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小领主 >

第47章

春秋小领主-第47章

小说: 春秋小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军接触了,郤家兵散的很开,简直不符合春秋惯例。赵武正在纳闷,彻头的郤家兵已经黏上了楚军头彻………魏家兵的攻击是横冲直闯,却又尽力躲开战车的直接撞击,尽量用战车居高临下屠杀对方的步兵,而用步卒缠住静止不动的地方战车。郤家兵的打法却截然相反,他们的战车直接撞向对方的战车,两边战车车辕粘在一起,跟随战车的步兵纷纷抡起手中的戈勾住了对方的战车,而后一声呐喊,尽力向两边拉扯。
  就在两军头彻绞杀在一起的时候,郤家兵第二彻突然加快了脚步,他们轻松的越过绞杀在一起的头彻,快速的与楚军第二彻绞击到一起………随后,这一彻士兵的动作完全跟第一彻相同,而正在此时,郤家兵的第三彻也加快了脚步,迅速的通过第二彻士兵扯开的缝隙,撞入楚军阵中。
  “绝妙!”齐策拍着车辕赞叹。 “华丽!”赵武用手中的槊敲打着车厢赞叹。
  仅仅一个回合,仅仅一个突击,郤家兵第四彻已经与楚兵接触了。郤家兵的战斗像是华丽的舞蹈,显得轻松随意,与敌军头三个彻行接触在一起只在一呼吸之间,而郤家兵还没有完全展开,就已经完成突入楚军阵中的任务。
  韩起在一旁感慨:“郤缺才华横溢、郤克坚韧不拔………郤家两代执政,百年经营,果然非同凡响。魏锜以勇攻破楚军,场面畅快淋漓;而郤家兵破击楚军的速度比魏锜还快,场面却显得轻松自如………那伙郤家兵简直像在散步。”
  此时,剩下的郤家兵正以散步姿态包围楚军头三个彻行,而前锋,郤家兵的第四、第五彻行正在全力防守,后续赶到的郤家兵轻松自如的围杀了楚军头三彻行,而后,再度开始了自己的舞蹈。跃进、跃进,郤家兵如此不停的跳跃,最前方战斗的总是他们的两个彻行,后面的彻行则一拥而上,以多打少的围攻那些被隔断开的楚兵,而后,他们用戈将楚军的战车勾到一边,腾出道路来,随后,后继军队继续跳跃。
  楚军虽勇,军中虽然有养由基与潘党这样的人物,但依然阻止不了郤家军的推进,眨眼之间,郤至的战车推进到楚王的战车跟前,此时,郤至那身红色的铠甲上没有沾染上一丝血迹,也没有蒙上半点尘土………自始自终,郤至这厮都没有动过手。
  养由基在车上警惕的举起了战戟,此时,郤家兵蜂拥而至,楚王已经陷入了绝望………在他的车后,无数楚兵舍身忘死的向这里涌来;在他的对面,郤家兵的战车已经发动。一旦郤家兵的战车突入到楚王身后,隔断楚王与楚兵的联系,那么楚王车上即使有养由基与潘党存在,等待他的也是被俘、或屠杀。因为郤家军总人数有三万。楚王的车上连他自己,总共三人。
  冲到楚王战车前的郤至,他与楚王的距离虽不说触手可及,但只要他努努力,再冲几步,戈头绝对能触到楚王的袍袖……就在这样的距离上,战车上的郤至优雅的冲楚王鞠了躬,而后一挥戈………他的战车竟然调头了。楚王见到郤至行礼,他也赶紧微微低头,回答了对方的问候,等他抬起头来,直惊得目瞪口呆………所有的郤家军都在调转战车,他们纷纷尾随在郤至身后,重新绕到了出发点,也就是晋军右翼发起攻击的位置。
  郤家军一退却,奋力往楚王身边汇集的楚军涌到了楚王战车身边,看到郤家军退却,他们兴奋的呐喊一声,加快脚步追杀郤家军。郤家军退的有条不紊,等他们回到出发点的时候,拥有先发优势的郤家军,还有时间在追兵赶到之前调转车轮………而后,郤家军的舞蹈又开始了。
  楚军挡不住,也无法阻挡,一身火红战甲的郤至再度杀到楚王身边。神奇的是,郤至再度向楚王鞠躬致敬,等楚王还礼后,他一挥战戟,再次绕着楚王的战车兜了个圈子,回到了自己的出发点。
  一切重新开始,等郤至三度杀到楚王身边,纳闷的楚王看得发呆,派出名叫“襄”的“工尹(相当于后来的工部尚书)”拿弓作礼物来问侯,工尹襄向郤至献弓,彬彬有礼地问候:“穿红甲的将军,您真是个君子,每次见到国君都退避,你是不是受伤不能战了?”
  工尹襄是用楚王的口气说话的。
  楚王认识郤至,因为郤至负责对楚外交事宜,第一次晋楚“弭兵之会”时,是郤至出使楚国并与楚王签定停战协议,因为楚王对待晋国使者极度不恭敬,郤至回国后立即预言楚王不会遵守停战协议,郤至的理由是………“傲慢无礼的人没有守信用的意识。”楚王不可能不记得这位来签约的翩翩贵族,他称呼对方为“红甲将军”,可能是不想提那次停战协议,因为签了协议不遵守的是他,撕毁协议的也是他,所以他才装作没见过郤至。
  郤至风度翩翩的鞠躬,此时,在他身侧、在他左右,厮杀声响成一片。在鲜血飞溅中、在流矢交错中、在震耳欲聋的惨叫声中,在兵器撞击的嘈杂声中,战前曾明确指出楚军弱点的郤至,一身红甲一尘不染,他温文尔雅的回答:“楚君的外臣、至向楚王致敬。我因为随我们的国君出战,托国君的福,参加披甲的行列,甲胄在身,因此不敢拜谢楚君的问候………谨(请使者)向贵国君王报告,感谢贵国君王的问候,我并没有受伤,只是因为在战斗中(不能向国君行全礼),只好在这里草草肃拜使者了。”
  说完,郤至不慌不忙向使者工尹襄肃拜三下,优雅退去……
  精彩,场面太精彩了………赵武还想看下去,他所在的下军擂响了进军鼓,这说明郤至的攻击已进入尾声。也说明郤至已完成了破击楚军右翼的任务………现在轮到赵武所在的下军出场了。


第四十六章 轮到咱露脸了
  中军传来军令催促。赵武一个翻身跳下巢车,他脚不点地的窜上自己的战车,先拿起盾牌,拎起长槊,想了想,又将长槊插回车身,取下弓来,催促御戎武鲋:“左军左矩,出击。”
  赵武所在的左路军这一击是制胜的关键,晋国全军都在观望着左路军的出击,军鼓声中,左军动了………晋人称左军为“启”,由于左路军(启)通常是倒数第二波投入战斗,所以它的攻击也一定在“先驱”军后面。当左军投入战斗时,意味着决定胜负的时刻到来,随后将投入“殿后军(后劲军)”发动最后一击………所以,左路军常常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
  赵武的出击令传出,“彻头”的林虎兴奋的嚎叫起来,他在战车上跺着脚,催促自己的战车加快行驶。
  这一个“十彻”恰好是两个旅,赵武的两千甲士身披银亮的全身甲。听着长槊缓步前进,每彻的虎贲(士官)一边走一边大声喊着:“稳住,稳住,左右看齐,不许超乘(超越战车)。”
  军鼓急催,因为林虎的高速前进,第二彻已经与“彻头”脱节,鼓声催促他们加快前进步伐。虎贲在鼓声中大喊:“跟上鼓点,跟上鼓点,别掉队!”
  银亮的甲士完全展开,像一道翻卷的巨大潮水,这些赵兵与春秋惯常的甲士不同。春秋甲士一般双手持戈或戟,不会携带盾牌。赵氏的甲士装备精良,不仅一手持盾,另一手将长槊夹在腋下呈格斗状态,而且他们背上还插着两把武器:一柄战斧、一把“断”剑。
  随着鼓声的加快,他们开始助跑、小跑、奔跑、呐喊冲锋………紧接着,第三彻、第四彻开始进入冲锋。
  韩起跳上了赵武右面的一辆战车,笑着说:“我俩既没有魏锜的勇猛,又没有郤至的技巧,但愿我们对面真是只软柿子。”
  对面的楚军排出是“荆尸大阵”,这阵法创始于楚武王。赵武初次听到“荆尸”这个名字时被吓了一跳,这名字好恐怖啊………估计当初楚国就是这意思,他们常被人称之为“荆”,后面加上“尸”这个词,让人觉得阴森森的,情不自禁想起现代的“虎、豹、皇、霸”之类的名词一样。或许楚人如此命名,就是觉得这名字够威够力,能让敌人一听丧胆。
  出于对“荆尸大阵”这名字的兴趣,赵武特地找齐策打听了一下,想知道这阵型是否有什么效果叠加,比如眩晕,中毒,伤害加倍等等,但等到齐策一详细解释,赵武乐了………原来他是个山寨货。春秋时代的山寨产品。
  这“荆尸大阵”名字很恐怖,内容不新鲜,它就是把当前流行的“五阵”各部队全重新命名,换上了自己的称呼,就此成为“山寨五阵”………比如“前锋军”,列国统称“先驱”,楚国人改称“前茅”,并以茅为标帜。因为楚军“前茅”都选用猛士,故此“名列前茅”在楚国就成为勇猛的代名词。
  另外,生性浪漫的楚国人还把指挥中心所在的中军(列国统称为“申驱”)改称为“中权”,列国通称为“启”的左翼部队,楚人称之为“左追蓐”。右翼军被通称为“胠”,楚人改称“右辕”。至于殿后的后军,列国称之为“大殿”、“殿后”,楚人则改称“后劲”………“后劲”主导最后一击,故此,最后一击乏力就被称为“后劲不足”。
  看完楚军排列出来的阵势,赵武大声笑起来:“放心吧,你老爹是只老狐狸,他要不拣软柿子捏,他就不是韩伯。”
  这时,头“一旌”的“彻尾”刚刚启动助跑,还没有切入敌阵,他们陡然发出一阵欢呼。赵武的战车在行驶,他纳闷地想凑近观看,赵氏传令兵单骑走马跑过来,兴奋的面红耳赤:“主上,我对面是楚国联军,主力是郑军与蛮族………郑国国君(郑成公)逃跑了,他还没跟我们接触,就调转马头逃跑了。”夕阳西下,郑君跑路了!
  赵武兴奋的跺脚:“没想到我的春秋第一仗,竟然是跟人比赛长跑……嘿嘿嘿,跟我们赵军比跑路,看我跑不死他。对面既然是软柿子,别辜负了韩伯一番心思,传令:把这些柿子捡到筐里的越多越好。我那里既有黑心小煤矿,也有黑心小砖窑,太缺劳工了!命令全军出击,别讲队列了。也别管什么天色,不到鸣金不许停下脚步………练了一年跑步,连郑国人都跑不过,回去罚他跑绕城三周。”
  车右齐策微笑着说:“主上,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要排出‘十彻为一旌’?”
  赵武在战车颠簸中大笑:“现在还不知道,那我就是傻子!用脚后跟想一想也能想明白,韩伯替我们捡了一只软柿子,明知道对面的郑成公胆小,你排出狂攻阵型,逼他逃跑……你这个人,太不厚道,郑君从小没受过惊吓,你摆出这吓死人不偿命的气势,折磨人家,够奸………我喜欢!”
  下军全军发动了。紧接着,晋军全军发动。
  此时,郤至已经从右翼突入楚王中军,与此同时,楚军左翼的郑军扭转屁股,撒开脚丫子低着头向后猛跑。与郑军并肩作战的蛮人部队首先接触到的是咆哮的林虎,这厮挥舞着比蛮人还粗壮的胳膊大腿,把手中的槊舞的像风车………没有人还有胆量站在原地,所有的蛮人四散奔逃。有的冲向楚军中军,有的直接找准家的方向,撒开大脚回家寻找妈妈的保护……。
  此时,由晋国国君的亲军和公族私军组成的“殿后”军已经攻至楚军阵中,国君的车右栾缄看见楚国令尹子重的战旗,向晋厉公请示:“那边是楚国执政子重的旗子,以前为臣出使楚国,子重问我晋国人的勇武表现在哪儿。臣回答:我们喜欢人多而有纪律(好以众整)。他问:还有什么?臣回答:我们还喜欢临事从容不迫(好以暇)。君上,现在两国交兵,我们连个问候使者也不派,不算有礼貌;我曾告诉子重我国军队喜欢‘好整以暇’。现在战场上迎面遭遇了,不去问候一声,我怎能算从容不迫呐?恳请君上允许我派人给他送点酒去,并致以问候。”
  晋国国君慨然同意:“好,就让楚国人见识一下我们晋人的从容不迫。”
  栾缄得到国君许可,马上派出使者带酒去见子重,使者穿越战场,站在楚国令尹(执政)面前侃侃而谈:“我们的国君缺少人手,命栾缄拿着戈充当侍卫,现在我家主人不能抽身亲自来慰问您,特派我送酒慰问。”
  子重慨叹:“栾缄曾经在楚国和我谈话,来送酒一定是为了提醒我那番话,他的记性真好………好整以暇,晋军好一个好整以暇!”说罢,子重把酒一饮而尽,随后向左右下令:不得侵犯使者,要保证晋军使者安全返回。之后,子重又擂起了战鼓……。
  左翼,赵武没有找见的郑成公却让韩厥遇到了………他横向逃跑,最先逃到了左路军的“右矩”。韩厥的御者杜溷罗见到郑成公战车上的国君旗帜,大喜过望,立刻提醒:“主上,快看,是郑国国君耶,大鱼来了!我们快追,他们那个驾车的老是回头看,不能专心操控战马。这下子,俘虏郑公的荣誉是我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