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小领主 >

第162章

春秋小领主-第162章

小说: 春秋小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肆覆荩斐直屏松侠戳恕>菟担丫又9竦昧四愣哪切┕コ瞧餍怠?闯钠疲鞘谴蛩愎ハ莼⒗危闯鲆豢诙衿:昧耍衷谇槭莆<保诘木痈崭战馍ⅲ匦抡偌峙吕床患熬仍况杏腓稂d。目前,唯一保持建制完整的军队就是赵氏。所以,赵氏军队禁止穿越棘门,请你们休整一下,补充军械物资后,马上再度南下作战。”
  赵武不满的反驳:“元帅,我今年从西打到南,横跨了几个国家……”
  荀罃打断赵武的话:“娇娇也是我的女儿,还是我最宠爱的女儿,我知道你需要休整。但现在敌军压境,我们国内却派不出军队,如此危机,你推脱什么?”
  赵武一跺脚:“罢了,你既然这么说,我只有出战了。可是这次楚国人真的疯了,恐怕不跟我们硬碰硬的来一仗不会退兵。而我们晋国……你说的情况还不算危机,真正的危机是如果我去,我们前线将领彼此不和,军队都是杂牌,这场仗怎么打?”
  荀罃严肃的回答:“虽然困难,但为了国家,岂能躲避?”
  赵武看了看左右,为难的说:“我的军队刚回来,要休整恐怕得一个月,有这一个月时间,我们也能重新召集……”重要的是,现在的楚国是一条又穷又瘦,而且已经疯了的老狗,这样的对象榨不出油水来,赵武不愿意去迎战这样的疯子。
  荀罃马上说:“士鲂来信,说楚国人既然得到了你丢弃的攻城器械,说郑国数重城郢都挡不住这些器械的攻击,楚军攻击力更甚于郑国,他害怕虎牢小城,守不住,所以哀求我们迅速增兵。现在,国内这状况,你说,除了你,我再寻找那支军队?我看你也别推辞了,好歹你也是“天下第一将”,即便是带领疲惫的赵军前去救援,但只要你出现在战场,楚王无论如何都要迟疑一下,他迟疑,我们就有时间重新召集军队了。”
  赵武细细一想,国内果然派不出援兵了。其它三军解散不久,解散前他们在偪阳打了一场艰苦的攻城战,已经疲惫不堪。而新军虽然连续战斗,收获很大,但伤亡还不大。而且,新军目前在国都城下处于集结状态,虽然,重新征召新军出战也不合规矩……
  “唉,看来,战争形势变化越来越激烈,我们,需要一支常备军啊!”赵武哀叹。
  荀罃回答:“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现在,我们只有从许国抽调军队,还有从太原附近的戎人部落、从甲氏附近狄人部落征召仆从军,这些军人,别人去了指挥不动,我只能要求你再次出战了。武子,战争已经进行到了紧要关头,你觉得疲惫,想想楚国令尹子囊,他都能一年出战四次,我晋国正卿,大司徒、“天下第一将”的你,为什么不能?”
  荀罃有求于人,马屁拍得咚咚响。赵武还保持着理智,他犹豫地问:“我跟栾黡合不来,现在栾黡是虎牢指挥,他的军衔最高,我怕指挥不动。”
  荀罃回答:“这次,你以许国国相的名义出战,军队归入联军序列,不归栾黡管,如何?”
  “总得让我回家看看吧!我已经到了家门口。”赵武推脱。
  荀罃怒气上涌:“前线将士每天都在承受敌军的压力,楚国人马上就要上来了,你在这磨磨蹭蹭,难道是打算磨蹭着,事后替他们收尸。”
  赵武一跺脚:“罢了,你既然这么说,我只有出战了。但我们前线将领彼此不和,军队都是杂牌,这场仗怎么打?”
  荀罃严肃的回答:“虽然困难,但为了国家,岂能过于爱惜自己的身体。”
  荀罃提到身体,赵武看了一眼对方,发现这一年,荀罃苍老了,他两鬓已经斑白,腮边的肌肉已经松弛。
  赵武无力的一声叹息:“许国的军队在哪里?”
  荀罃马上露出了笑容:“我就知道你不会推辞。我已经发下元帅令,许国的军队以及大戎、小戎的军队都已经集结在冀城附近,你赶紧!。
  “唉,真是劳苦命啊!”暮色中,赵武默默走入赵氏军营。军营门口,闻讯赶来的智姬与单氏默默目送赵武入营………晋国军营的规矩大,她们不敢出声告别,即使赵武也只能站在营门口,冲两位夫人挥了挥手而已。他的目光在两位夫人身上久久停留。田苏看到这种状况,叹气说:“我去清点军械,整理花名册,主上,跟她们说会儿话去吧!”
  赵武慢慢的摇了摇头:“你也没有跟家人告别,昆也没有,咱们大家都没有,我怎能特殊呢?”说罢,赵武挥手入营。当夜,许国军队与戎氏的军队连夜开拔。
  虽然军队动身的时间已经很晚了,可是来送行的人很多,原本国都的人,很少与赵武有交往,但现在他们都一起来为国中最年轻的将军送行。谁能想到,堂堂的霸主国居然被人逼到了这份上,需要动用盟友的军队来保卫自己。
  悼公亲自为赵武斟上一杯酒:“元帅已经告诉我了,他说:你认为楚国人这次一定打算跟我们硬碰硬的打上一仗。我知道你的担心,作为国君,寡人失德,先是违背了对百姓的承诺,接着又让百姓陷入惊恐当中,这都是我的错啊!武哥,放心去吧!寡人在后面整理武器,召集士兵,搜刮所有能战的人。万一,武哥失败了,可以退往虎牢,虎牢万一守不住,武哥可以退往魏地,寡人亲自领兵上去,这次咱们与楚人拼了。”
  荀罃安慰说:“没错,小武,保存实力为上,我晋国表里山河,失去了虎牢并不可怕,我们还有二百年的积累,还有背后广大的国土,楚国人这是今年第四次出战了,他们一定坚持不了多久。”
  赵武将悼公递上的酒一饮而尽:“我自己种下的苦果,必须自己品尝。之前我羞辱了楚王,逼着他连夜逃跑;之后我又羞辱了楚军,让他们在我面前步步后退。楚国人生性浪漫,他们一定觉得这种羞辱让他们彻夜难眠,所以楚国人匆匆赶来报复。既然这样,我想,楚国人收获的,只能是再一次的羞辱!”
  荀偃大叫:“没错,小武,我对你有信心。我们是两百年的霸主,连我们都窘迫成这样了,楚国人日子一定比我们还艰难。所以,这是楚国人最后一搏了,他们已经满身伤痕、气喘吁吁,还饿着肚子,没有睡好觉。此去,把他们都干掉,把楚国人都俘虏到你家,让他们替你做牛做马。”
  赵武苦笑着拱手,转身一言不发的上了兵车。兵车粼粼,一路南下至虎牢城。
  栾黡接待了赵武:“许国相,你的军队打算驻扎在哪里?”赵武诧异的望了一眼栾黡,为对方的温柔感到奇怪,一向的捣蛋鬼栾黡,这次居然如此乖巧,难道是受了严厉警告?栾黡眨了眨眼,好像看出赵武的心思,回答:“我栾黡怎么说也是晋国人,如今形势危机,我怎么还能与你捣乱。”
  赵武轻轻松了口气,又问:“前方情况如何?”栾黡向答:“楚国人这次要动真格的了。以往我们的大军到了,他衡量一下彼此的实力,就会自觉地退走。这次居然一直在推进。顺便说一声,郑国人又投降楚军了。”
  栾黡是在返回的路上被任命为虎牢前线指挥的,士鲂是他的副将。国中紧急任命栾黡  可能是考虑到士鲂的败绩,担心士鲂再来个临战歇菜。现在赵武赶到,如果他以新军将的身份进入晋国新军,那么晋国四卿,下军、新军两支军队都到全了,也就是说晋国已经压上了一半的军力。
  不过,栾黡这次虽然表现温和,但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显露了自己的心思,他称呼赵武为“许国相”而不是“新军将”。
  “楚国人没有开始攻城吗?”赵武问。赵武修建的两座小城,最坚固的“制城”由士鲂占据,“梧城”由魏绛守卫,三座城池呈倒品字形,赵武问话的意思,是在选择自己的驻扎地点。
  “你那些攻城器械移动缓慢。楚国人似乎还在琢磨制作方法。两天前,楚人试探进攻梧城,被魏绛打退了……我认为你应该去魏绛那儿,反正我打算带军队前往制城,抢先对楚国发动攻击。”
  赵武皱了皱眉:“楚国人只是小规模试探,我认为我们应该继续坚守下去。楚国人的粮草与辎重,不久前被我从楚国后军缴获,郑国是个小国,不可能有太多的储备,即使他们投降了楚军,楚军的粮草,依然不宽裕,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楚军就不得不退。”
  下军将栾黡暴怒:“逃避楚国部队是晋国的耻辱!现在我们的援军已经来了,许国、大戎、小戎诸侯都看着晋国,我们居然要给晋国增添耻辱,这样不如死了算了!你要坚守只管坚守,我要单独前进!”
  所谓“许国诸侯”说的是赵武。因为赵武身为许国相,代表许国国君出战;所谓大戎小戎诸侯,说的还是赵武………晋国新军将赵武。因为大戎小戎都是归服赵氏的“归化部族”他们部族内承认的首领就是赵武。
  田苏上前一步,打算在申诉一下理由,赵武一拍他的肩膀,轻轻摇手。
  栾黡不告而去,田苏轻叹:“楚国人正在抓狂,以他们的性格,现在无论抓住谁,都会死缠烂打。楚国人粮食再少,至少目前还能支撑,我们干嘛要在楚国人粮食充足的时候进攻他们呢?”
  赵武轻声说:“我现在明白,为什么元帅要让我以许国相的名义统领军队,我们是盟国助战部队,直接受调遣,不接受指挥。”
  田苏沉默许久,轻声提醒:“不好吧!栾黡出战,是为国家,无论他胜与败都代表国家,如果我们坐视栾黡独自发起攻击,万一他战败了,那就是国家战败,我们身在其中,也难逃羞辱啊!”
  赵武想了想,勉强说:“咱们绝不袖手旁观,但也决不允许栾黡把我们拖入这个泥沼中。”


第一百三十章 一只老虎看住一群羊
  对于赵武的提议,田苏想了想,艰难地回答:“这问题,难度太高了点……面临如此两难的局面,我想不出有什么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自古人常说:横的怕愣的,楞的怕不要命的。一贯擅长阴谋的田苏,面对蛮横不讲理的、不按牌理出牌的栾黡,无计可施了。
  第二日,栾黡果然言行必果,他没有通知赵武,便独自领军出战了。出战的栾黡心里窝着一股火,看看韩起,再看看自己,人比人气死人啊!同样是前任元帅之子,韩起一上来就担任上军佐,他栾黡却十年如一日的徘徊在下军将的位置上。要说比战功,他韩起有什么战功?即使上了战场,也是跟在赵武屁股后头………伐木。在战场上伐木,这算什么战功?
  如今,晋国的形势表面平静,背地里却暗流涌动。凡事不进则退,栾黡十余年没能前进一步,再这样下去他的家族要被边缘化了。在这种情况下,栾黡必须为自己的地位拼命,他必须拼命!
  栾黡记不起自己什么时候与赵武的关系越闹越僵。想当初,赵武成婚的时候,自己也去参加了婚礼,那时候,两家的关系虽然说不上是疏远,但也没有现在那样敌意重重。虽说是自己的父亲当初主导下宫之乱灭了赵氏,但赵氏孤儿重新进入卿大夫的行列,父亲也算是支持的,甚至多有帮助,怎么一转眼之间,两家就变得如此敌对。
  平心而论,栾黡对赵武是服气的。虽然当初他有点看不起赵氏的穷困,但正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赵氏的起始状况,才对现在的赵武佩服的五体投地………当然,这种钦佩他是埋藏在心里,绝不肯当面说出来。
  想当初,赵氏被剥夺的封地归还,还是他父亲一手主持的,他记得父亲曾自鸣得意的说:“赵城人口少少,良田少少,四周都是大山包围,发展前景几乎看不到,真不知道赵氏还为这块封地争什么?”
  但赵城最初的模样绝不是这样,只是这块封地归还赵武的时候,栾书特地把赵城所属的大部分良田划给了自己,少部分良田则分配给了从赵氏分离出去的驸马一族赵旌。栾黡当初听了父亲的话,还凑趣的加了一句:“凭这样的领地,赵氏想翻身,恐怕需要一百年;想来报复我们栾氏的仇,恐怕需要两百年,也许两百年都指望不上。反正赵氏孤儿需要终身努力了。”栾黡这话,让父亲这个老狐狸都笑了,他直夸栾黡聪明。
  但栾黡怎么都没有想到,无论是真实的赵武还是现在的赵武,他们的重新崛起都没有花费二十年以上。在春秋这种生产力低下、生育率低下的时代,如此奇迹般的崛起速度……栾黡自忖:换了自己,是绝对做不到的。赵武的经营手段无可比拟,在这点上,栾黡连比拼的念头都没有。
  不过,父亲死后,栾黡就想:或许赵武在军事上的才能不如自己吧?他赵武幼年的时候在山中东躲西藏,听到一个风吹草动就要搬家逃避,有多少时间学习武艺、军略、指挥等等。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