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这货不是马超 >

第59章

这货不是马超-第59章

小说: 这货不是马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发话的是老爹。
  “怎么?难道还怕有人害我?”我开玩笑道,“那我带几个侍卫吧。”
  李肃解释道:“河东虽然与长安相邻,但其太守一直以来……都不曾顺从我们。”
  “哦?”原来如此,我问,“太守是谁?这么大胆敢于我们为敌。”莫非是个牛人?
  “河东太守王毅。”李肃很清楚嘛。
  “……”不认识,发音相似的也没印象,我皱眉沉思,这是个小虾米吧,算了,“给我两千人,我去灭了他!”
  我口气十分硬朗。
  “不可妄动,”老爹一掌拍在案上,“王毅虽然没说归顺,但也没有过于敌对,你可别一时冲动弄巧成拙。”
  “将军说的是,何况河东郡多山林野兽,又有大河倚靠,我们目前兵力也不足,至少要等岱公子的几千人回来,或者新兵训练有成,方可动作。”李肃也极是稳重。
  哦……我却忘记了,山西自然多山林,河东本身就是一个天然大盆地,有许多原始森林,带骑兵去攻打未必能占到什么优势。
  “河东这个地方……也很不错呢。”老爹忽然态度一转,“有天下至多的大盐,山中也出金铁,我们若能早一天拿下,于军于民都是好事,可惜……”
  “我只问一件事,那王毅兵马很多很强么?”我一听暂时动不了兵,没了领军的兴致。
  “这倒不多,王毅只是文人,整个郡中最多也就四五千,不过当地人……脾气都比较大,连妇女都是烈性子。”李肃的调查还算详细,我当然知道河东妇女好脾气,河东狮吼不是假的。
  “那我去转转算了,没什么危险,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把那王毅给……”我龇牙一笑。
  马腾“啪”的一声拍案,竟然有些怒意:“你若胡作非为,肆意杀人,老子…老子再也不认你这个兔崽子!”
  我耸肩:他刚才是不是想说老子宰了你?可能是知道现在的我足以秒杀他了才换了台词。
  “好好,这事等小岱他们回来后再说。”我很不情愿地同意,“那我纯粹去游山玩水总行吧?”
  老爹瞪大了眼看我,一双牛眼明显没有一丝的信任。
  我叹气:“好好好,我这几天不会出门了,你放心吧,我不杀人,我读书写字好吧?”
  “读书好,你用心读吧。”
  我吃惊不已:这是我那个半文盲老爹么?竟然鼓励自己的儿子读书!这十五年来,虽然马腾请了贾诩老爹教导子女,也只不过是认认字罢了,他更从来不会检查什么家庭作业用来督促我们学习,今天太阳爷爷从西边出来了么?
  “你怎么了超儿?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哦不,”我叫道,“你刚才说……读书好?”
  老爹点头,然后关心的鼓励我:“有些学问总是好的,不然士族的闺女会看不起你的。”
  我张大了嘴,他竟然开始关心我的婚姻!“爹你怎么了?忽然说起这个……”
  “你姨娘平日也读书,不过为父我勉强识字而已,不免被人笑话。”他郁闷地挠头。
  姨娘?那是说邹氏吧。
  有文化真好,难怪连曹操都喜欢这种气质型人妻。
  马腾竟然会以自己文盲为耻,太罕见了。
  他是不是太过于在意这个后老婆了?
  

第四十一章 三千野人

 三月初四的下午,赵承领着三百轻骑并数十辆大车浩浩荡荡入城。
  足足晚了我五日。
  重资压车,声动响彻西市。
  长安之内,**匪类为之垂涎。
  除了西门校尉之外,长安上下没有一人前去迎接——笑话,以赵承的身份,难道还让李肃贾诩他们去夹道欢迎不成?
  当赵承入府之时,我正在伏案抄写《马超孟起文选》其中的《观刈麦》,我努力地想从昔日自认为飞扬不羁的草书中辨认出自己的破字。
  “少爷,我回来啦。”赵承大步入房,屋外是搬卸箱子的声音。
  “你比我晚五天,”我懒得看他,继续认字,“一路辛苦,先找点东西垫肚子吧,哦对了,小昭,不是有剩下的点心吗?给他端来。”
  小昭很快端着托盘回来,赵承不吃点心,却找到一瓢水仰头就灌。
  屋外的脚步声忽然变得急促。
  我清楚地听到士卒的高声呼喊:“敌袭!有敌袭!”
  手中笔忍不住重重一顿,墨迹在纸面上迅速扩散。
  赵承口中尚未咽下的水直接喷出。
  ·
  西门守军并不多,但这次的报告却很及时。
  马腾与我几乎同时上马,奔赴西门。
  “难道是你引来的贼人?”我还有心情对赵承打趣。
  赵承慌忙摇头:“一路根本就没看到什么可疑的人影。”
  登楼而望,天边烟尘蔽空,黑压压的一片,只有大队骑兵才能形成的尘土。
  “至少一万匹马。”老爹低声说。
  我非常同意他的目测水平:“没听到爷爷和各郡的消息么?”
  老爹沉默着摇头,表情肃穆。
  “不如我们主动出击……”
  “不可,敌人已近在眼前,我们兵力展不开了,若是强行对冲,必然死伤极大。”老爹谨慎地说,“西边的……多半是羌人,但羌人极少攻占郡县,尤其是长安之类的大城,我们据城坚守,他们攻不下了的……”
  “羌人?”我纳闷,我们对羌人并不苛刻吧?他们来这么多人马凑什么热闹?我不是刚刚才任命了迷图接管了陇西郡么,这么快就被突破了?
  敌军放慢了速度,渐渐兵临城下。
  敌人的面孔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他娘的!”我骂了一声,“来得这么快!”
  老爹奇怪地看了我一眼。
  赵承也恍然大悟。
  领头的一个小将,就是羌族首领的儿子野人阵阵!
  他只有三四千人,却赶着万余匹战马,在城外铺展开来,占据了偌大一片土地。
  ·
  “你来得也忒快了些吧?我们前脚刚到,你后脚就跟上来了。”我一把扯住野人阵阵,拍打着他坚实的后背。
  “俺爹说马超少爷是实在人,俺们羌族也不能多占便宜,就挑了一万匹好马和一些壮牛给你们送来。”野人阵阵乐呵呵地说。
  “实在人?”
  “唔?实在人?”
  我的听觉十分敏锐,方才这小小的、充满了怀疑的声音至少有两个人同时念叨。我横眉怒目,飞眼扫视了马腾和赵承,此二人急忙低头认错。
  我确实是一名诚实善良的好人,我始终坚信着这一点。
  “那也用不了这么多人吧?把我们吓了一跳。”赵承受不住我火热的注视,急忙没话找话。
  野人阵阵拍着胸脯:“俺爹说俺年纪大了,这些人就随我跟着少爷上战场杀敌了!”
  三千羌族青壮年?!
  我一怔:羌人能骑马,亦善爬山,冲锋在前,逃窜……也在前,迷图此次算是下了重本了!我看看马腾,向他征求意见是否收留,他点头。
  “你的人先住在西营里,等下有人安排,”我又叮嘱他,“你可得约束好他们!”
  “啥?”野人瞪大了眼,不明白我的意思。
  “你的人不能在城里杀人放火抢东西,哦买东西不给钱也不行!”我详细地给他讲解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要点。
  “知道,俺们都是良民!”他再一次拍着胸脯。
  良民?有我这么善良么?实在有些不放心,我暗下里又让西营的士卒长多加注意。
  野人小阵阵特意领出一队小马,格外珍惜地拉过来:“少爷,这都是俺爹挑出来的小马驹,都是半年多,正是认主的好时候,你每天多和它们溜达溜达,它们就跟你亲。”
  我指了指这至少有五十匹规模的马队:“这么多全要溜达?你给我挑一匹最好的。”
  野人小队长挠了挠头发,面露难色:“俺爹说这都是百里挑一的好马,有传说中汗血宝马的种呢!再长上一年半载,跑起来飞一般的感觉。”
  “哦?”老爹眼放贼光,十分客气地接受了,“既然是令尊好意,我们就先收下了。”
  邓山黄东赵承一干人等都是爱若珍宝,将这几十匹纯真可爱的小马驹领回了家。
  于是,我们长安城又要额外供养三千人了。
  三千人……三千人!
  我凑上前:“父亲大人,孩儿想去河东郡一游。”
  “不可。”马腾毫不留情地拒绝。
  “我只带一千人马。”我不屈不挠。
  “没兵给你。”他斩钉截铁。
  “呐,”我伸手指了指背后,“这些不算兵?这可是我争取来的。”
  “如今世途凶险,你何必贪一时之兴?”老爹苦口婆心。
  “切,”我毫不在意,侃侃而言,“小爷我神功护体,拳打东山猛虎,脚踢西海蛟龙,头顶青天白日,足踏黄河黑土,纵万千人吾往矣,何惧之有?!”
  听到我这一番豪言壮语之后马腾瞠目结舌,再不敢发表任何反对意见。
  得到默许的我踌躇满志,第一次出兵,我厉兵秣马准备风卷残云般攻城略地。
  哦,一千兵马太少?不不不,这没什么,兵力不是重点,区区河东郡,又不是割据之军阀,我一人足矣。
  当然,作为参考,谨慎的我咨询了贾诩。
  “公子欲取河东之地,并非难事,河东富有盐铁,乃天府之地,而郡守文弱不知兵,公子以百骑急袭王毅,必能擒之。”很遗憾,贾诩外出奔波了半个月,回到家之后迅速得了风寒,虽然并无大碍,但这几日都不曾出门,我也不认为区区河东足以劳烦他出动。
  “还要擒?杀了算了,不是什么大才吧?”我对于这个陌生的太守好不心疼。
  “王毅素有清名,廉洁自守声名卓然,董卓也没有动他。若能为我所用,也算治理地方之才。”贾诩做出了评价。
  “先生既然嘱托了,超尽量擒他回来。”贾诩如此说了此人有才,说明这王某至少不算个垃圾,能拉到手下当然也不是坏事。
  “不用擒他回来,”贾诩摇头,“他若能投我们,就让他仍守河东,我们只要他按时交纳河东的赋税,并供给长安盐铁,就足够了。如今长安兵少,也无力分兵驻守,更无人可派。”
  “不派兵马,不怕他又投奔他人?”我怀疑。
  他的双眸十分透澈:“王毅此时只在犹疑,公子稍以说之,他必然归附,至于投奔,洛阳正乱,关东各地形势未明,短期无忧,再过三五年时,我军羽翼早已丰满……”他停了下来。
  他想造反也没本事么?我点头:“……我明白了。”
  “预祝公子此行愉快。”贾诩微笑着拱手,仿佛在欢送将行的旅客。

第四十二章 行河东

 傍晚时分,明月半弯。
  酒足饭饱的文人在月色中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一边挥毫书写,一边哼哼着。
  “好诗好诗啊!”我弹纸大赞,“千古名句亦不为过!”
  不过没人理会附和我,房内只有两个勉强识字的小丫头。
  “公子又要离开了么?”双儿上身倚在我肩上,嘟着小嘴问。
  “嗯。”我抚摸着她柔润的长发,严格来说,这个小姑娘的头发还属于孩子头,我抚摸的时候总感觉自己在安慰女儿。
  “公子什么时候动身?”她的姐姐立在一侧,垂头问。
  此时我心中满是建功立业的豪情,因此早已急不可耐的做出了决定:“明日一早我就走,一天也不能耽搁。”
  “婢子这就为公子收拾衣物。”
  “衣物就算了,六七日便能往返。”我只是溜达溜达而已,顺便怀念一下故乡罢了,又不是准备长期作战,至于河东郡么,他王毅要是听话一切好说,不听话么,我拔刀给他来个痛快的,管你是不是人才,咱来生再见吧。
  “还是带上的好。”小昭丝毫不顾我的意见,退入内阁,打开箱柜整理起来。
  我暗想这不是存心想折磨替我背负包裹的小兵么?未战而损战力,太不明智了。
  却听双儿说道:“公子可要早些回来哦。”
  “为什么要早些?”我伸出食指抬起她细嫩的下巴,“双儿想我了么?”
  “双儿当然想公子……”双儿的双颊微微有了红晕,声音微若蚊吟。
  我用拇指按上她的小唇,眨了眨眼笑了笑。
  她鼓了鼓腮帮子,鼻中喷出热气,轻哼出声。
  我松开了调戏她的手,继续挥毫而作: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出长安,过郑县、华阴,渡河向东。
  在我的严格要求之下,一日奔驰距离超过了两百里,至初八正午时,千匹快马已抵达猗氏,距离河东郡治所安邑不过五十里路,我便答应让众人歇息一个时辰,入城吃喝。
  我丝毫不怕王毅得知消息后加强防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