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雅骚 >

第200章

雅骚-第200章

小说: 雅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

  张原道:“吟诵旧作、即席赋诗都不必了,我只与你论诗,你既蒙袁中郎赞赏,那我们就以公安、竟陵与前后七子之诗为论题,看谁的见识高明一些,就请王修微作评判,如何?”

  王微心里跃跃激动,她很愿意听张原对这些名家的评点,便问汪汝谦:“汪先生?”

  汪汝谦冷笑道:“论诗就论诗,修微姑娘莫要偏袒就好。”

  张原即道:“徽州名士汪先生就是这么点气量?王修微颇有诗名,又具英爽侠气,你却提醒她莫要偏袒,这岂不是以小人之心揣测他人!”

  汪汝谦涨红了脸,说道:“废话少说,就请论诗。”

  张岱冷笑道:“食人唾余,这样的人一看就知道诗格卑下,袁石公已作古,说古人曾夸你,这叫死无对证。”

  张萼大笑:“对对对,李太白、杜子美都曾口头夸我张燕客诗才了得,不信的话请汪名士去问他们。”

  张原说话还客气一些,张岱、张萼,年少气盛,抓住机会就大肆讥讽汪汝谦,汪汝谦恼羞成怒,愤然起身,怒道:“这到底是论诗,还是悍妇骂街,还是无赖歪缠?”

  正这时,忽听前边院门传来“砰砰”的砸门声,有人叫道:“我看到那贱婢躲在这湘真馆,这贱婢偷盗了我太祖高皇帝传下来的礼器,今日不交出来,就揪她去见官——砰砰砰——”在砸门。

  汪汝谦本来是打算愤然离开这湘真馆的,这时听到砸门声、喝骂声,便立定脚步,斜瞅着张原,冷笑道:“王微姑娘特意请来的大救星,现在该与门外凶徒斗智斗勇了吧,这可比论诗精彩,哈哈。”

  “汪先生,你怎好这般幸灾乐祸!”

  王微顿时就恼了,她与汪汝谦在西湖相识,觉得汪汝谦风雅识趣,自是名士风范,岂料今日被张原兄弟三人一逼,就露出鄙琐庸陋面目,这才是真正的人心险于山川啊。

  第二百八十章 嫁祸大名士

  徽州名士汪汝谦被曲中女郎王微当面指责,大怒,也不顾翩翩风度了,戟指怒斥王微:“我等名士风流,温文尔雅,不似贩夫走卒那般粗俗,不以下贱轻待你,你还真当自己是万众爱护的大才女了吗,你以为自己拜陈继儒、谭友夏学个诗画就身份不同了,你别忘了,你依然只是一个出身乐籍的贱婢!”

  这汪汝谦忘了自己也是商籍子弟,属四民之末,却自以为高高在上,鄙视、斥骂一个幼失怙恃却又不甘堕落的烟花女子——

  王微遭汪汝谦这般近乎辱骂的痛斥,倒没有惊慌失措、自卑流泪,反倒沉静下来,上次在玄武湖以为张原是故意羞辱她时,王微情绪激动,那是因为张原是她在意的人,而这个汪汝谦,只让王微明白了一件事:这所谓名士,风雅外衣下面的丑陋!

  张萼跳起身来就要与汪汝谦对骂,张原止住道:“三兄不必和这等人一般见识,让我来和他说——”转身正视汪汝谦,问:“汪先生不觉得自己很龌龊吗?你用身份高低贵贱来呵斥一个小女子,不觉得这是庸俗之见吗?没错,人一生下来就有贫富贵贱,这不是我们自己能作主的,但这只是世俗的表面,富贵却卑劣何如贫贱而有操守?汪先生自诩名士,岂不知百姓日用即是道,人人皆可为圣贤,贩夫走卒、娼优奴隶就真比你这于幸灾乐祸、内心猥琐的大名士卑贱吗?”

  女郎王微眼泪夺眶而出,泪眼朦朦,神魂摇摇,突然拜倒在地,向张原行了一个大礼,很快就又自己站起来了,却是容光焕发,自这一刻起,看张原的眼神与以往不同——

  汪汝谦却是冷笑道:“妙极,一番冠冕堂皇的话让一个曲中名妓倒身便拜,实在让在下佩服,无比佩服。”嘲讽了两句,话锋一转,问:“既然张公子认为贩夫走卒、娼优奴隶都很高贵,那又何必苦读八股、汲汲仕进,还不是求功名富贵,求高人一等吗,何必在这里惺惺作态假撇清!”

  张原淡淡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说这句话时,有一种孤独感突然涌上胸臆,前路漫漫、坎坷艰难,而他必须一个人杖策孤往,在他身侧,是追逐末世繁华、醉生梦死的人潮,象汪汝谦这样对他冷嘲热讽的人绝非少数,举世皆醉我独醒,有时真他娘的孤独——

  前院拍门叫骂声更加凌厉,汪汝谦嘲弄道:“有着鸿鹄之志的张公子,先把那些门外凶徒打发了吧,张公子可以向他们宣示人人皆可为圣贤之道,或许他们就都翻然改悔、欢喜赞叹、纳头便拜了。”

  张原冷笑一声:“你看着。”对李雪衣道:“纠集健仆,各执木棍,听我号令。”

  李雪衣知道张原与南京守备邢太监有交情,有张原出面,要打那就打吧,急命仆人去寻棍棒——

  穆真真跟在少爷身边没吭声,冯虎、能柱几个都叫嚷道:“给我们也找棍棒来,找粗长的。”

  薛童锐声道:“介子相公,我可以用弹弓打他们吗?”

  张原知道这个薛童年龄虽小,却有些武艺,一把弹弓弹无虚发,便道:“尽管打,只不要打瞎人眼睛就行。”

  薛童大喜,看了一眼微姑,微姑没有反对。

  汪汝谦“嗤嗤”讥笑道:“原来是靠蛮力打斗啊,我还以为张公子有什么妙计退敌呢。”

  张萼怒道:“汪然明,你这卑鄙之徒,在这里吃喝玩乐,不帮助人家却总在一边幸灾乐祸、冷嘲热讽,我警告你,你再敢啰唣,我先揍你。”

  刚分到棍棒的冯虎、能柱听三少爷这么一说,立即横眉竖目瞪着汪汝谦,只要三少爷一声令下,他们是指哪打哪。

  汪汝谦身边只有两仆人和一个童子,自然没有张氏兄弟人多势众,便不再多嘴,只是冷笑,悻悻然走到堂下,喝命奴仆准备离开。

  张原道:“汪先生不要急,等下被凶徒误伤可就不妙了。”拱手问:“还没请教汪先生郡望名号?”

  汪妆谦见张原似有修好之意,便还礼道:“在下新安汪汝谦,字然明,号西湖渔隐。”心里有些得意,以为张原毕竟不敢得罪自己。

  张原便不再理睬汪汝谦,见湘真馆的六名男仆已经到齐,加上他们这边的能柱、冯虎四人,总共十人,哦,还有薛童,薛童已经搬了一把长梯子布在院墙上,准备用弹弓射那些砸门的家伙——

  张原手一挥,说道:“跟我来,尽管打,我徽州大名士汪汝谦在此寻花问柳,什么人敢来打扰,都给我打。”

  张岱、张萼起先都是一愣,随即大笑起来,领着众仆往前院去,大叫着:“徽州大名士汪汝谦在此——”

  那汪汝谦又急又怒,连声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张介子太卑鄙了,方才还在说圣贤之道,转眼就陷害我,卑鄙无耻!无耻之尤!”

  武陵走在后面,回头骂道:“你才卑鄙,胆小鬼,缩头乌龟!”

  汪汝谦拿张原他们毫无办法,便对李雪衣冷笑道:“张氏兄弟这是帮忙吗?嘿嘿,他们借我之名打人,想诬陷我是诬陷不到的,我回新安去了,张氏兄弟打了人也回国子监去了,那些齐王后裔肯甘休吗,还不是要找你们的麻烦,你们大祸临头了!”

  李雪衣听汪汝谦说得有道理,又有些担心了,秀眉微蹙,对王微道:“修微,还是劝张相公不要打人了,好不好?”

  王微道:“姐姐放心,介子相公不是顾前不顾后的人,他既答应帮我,就会处置妥当,不会遇到麻烦就退缩,任由我们被人欺凌的。”

  汪汝谦鼻孔出气:“修微姑娘真是张介子的红颜知己啊,好极好极,拭目以待。”

  ……

  暮色沉沉,梅竹扶疏,薛童手执弹弓站在墙梯上,一手压着竹枝,探头看院门前十来个闲汉在打门,恨得牙痒痒,早就想开弓发弹了,回头看张相公一行过来了,那些健仆喊着“徽州大名士汪汝谦在此”,一个个棍棒在手,薛童便再也忍耐不得了,瞄准一个,一颗拇指顶大小的石丸“崩”的一声弹出,正中门外一闲汉的侧脑——

  那闲汉只觉脑袋剧痛,有短暂的晕眩,伸手一摸,粘乎乎的,还有血腥味,又惊又怒,大叫起来:“谁打我?谁敢打爷爷——”

  “崩”的一声牛皮筋响,又一粒石丸从墙头射下,狠狠地击中这闲汉的左手背,痛得这闲汉甩手跳脚,哇哇大叫——

  便有人怒叫道:“反了天了,娼妓人家敢打我们皇室后裔,我——”

  一语未毕,那院门猛然打开,几个壮汉冲了出来,手里的木棍见人就打,一边打还一边喊:“徽州名士汪汝谦在此,徽州名士汪汝谦在此——”

  片刻工夫,门前叫嚣的这十来个闲汉全部被打倒在地,能柱、冯虎几个还在叫着“徽州名士汪汝谦在此。”

  张原几个走了出来,张萼大声道:“徽州名士汪汝谦在此,你们这些喇唬无赖敢来骚扰,真是不知死活,给我打,狠狠打。”

  能柱、冯虎几个可不客气,手里木棍“噼哩啪啦”,打得那些闲汉哀叫求饶。

  张原道:“问问这些泼皮的名字,等下送官法办。”

  冯虎、能柱两个便挥舞着棍子一个个去问,这些闲汉对自己的姓名很自豪感,皇室后裔啊,他们不怕见官,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一个个自报姓名道:

  “朱安坤。”

  “朱老鑫。”

  “朱大钧。”

  “朱由校。”

  “朱后照。”

  ……

  朱元璋的子孙取名,最后一个字都是带有五行部首的,而且以五生相生为序,比如永乐帝朱棣,棣字是木字旁的,那么他的儿子取名就要带火字旁,有明一代,朱姓宗室繁衍数十万,这取名字就成了一大难题,因为五行部首的字只有那么多,取名又不能重复,不然就是犯讳,所以生造出大量以前没有的五行部首字,而齐王既已被废,其后代子孙就不归宗人府管理,姓名也不录入皇帝的家谱《天潢玉牒》,没人帮他们生造五行字,这些齐王后裔取名就多有重复、犯讳——

  张原听到“朱大钧、朱由校、朱后照”的名字,特意再问了一遍确认了一下,说道:“原来是宗室后裔啊,失敬失敬,真是错打了,不知者不罪对吧,各位请便吧。”挥挥手,一群人很快退回湘真馆,依旧把大门关上——

  这十来个废王后裔面面相觑,然后一齐暴怒起来,他们被打得鼻青脸肿、满身泥污,岂是一句“不知者不罪”就打发得了的,但这个徽州名士汪汝谦的手下着实凶狠,一时间他们不敢再去拍门骚扰,当即决定留下两个人盯着,其他人各去召集人手,棍棒一定要带着——

  八个闲汉揉手揉脚、忍着疼痛离开了旧院一条街,另两个藏身暗处,盯着湘真馆大门,没过一盏茶时间,就见大门开了,有四个人跌跌撞撞走了出来,院内有人高声送客道:“汪汝谦先生,好走,好走,今夜月色甚美,汪先生是徽州名士,何妨吟啸且徐行——汪先生,明日再来啊。”

  两个留守的闲汉一听,心道:“打了我们就想走,没那么容易。”

  第二百八十一章 调虎离山

  汪汝谦后脚刚迈出门坎,那大门就在他身后“砰”的一声关上了,震下几片树叶,簌簌落在他头巾上——

  天色阴黑一片,哪里有什么月色甚美,曲中旧院灯火倒是辉煌如昼,自武定桥始,至钞库街止,火龙蜿蜒,光耀天地,入夜的秦淮河也是最繁华的时候,从聚宝门水关至通济门水关,游楫往来,通宵达旦,梦里春红,隔帘花语,让人不知今夕何夕——

  不过此时的汪汝谦却没有半点寻欢作乐的心思,他主仆四人被赶出湘真馆,首先要提防挨打,汪汝谦目光一扫,万幸,那些齐王后裔都散了,当即拨腿便往武定桥方向跑去,他有船泊在那里,这时得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张原那小子太阴毒了,竟把打人的事栽在他身上,昏夜之中,有口难辩,齐王后裔在金陵势力不小,他以后只怕都不能来金陵了——

  且喜一路无事,主仆四人顺利回到武定桥下的座船,汪汝谦松了一口气,洗了一把脸,命侍僮烹茶,先定定神,再想应该怎么报复张氏三兄弟,尤其是张原,还有王微那个贱婢,竟敢当面指责他,此仇不报非君子——

  座船离了武定桥,顺流缓缓而下,行至贡院对面,见右岸的贡院灯火稀疏,庞大的建筑群岑寂无声,左岸的旧院却是灯火辉煌,歌吹管弦盈盈沸沸,有不少无客的秦淮画舫暂泊在岸边,舫中美姬艳女团扇轻纨、绿鬓倾髻,在舫上或呜呜吹箫,或铮铮弹琴,招引客人——

  汪汝谦决定就在这秦淮河上找个画舫美姬伴宿,为自己压压惊,便命船夫将船往左岸河房靠去,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