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工程师 >

第95章

大宋工程师-第95章

小说: 大宋工程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峰疑惑地接过纸条,不明就里。他来到一个僻静处,先打开了谷安送的那个,是谷正的笔迹,上面写有:明日茶会,有求先应。

    其意高峰已经看明白,是说在明天的茶会上,马青定然会提出要求,谷正示意他,无论对方提什么要求都先答应下来。

    谷正想干嘛?马青又想干嘛?高峰不由得疑问起来。

    他不觉得这张纸条来得莫名其妙,其中定然有大问题,只是会是什么问题呢?

    带着这个疑问又打开了第二张纸条,上面也是一句话:小心马儿,勿失前蹄。

    又是一句告诫的话,而且上面的笔迹高峰并不认识,但显然是男子所书,其矛头同样直指马青。

    两张纸条放在一块,高峰已然明白,那个马青并不简单,不但如此,还相当的厉害,只是这是谁在提醒自己呢?

    马青,作为知府的公子,高峰看到的只是他的彬彬有礼,而且话语不多,因此对他一直没有在意,若不是有这两张纸条,他肯定不会重视他,还会把他当作一般的公子哥。

    不过,现在他已经明白了,此人心机之深并不是自己能够窥视的。

    果然都不是省油得灯,这帮有钱有势的人简直是吃饱了撑得,没事搞些勾心斗角的勾当,最烦心的是自己莫名其妙的被牵扯了进来。

    对此,高峰已经无语,他不由得拿起两个纸条再次研究起来。

    ……

    县城的驿馆建在城北,它靠近城门口,十分方便人员进出城。

    张业带同四人就住在这里。驿馆不大,加上一些随从,里面已住得满满当当。

    在后院一间厢房内,马青正阴沉着脸坐在那里听一名手下汇报,而他的旁边站着那位廖丰廖公子。

    “少爷,我们安排了好几拔人去调查,没有得到任何关于谷正不法的消息。”

    “那就再扩大调查范围,我就不相信连个人证也找不到。”马青冷冷地说道,“对了,把那几起纵火案也顺便调查一下。”

    “是。”下人退了出去。

    “想不到谷正这只老狐狸这么谨慎,一点把柄都没留下。”廖丰开口说道。

    “哼,没有把柄那是假的,只是没有找到而已,”马青恨恨地说着,“看来要想找到突破口,只能着落到此人身上了。”

    “公子说得莫非是高峰?约他喝茶也是这个目的?”廖丰问道。

    “正是如此。”马青说道。

    “那公子为何还要向谷家求亲呢?”廖丰不解地问道。

    “嘿,求亲?你以为姓谷的老匹夫会答应?我不过是想乱乱他的阵脚而已。”马青阴厉地笑道。

    “万一他要答应了呢?”廖丰又问道。

    “答应了好呀,老虎,哈哈,当个打虎英雄岂不美哉?”马青狂笑起来。

正文 第186章 万人空巷

    高峰拿着两张纸条反复看了数遍也琢磨不出个所以然来,他终于把它们付之一炬了。

    既然有人提醒,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他都得要小心翼翼。他决定先回趟庄园,看看还有什么意想不到的遗漏不,他现在很怕,万一在什么事情上被别人抓住小辫子,之前的工作就全白干了。

    他最想做的一件事其实是找个人问问马青的底细,只是实在是没有合适的人选。京城来的人不熟,也不敢问,谷正此时估计正焦头烂额,根本顾不上他,其他人还不如他知道的多,问了也是白问。

    无奈间,他只好骑上那匹矮瘦马回了山庄。

    ……

    高峰心事重重离开了县城,却不知城里此时已经疯了般地热议起来,热议的焦点除了董家酒楼就是教育学社。

    一个茶楼里,一群人边喝茶边听一个人在那里夸夸其谈。

    “我从出生就没看到过那种场景,真是人山人海、热闹极了,说出来都有点吓人,别说吃饭了,走都走不动,一块臭豆腐居然把人气都吸引到那里去,简直是神来之笔。”

    “喂,老张,你可别只说臭豆腐,你看人家那酒楼搞得多气派,还有那十对男女,真是大饱眼福,我这一辈子就没见过那种衣服,要是有一套穿出去,肯定—”一人接口说道。

    “老刘,你别啃腚了,你啃谁的腚也不敢穿着上街,你是想弄一套给老婆在家里穿吧。”老张打住他的话说道。

    “哈哈。”一群人放肆地大笑起来。

    “给老婆穿怎么了?要是街上有卖,我肯定男女各买一套,我和老婆都在家里穿。”老刘争辩道。

    “你又啃腚了,你也不想想,真要有得卖还不抢疯了,到那时满大街都是那种衣服,你和老婆会在家里穿?”老张继续挖苦道。

    “说得也是。”老刘服气了。

    “不说那衣服,就说抛绣球的游戏吧,你们谁能想出那种点子来?不是我吹牛,肯定没人想得出,也只有人家高公子,临机脑子一动,几个绣球搞定,最后大家都没有意见,这才叫水平,反正我是服了。”老张接着说道。

    “唉,老张,你别光说这些,你不是也抢到了一个绣球吗?那你说说在里面吃得啥,有臭豆腐好吃吗?”有人问道。

    “臭豆腐?它顶多算一道开味小菜,在里面吃得啥你知道不?火锅,对,就叫火锅,啧啧,那个美味呀,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呢。唉,说句实在话,我这一辈子的见识也不如今天多,那可真是大饱眼福和口福,看来以前都活到狗身上去了。”老张绘声绘色地讲道。

    “老张,你要是活到狗身上去了,那你家的狗还不成精了。”有人调侃道。

    “哈哈。”又是一阵放肆的笑声。

    “看你们笑得那么开心,好像你们有多少见识似的,我就不相信你们在现场会没有这种想法?不说别的,就说那个泥池酒吧,你们知道卖多少钱?”老张冷冷地说道。

    “多少钱?”

    “一百吊一坛,当然,有绣球可以打九折,那也得九十吊,我从来就没见过这么贵得酒。”老张说道。

    “这么贵?那谁能喝得起?”众人议论起来。

    “人家卖得就是这个价,而且还真有人喝。”老张无奈地说道。

    “酒不是咱们喝得起得,就不说了,说说那个教育学社吧,当时谷大公子往台上一站,那种风度,加上那番话,一下子把我给惊住了,你们说这人的抱负怎么那么大呀!他想让穷人家的孩子都读上书,这得多大有胆子才敢去做。还有,你们说我最后捐了多少钱?整整十吊,这可是我一家老小近一个月的生活用度,当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反正觉得应该捐,然后就鬼使神差地把钱掏出来了。”老刘上前插话道。

    “他们不是还出了一个教育学刊吗?里面什么内容?”有人问道。

    “我是领了一本,可我不认识字呀,我那本让小六子拿去看了,也不知道什么内容。对呀,小六子呢?刚才不是在这里吗?混小子也不说声就跑啦。”老刘说道。

    “小六子在那儿。你们看,他正躲在墙角看书呢?”有人发现了说道。

    “把他抓过来给大家讲讲书的内容。”老刘喊道。

    小六子很快被带到老刘面前。

    “刘大哥,你玩你的,吵我干什么?我正急着看书呢。”小六子莫名其妙地问道,只是他眼睛还是没有离开书本。

    老刘一把扯过书来,然后问道:“这书好看吗?”

    “好看,我就从来没看过这么好看的书。”小六子连连点头,老实地答道。

    “那你给大伙念念书里的内容?”老刘要求道。

    “太多了,一时半会念不完?”小六子说道。

    “那就多念会,反正我们有的是时间。”老刘说道。

    “好吧。”小六子无奈地答应下来。

    接过书本,小六子先描述了一下:“这第一页写得是教育学社的事情,社长谷元,副社长高峰、谷芷欣、风小默。……”

    “啊?高公子,老虎和万人迷都是副社长,有他们在,教育学社肯定能办成了。”众人惊奇道。

    “好看得还在后面,这里有个故事,叫《西游释厄传》,我给大家读一下。”小六子清了清嗓子讲道,“话说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论,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

    故事开讲,起初大家还没啥感觉,听着听着就入了迷,众人几乎都忘记了时间。

    于是,整个下午,整个县城,那些茶馆、路边、聚会所,只要有一堆人在,就会有人大讲上午的奇闻轶事,就会听到有人在读《西游释厄传》,那种声势已造成了万人空巷。

    《西游释厄传》被人轮流读了几遍了,人们还是不愿意回去,他们都被故事深深地吸引住,更是被孙悟空那种桀骜不驯的性情所迷住,就是听了几遍也不厌烦。

    遗憾地是故事只有那么多,人们并没有过足瘾,大家都很急切,那种想知道下文的感觉就似百爪挠心。

    好在故事结尾有句话给了大家一份希望: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第二刊将在半个月后刊登。

正文 第187章 风雨欲来

    四季香酒楼一间包房内,黄达风与四位老板都坐在那里低头沉思,没有谁开口说一句话,他们的手边同样有一本教育学刊。

    良久,郑老板终于打破平静说道:“高峰、教育学社、教育学刊、董家酒楼、火锅、泥池酒,还有那个服务,这几样合在一起确实难以对付。”

    “是呀,这些东西都与高峰有关,说明是他在其中起的作用,真不知道他的脑袋是怎么长得,搞出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来。”金老板叹服地说道。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找到突破口,还得着落在高峰身上,郑老板,你安排的人得抓紧了。”黄达风无奈地说道。

    此间的黄达风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威风,面色都有些憔悴。

    “人我昨天就安排出去了,不过,要想调查清楚还得一些时日,我们总不能光坐等吧?”郑老板说道。

    “不等还能怎么着,这个时候你敢搞动作?张大人可是在这里,万一惹着了他,可比惹着其他人要厉害得多。”黄达风考虑了一下又说道:“对了,听说另外四人都是冲高峰来的,我们可以与他们合作,特别是那个段宗,他可是被高峰黑了一把,最好能与他联络一下。”

    “这倒是个好主意,只是派谁去合适呢?”郑老板问道。

    “联络的事我来安排,你们几个先守好酒楼,找机会请张大人到酒楼里坐坐,若有可能可以让他帮我们题个词,这样也能提升一下人气。”黄达风说道。

    “好的。”其他四人应道。

    “还有,派人到董家酒楼里去学一下,一是学它的那套服务,最好能收买到服务员,二是看那个火锅,能学过来也学过来,三是看它的装修,最好把装修工人找来帮我们装修一下。”黄达风继续安排道。

    “找装修工人的可能不大,听说是高峰的大哥干的活,火锅中其它的都好办,只是有一种底料是他们的秘方,这个很难搞到手。”贾老板说道。

    “搞不到手没关系,那就安排厨师轮流到他那里去吃,不相信他们吃不出其中的一些味道。”黄达风说道。

    “这倒是个好办法,我们回去就安排。”几人答应道。

    一切安排好妥当,黄达风却拿起那本教育学刊说道:“你们发现一个问题没有?”

    “什么问题?”四人摇头问道。

    “就是这个教育学刊的印制。”黄达风随手翻开了几页,指着上面说道。

    “这有什么问题?”四人还是莫名其妙。

    “以我了解的印刷技术,要印制这么多页面的内容非常复杂,从刻版到压印要很长时间,这么说吧,至少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而且压印后的版面边缘会有很多污痕,可这本书刊不同,它很干净,更重要的是它上面标注着半月刊,也就是说从内容编纂到印刷分发只有半个月就能做到,这是不是问题?”黄达风问道。

    “是有点问题,不过,这又能说明什么呢?”郑老板似懂非懂地问道。

    “这说明他们有一种更好的印刷方法。”黄达风说道。

    “我的天呀,真要有这么一种方法,那就可以发大财了,甚至连酒楼都不用开啦。”吴老板惊叹道。

    “是呀,可惜这个方法不是你有,你还是要开酒楼。再者说,他们有这种方法不还是在开酒楼吗?”黄达风讥讽道。

    “黄老板说得是,只是这种方法掌握在他们手里,我们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吴老板讪笑一声说道。

    “方法掌握在他们手里,功劳我们可以去请。”黄达风诡谲地说道。

    “对呀,我们可以向张大人汇报,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