荀罃主持盟会,这很好。我已经老了,荀罃还年轻(五十多岁)。由他主持盟会,才能更好的将晋国霸业持续下去。阿起,来,替我书写一份贺词,送给国君。”
  赵武在旁边搬了个座,轻轻的坐了下来,继续说:“我路过魏地的时候,见过令狐颉,当时令狐颉已经陷入了弥留,可惜我军令在身,不能替令狐大人送终。”
  韩厥抬起眼来,深深的叹息一声:“又一个老友去了!我琢磨着,这几天也该收到令狐颉(魏颉)的告哀消息了。”说罢,韩厥轻轻的抬手,示意韩起放下笔:“且等几天吧!等令狐颉的消息确认了,我再给国君写信。”
  韩厥的话说完了,士弱赶紧插嘴:“武子,如今各地的巡警制度已经安排完善。还有,各里所的华表已经竖立完,我这里脱不开身,你回来了,替我巡视一下四处,看看各地是否将刑律篆刻在墙壁上。还有,顺便监督一下各地的司法官,看看他们是否公正?”
  古代的“华表”筒称为“表”,意思是“表明正义”。竖立华表的地方就是老百姓告状的地方。在春秋时代,各地司法载判所都在门口竖立两根华表柱,表示此地接受诉状,会替百姓表明正义。春秋人一般都认为:阳光下的正义才是正义。正义从不怕曝露在阳光下,那种需要隐藏起来、需要封杀真相的正义………别逗了,华表竖立的地方不把这叫“正义”。
  赵武懒懒的伸了个腰,回答:“我从赵城给你调两百学生来,但你们要给我放两个月的假!现在是三月,我领地里刚刚春耕完毕。去年,领地内的秋收我没参加;今年,领地内的春耕我又不在家。现在,我无论如何要去看看百姓耕作的情况。说实话,我心里老怕自己缺粮。”
  韩起伸头替父案回答:“你要两个月假期………没问题!只要你尽快调两百名学生来就行,这里有大量的案犊需要处理。”
  韩厥和善的回答:“武子从去年出战,一直打到现在,也该回家看看了。士弱,将调兵虎符给他,等武子休息完毕,可以直接从赵城动身巡视各地。”
  赵武也不谦逊,他拱手辞别了忙碌的韩厥等人,转身走出元帅府。此时,晋国的国都显得有点空旷,国中的青壮武士都出战了,留下的都是一些未成年人或者老人妇女,这让国都的大街上显得人影稀疏。
  一队巡警敲着腰鼓沿街走来,见到赵武这位顶头上司,他们躬身行礼,脚下却不停,继续沿街巡视。巡警敲鼓巡逻,这是出于赵盾的理念,赵盾认为刑罚必须摆在明处,不能隐蔽执法或者钓鱼式执法。所以,巡警队用鼓声警告意图作歹的人,这是提前阻止犯罪。鼓声转过巷口,在两个街巷的交汇处,另一支巡逻队走了过来,双方相遇的时候彼此行了个礼,然后各自转身,返回自己负责的治安区继续巡逻,继犊周而复始的巡逻。
  赵武盯着这支巡逻队片刻,又将目光转到了街市上,轻轻的摇了摇头。
  在晋国正卒都出战的情况下,国内的治安状况没有因此而恶化,这就是巡警队的功劳。目前,国内的男丁都出战了,店铺里只剩下女人儿童老人在工作。其实,不仅店铺,工厂的状况也是这样,连许多农田里下地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