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草根石布衣 >

第464章

草根石布衣-第464章

小说: 草根石布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涧仁对政府的改观态度,真的是从这位曹先生身上体会到的,甚至连他所熟悉的王雪琴都没给他这样的感受,毕竟王雪琴作为主政一方的官员,哪怕一乡一镇那也是处理政府公务的官员,和这位统战官员的态度区别太大,也迥异于石涧仁所熟悉的中国官场千百年来传承的那些印象,这本来就是他从老头子那里学习的重点,出山以后主要工作就是为官员相面,却唯独没接触过曹天孝这号儿的:“我以为官本位的态度一直都贯穿中国官场。”

  曹天孝不讳言:“你说的情况我不否认,体制内的官本位思想肯定很严重,但是在我们统战部门,你觉得拿这种态度去面对成功企业家,成功人士,值得统战的对象有用么?”

  石涧仁认真:“那你是什么态度?”

  曹天孝业务精纯:“诚恳谦和,平等待人,廉洁奉公。”

  石涧仁笑了:“真能做到?”

  曹天孝也笑:“你看我能不能做到就知道了。”

  石涧仁点头:“也对,能够被统战的对象,那都是有社会影响力,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建树的聪明人,对这样的人,的确是要用不同的态度。”

  曹天孝难得指石涧仁:“看来我们还是有隔阂啊,你在思想上是和我站在对立面的,没事,我有耐心……”

  所以石涧仁就被曹天孝邀请来参加这次市委组织的讨论会。

  本来石涧仁在平京跟着纪若棠都去过大会堂旁观了这个国家最高级会议场所的,他都选择主动离开,但现在却莫名的有了些兴趣,因为曹天孝也说得很简单:“去看看并不代表什么,你不是说你站在公正公平的中立立场么,如果我邀请你去了解下这个大家口中的政府是怎么样你都拒绝,是不是也说明你已经拒绝了解,算是预设立场呢?”

  石涧仁认可了这个说法,兼听则明,根本就没有接触体会过,有什么资格说好坏呢。

  所以带着这样的心态,他还是来参加了这个会。

  其实会议本身乏善可陈,就是照本宣科的学习什么文件,这个过程石涧仁除了百无聊赖的给几位不知道官职也不清楚资历的台上领导相了相面,最后证实了猜测这也不是市领导以外,其他真没什么亮点,但是让石涧仁有点萌发兴趣的是后面的座谈气氛。

  陶玉峰等人也来了,还有好几位石涧仁认识的企业家都来了,看得出来日理万机的老板们面对这种官方学习会议还是不敢怠慢,这很好理解。

  官之所求,商无所退嘛。

  但是会议后半截座谈的时候,气氛就完全不是石涧仁想象的那样,起码无论老头子给他描述的还是自己在平京惊鸿一瞥看见的都不是这样。

  在石涧仁理解的官场气氛中,应该是尊卑有别,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和大家共同遵守的秩序,这才叫做比较合理的模式,可能老头子经历过百年前的那场所谓西方议会闹剧,对中国人在为所欲为下爆发出来的创造性和对规则的藐视有格外深刻的认识,石涧仁以为现在政府官员们所处的气氛就应该比较严谨,陶玉峰们也应该比较拘谨。

  结果一到座谈阶段,陶玉峰他们就开始七嘴八舌了,最近税务制度是不是有调整,餐饮界头痛的卫生大检查是不是有点过于严苛,哪个地区的供水系统频频出问题,主管部门是不是应该拿个交代出来?至于说刚刚经过的这个夏季,全市关闸限电的情况对工商业的伤害是不是太大了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鸣。

  石涧仁不知道别处是不是这样,反正在江州这个有点江湖气的城市,这场座谈会的后半截基本都是这些带着相当草莽气的企业家们讨价还价 。

  而这座直辖市的官员们回应也有点意思,的确有满不在乎推诿的,也有打官腔的,更有左闪右躲不正面回答的,但听得最多的却是:“提案啊,你不是代表么,自己写提案正儿八经的在会上提啊。”

  有企业家就嘿嘿嘿的说自己只是区代表,可能没什么效果,有些听起来比较靠谱的问题就有官员说帮忙找个市代表来提案。

  有办事员在记录这些靠谱不靠谱的问题,还有宣传人员在照相、摄像,看起来这就应该是江州电视台会播放的那些新闻内容,这些企业家、社会人士也不太避讳,看来平时就习惯了这种氛围。

  这和石涧仁想象的噤若寒蝉不太一样,起码在今天看到的这个会议上有点新奇。

  前半截陶玉峰和石涧仁的座位比较远,只是远远的点头示意,每个人都有名牌分座位的,身为商会会长的陶老板在前两排不稀罕,石涧仁这没什么身份的也坐在前面还是引来不少企业家和他握手寒暄,所以后半截陶玉峰直接把自己的名牌拿着过来挨着他坐,观察石涧仁一言不发,但专注于现场的表情:“你在平京玩得大,也有兴趣来参加江州的这种级别?”

  石涧仁表情尽量诧异:“我玩什么?”

  陶玉峰不讨论:“听说你们现在开始帮神女摩托捣鼓去俄罗斯销售?”

  石涧仁还是要低声解释:“没有别的意思啊,市里面帮我们牵线搭桥,希望我们能把这种模式协助一下。”

  陶玉峰还是笑笑:“我知道,本来俄罗斯也不是我们主攻的市场,现在东南亚都忙不开呢,只是好奇你们到底能帮出什么结果来。”

  石涧仁咨询现场:“每次都这样?”座谈会有点嗡嗡嗡的,官员和企业家都在不停换座位,有些还扎堆。

  陶玉峰看来习以为常:“是啊,既然给了这样的交流机会,有什么问题自然要摆到明面上来说,要是个路边开面馆的,当然工商城管成天恭候,要闹什么也没人理,因为对这座城市无足轻重,但能做到这个地步的,地方政府当然也要相互支持,不然企业重心也可以移到其他地方去,对吧?你在平京习惯了从上而下,这地方上还是得大家和和气气打交道商量,做生意也要不断尝试政府给出来的限度在哪里,这样生意才有得做不是?”

  石涧仁不讨论自己认为万万千的草根才是不能忽视的:“我在平京也是给别人打工的,习惯个什么?”

  陶玉峰再把话题拉回去:“俄罗斯的生意可不好做,希望你们能搞出点名堂,到时候别忘了拉上我们,江陵摩托可是越南馆的股东。”

  石涧仁终于专注这边:“为什么不好做?”

  陶玉峰指点迷津:“别的不说,主要是运输线,我们的生产厂基本还是都在江州附近,要想把货物送到俄罗斯,这中间跨越的前苏联国家也就罢了,就算是在国内,也涉及到远离北方,目前只能用火车或者大货车运输到北疆边境,然后辗转过海关,这个几千公里的运输瓶颈非常麻烦,比起沿海一带的出海运输区别很大。”

  石涧仁有点恍然点头:“这些工作是罗伯特在负责,这次去俄罗斯也主要就是勘察这些问题汇总,总要找办法解决吧,我打算过几天就去越南,先看看越南馆的情况。”

  陶玉峰赞许:“对,你们这帮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想敢做,只有做才能找到问题所在,而不是很多人只会摆问题讲困难,还没做就打退堂鼓,我那开会的时候听见部门经理动不动就未战先怯,恨不得一个个抓起来打屁股!”

  商界如战场,石涧仁带领的队伍的确是实干派。

  

779、不合群

  半个多月时间,石涧仁也就去探望了一次明星伤员,如果没有齐雪娇,倪星澜肯定是有点怨声载道的,但现在显然让石涧仁也成天跟她俩厮混在一起,少女心里也不踏实,所以对这个状况还能接受,连电话都不催促石涧仁,反而吴晓影还联系得勤一些,每隔两三天都打电话来询问情况,还从平京寄了些药物,说自己很快就要学业完成回来了,一定要好好陪她。

  于是去探望倪星澜的除了柳清等人时不时过去慰问下,就是公开消息以后从江州以及全国各地来的娱乐媒体采访跟真爱粉,这倒是让假日酒店顺带提升了不少入住率,大堂经理们被问到这个事情也很有外交部发言人的骄傲派头,保安部还特别在商务套间的楼层安排了值班人员,避免疯狂粉丝干出什么不理智的事儿来。

  形成这样的状况后,石涧仁真心感谢齐雪娇对自己的协助,口头感谢完转身就去了越南,耿海燕如愿以偿的一同前往,而且有她去,柳清、洪巧云都很默契的选择装着不做声不参与,看来对石涧仁的确是很信任了。

  但除了助理、翻译和营运部、销售部的成员和赵子夫,比较意外的还带上了钟梅梅一同前往,因为柳清说这位几乎已经到了魂不守舍的地步,既然公司已经移交出去,就没了什么牵挂,马上申请出国,结果接连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几个方向的签证都不过关,因为不知道是不是精神状态缘故,签证官似乎都认为她有移民倾向,最后干脆就带到这个全都持商务签证的队伍里面来,越南对签证的要求也很简单。

  所以这个小细节略微让耿海燕有点扫兴。

  商务考察团一行八人没有从江州直飞越南,老实说,西南内地的江州还没有到越南的直飞航班,必须到沿海去转,石涧仁选择了先飞到毗邻越南的桂西省会,而且是选择陆路过境,坐车前往越南首都。

  货真价实的商务考察团,在首都闹市拥有一家已经开业类似商场的展销馆,带队的又是已经多次往返两边的销售部副主管,竭力想在高层面前表现,就把行程安排得很妥当,这和石涧仁当初爬山涉水来桂西拉赵子夫回去有天壤之别。

  现在几乎随时都是西装革履的人力资源培训公司总经理,从下飞机开始就对这边似曾相识的南国风景有点激动,多次看石涧仁都是欲言又止,上了安排的丰田豪华面包车也尽量坐在跟石涧仁一排的单人位上,石涧仁主动跟他讨论关于考察越南馆员工的状况,如何用培训的方式把这边的员工情绪调动起来,保证山高皇帝远的状况下正常运转。

  职位仅次于石涧仁的耿海燕当然坐在他旁边,一直把左手肘放在车窗沿上,略显表情波动的看窗外以及看这边转头说话的俩男人,左手一会儿快速手指敲窗沿,一会儿撑下巴,一会儿摸耳朵,属于典型外出春游却又强抑情绪的那种表现,所以这边能看见她的赵子夫等石涧仁吩咐完,连忙说自己要消化下,摸了记事本出来写写画画,还算懂事的不招惹传说中的暴脾气。

  石涧仁对这边的姑娘却没什么多说,只提醒她多看多感受,最近这边有在大力开发东盟经济,热饮冷饮其实销售非常好,值得下大力气主抓这个省。

  如果是柳清或者吴晓影,肯定是恬静的感受这种无声胜有声的默契,倪星澜小动作多一些,但也仅限于两人之间 。

  耿海燕却有点不自在,总想说点什么,却又怕说错,于是体现出来就有点烦躁。

  这种商务团过境其实非常快,从有点喧哗的口岸越过时候,类似码头的人潮汹涌,终于让耿海燕的视线在外面转了转,上车检查的异*警也终于分散了一点注意力,反而正常点了。

  然后和国内大量建设的蓬勃景象不同,这边就突然变得倒退二十年,特别是离开边境口岸以后,建筑密集程度和城镇间距立刻稀疏起来,在经过农村的时候还好点,只要经过城镇,和国内现在小城镇的差距就很明显了,起码目前城乡建设中普遍看见的瓷砖在车窗很少见,建筑都是灰扑扑的水泥砖墙。

  石涧仁之前去过的都是相对发达国家,也有点新奇,从耿海燕这边频频观察外面,这让感受到目光擦过的耿海燕又有点如坐针毡,表情又变得不太自然。

  石涧仁心里暗叹一口气,小声讲解自己在韩国、意大利、波兰看见的不同风情:“我感觉这比我小时候到县城里面看见的都差得多,原生态一些,但明显经济状况处在抑制状况。”

  耿海燕终于放松一些:“我……小时候记得好像就在田间地头,后来才被爸妈接到码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

  石涧仁陈述主要目的:“我俩都不是直接影响越南展销馆业务状况的职务,更多是通过这种完全迥异的国家和人文环境,对比我们自己的生活工作,开阔眼界和思路,才能更好的领导自己的团队发展。”

  放松下来的耿海燕不傻:“我知道你让我多看点,别一棵树上吊死!”

  石涧仁无奈:“如果这时候,你还把小家庭看做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我也没话说了。”

  耿海燕确实动不动就咄咄逼人:“我看你跟那电影明星话就多!”

  石涧仁针锋相对:“嗯,年龄她跟你差不多,见识的确比你多,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