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草根石布衣 >

第410章

草根石布衣-第410章

小说: 草根石布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个过程中一二十年来也积累了技术跟设备能力,虽然产品开发能力还是欠缺不少,但中国人骨子的吃苦耐劳跟勤奋是很多国家都比不了的,起码庄成栋介绍的一些建筑材料生产厂家给了石涧仁很清晰的印象,改革开放已经开始二十来年,很多厂家开始陆续有年轻一代担纲,这些大多数受过起码中学以上教育,熟悉电脑网络又对国际行情敏感的年轻人,似乎在逐渐改变老一辈只会埋头苦干的态度,开放自信得多。

  其中一些人的精明能干、勤奋狂热,让石涧仁又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烈,未来跟这些年轻人一起做事的确是一种享受。

  毕竟作为云仁装饰名义上的大股东老总,今年庄成栋采购的装修建材让石涧仁在这些年轻老总面前很吃香,粤东人做生意时候那种极为热情的阔绰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几乎后面几天在各地转悠,都是装饰建材厂家的老板在热情接待,看那架势,要不是全程戴墨镜棒球帽的倪星澜挽着手臂监督,石涧仁铁定会被拉到各种纸醉金迷的风月场所去开荤!

  倪星澜更觉得自己来对了:“我要找柳清报账!如果不是我跟着你来,你肯定清白不保,昨晚那个严总差点连我都一起拖进夜总会了!”

  石涧仁也觉得粤东人民太热情:“今天再看看,中午我们就去鹏圳,考察一下老唐建议的几家公司就回程,你也差不多应该下剧组了吧?”

  倪星澜顾左右而言他:“你管我!你身为经纪人既然都不关心我的戏,我为什么要告诉你行程?”

  石涧仁发现自己跟她斗嘴越来越处在下风,就转而跟司机聊天,其实很多实情都是这名粤州当地司机聊出来的,到了县镇这位司机也能很快跟当地人打成一片的问点各种消息,算是这次考察蛮不错的向导,过了几天石涧仁才装着不经意的询问关于粤州外国人的情况,这名司机也有点深恶痛绝的模样。

  原来作为整个中国最主要的外贸窗口,广交会不但带来了大量国内外客商,也带来了各色人等,在中国普遍有点崇洋媚外的这个阶段,很多在外国其实一文不名的家伙居然现在来了中国就有种当了洋大人的感觉,就好像石涧仁当初被王汝南的儿子儿媳以日本人身份欺负一样,那些很多从落后国家来做买卖生意的外国人现在已经开始非法滞留在中国,因为这个日益强大和充满机会的国家,远比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幸福了。

  好像十年前还是中国人把出国当做人生改变的最大机会,现在其实已经有很多外国人开始向往到中国来了。

  而好比非洲这样的落后国家就是其中主力,特别是对性比较开放的非裔黑人现在在粤州已经成了毁誉参半的非法移民群体,石涧仁和倪星澜遇见的那两个不过是很常见的外国流氓,他们的护照签证就算过期了很可能都不会舍得离开,反正现在外国人在这片土地上轻易就能生存下去,就算粤州人已经知道他们臭名远扬,但还有偌大个中国可以到处流窜呢……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带来机会和财富业务的同时也会带来渣滓垃圾,这就是石涧仁的看法,和一味谩骂的司机肯定不在一个层面上。

  然后就是在这个时候,倪星澜突然开口:“停车!快停车!那边……看那边那家厂门口!”

  顺着坐在司机后面的姑娘手指,副驾驶的杜文婷压着脖子从司机窗户看过去,惊喜不已:“呀!呀!呀……好像就是那种靴子,停车停车……”

  真的,石涧仁看见那家规模庞大的加工厂大门口,就好像这些天经常看见的那种花岗石上面不锈钢字体的气派厂门前,搭了个遮阳棚,然后下面钢丝床上堆满了浅咖啡色的靴子……

  远远看过去和电视上黄晓薇穿的那种真的一模一样。

  倪星澜这眼力在别的时候从来都没这么好使过。

701、命该遇上这样的时代

  

  两位女性迫不及待的跳下车去。

  其实倪星澜更多是惊奇和好玩,一两千块的东西她是不会买地摊货的,石涧仁带着考察的情绪慢慢走过去,因为上午的粤东太阳还是有点晒人,在这个县级市的街头其实没什么人,那厂门口的地摊根本没人光顾,甚至连卖货的人都没有,看见有车停下,保安室里面才出来一个穿制服的态度很好:“便宜卖了,四十块一双……”

  刚下车的石涧仁差点被绊了一跤!

  然后根本没有购买欲望的倪星澜看杜文婷满脸惊喜的把靴子拿起来翻看,听见自己那曾经卖了五六年内衣的女助理小声:“我的天,这靴子是挂的外国牌子,做工好好……”

  倪星澜惊讶的一把抓过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石涧仁其实应该感谢自己无意中引来的这对儿组合。

  杜文婷是长期混迹在批发市场和零售店里面的从业者,她对于产品价格和做工售后等各种销售渠道中的细节了若指掌;

  倪星澜却是对各种名牌高档货如数家珍,虽然这平京大妞没有吴晓影那么非名牌不穿,但各种出席场面的高档货从小也都耳熟能详,现在抓到手里稍微翻一下就点头:“好像……是蛮不错哦,好像就是这个牌子!标签下面还注明了加拿大……对吧?”

  最后一句已经是在转问石涧仁了,唯一熟悉英文的小布衣拿起来看:“嗯,中国制造,加拿大品牌,这上面说……”

  旁边杜文婷小声:“高档货的车线是每英寸固定的针数,边距很均匀,线路松紧适度,绝对不会有浮线、断线和跳针……这里有一点,应该是瑕疵货。”

  倪星澜是娴熟的捻捻那浅咖啡色的皮:“在韩国雪地里都能熬过去的,黄晓薇说是什么羊皮,这个味儿就应该是真皮的,假的味道很大……”

  石涧仁绝对做不到这二位的专业性,但他连路边一条狗都拉着聊会儿天啊:“师傅,这是什么靴子啊,有没有什么介绍包装?没包装我们拿回去也没地方卖啊……”

  保安的态度其实很好:“没包装的,这都是给鬼佬做的货,有些是有瑕疵,有些是剩下多余的材料还不是一口气做完了多出来,反正鬼佬收货只要那么多,剩下的就都剩下了,几百块的只要四十块……”

  倪星澜终于有点感兴趣了,但是没说话,杜文婷多会察言观色的,只是看她眼神就连忙代替开口:“骗人吧,如果真的是一折不到的货品,摆在这里早就卖光了,怎么可能还堆着?”

  保安啼笑皆非:“粤州?你看看这种外面是皮里面是毛茸茸的靴子在粤州一年四季有机会穿么?根本就没人来买,仓库还有很多呢……”

  地摊前面的三个人几乎是下意识的立刻对看一眼!

  二十分钟后,他们就站在了积压一大堆的鞋山面前,倪星澜和杜文婷都已经分辩挑选了一双合适的尺码穿着在仓库里走动几遍,得出来的结论几乎是从高端跟低端两边同时点头:“确实是好东西!”

  倪星澜还娴熟的穿着这双鞋子做了几个叉腰的拍照姿势,让身后跟过来出现的鞋厂老板看得眼睛有点发直,光是背影就能让人情不自禁的动心:“靓女!送你……有没有兴趣到我们公司来做模特,我们经常都有给国际大牌做产品销售的……”

  三十多岁的鞋厂老板穿得时尚光鲜,眼里的确还是有贪婪的欲望一闪而过,但是重新看到石涧仁这边来的时候,还是能飞快的把目光从靓女身上拉开,还顺便给杜文婷也点点头:“听说你们有兴趣把这批货都买走?”

  看三人的穿着打扮,眼前这种搭配可能就是最常见的老板小蜜销售业务之类,这也是各位厂商的基本功了,石涧仁这几天很熟悉,刚才对方短短几秒的神态反应已经得了个不错的评价,起码能经营这么一家为国际大牌加工的生产厂,就不会是泛泛之辈,所以他也正面回应:“对,这批货到底……”

  鞋厂老板很潇洒的耸耸肩:“信不信由你,这种靴子在国外一千块一双,名牌货!国内还没得卖,不过是粤州没人卖,也没人知道这个牌子,我们只生产不做销售,所以清理库存才这个价位的,全部打包拿走,还可以少几个点!”

  石涧仁在乎的不是这些靴子:“为什么贵厂不做销售呢?”

  鞋厂老板好像看怪物一样:“做来料加工变成做销售的,难度之大,不是你想变就变的,因为来料加工不涉及材料采购,而只要自己做那就需要采购原材料,其实企业间的决胜在采购,但很多人都以为是在销售或者生产?”

  石涧仁真不懂:“中午能一起吃个饭聊几句么,我是江州的,想做点生意取点经,这些靴子我肯定能……”

  杜文婷使劲推倪星澜在这个时候开口:“阿仁,多少还是要讲讲价的!”哪怕是女明星了,倪星澜都比石涧仁跟擅长这个活计。

  那位年轻的鞋厂老板忍不住再看看戴着墨镜和口罩的她,连连答应下来:“这点库存货都不算什么啦,七千多双,如果你们真的全都要,那就二十块一双,堆在这里主要是占地方!”

  杜文婷身上估计是小老板心态剧烈爆棚,一个劲对着石涧仁发疯一般点头,饭都不吃:“我来清货!马上打电话联系货运,不!租辆车把货直接送走……”要知道这么七八天时间,她已经为倪星澜安排了三次货运,可见这财大气粗的少女明星跟着石涧仁逛街买了多少东西!

  但这会儿倪星澜还是对助理的过分积极多看一眼,毕竟这时候杜文婷应该是明星身边的工作人员而不是买卖人啊,还好石涧仁伸手拉了姑娘出去,倪星澜就笑嘻嘻的把自己助理扔到脑后了,连脚上的那双靴子都懒得脱下来。

  接近六月的粤东很湿热,上身一件简单的黑色T恤俏丽中性,搭配灰色六分紧身裤,本来是穿着黑面白底运动船鞋清爽利落的,结果她居然换上一双北方冬天才会穿的羊毛内衬真皮雪地靴,很肥大的靴身果然衬托出腿型更瘦,那位老板和石涧仁说话的时候,时不时就会溜号过去看她。

  倪星澜真如石涧仁第一次看见她的评价那样,贵重之气。

  不知道是她演什么像什么的专业技能,还是石涧仁评价的那种与生俱来气质摆在那,这些天倪星澜已经很娴熟的陪着石涧仁出席各种酒席了。

  依旧是全程不摘墨镜,除了偶尔给石涧仁挟点菜,几乎全程不说话,但就是会让人有种无形的压力。

  连带对石涧仁这个“老板”的评价都会格外的高。

  带着这样小蜜的人怎么都应该是个成功的男人。

  这姑娘的确是有旺夫的相,比吴晓影强多了。

702、危机跟机遇永远并存

  粤东哪怕是个毫不起眼的小镇,都很容易隐藏着人数众多的工厂或者美食。

  这几天每天都要穿行两三个小镇的经历让石涧仁很熟悉这种粤东得天独厚的外贸生产格局,留下司机陪着杜文婷清货,就在工厂大门外附近的一家餐馆和鞋厂老板吃午饭。

  哪怕是有倪星澜这美色在旁边干扰,或者说正是她让这位年轻的老板侃侃而谈,石涧仁很快有了个比较明晰的印象。

  这些当年从改革开放就为国际外贸做加工订单的厂家,可以说除了生产,什么都不会,没有采购渠道,没有产品研发,没有品牌,当然也没有销售渠道,从一开始就是国外订单丢多少材料过来按图加工,赚取薄薄的一点加工费也就罢了,随着业务订单量越来越大,扩展工人,采购设备,可以说赚的钱一直都在投入到为了获得更多订单的循环中去,始终没有财力物力来扩展完整自己的产业链,一直都是别人产业链的一环而已,这种模式的厂家可以说在粤东占了大部分,现在只有少量转型成功,但更多是在试图转变的过程中消失了,所以剩下的加工厂都很谨慎,不敢随便轻举妄动。

  做品牌销售,在这些大多都是县镇级别的加工厂看来,那都是多复杂的事情了。

  不过这些厂家普遍已经习惯了跟国际品牌合作,对按时交货的诚信看得很重,可能这也是导致他们一直都在紧赶慢赶的匆忙,而没有精力来思考未来的原因。

  石涧仁最后拒绝了对方买单的热情,倪星澜也拒绝了邀请她在这边当模特,还说可以介绍她给国际大牌当模特的机会,有点神秘莫测的笑笑就跟着石涧仁上车。

  杜文婷果然娴熟的已经安排货车来把靴子运走:“七千二百双,有些瑕疵或者损伤脏污的都剔出来,石总,先运到江州对么,今年冬天一定能赚钱!肯定能赚大钱!”

  石涧仁笑:“货款算是我借给你的,货也可以先放在江州,这可是你跟星澜决定要吃下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