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小领主 >

第74章

春秋小领主-第74章

小说: 春秋小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起说完,昂头领着单姑娘出门,在门口,单姑娘翻身叮咛:“你可要快点哦,我在家中等你。”
  两人走后,赵武转向鲁郤姬,问:“王卿之女,居然这么容易泡上?”鲁郤姬低头微笑。赵武自言自语:“那我今后要多练习一下唱歌。”屋子里的人暴汗。
  赵武起身:“我回家就派家臣来接收人手,你现在可以通知郤温了,似乎长鱼矫也躲在甲氏狄人那里,能帮我顺便打听一下吗?”
  赵武回家的时候,还没见到娇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师偃、齐策欣喜的笑容,齐策正鬼鬼祟祟向师偃嘀咕:“从此之后,我赵氏后院不再一家独大,王卿之女,真是我赵氏的荣幸啊!”
  “是呀是呀!”师偃点着头:“说起来,这个主上可真是能振兴我赵氏啊!你瞧,你我正担心着,问题就解决了!”
  “什么问题解决了?”赵武从后面过来发问。
  俩人回身一看赵武出现,师偃马上回答:“没有问题,一切都没有问题。”
  赵武有点郁闷:“看来,有问题的是我,娇娇怎么说?”
  齐策反问:“赵氏再纳夫人,这是主上自己的事,你是家主,谁有权力说话?哦,单姑娘已经住进东园,主上,你是要先成亲再去通报单公,还是先取得单公同意,再举行婚礼?”
  赵武挠了挠头:“我做主就行了?真是个好时代啊!嗯,终究是王卿之女,不可怠慢了,一切走正常礼节吧!”
  师偃挽起袖子:“我来!”
  赵武打断师偃的话:“师偃,你不能去,香町那里,鲁郤姬手下三千到四千郤氏流浪武士要投靠我们,你去接收。”
  “竟有这样的好事!”师偃感慨:“王卿之女果然旺夫,晋国顶尖的精兵啊!轻轻松松就随单姑娘一起入门了!”
  “说什么呐?”赵武不悦:“娇娇当初的陪嫁也不少。”
  “知道知道!”师偃回答:“现在卿大夫都在参加魏相葬礼,乘人都不注意,我们赶紧把这事做了。魏相葬礼不如让师修出面,他是我赵氏礼仪教师,这事由他出面正合适。”
  赵武一边点头一边向后院走,稍停,他犹豫地停下脚步问:“后院,没打架吧?”
  齐策微笑:“娇娇也是我国正卿之女,怎么会不知礼仪呐!顶多就是找你闹一下,主上别怕,这事说到哪里,娇娇也无权反对。而且,我认为单姑娘进门后,娇娇一定会更可爱一点。”
  “那就好”赵武迈步走进后院,留下奸笑的齐策与师偃。
  魏地,卿大夫们正在秘密商议如何反击国君。突然,栾氏派来使着报告:“元帅去世了!”
  栾黡活像听到了晴天霹雳,他大叫:“你胡说,我父亲只是小小的身体不适,怎么会突然去世?”
  栾氏武士哭诉:“元帅把赵武子与史官的对答放在手边,每读一次都要叹气,吃不下睡不下,昨日,元帅撒手人世。”
  栾黡暴喝:“赵武,我与你势不两立!”
  韩厥没出现在场,代替韩厥参加会议的是韩无忌,他平静地提醒:“不关赵武的事情,也不关史官的事情,阿犀,你要把这事闹到让史官记录下来吗?不要让你父亲再蒙羞了!”
  韩无忌这话,令在场的人鸦雀无声。春秋时代,历史是神圣的,谁都不敢冒家族名声被史官记录在案的风险。
  荀罃轻轻说:“元帅去世,国都面临重大调整,让我们快点结束葬礼,回国都听侯君上裁决吧!”众人这才醒悟:元帅去世,又一个卿位空了出来,而且是最重要的卿位。
  此时,宋国在楚国持续不断的围攻下已经摇摇欲坠,栾书去世时,楚军已围攻宋国国都数月,宋国国都的曹门摇摇欲坠,在紧迫的形势下,悼公紧急任命了新的执政韩厥。新调整后的晋国四军八卿人员为:中军将韩厥;中军佐荀罃;上军将荀偃;上军佐士匄;下军将栾黡;下军佐士鲂 ;新军将魏颉;新军佐赵武。韩厥当选执政是“超拔”,他的职位跳过了原先的第二正卿荀偃(中行偃),而韩厥副手荀罃的职位也首次高于了自己的侄子(荀偃、中行偃)。
  面对当前紧迫的形势,新任执政韩厥的态度相当坚决:“责任与义务从来就是相等的,我们想得到诸侯拥护,一定要先为他们付出辛劳;晋国如果想成就霸业安定国家,就让我们从宋国开始吧!”
  谁都没有想到一贯坚持稳妥道路的韩厥上任第一道命令是下令全国动员,并于当月出征救援宋国。此次出击,晋国上下齐心。晋悼公亲自坐镇台谷(在今山西省晋城县),晋军出征,在彭城附近的郑国与楚国军队,见到晋国如此绝决。楚国子重率军退却,以回避与晋人进行决战。
  这次出征是赵武遭遇的第三次冬季作战了,赵家兵保暖设备装备的很齐全,但晋国其它的军队则痛苦不堪,悼公见到楚军已退,军队冬季作战痛苦不堪,打算也回军休息军力。但韩厥再次出人意料的反对,他说:“不能退,我们征召军队,每次必须有收获而归,这样士兵们才能有信心,才能有战斗的渴望,如今大军已经到了宋国,请君上暂时居住在台谷,其他的事交给我们来办。”
  韩厥随即下令:下军将栾黡率领晋国军队出击彭城,同时,他派出外交使节,要求同盟国出兵助战,帮助盟主老大解决眼下的危机”。
  “我军是不能退啊!”齐策在新军军帐中向赵武解释:“鄢陵之战过后,楚军一直没有休息,而我晋国却得到了一年的喘息机会,此时我晋国出击,正好趁着楚国没有力量进行持久战与他们消耗。韩伯不愧是一个习惯捡软柿子欺负的老狐狸,楚国现在已耗不起了,面对我们的大军,有鄢陵之战失败的前例,他们只能退却以躲避我们的锋芒。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想打哪个打哪个,楚国人只能躲在后面冲我们吐口水,没准他们连吐口水的力气都没有了。”
  齐策正解释着,新军将魏颉(令狐颉)掀开军帐钻了进来,一边寻找座位一边感慨:“小武,我这个主将,还没有你这个副将舒服。人比人比气死人啊!我家帐蓬,蹲在里头像冰窖;你这帐篷,暖和的让人不愿意出去。”
  赵武翻了个白眼:“占了便宜的人还要说风凉话,没见过你这样的主将。”
  赵武说魏颉占了便宜,是因为按规定,新军本应该由魏氏与赵氏两家的私兵组成,虽然新军现在只有一个加强师的兵额,但魏氏只肯出一千人。原本魏相活着的时候,魏家私兵的主力要加入下军,所以才肯在新军中出一千人,但魏相死后,魏家撤回了下军中的领主武装,却不肯在新军中增加兵力,使得整个新军缺编严重。小赵武是副将,却要出七千士兵。
  魏颉一点没有羞愧:“别跟我说那么多,我现在是令狐氏,魏氏的军队是魏氏的,跟我令狐氏没有关系,我虽然是主将,但令狐氏比起赵氏还要差很多,你出七千人,合理合法,我哪里占了你的便宜。”
  对无耻的人是没有办法讲道理的,赵武放弃了争执,他转而询问:“栾(下)军将已经出战了吗?”
  令狐颉坐了下来,他一指武士昆,吩咐:“多烫一壶酒,下军正在开拔,我听说栾黡出发前找匠丽氏要了些东西。”
  前任国君厉公是在匠丽氏园子里被搜捕出来的,这要是在明清时代,估计匠丽氏身家不保,但春秋时代商人的势力很大,他们追讨债务,甚至逼得周王铸造一个台阁以躲避他们的逼迫。周王建造的这个台子就被称为“债台”,其后欠债过多则被称为“债台高筑”。国君被杀后,匠丽氏不仅没有受到打击,反而因为士兵攻击他的住宅而受到了一笔类似“国家赔偿”的财物。而在这次战争中,赵武因为士兵人数不够,首次在军队中编入了庞大的后勤兵编制,于是,一些兵额不够的中小领主有样学样,学习国君的宠臣赵武的行为,向匠丽氏借用部分工匠以填补士兵缺额。结果,匠丽氏也摇身一变,从一个工匠进入了士族阶层………也就是武士阶层,随军参战了。
  武士昆没有理睬令狐颉的吩咐,他正对着灯火翻看着手中的书卷,令狐颉见到自己指挥不动武士昆,他倒也并没有在意,因为他已经预先从韩起等人那里听到过武士昆与赵武之间奇怪的主仆关系,所以他干脆,自己动手,将一个瓷瓶扔进滚沸的汤锅中,一边摇动着瓶身,一边继续说:“我听说匠丽氏从你那里搞到不少新式器械,你怎么就白给他了。对了,单姑娘最近可好?”
  赵武叹了口气:“怎么人人都对她很关心?”
  赵武正式成为晋国八卿之后,他还没来得及对单姑娘的事表态,单姑娘的父亲、周王的卿单子(单靖公)高调宣布认可赵武女婿的身份,并派人送来陪嫁的各色礼物。当时,身在武宫教导军官的赵武拿不定主意,国君悼公倒是乐见其成,立刻吩咐赵武把单姑娘请出来见宾客。
  单公的突然表态引得晋国卿大夫好奇心高涨,当时目睹的孙周再次添油加醋的介绍了当时的情况,结果那场朝会成了一场娱乐晚会,众卿一边赞赏赵武勾引女子的手段高明,一边狠狠嘲笑,你赵武连对方的相貌都没有看清,就用歌声要求擦肩而过的女子私奔,这一行为真是无语了。当时,连赵武的琴学老师师旷闻听,也出来大声痛骂赵武孟浪。
  此后,鲁郤姬带领单姑娘上殿,经过单公家人认证,确认这名单姑娘是原装正版的。鲁郤姬借这份功劳,要求国君赦免郤氏家人,看在赵武的求情与单姑娘(单公)的面子上,晋国诸卿讨论决定:赦免郤氏家人中的郤至,但其余人仍当作叛逆处理。就此,郤至的封地“温”被保留给他的后人,但面积大大缩减了。
  这次出战前,在国君的主持下,单姑娘成了赵武的侧室,就在赵武刚刚与单姑娘成亲当天,就领军出征到了前线,两人连亲热都没来得及。
  这件事细说起来,赵武很冤枉,他并不是想卖弄琴艺,只是有感而发,在大马路上弹了一首曲子,唱了一首歌而已。当时他只会可怜的几首歌,唯有那首私奔歌最受他喜欢,没想到这歌被一个擦肩而过的姑娘听去,他连对方的相貌都没有看清,人家姑娘便一路尾随而来。但无论什么理由,这事就是赵武的错。因为确实是他唱歌勾引了“对面的女孩”做男人就必须负责,他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吞。
  当然,成婚当日,赵武又委屈又心痒又不甘又渴望的复杂表情,又成了晋国大夫的笑料,而令狐颉现在拿这个取笑赵武,是想堵住赵武的嘴,让他不再细究自己兵员上的差额。
  “人人都是老狐狸,我发现满世界唯有我纯朴”赵武低声嘟哝,令狐颉没有理会赵武的抱怨,他拧开瓶盖,嗅了嗅酒热酒的香气,而后补充说:“你韩伯下令了,诸军依次撤退,断后的依然是你。你韩伯说,你有断后经验。”
  “什么叫‘你韩伯’韩伯难道不是晋国的韩伯?”赵武不满的抱怨。韩伯是个老狐狸,他做事稳妥,而且他对赵武的关心比关心自己的孩子还要过分,既然韩伯让赵武断后,说明这次断后是一场有功劳无苦劳的便宜事,赵武也不打算推辞。
  魏颉喝了一口酒,扭了扭身子,让血液流动起来:“韩伯对你的爱护人人都知道,他既然让你断后,是表示他毫无私心,也说明楚军不敢乱动,如此一来,各军走的安心,你也可以慢慢回家,所以我就答应了。从明日起,其余各军依次退却,唯独我军在此地停留半个月,国君从此地出发后前往鲁国。”
  齐策提醒:“我听说齐国这次又出来捣乱了,所以国君动身前往鲁国,是打算教训齐国。”
  赵武拍了拍腿:“世事艰难啊!我听说连周王都经不起这样的常年战斗,而我们一年打了两次仗,都没能使敌国屈服,出战的军队至今没有带回‘征(税)’,就要退却,弄得大家没有收入。这年头,领主的日子不好过啊!”
  赵武说的是:军队出战的目的是为了“征服”现在敌国没有屈服,但国中的百姓已服了军役,等于纳了赋,他们可以不再交税。于是,战争当年,不仅国王没有收入,各大中小领主也没有收入。这样的战争已经连续打了好几年。如今,无论是国君还是领主,都只能靠吃老本了。想当年周王因为发动这样的封建“征服之战”而被迫“债台高筑”。现在的晋国,即使做了两百年的霸主,有丰厚的家底积累,但也吃不住这样的消耗啊!
  赵武这句话表明他已经看出国君转而对付齐国的目的:韩厥是个老狐狸,既然势均力敌的楚国难以征服,军队出战一无所获,只能掉过头找齐国的茬子,揪住齐国的错处不放,再勒索一笔保护费,以减轻晋国百姓的负担。
  封建人都能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