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这货不是马超 >

第83章

这货不是马超-第83章

小说: 这货不是马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彻底崩溃了:大象这东西……怎么也得躲在云南广西广东这几个省份吧?
  这个世界,真的有这么多大象供这些低级官吏和士人制作印章么?
  幸亏前世的公务员和单位都没有继承这项伟大而光荣的传统……不然的话……全世界的象牙出口也无法满足国内如此庞大的印章市场啊!
  管理员又陆续拿来了一套朝服,一块玉佩,一柄连鞘黑刀。
  我拔出那柄刀,摇头问道:“这刀能砍死人么?”
  管理员慌忙道:“大人说笑了,这刀是专为上朝面圣所制,当然不如杀敌兵器锋利。”
  我伸手摸了摸刀刃……似乎没开过光啊,切土豆都切不下吧?
  管理员似乎没见过我这等粗鄙无知的卫尉,只好在一旁呆呆地看着。
  “还有什么?”我摸了个够,将刀塞回鞘内。
  “呃……还有卫尉官印,”他急忙拿出一方印章,“大人务必保管妥当。”
  我一怔:怎么还发两枚印么?
  这官印倒是大了许多,印底刻有官名,而黑犀牛角制成的那枚印上刻了密密麻麻的五六十个小子,凭我的眼力虽然能够看见,却没几个认识。
  算了,我用朝服将这些印绶佩刀全部一卷,转身便走。
  

第二十六章 蔡琰步步紧逼

 走到马府大门,门卫已通知了赵承。
  “少爷,你来看看……”赵承脸泛红光,向我展示满院的礼物。
  “都是我手下那些人送的么?”我有些吃惊:他们的动作是不是太快了些?
  赵承摇头:“连王允那些三公九卿都有礼物,我已经一一记录下来了,少爷要不要过目?”
  我摆手,吩咐道:“你自己看一看有哪些人没给我送,列个大概名单送来就行。”
  赵承一怔,躬身应诺。
  我刚向里走了两步,身后传来一把清朗的女声:“公子稍等。”
  我顿时一阵头疼,缓缓转过身来:“琰妹你好,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哈。”
  蔡琰挪步向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超哥哥果然好才华。”
  超哥哥?
  我浑身寒毛直竖,强笑道:“琰妹妹今日又来鄙舍,可是有什么事情么?”
  “除了来借读几篇诗文外,顺便恭贺升迁之喜而已。”蔡琰笑道。
  “……免了免了,”我连连推辞,“你应该知道诗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与灵感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啊,何况今日朝议我已经有些疲惫,准备稍事休息了。”
  “哦?是么?既然如此,超哥哥就先去休息吧,你不用特意招待我的。”蔡琰很体贴地说。
  我感激地冲她一笑。
  她嫣然道:“琰一人去书房看看就好。”
  我急忙扶住门墙:“还是我陪你去吧……”
  蔡琰露出胜利般的微笑,向我福了一礼。
  我摇头,带领着她慢慢朝书房踱去。
  “琰妹妹请进,”我推开房门,“鄙舍简陋,还望不要嫌弃。”
  蔡琰浑不在意,迈着小步闯了进去,立刻四下翻阅起来。
  我惭愧地看了看房内:满满两书架的各派经典,我看过的也只有《论语》与《孟子》了,哦,还有老庄的那么一点点哲学思想。
  我倚在门边看她。
  蔡琰迅速对那些台面上的经典名著丧失了兴趣,转而指了指脚边的箱子。
  “唔?怎么?”我装作不懂。
  “打开箱子啦。”她故作纯真。
  “这样不好吧,里面的东西不适合你这种小姑娘看。”
  “嗯?”蔡琰一怔,“超哥哥你也喜欢看**么?”
  我仰天摔倒在地,呻吟了一声:“胡扯!”这个时代的绘画水平,能画出什么档次的美术作品?我对此抱有深深的怀疑。
  “那便打开啦。”蔡琰笑吟吟地看着我一个人从地上爬起来。
  “琰妹妹你也不扶哥哥一把,忒无情了吧?”我抱怨道。
  蔡琰做羞涩状:“男女七岁不同席,何况互相搀扶?”
  我瞪大了眼:“咦?你不是已经准备嫁给我了么?还讲究这些么?”
  “只要尚未定婚,便需要在意。”她一本正经,并不像开玩笑的样子。
  我趁机转移她的注意力:“哦?一般女性都这样么?或者是你们这种世家女子特别在意呢?”
  “天下一贯之礼,何来家门区别?”她微微侧了侧头。
  我才不相信这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一厢情愿的美好想法,封建顽固思想明明是宋代朱熹后才开始发扬光大的,秦汉隋唐都应该相对开放得多才对,比如那些人妻们,嫁人那叫一个迅速,刚死了丈夫就跳槽的,不是很常见么?
  “呀,不要想换话题呀,快点打开箱子啦。”她迅速识破了我的小计,嗔叫着催促。
  我摊了摊手,从书架上的一个小盒子中摸出一把铜钥匙,磨磨蹭蹭地打开了箱子。
  蔡邕毫不客气地凑上身来,半边身子已然倚靠在我的肩头,反而将我挤在一旁。
  “喂喂喂,那个啥,男女授受不亲什么的。”善良的我忍不住提醒她男女之防。
  “人家早已经决定嫁给你啦!”她吐了吐小舌,浑不在意地打量起箱中的三沓文稿。
  “三国志?”她奇道,“哪三个国家?夏商周么?”
  “呃……这个没什么……”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给她解释。
  还好她略略一翻便停下了动作:“这些文字……琰怎么大多不认识呢?”
  你要认识就神了!我暗暗嘀咕,向他解释道:“不要在意,这些只是初稿,我今后会慢慢整理出来的……琰妹妹还是别看了,咱们去喝茶赏花好不好?”
  蔡琰无视了我的邀请,柔肩一挺将我撞开:“九州……缥缈录?”她艰难地读出了后三个字。
  “这个……这是我闲来无事所构想的一个故事而已,和现实没有什么关系。”我轻描淡写。
  “是什么故事?”她反而来了兴趣。
  “几个年轻人的经历,从默默无名到称霸天下的俗套故事,中间还夹杂了几段纠葛不清的多角恋,十分无趣。”我极力贬低主角。
  她点了点头,转而看向最后一沓:“马超孟起文选?孟起是……”
  “是我私自取下的字,”我坦然承认,“昨日取来的几篇诗稿便是此文选中最上层的部分了。”
  蔡琰迅速地将这沓诗稿捧起放在案席之上,逐一开始阅读。
  这沓文选有小半已被我全部重新誊写为隶书,虽然字迹依然是所谓的“七品字”,但让一般人阅读起来已毫无困难了。
  她的神情愈发惊讶,双手已离不开纸张了。
  我本是默默地看着她,但忽然想到:前面那些通俗易懂的还可以任她阅读,后面有一些绝世诗词可是为了我以后在大家文豪面前卖弄才准备的,她此时一读便没有了价值。
  绝对不能这样。
  我没有信心自己可以写出能够与李太白苏东坡相比肩的文章来。
  所以我必须阻止她。
  我伸手按住了她正在读阅的那张纸,示意她停下来。
  蔡琰仰起头,很是不解:“超哥哥写得太好了,就让琰拜读拜读嘛。”她的声音忽然极其柔媚,几乎让我再次摔倒在地。
  “到此为止吧,”我坚定不移地决定贯彻我的原则,“我只有这么一点东西了,还指望在其他士人面前露脸,全被你看了可不行哟。”
  她的双眸微微泛着水光,嘴角也向下翘着,似乎已一触即发。
  我咬紧牙关,不为其楚楚可怜的扮相所打动:“琰妹你放下这些纸张吧,休要让我为难,我可不想对一名女孩子动粗哟。”除非是在床榻之上。
  蔡琰无奈地松开了十指,乖乖地站起。
  我叹了口气,将散开了文稿叠起,轻轻拢起来,再次封入铁箱之内。
  “超哥哥很小气呢。”蔡琰撅起嘴来,薄薄的唇上泛着诱人的光泽。
  “随你怎么说吧……反正现在不能让你全看了。”我锁起箱子,将钥匙抛入盒中。
  蔡琰眨了眨眼,似是更加坚定了决心,问道:“琰何时才能嫁给你?”
  

第二十七章 养鸡场还是卫尉寺?

 当我酒足饭饱准备午休的时候,有人很不识相地前来打搅。
  而且,他们是组团来的。
  “少爷,那些人都是你的属官文吏,或许还是见一见吧?”赵承前来禀告。
  “难道这么早就来催我办公?”我十分不悦地皱眉,“让他们来吧。”
  赵承很快便将这群人领了进来。
  果然是组团来的,足足有二十人左右,有几个略微眼熟的貌似是早朝时坐在我身后的各门司马,其余的大概都是卫尉的亲属掾员吧。
  “拜见大人。”这批年龄不一的属官二话不说排开了向我参拜。
  我看着这一群谦恭的年轻人谦卑谨慎的模样,心中忽然荡漾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诸位,请随意坐下。”
  他们彼此谦让着迅速坐了下来。
  一名年纪较大——约三十五六——的官吏作为代表进行致辞:“大人初任卫尉,属下们本应当筹备贺礼,但时间紧促,恐怕未必能让大人满意……”
  我打断了他的话:“这个不重要,诸位的心意我收到了,这些东西并不重要,今后只要尽心做事便可。”那些礼品什么的,我还没有一一细看,就算他们的礼物过于寒酸我也无法责备——毕竟他们都只是几百石的官吏,这点俸禄勉强维系一家子的生活还可以,想进行一些往来交际,可真是困难了——而他们,只是低层的小吏,手中没有任何财权,想要获得额外收入,只有靠上级赏赐或者做卧底之类的非法不义之事。
  对方急忙点头:“大人体谅下属,属下必定竭力为大人分忧。”
  “嗯,你先稍稍介绍一下诸位掾吏吧。”我向他示意道,“就从你开始吧。”
  他虽是跪坐在地,仍是弯腰拱了拱手:“诺……下官姓卫名鸡,表字伯儒,河东安邑人,为卫尉下四科之一。”
  “哦?你也是安邑人?”遇到老乡让我很是高兴。
  “是。”他不解地看我。
  我这才想起我家祖籍应该是右扶风的茂陵,和河东安邑尚距离几百里地,这算是白高兴了:“没什么,请继续吧……”
  “这位是韩鸡,字公至,南阳堵阳人,为四科之一。”做完自我介绍,卫鸡首先介绍场中年纪最大的人。
  他转向另一名年岁稍轻的文士:“杜鸡杜伯侯,京兆杜陵人,亦为四科之一。”
  我皱眉:为啥你们都叫鸡?
  卫鸡又转向另一位二十岁出头的:“张鸡张德容,左冯翎高陵人,二百石。”
  我抱头:卫尉什么时候成了养鸡场啊?!
  之后又是一串人名,由于方言的不适应,我很难记住正确的声调,只好频频点头,以后再慢慢看花名册罢。
  待得一群下属全部报完姓名之后,我问道:“我记得九卿之下应该有丞或者长史之类的官员吧?”
  卫鸡点头:“是的,但张温大人将原卫尉丞一同带去了,故而空缺下来。”
  “长史的话,我可以任命么?”我不耻下问。
  卫鸡点头:“大人只需将任命人姓名上给太尉即可。”
  太尉?那还是张温大爷啊。
  丞么?我知道丞的俸禄为比千石,但我手中只有贾诩一名心腹文士,但方才却告诉他接手公车司马令,比千石和六百石……我得和贾诩商量商量。
  “平日我有何职责?”我想知道如何偷懒钻空子。
  卫鸡严肃地答道:“朝晚巡视两宫。”
  我瞪眼:“就这些么?”
  “皇宫重地,岂容小觑。”他毫不客气地指责我的轻率态度。
  我急忙纠正:“卫大人说得好,在下年幼无知,轻狂了。”
  但是我真不认为这个官职有什么实际权力: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皇帝保镖头子么?平日里没什么功劳,一旦出事满门抄斩。
  “大人可配有随身卫士六十名,”卫鸡补充道,但他显然也知道事实,“大人可任意增加些许,统一上报发饷。”
  我很赞赏地看了这位懂事的下属,忽然又想起来了一个问题:“你方才讲过,卫尉应该有四十一名员吏的,但是……”我指了指堂内。
  卫鸡解释道:“董贼一党肆虐,残害吏民,百官缺损巨大,更有官吏弃官归乡,以避免祸端,故而仓促间难以补齐……其实下官等人也是近两个月才被张大人征辟来的……”
  我恍然:董卓老贼原来如此强大,几乎将整个朝堂清扫一空了。
  但是除了跑腿打杂,我并未感觉到这些四科、学事之类的吏员还会有什么实际作用……当然为了不打击他们的跑腿打杂热情,我是绝对不会告诉他们的。
  众位属下闲聊了一会,便识趣地准备告退。
  卫鸡提醒:“大人明日应于日出后前往官署处理事务。”
  我不由一颤:啥?日出?那是五点吧?
  “要从日出处理到何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