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这货不是马超 >

第94章

这货不是马超-第94章

小说: 这货不是马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可什么都没说。
  “陛下,袁术竟敢公然横抢地方朝贡,已是大逆,”我平静地说道,“或许不出两三年,便是地方巨患,朝廷迟早要出兵征讨他。”
  刘协迟疑不决:“袁氏四世三公,海内望族,堪称大汉栋梁支柱,岂能如此?”
  “四世三公,都被董贼一刀斩了,剩下些不成器的子孙,没有学到祖宗的一分才能与谦恭谨慎,却仗着些许父荫欺君霸民,”我冷笑,“陛下要当早有准备。”
  陛下颤了一颤,却颓然道:“袁术盘踞大郡,兵马已足,司隶大乱初定,人心浮动,朕虽名为人君,却能奈之何?”
  “些许兵马小事,当不需陛下费心。”
  “超兄难道有对策?”刘协面色一喜。
  我摇头:“超手中不过两千人,但太尉张公与卢尚书,皆是善将兵马之辈,陛下只需询问二人,自当迎刃而解。”
  刘协了解这两名臣子,脸色有些好转。
  我又说道:“何况,解决袁术并非需要朝廷一路出兵。”
  “超兄何意?”
  虽然超兄二字依然别扭,我又怎敢当面驳斥:“荆州刺史刘表,记恨袁术已久,陛下发诏令其出兵,其当不会拒绝;兖州、豫州、扬州三州,或许也能出点力气吧?”
  刘协听了我精妙的宏伟规划,却并未表现出太多的兴奋,只是依旧皱着细眉,与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应该具备的神情毫不相符。
  “马爱卿退下吧。”他淡淡地吐出这五个字。
  看起来这建议并没有深入圣心啊,我忍不住叹了口气,弯腰而走。
  ·
  孙坚与贾诩从殿下迎上。
  “大人,陛下说了什么?”孙坚有些焦虑,“是否怀疑属下?”
  “这不重要,”我摇头,“我对陛下说或许需要提防袁术,他似是有些担心。”
  “担心?是否担心兵力不足?”贾诩示意我们向外走去。
  我点头:“先生说得不错,我也安慰陛下,荆州刘表、兖州刘岱、豫州孔伷、扬州陈温,这四处地方都可以分兵讨伐,不必过于担心。”
  “大人过于乐观了。”不待贾诩回答,孙坚已一口做出论定。
  我奇道:“乐观?孙将军意思是,这四州州牧刺史都难以调度了么?不至于吧?”
  孙坚答道:“这倒不至于,但兖、豫、扬三州黄巾余党仍在,三州之长多无雄才,只是勉力而行,想要另外筹拨军士,难上加难。”
  我这才真正的重视起这个问题:“黄巾余党?这已经五六年了吧?他们还没有被剿灭?”
  孙坚叹气:“我们根本无法区别真正的黄巾余党与一般作乱的贼兵,所有的乱贼都自称黄巾,属下前些年在荆南所剿灭的区星等贼,也自称黄巾大将军,这几年荆州在刘表的治理下,贼寇才勉强少了许多;兖州刘岱,是典型的世家子弟,没什么才干,经常被贼兵打得东躲西藏;扬州陈温,是个敦厚长者,但扬州多山越异族,非善人能平;至于豫州的孔伷,嘿,他若不是废材,袁术都可以做皇帝了!”
  贾诩急忙“嘘”了一声,提醒他切莫太过放肆。
  孙坚忙压低了声:“属下性子生来如此,总是有话便说,却忘了皇宫之中这诸多忌讳了。”
  我倒是不在意,巡视各殿的士兵还算在我的名义之下,徐晃虽然严守规矩,但无论如何也视我为上司,除非特殊情况,也不可能来攻讦我。
  “你的意思是,这四处地方我们完全用不上?”我颇有些失望,自己刚刚才想出来的“坐山观虎斗”妙计竟然被孙坚完全戳穿。
  孙坚直言不讳:“除了刘表还有些实力,其他三州就不要指望他们了,只要他们能守住各自的郡县,朝中大臣就谢天谢地了。”
  妈的,有这么夸张么?他们几个好歹也是一方大员,手下再差也应该有近万兵马,怎么会这么不堪一击?我浑然忘记了就算有几万兵马,让几个废柴文士去打仗,那纯粹与送死无异。
  “那我们又如何对抗袁术?”我有些丧气。
  “若给属下一万精兵,袁术之辈半年可定。”孙坚昂然道。
  贾诩轻声道:“孙将军才能不敢令人小觑,但不知袁术手中兵力如何?”
  “至少有步卒三万,骑兵三五千。”孙坚在袁术帐下一年,这些数据应该不假。
  我皱眉道:“看来确实不少,司隶的精锐兵马总共也不过两万出头,南阳郡是天下第一大郡,位置又紧邻洛阳,确实有些困难啊。”
  孙坚嘿然笑道:“大人切莫被这点人马吓到了,袁术手下能带兵者,不过纪灵、桥蕤而已。”
  “此二人比孙将军如何?”我寻求参照对比。
  “嘿嘿。”孙坚摇了摇头。
  身后的贾诩平静地说:“此两人若都如孙将军一般,此战还是不要轻易提起。”
  受不得刺激的孙坚立刻说道:“孙某视之,如插标卖首尔!”
  首尔你好,首尔再见。
  我扭头看了看贾诩。
  他眼中的一丝狡黠迅速消去。
  

第四十七章 孙坚的弟兄们

 贾诩继而告辞,前往朱雀门处理日常事务。
  我与孙坚来到苍龙门。
  “孙将军已经派人接管了此门吧?”我看到士兵都被换过了。
  孙坚点头,有些局促:“属下鲁莽,不知是否得当?”
  反正也只有四十名,处理工作什么的,自然有人来收拾,我毫不在意:“这些人都是你手下的精锐吧?”
  “是,属下不忍遣散他们,便私自留在军中。”孙坚引导我来到门前,又向兵士们介绍,“这位便是卫尉马超大人,都过来拜见!”
  四十名士兵迅速列队,齐声向我问好。
  训练倒是有素。
  这四十人年纪普遍是二十岁出头的样子,早已脱离了毛头小子的稚嫩,人人身上都有戾气。
  “这些兄弟,是否都上过战场?”我赞赏地打量了他们一番。
  “大人眼力不错,这四十人,最短的跟随属下也有五年了。”孙坚很怜惜地看着自己的心腹。
  “不愧是刀尖上打滚的老兵,比起上个月新招的那批士兵,确实要雄壮得多。”
  城楼上有脚步声传来。
  有人嘿了一声:“洛阳的士兵,也就能看守大门扫扫大街!”
  听到这般放肆的言辞,即使是我也忍不住抬头去看。
  四名三十岁左右的男人依次走下。
  孙坚当即斥责其中的一人:“公覆,休得目中无人!”
  公覆……那是谁?
  话说孙家人才不少,又是大势力,孙迷也不少,但很遗憾,我在游戏中几乎不会碰触这一方,我宁愿去用马腾马超……为什么?因为我怕水……
  早期孙坚手下有名有姓,而且还有字的人屈指可以数出来:
  程普字德谋,韩当字义公,黄盖字……公覆?
  我朗声而笑:“原来是黄盖将军。”
  孙坚与对方都是一惊,对我的信息掌握能力无不佩服。
  黄盖整容道:“马大人也知道黄盖的野名么?”
  “黄将军过谦了,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也没工夫考证这句话是否在此时已成为俗话,“孙将军能够屡屡得胜,诸位功不可没啊。”
  孙坚与那几人都是十分满意的笑了笑。
  “这三位都是属下的左膀右臂,”孙坚分别介绍,“黄盖、程普、韩当。”
  三人齐齐向我恭礼。
  我心头一乐:老子能数上名来的三人组果然全到了!
  “德谋将军、义公将军。”虽然这样称呼有些奇怪,但为了显示我的博学,我依然这样乱叫。
  对方简直如同仰望天人一般看着我。
  “这是属下的同胞兄弟,名静,字幼台。”孙坚抢着将他的字说了出去。
  幸好,我不认识这个人。
  咦,你叫文台,你弟弟叫幼台?你应该叫伯台、仲台、季台的才符合规定吧?
  我比较了孙静与他哥,笑道:“比起孙将军,令弟看起来倒像是读书子弟。”
  孙坚拍了拍乃弟的肩膀:“确实比属下瘦弱的多,哈!”
  孙静倒是人如其名,低头道:“大人见笑了。”
  “孙将军,”我又问,“你的几名儿子呢?孙策是否也到了长安?”
  孙坚忽然僵在了原地。
  程普四人也不同程度的显出了紧张之色。
  “属下不敢隐瞒,”孙坚咬牙切齿,“属下长子策,正在袁术军中。”
  “哦?这……算人质么?”我也十分痛恨袁术,孙策也是一个牛人啊,这不平白给他增添了战斗能力嘛!
  孙坚垂头道:“袁术也十分看重犬子,将属下原有的数百部曲交给犬子统领。”
  “袁术只不过是要借策公子来遥制文台罢了,岂有什么好心!”程普哼了一声。
  其余几人都是点头。
  “并非只是如此吧?”我敏锐地指出,“袁术也要依靠孙策去打江山。”
  孙坚倏地抬起头来。
  韩当拢须沉吟:“孙策年未弱冠,虽然有些才能,但尚不能……”
  我指了指自己:孙策同学再小,也似乎比我还大吧。
  韩当立刻明白过来:“嘿,袁术虽然是个傻瓜,但眼光倒是独到。”
  几名大叔都是呵呵而笑。
  孙静令卫兵们散去,各守职责。
  “听文台讲,大人曾说过袁术之运将尽,不知是否如此?”程普问道。
  我不由看了多嘴的孙坚一眼,但是他并未明白。
  “各位都曾与袁术有过交往,此人如何?”我反问道。
  程普微微笑了:“袁术名门望族,自有大家之风。”
  黄盖立即反驳:“德谋兄你又胡扯了,袁术身上恐怕只有些骄奢之气,何来大家之风?”
  “骄奢时日既久,当然会有颐指气使的霸气。”程普年纪最大,竟然还能打趣袁术。
  孙静走过来:“兄长带着我们,在袁术帐下也是受够了气。”
  “哦?”我转头看他。
  “袁术兵精粮足,只让兄长带领部曲左右攻敌,自己心腹兵马却不动分毫,我们却死伤惨重。”孙静道。
  黄盖连声骂着:“上次董卓大将华雄胡轸率领数万大军南下,关乎生死存亡之际,袁术这厮竟然只给我们四千人,加上我们自己的,也凑不够一万人马,简直就是让我们去送死!”
  程普垂头道:“那一阵实在太惨烈,我们虽是击退了敌军,但结果……太惨烈了。”他难过的说不下去。
  孙坚虎目闪过一抹黯然:“只可怜了用来诱敌的两千步卒,死伤……太大了!”
  五名大汉顿时陷入了无限的悲痛之中。
  那想必是一场令他们刻骨铭心的大战。
  最镇定的反而是最文弱的孙静,他缓缓地对我讲道:“静并未参与此战,但兄长以近万精锐前去阳人,归来时身边只有三千步卒。”
  我默然:华雄与孙坚果然都是骁将。
  孙坚忽然振作起精神,傲然道:“我虽失去了数千儿郎,却让华雄与胡轸丢掉了脑袋!”
  “孙将军除了令郎所领的数百人,是否还有人马?”我忽然问道:孙坚最艰苦时仍然有三千人,不可能只留下几百人给孙策吧?
  孙坚一怔,坦然道:“确如大人所料,属下还有一支兵马,是响应徐州刺史陶谦的求援,由朱治率领去往徐州的两千士卒。”
  “求援?”我奇道,“谁打陶谦了?曹操?”这时间好像还没到吧?
  黄盖哂道:“一帮山贼吧,或者是黄巾余党,反正分不清。”
  “朱治此人是否可靠?”我又问。
  孙坚看我:“大人何意?”
  我注视着他的眼睛:“若将军需要人手,他能否奉令赶来?”
  孙坚点头,虎目中熠熠生辉:“只要时间足够,朱治必然能够赶到,哪怕只有他一个人。”
  我深吸了一口气:“让朱治来洛阳吧,陶谦么?让他自生自灭吧。”
  

第四十八章 废公忘私

 之后,我视察了养鸡场。
  卫觊总算看到我来工作,脸色露出了笑容:“大人新婚燕尔,还不忘来处理公务,真是令属下感佩。”
  我也做为国尽忠状:“国家正值动荡,为人臣子当尽心报国啊。”
  卫觊敲了敲案几,朗声道:“诸位若有积压下来的要事,请依次向大人禀告。”
  杜畿向我施礼:“大人,新一批卫士训练已有一旬,大人是否予以检阅?”
  “现在有多少人了?”
  “八百六十七人。”杜畿记得很清楚。
  “人数勉强可以达到目标要求,伯侯这些日子做得不错。”我随口夸他一句。
  他低头道:“谢大人称赞,属下不敢当。”
  我想了想又道:“征募卫士是否有什么困难?”
  “禀大人,这些小事,属下尚可胜任。”杜畿忙证明自己能力足够。
  “我不是怀疑你的本事,只是询问一下在洛阳征兵是不是很难?”我解释道。
  杜畿摇头:“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