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这货不是马超 >

第109章

这货不是马超-第109章

小说: 这货不是马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协一惊:“朕几乎把这贼子给忘了!那张公是否多留些兵马驻守洛阳?”
  张温一脸难堪,可怜京城只有六七万兵马,若是带的少了,对刘岱的威压还有作用吗?
  “老臣的意思是,可否拟一道诏书,将吕布调离河内?”王允建议。
  刘协一脸不信:“此贼狼子野心,怎么会听从朕的调遣?!”
  王允淡淡一笑:“正因为吕布野心昭昭,便不会长期居于张杨之下,陛下将他调走,或许他和张杨都要感念陛下大恩呢!”
  刘协皱眉思索了片刻:“王公之意,将他调到何处?”
  “并州太近,幽州太远,冀州黄巾贼党尚有残余,不如将吕布调到……”王允飞快地回忆了一下大汉地图,“……中山国?”
  我对河北的地理更是一窍不通,干脆听他们说天书。
  果然小皇帝也是一脸呆相:“这……中山国在何处?人户有多少?”
  王允对答如流:“中山国位于冀州最北部,西邻常山,南依巨鹿,东靠河间,北接幽州,距离洛阳一千四百里,近十万户,共六七十万人,但这都是二十年前的户口数目了,恐怕如今……可能会少两三成。”司徒大人说得很保守,黄巾暴乱时张角最初的根据地就是巨鹿吧,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中山自然首当其冲,据说大战之后常有大灾,能留下一半人口就算不错了。
  “中山乃大国,交与吕布恐怕不妥。”说话的是杨彪。
  “杨公以为……该让他去何处?”王允看了看他,脸色如常。
  “并州人户较少,山壑极多,又紧邻戎狄,老臣建议让他去五原,”杨赐弯腰,“五原距离司隶更远,户不满五千,口不过两万,常受羌胡侵扰,吕布是员猛将,正好可以令其为陛下守边。”
  这老杨说的话倒是很妙:一个人口两万的破郡,让你征兵你能征多少?撑死两三千,想再多些?谁给你种地纳税养活你?再加上少数民族频繁入侵,你抵挡都来不及,哪里还有心思图谋中原?——什么,你打算舍弃这里直接南下烧杀抢掠?你忘记了刚刚上任的并州刺史皇甫嵩了么?他手下怎么也有一两万人马,本人又身经百战懂些兵法,别怪我没提醒你。
  王允皱眉:“吕布便是五原人,如何能任五原太守?”
  我隐隐记得似乎有个惯例,不能担任本地的长官。
  荀爽咳嗽了一声:“王公忘记了?几年前蔡邕大人上书,先皇已经废除了三互法。老朽以为杨公之言,可以一用。”
  王允一向倔强,但看到荀爽与杨彪这两位比他资历还深的老一辈都是这么说,也不再坚持。
  刘协脸色有些怪异:“那便敕封吕布为五原太守,月内赴任,此事重大,三公谨慎处理。”
  张温、王允、荀爽齐声应了。
  -
  退朝之后,张温笑着将我拉在一边:“贤侄啊,现在两宫守卫的人手还充裕吗?”
  他这么亲切地称呼我,却问工作正事,让我有些搞不清状况:“人手……足够了。”
  “你原来的士卒,是否都已经撤下?”他笑眯眯地问。
  你倒是知道得挺清楚嘛!“不敢隐瞒张公,基本已经撤下来了。”我只得坦白。
  张温拍了拍我的肩,看样子对我的态度还算满意:“西北的骑兵,都是精锐铁骑啊!老夫两三个月之间,也只能练出几万步卒,骑兵还差得远啊!”
  我不知道怎么接话,只能任由他拍打我的肩膀。
  “贤侄,要不要随我去兖州走上一圈?”他终于吐出了这次谈话的目的。
  

第七十五章 皇帝的心思你别猜

 货车撞倒了门口电线杆……悲催
  ——
  “我也可以去?”我惊讶地问道。
  “你为什么不能去?”张温反问道。
  显而易见啊,你怎么能装傻?
  “晚辈身负卫尉之职,怎能离开?”我又不是你太尉,平时没什么固定的工作,我每天名义上还得巡视宫殿,一天都离不开啊!
  张温古怪地笑了一声,他神目如电直视着我的眼睛:“你倒是尽职尽责。”
  做贼心虚的我避开了他凛凛的目光:“不瞒张公,晚辈其实也不愿意整天做些看家护院的事情,如果能够出去……当然求之不得。”
  “看家护院?”他忍不住又笑,“堂堂九卿之一的卫尉,在你眼中就是看家护院?”
  我只能央求他:“张公见笑了,您……真能带我出去?”
  “当然,你看家护院的活……可以交给手下嘛!”他摸了摸下巴,“我看那徐晃就不错,沉稳不惊,又忠于职守,很是难得啊。”
  我只能笑笑:这太尉还真有些本事,把我的部下都研究得很透彻嘛。
  “张公,您说这次会不会打起来?”我向他打听道。
  张温捻着胡须:“该打就打,能停就停,哟,高常侍。”
  高寿迈着小碎步走了过来,对张温笑道:“张公打扰了,皇上让老奴召卫尉大人。”
  “好好好,那老朽就先走了,”张温用力在我背上一拍,“贤侄记住老朽刚才的话。”
  “张公慢走。”我目送着他离开大殿,而后随着高寿向侧殿走去,“高公公,皇上有什么事情?”
  高寿低声道:“老奴不知,但陛下有些不快。”
  不快?今天朝议之上,事情不多,解决得也十分顺利,有什么不高兴的?
  我昂首阔步踏入侧殿,深深一礼:“臣马超拜见陛下。”
  “你坐吧。”刘协示意高寿退下。
  我拱手谢恩,一撩下摆坐了下来:“陛下有何吩咐?”
  刘协脸色确实有些阴沉:“你也看清楚了,今日朝议之上,那些老臣如何欺朕!”
  我忍不住一怔:“陛下……臣不明白。”他们哪里欺负你了?
  “所有政事,张温王允都是商议完毕之后才在朝堂之上装模作样地商议,这种朝议,朕已经看了两年了!”小皇帝有些发怒。
  我叹气:“陛下,您太过于心急了吧。”
  刘协咬了咬牙。
  “您刚刚年满十岁,那些须发花白的老臣也只是一心辅佐幼主而已,陛下实在不必埋怨。”我安慰他道。
  “但朕一直以来都只是乖乖坐在大殿之中,每次都只是问张公如何王公如何,诸位爱卿如何……实在无趣之极啊!”
  拜托!这是研究政事,你想多有趣?你自己不学无术导致胸无计策,反而怪三公九卿抢了你的台词?!
  我只好实话实说:“陛下,依您现在的年纪,也行本来就该如此吧?天子年幼,国家多难,这些重臣们没有学习董卓趁机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们已经很善良很忠诚了,作为皇帝,您目前的任务便是学习,学习一下他们处理政事的方法与手段,直到他们让你亲政。”
  刘协怔怔地坐着。
  “情急之下,臣妄自言语,陛下恕罪。”我装模作样地请罪。
  “你说得对。”他忽然同意了,小脸上露出悲戚的神情,“朕和皇兄一样,都不过是个傀儡而已,现在能保住性命,已经是天赐的福气……”
  这孩子怎么忽然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了……
  我安慰道:“陛下不必担忧,朝中大多臣子还是忠诚之士,等到陛下年岁再长几年,必然能够顺利亲征,到时候,这些老臣也剩不下几个啦,您没必要和他们赌气,反而应该敬他们一分。”
  这些从董卓手中幸存下来的老臣们,劳苦功高任劳任怨为年幼的皇帝谋划江山(当然有没有其他目的和野心我就不得而知了),反而要被多疑的皇帝视作眼中刺,真是没天理啊。
  “我还能等到亲政之时吗?我能活到那个时候吗?!”刘协情绪激动地吼叫着。
  我他娘的怎么知道!谁知道哪个大臣野心勃勃看你不顺眼哪天面圣时一刀把你剁了。
  我只能干巴巴地说道:“陛下,你太过忧虑了。”
  “是么?”他忧心忡忡。
  “现在两宫护卫充足,没有人能够威胁到你了。”我在心里说道:至少没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闯入皇宫行刺你。
  “你不会害我,但张温呢?”刘协问,“张温手握几万兵马,谁知道他会不会胁迫我?!”他彻底放弃了“朕”这个称呼。
  “我虽然只有几千人马,但护卫陛下绰绰有余。若有人敢胁迫你,哪怕是张温……”我笑了笑,“我即使是单枪匹马,也要为陛下取他项上人头!”
  他喘了口气,终于稍微平静了一点:“但京畿大军全部集中在一人之手,终究不妥。”
  “此次兖州事情完结之后,可令河南尹赵戬,司隶校尉黄琬等各持兵马,以为牵制。”我的智商也只能想这么一个点子了。
  “这样,只不过增加了两只部队而已,不如直接由我掌控。”
  我忍不住想扬起眉毛:你屁大一个孩子,如何掌控数万大军?
  “我要重组御林军,人数一万,从张温新军中拨调过来,至于统领嘛……”他缓缓说道,“就由你来担任吧。”
  我默然,而后死死地看着他:这方法听起来很简单,但绝非一个十岁的孩子能够想到。
  “是否有他人为陛下献策?”我直接问。
  刘协也不隐瞒:“是黄门侍郎所言,你觉得这个方法可以吗?”
  黄门侍郎?我仔细想了想:“是荀攸?”
  “正是此人。”
  他妹啊!你有荀攸为你策划了还来找我作死啊!你是不是故意来恶心我的?!
  我连连点头:“这个黄门侍郎还真是个人才,陛下可以试试。”
  刘协点头。
  “哦对了,刚刚张温对我说,这次我也要随他一起出兵向东。”我向他禀告。
  “去吧去吧,真羡慕你,能够领军游战四方,我只能缩在皇宫之中啊。”他少年老成感慨连连。
  我辞了刘协,急忙窜了出来,将经过全盘告诉贾诩。
  贾诩诡异地笑了笑:“原来荀爽也并非安于现状之人呵。”
  “此话怎讲?”我倒觉得荀爽这个老头十分低调,平常朝议之时很少发言,他最多说的词语就是……“附议”。
  “荀攸之计,摆明了是要让陛下与张温之间生出嫌隙,而王允平日便刚烈雷行,不知进退,皇帝本来就不喜欢他,如此便只能依靠荀爽了。”贾诩捋了捋山羊胡子。
  “如果张温不同意拨调人马呢?”
  “不同意?”贾诩冷笑,“陛下还会信他?!”
  

第七十六章 出征之前

 “你……又要出征?”蔡琰很不放心,“我们成婚不过几日,难道就不能推掉吗?”
  “干嘛要推掉?”我反问道,“我现在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快闲出鸟来了,正好出去溜达溜达,省得我手下的弟兄们连弓都拉不开、马都上不去了。”
  “你……还是嫌弃我!”她开始酝酿悲情的氛围。
  “你说说看。”我饶有兴趣地看她表演。
  “哪有刚结婚就把新婚妻子一个人丢在家里的!”她埋怨道。
  “但军旅艰苦,我更不可能将新婚妻子带到军中去吧?”我故作无奈。
  “谁要跟你一起去军营了!”她对我的故意卖傻十分不满,埋怨道,“你向张太尉道个歉,让他稍稍体谅一下嘛!反正他有五六万大军了,也不缺少你这两千人马。”
  “但是……”我摊开了双手,“我非常想去啊!”
  蔡琰愤怒的一拳捶打在我宽厚的背上:“我不管,你绝对不能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
  “你不是一个人啊,小岱也不会出门,让他陪你吧。”
  “……我是你的妻子吧?!才不要他陪我!”她恨不得将我掐死。
  “那你回娘家呆两天吧。”我挡开了她气势汹汹的五指,“为夫很快就能回来,这次又不是什么大战,只是威慑一下而已。”
  “多久?”她十分警惕。
  “少则三四个月,多则半年。”我沉着冷静地回答。
  腰间如掉了一块肥肉一般,我忍不住惨叫了出来。
  一旁看情景剧的小昭、双儿和小娥一起偷偷笑了起来
  “话说……小昭啊,”我使劲在腰间受伤处抚了抚,转头向她看去,“我想带你一起去,给我铺个床暖个被洗个衣服也方便些,就是军营太苦,又都是男人,我怕你受不了。”
  小昭脸上满是惊喜,她看了看仍然嘟着小嘴的蔡琰,低声道:“公子不嫌弃小昭,小昭就心满意足了……”
  我满意地点头:“那就好,我的饮食起居总算有保障了。等下你也去后院选一匹小马,我们毕竟是军营,不可能给你备车。”
  “……”她十分为难,“小昭……不会骑马……”
  “装个门面罢了,你当然和我骑一匹马咯。”我也是以防万一,如果真有出阵的机会,我不可能同时带着她去拼杀吧?
  小昭乖巧地点头:“小昭这就给公子收拾衣物。”
  我挥了挥手:“辛苦你啦。”
  双儿气鼓鼓地向我开火:“公子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