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这货不是马超 >

第353章

这货不是马超-第353章

小说: 这货不是马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该是来归附的。”程昱很肯定地判断。
  我耸了耸肩:“我估计也是……叔至,请他进来。”
  几秒钟之后,陈到带着使者走进了大厅。
  使者年纪不过三十出头,身高只是平常,相貌虽无特色,但在细看之下,却有一些知识分子的气质,和一种难以明喻的睿智。
  他并没有按规矩向我施礼,开口却是一句:“在下体弱,不堪奔波,能否入席?”
  “先生请坐。”我按着心中腾起的那一丝不快,示意他在杜畿的下手就坐。
  我不是傻子,颍川太守李旻也不应该是傻子,他派来的使者更不应该是傻子。他采取这种明显会令人不爽的态度,必然是有自己的用意。
  “多谢马将军。”这使者一抖袍摆,大咧咧坐下。
  “不知先生如何称呼?”王烈当先问道。
  “颍川,细菌。”使者咧嘴答道。
  

23 颍川来的马屁精

 细菌?
  当然,一般不会有人叫这个名字。
  但我一时想不起有哪个发音类似的姓氏。
  然后,我从程昱和贾诩的表情中隐约地感觉到他们也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在下区区乡野村夫,诸位大人当然不曾听闻。”名叫细菌的使者哈哈而笑。
  “我多年征战在外,极少回到中原,更少与各地贤士交往,因而孤陋寡闻,失礼失礼。”我朝他拱了拱手,“敢问先生名姓是哪两个字?”
  他抬手向我还了一礼:“戏弄的戏,君子的君。”
  “戏姓……这真是少见的姓氏。”王烈敛须颔首。
  的确,这是一个小姓……
  饶是以我浩瀚似海的学识和强悍无匹的记忆,也无法找到两三个姓戏的名人。
  除了……戏志才。
  戏志才,东汉末年颍川人,曹操最早的谋士之一,受荀彧举荐为曹操谋划,深得信任,所做贡献未被记载。英年早逝后,荀彧推荐郭嘉接替。
  而在这个世界里,由于曹操北上并州,荀彧则依然身处汉营,,戏志才和郭嘉缺少中介,无法为曹操效力。
  我有八成把握,面前这个装模作样的家伙,就是戏志才……或者他亲戚。
  曹操最早的谋士啊……我把他挖过来如何?
  “不知戏先生在颍川所任何职?”贾诩问。
  戏君笑道:“君只是一介白身,偶尔与李君有所往来,勉强还算说得上话,所以这次他才敢派我来见各位。”
  “呵呵,先生是李府君的客卿呀。”贾诩微微笑道。
  “称不上,称不上。”戏君连连摆手,两个人都是一样的笑容灿烂。
  趁着他们还在虚头巴脑寒暄的功夫,我搓着下巴开始简单地构思起计划。
  “戏先生亲自来此,不知携带了李府君何种嘱托?”向来喜欢直接的程昱终于不耐烦地开了口。
  “呵呵,这位想必是程仲德吧?”戏君依然笑着说道。
  “老夫正是程昱。”
  “先生身为马将军的谋主,难道猜不出在下的来意?”这货竟然反客为主地问道。
  程昱轻哼了一声:“老夫以为,你大概是为李旻归附于主公而来的。”
  “先生所料,大致不差。”戏君抚掌道,“李君接到马将军传示天下的檄文,第一时间找我商议,我建议他在第一时间向马将军投诚。”
  “哦?”我扬了扬眉,这货的节操好像一般啊?
  “但李君却自诩汉室官吏,山东州郡又刚刚声讨将军,兀自犹疑了半天,才被在下劝服。”
  “不知志才先生如何规劝?”我故意将“志才”两个字说了出来。
  对面的戏君果然露出了一丝惊异之色,但却立刻掩饰了下去:“在下对李君劝道,颍川首临河南,以马将军兵锋之锐,旦夕之间就可踏平,山东州郡虽然声势汹汹,但无一人可堪借助。君不见,当年的讨董联军否?”
  “马将军之所以按兵不动,一是不想刺激山东州郡,以免引发强烈的抵抗;二是担虑河北袁绍曹操;三是将军怜惜士卒,不愿在攻城之中损失太多。李君若能在此时此刻归附将军,对将军绝对是雪中送炭之举,必能保全富贵。”
  我点了点头,又问道:“你劝服李旻的前提是……你认为我能赢得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世事无常,在下也不敢保证自己不会走眼,”戏君笑道,“但我认为以目前的形势,将军是最有潜力的。”
  “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判断?”我特别喜欢听别人分析我方的优势,不然我总觉得自己心里没底——可能这就是一种不自信?
  “第一,将军会打仗,有军事才能,”戏君竖起右手食指,“在下听许多人谈论过将军的几次征战,大多都是以少胜多,损失更是极少,而且将军兵法运用之妙,当世少有人可比。”
  我摆摆手:“说起兵法,我还差得远!”这绝对是实话,打过的仗越多,我越觉得自己手段单一,策略浅陋,只是运气实在好到爆,所以才每战必胜……
  他竖起中指:“第二,将军麾下几员大将,大都忠勇可用,虎豹铁骑更是百胜雄师、天下骁锐,如今更是一战击溃猛将吕布,堪称当世第一精锐部队。”
  “第三,将军重视人才,不论出身。”他竖起了无名指,“说句冒犯的话,我也曾建议李君派人调查过将军手下人员的情报……不过这些探子都在前几天被人驱逐出境了。”
  我笑着看了韩暨和杜畿一眼。
  “王彦方和刘仲礼老先生早就是东州大儒,被将军所敬重,世人都已知道。”他向王烈微一低头,以示尊重,“但其余属官不论文武,无一不是寻常子弟,而且……将军麾下有三位营长,似乎都是草莽出身。”
  是在说甘宁、杨奉,还有褚燕吗?
  “这话不对,”我反驳道,“我这里还有皇甫家的长子呢。”
  皇甫固往上三代,都是汉朝的名将,怎么也算当世的名门了。
  “不要在意一两个例外,”戏君耸了耸肩,将小指伸展开来,“第四,将军体恤士卒,文武并举。听说近来还特意为此改革了军队士官制度,大幅度地提高了将领和下层士兵待遇。只要坚持下去,无论是文士还是士兵,都会源源不绝地归附将军。而与之相对的,无论是中原州郡,还是河北袁绍,都极为看重家族声名,像在下这般寒门子弟,纵然他们有事时会找我相商,骨子里仍然看不大起。”
  “等我接收了颍川之后,志才先生就来我这里吧,”我立刻打蛇随棍上,“马超是个无谋无断之人,正需要先生这般目光远大的谋士辅佐。”
  “呵呵,”戏君不置可否地打了个哈哈,将右手五指完全绽开,“第五,将军才二十岁,就已经达到这样的高度,潜质自然远胜那些浑噩的中年人。何况将军子女尚幼,更不存在多子争宠之事,将军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争霸天下之中,想必十来年也就够了。所以,在下才花费心力劝说李君趁早归附将军。”
  我看着他修长的五指,哈哈笑着:“志才先生这番话,虽然句句都在吹捧我……但竟然条条都是事实!马超何德何能,能让先生如此评价。”
  “在下刚才所说,句句都是俊肺腑之言,将军可别真当成吹捧之言了。”戏君敛起笑容,微微向我倾了倾身子。
  我点了点头,却又问道:“志才先生与荀文若、郭奉孝熟悉么?”
  戏君微微一怔:“我和文若熟悉一些,与郭奉孝只有一面之缘,他的从兄郭贡我也熟悉。”
  “郭贡……”我确认记忆中根本不存在这个人名之后,又继续问道:“这三人才智如何?”
  “呵呵,文若少时就是公认的王佐之才,郭奉孝却无大名,但我以为,这个年轻人也绝非池中之物。”戏君笑着评价,“至于他的那位兄弟,也就是一位郡国之才。”
  “帮我个忙,把他们都拉过来。”我一脸严肃地对他说。
  “呃,我和文若也只是一般的友人关系,可没那么大面子。”戏君推辞道,“何况……文若他此时深得汉廷重用,也未必肯来。”
  “你帮不帮?”我扬眉问道。
  “帮!”他见我快要变脸,急忙点头,“等将军接受李旻的归附之后,我就亲自去张罗这件事情!”
  

24 寒门子弟的悲哀

 因为没钱交网费,所以电信局心狠手辣地停了两天网……
  -
  收下李旻的降书、将使者戏君送走之后,贾诩笑着问我:“我在洛阳时间也不短,从未听说颍川戏君这个人,不知公子是如何得知此人的?”
  “以前听荀彧提起过。”我耸了耸肩,很容易就编了个谎话,“你们感觉这个人怎么样?”
  “失之轻浮。”王烈给了他一个差评。
  “节操一般。”程昱也没好话。
  “我看此人有胆有识,若能为主公所用,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杜畿则与两位老前辈唱了反调。
  他的资深同事韩暨附和道:“人都有缺点,不能因为一点缺点就否定整个人吧。”
  程昱摇了摇头,却不再表态。
  “我也不喜欢他。”贾诩最后发言。
  三比二,而且最重量级的两位大叔都投了否定票。
  我不得不重视这个结果:“为什么?”以我的眼光来看,这戏君是个挺有意思的人啊!
  “心思太多。”王烈道,“明明是为了投降,却从一开始就想掌握谈话的主动权。”
  “他自称是乡野村夫,看起来以寒门出身为耻,但与此同时,却相当的恃才傲物,我能清楚地感觉到一身的傲气。”贾诩也道,“虽然一直在笑,但就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刃,无时无刻不散发着危险的气息。”
  “不过……”程昱沉吟了几秒,也道,“他所说的‘重视人才、不论出身’,正是他归附主公的最大理由,他既然有才,不妨用之。”
  “你说可以用?”我确认道。
  他点了点头:“虽然老夫非常不习惯他的那副腔调和性格,简直就和……和主公有三分相似。”
  我揉了揉鼻子:“你是在骂我吗?”
  “老夫只是实话实说。”程昱耸了耸肩,“第一次看到主公时,还真是这种感觉,不过……主公没他这么奸猾老练。”
  “好吧,我就当你在夸我吧……”我咳嗽了一声,将话题转向了正轨,“我已经接受了李旻的归顺,这颍川郡有没有必要换个太守?”
  韩暨小心答道:“属下建议将李旻更换,毕竟是四战要地,更是中原大郡,应当派遣心腹镇守。”
  王烈颔首道:“老夫也是此意。”
  贾诩、程昱、杜畿三人也均无异议。
  “那李旻如何处置?”毕竟是第一个主动归顺我的郡守级别的大员,我要特别注意影响。
  “左冯翊、右扶风的郡守尚未确定,可让他治理后方。”贾诩敛须道。
  “也好,”我点了点头,“那么……让哪个营级将领去颍川?”
  现如今,我手下的将领,褚燕在弘农,徐晃在河东,李典、拓拔野在河内,身边的还有秦阵、太史慈、甘宁、杨奉、张辽、高顺六名营级将领,而其中,秦阵显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说起来,我记得几天前在会议上,我曾经兴冲冲地下令,派遣太史慈和秦阵发兵轘辕关,同时让拓拔野去支援河东,但是,结果是……拓拔野很快动身并与李典汇合,而秦阵与太史慈则因为种种原因至今未曾拔营——说实话,我已经忘了这件事情了。
  “如果从几位营级将领中挑选,我建议用太史慈。”贾诩首先提出意见。
  “太史慈文武出众,确实是第一人选。”程昱表示同意。
  “呵呵,”王烈也道,“如果是太史营长的话,老夫也没有意见。”
  我继续问道:“公至、伯侯,你们觉得呢?”
  “是个合适的人选。”韩暨与杜畿异口同声。
  “嗯……”我想了想,却又临时改变了主意,“我的意思是……现在河北的威胁已经无法忽视,而东面却不需要投入太多兵力,所以……伯侯,你去颍川吧。”
  忽然被我叫到名字,杜畿满脸惊异之色溢于言表:“主公……”
  “你应该没有问题吧?”我笑着看他,“只是一个稍微大一些的郡而已,你也曾做过郡丞,治理百姓的工作也是轻车熟路吧?”
  “那……主公派哪一位将军统领颍川军事?”他问。
  “考虑到这毕竟是中原大郡,你手下没有几个自己人确实不便,”我搓了搓下巴,“让陈到带上本旅兵马随你一同前去吧。”
  杜畿一怔:“陈到?这……”
  “你在担心什么?”我笑了笑,“颍川虽然很大,但一员郡守全权负责也就够了,不需要浪费我这么多两千石将领。”
  “属下惭愧!”杜畿朝我低头。
  “明天一早,你就带着陈到和那位戏君一起赶赴颍川,没问题吧?”我最后向他确认。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