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拇指将军 >

第164章

拇指将军-第164章

小说: 拇指将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最初的时候,大多数习武者都把罡气存储在丹田,也就是桑南下腹处光团的位置,脐下三寸之处,对修炼之人来说,丹田是罡气汇聚的枢纽,是汇集烹炼、储存罡气的重要部位。可丹田容量毕竟是有限的,当它里面储藏的罡气达到饱和时,继续修炼下去就会出现危险,这导致很多高手只能放弃对罡气的修炼。

  后来,有人开始尝试用其他的方法,来解决储存罡气的问题,以提升自己的修炼空间,一种方法就是不断压缩体内的罡气,让它们变得更为凝实,密度也更大,从而提高丹田容纳罡气的数量,这种做法对修炼者的精神控制有很高的要求,否则很容易在压缩的过程中发生危险。可一旦压缩成功,就会比普通元罡武者拥有更加雄厚的罡气,战斗力也更加强大。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将罡气储藏在丹田以外的位置,这种做法的风险比前一种更大,也更痛苦,而且在尝试的时候,自己很容易被罡气所伤,但发展潜力无疑更大。

  两种方法都有危险,但能够成为元罡武者,哪个不是心志坚毅,福缘深厚之人,又怎么会被一点困难危险吓倒,他们为了打破限制自身的修炼瓶颈,开始尝试提高罡气储量的方法,只是无一人能够成功,甚至还有人为此送命。

  此经多年,就在大多数元罡武者为此扼腕而叹的时候,一名惊才绝艳的武者横空出世,竟然把两种方法同时修炼成功,打破了长期限制元罡武者修炼的瓶颈。

  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这名武者修炼成功后,并未藏私,而是把自己的修炼心得记录下来,留给了几名在大陆上名望极高的武者,并让他们照此修炼,成功后再传给其他有需要的人。随后,这人便销声匿迹,遍寻不见。

  武者们参照这些心得进行修炼,结果,有人成功,有人还是不成功,但至少证明了这些心得的有效性。他们对此人敬畏有加,便按照他的话,把这些方法整理出来,又陆续传授给其他的武者。

  从此,这两种方法就成为元罡武者打破桎梏、突破身体极限的修炼之法。那名留下心得,却再未现身的武者也被所有大陆武者尊称为武圣人。

  经过多年的发展,使用两种方法修炼罡气的武者也越来越多,逐渐分成了两个流派。按照第一种方法修炼的流派叫做合气流派,据说修炼到极致,可以将罡气压缩成液体形态,修炼者的实力也会暴增,在许多实力强悍的门派都有自己专属的压缩法门。

  按照第二种方法修炼的流派,叫做藏风流派,截至到目前,他们已经找到了三个储藏罡气的位置,分别是头顶的百会穴、印堂穴,以及*膻中穴处,太阳宫在脐周神阙穴处,水宫在气海、关元穴附近,即原来的丹田处,最后的海底宫,则在会**处。

  因为七个位置遍布全身,均是用于储藏罡气之所,如果七宫尽满,则如置身罡气之海,故此也被元罡武者称为气海七宫。

  多年来,藏风流派的武者花费无数精力,试图找到其他四宫,却始终未能成功,只道武圣人的推断可能有误,便擅自将气海七宫的说法,改成了气海三宫。于是,有人也把这个流派称作三宫流派。

  姬铁衣在16岁那年修出罡气,对罡气修炼的认知非常系统,她虽然不认识桑南体表出现的白光,却从七个光团的位置联想到了气海七宫。

  “看来气海七宫果然存在!”

  “居然被这家伙在睡觉的时候找到,如果让三宫流的人看到,不知道会怎么想。”

  姬铁衣一边思索,一边把眼睛贴近光团,仔细观察,正当她把目光落到最后的光团时,一个略显扭捏的声音却突然响起:

  “你,你在看什么?”

第一一三章 攻打北安

  北安城位置重要,城墙修建得高大坚固,而且作为要塞,它只有南北两座城门。

  信原空登上北安城头,看着北门城下蓬头垢面、身形狼狈的亚述士兵,情不自禁皱起眉头。

  据他所知,埃姆港地形易守难攻,还有防守器械,再加上3000名士兵,至少也该坚守一段时间,再不济也可以派人求救,怎么会轻易溃败呢?

  眼前这些逃兵差不多有2000人,虽然丢盔弃甲,却手脚完好,明显是不战而逃。

  莫非?

  信原空略加思索,似乎想到了什么,随即露出讥讽的笑意。

  “让弓箭手准备攻击!”他对身旁的守将说。

  守将打出手势,2000架弓弩整齐探出城头,对准了城下士兵,然后,他小心试探着说:

  “大人,他们好像真是亚述人!其中有几个人我还见过!”

  “我知道他们是亚述人!”信原空转过头,冷冷看了守将一眼,“可敌军来犯,他们身为帝国士兵,溃逃至此,身上却无半点伤痕,这说明什么?哼,一群坏事的软骨头!”

  说完,他不再理会守将,对身旁亲兵:“命令各部待命,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

  “那他们?”守将神色尴尬,小心问道。

  “让他们在城下呆着,如有妄动,立即诛杀!”信原空语气清淡,目中却滑过一道厉芒。

  “明白!”守将面容一整,沉声应和。

  轰隆!

  轰隆隆!

  就在这时,几声巨大的轰鸣从东城方向传来,城墙发生剧烈的震颤,仿佛随时都会倒塌。信原空措不及防,身形一歪,险些摔倒。

  守将上来搀扶,却被他一把退开。

  “不要管我,守好你的城!”信原空瞪了守将一眼,便带着亲卫直接向东城奔去。

  东城无城门,防守压力小,守军也较少。可当信原空一行赶到时,却被眼前一幕惊得说不出话来。

  城头之上,硝烟弥漫,碎石飞扬,再无直立之人,笔直坚固的城墙表面,赫然出现两道巨大的裂缝,正散发着滚滚尘烟,看上去触目惊心。

  这是何方势力,怎么会有如此威力的武器?

  信原空面沉似水,对亲卫队长大喊:“褚坚,吹响刀螺!其余人随我去城头防守!”

  “将军……”褚坚打算劝阻他稍避片刻。

  “别废话!”信原空声言色厉,对褚坚大吼,真是笑话!城都要丢了,还管什么将军!

  他拔出腰间长刀,快步向城头奔去,一众亲兵紧随其后。

  褚坚不敢迟疑,从背后取下一支式样狭长如刀的螺号,放在嘴边用力吹响。

  吱呜~~~西海特有的刀螺之声瞬间响彻整座城池,尖厉而悠长,宛如犀利破空的刀风!

  刀螺,身体柔软,性情暴烈,乃西岛有名的战斗之螺,制成螺号,声厉如刀,只在生死存亡,短兵相接之际,才被吹响。

  信原空神色凛然,奔上城头,举目四顾,神色顿时一僵,入眼之处,伏尸遍地,血流成河,2000守军竟然伤亡了大半,剩下的,也是浑浑噩噩,精神恍惚。笔直宽阔的墙道,如今变得残垣碎屑,坑洼不平,十几架投石机框架分离,散落在墙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奇怪的味道。

  他面色铁青,望向城外,城下却看不到半个人影,也无半点动静。

  西岛夷兵训练有素,听到螺声也未慌张,他们按照预先安排,出现在各自的战斗位置,刀出鞘、弩张机,目光冷静地注视着城外动静,另有5000骑兵,也全副武装,随时准备出城突袭攻城的敌人。

  吼!吼!吼!

  杀!杀!杀!

  蓦然间,一队队的步兵方阵,出现在北门守军的视线中,他们紧随沉重悠扬的鼓点,迈着整齐的步伐,大声怒吼着,缓缓向北门而来。

  目测至少有七八万人,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边。

  信原空听到北门传来的动静,神色一变,急忙向北城赶去。他突然有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这让他产生了不好的预感,对方的统帅一定是个狡猾的家伙,这场战斗绝不会轻松!

  他来到北门,看到视线中的大军,竟是他从未见过的一支军队。

  清一色的明黄战甲,步履沉稳,神色从容,宛如一朵巨大黄云缓缓逼近城池。

  后方中军,扬立着数杆大旗,最中央的大旗,旗面之上绣着巨大的八芒星,迎风招展,猎猎飘扬。

  “八芒星?”信原空心中一沉,不由眯起了双眼:“他们果然还是出手了!”

  他知道帝国曾在三年前与北魔原进行过一场海战,最终铩羽而归。那场战斗,虽说魔原联盟占了天气,地利之便,却无法否认对方的强大。

  再看看城墙之下,已经吓得面无人色的亚述人,他对身旁的守将说道:“对方如果攻城,就先杀了他们!”

  守将点点头,没有说话。

  轰隆隆!

  轰隆隆!

  巨大的轰鸣再次从东面城墙处传来,信原空感受着脚下的剧烈震颤,被气得直想吐血。

  “命令3师团从南门出击,把东边的敌人都给我杀光!”他咬着牙说。

  步兵方阵在距城一里外的地方停了下来,这个距离正好在投石机的射程外。

  “真是个狡猾的家伙!”愤怒的信原空心中警惕,反复告诫自己冷静下来。

  南门的安静让他心情好了很多,对方仅凭这么多人,是无法顺利攻下北安城的,毕竟自己手中握有5万夷兵,而且200多里外就是联军大营,援军赶到这里只要一天功夫。

  距离东城墙一里之外的密林,已是枯叶满地,丘也带着1000名摧锋营士兵正潜伏在这里。

  “你们赶紧把射击角度调整好,估计对方的骑兵快来了。待会儿先让我们招待他们一轮,其他的就交给突阵营那群牲口了。”

  “丘爷,等会儿用几号箭!”当年的士兵甲沉声问道,他现在已经是一名摧锋营统领了。

  “对付夷兵,当然要用7号箭!”丘也目中流露出猥琐之意。

  “明白了!”士兵甲点点头,向手下发出命令,这才蹲下调整自己的弩机。

  “丘爷,要是用老牛弩,直接把城墙炸塌不就完了么,干嘛这么麻烦?”

  “你懂个屁!这座城留着有用!”

  “哎,来了来了!”

第一一四章 巨兽森然

  5000名西岛骑兵,分别由五名旅帅率领,绕至东城外,不疾不徐,策马前行。

  师团长石原刚骑马奔行在队伍中间,他让手下骑兵保持着松散的队型,看起来就像一盘散沙。

  从城墙损毁程度判断,敌军手中明显有重型攻击武器,他可不想自己的手下聚在一起,让对方肆意攻击。

  西岛帝国境内岛屿众多,地势起伏不平,不宜发展骑兵。因此骑兵编制不多,整个国内相加也不过10万。

  并非说西岛骑兵战斗力不强,相反,他们的骑兵极有特点。一是速度快,机动灵活,这与西岛的武技特点有很大关系。二是这些骑兵的武器也是西岛所特有的薙刀。这种薙刀是在夷兵长刀的基础上改良而来,刀长大概为60公分,整刀长度在1。8~2。2米之间,因人而异,刀身狭长而锋利,没有吞口,刀柄使用一种实心竹木,不但轻便,还坚韧结实,可以禁受重力的攻击。

  西岛骑兵是在夷兵之中挑选,因为饷钱更多,想要加入的夷兵很多。不过,薙刀的造形虽然简单,却精通不易,西岛几名刀术大师为此总结出一套刀法,叫做薙刀术,要成为一名西岛骑兵,不但要骑术过硬,还要至少花费整年的时间来精修薙刀术。

  因此,西岛骑兵机动灵活,刀术过人,在战场上使用得当,杀伤力很大,人数虽然不多,却是少见的一支精锐。

  前方不远处是一片密林,如果不出意外,对方应该就躲在密林中。

  战马脚步轻快,迅速接近密林,就像在初冬的野外,刮起一阵不太强烈的风。

  距离密林越来越近,骑手的身体紧贴马背,单手提着薙刀,这种刀不但轻巧,刀头狭长尖利,直刺效果同样惊人。

  可今天注定是场不公平的一战。

  就在他们进入密林之外500米的范围时,一声鸣哨之声陡然从前方传来。

  “自由冲锋!”石原刚反应极快,振声大喝,哨声比他预料得要早了些。

  哈!他双腿用力一夹马腹,发出提前冲刺的指令,当前这个距离无疑是最危险的,只有尽快冲入林中,才能让对方投鼠忌器,放弃犀利的攻击。

  身侧众骑听见他的大喝,也纷纷开始打马冲刺,之前的徐风瞬间变得刚猛暴烈。

  5000匹战马四肢发力,铁蹄如雷,踏起一溜尘烟,席卷向密林。

  崩!崩!崩!

  与此同时,随着沉闷的弦颤声响起,无数粗重的箭矢从密林各个角落里飞出,射向疾冲而来的铁骑。

  不好!石原刚一听到弓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