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工程师 >

第63章

大宋工程师-第63章

小说: 大宋工程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的生意并不固定,只要能赚钱都会去做。”方三开口答道。

    “噢,如此甚好,两位老兄,我有一门不错的生意,不知道有没有兴趣?”高峰惊喜地说道。

    “愿闻其详?”方三拱手道。

    “大路上说话不方便,走,家里去说,对了,宋二蛋一起来吧。”说完,高峰便一手拉起一人,朝家里走去。

    淡定的俩人被高峰扯住,稍稍用力试了试,感觉高峰的力量很普通后,便放弃了挣脱,跟随高峰一路而去。

    行走间,高峰问道:“听方兄和刘兄的口音,应该离本地不远,不知二位是何方人氏?”

    “我们是邹县人。”方三答道。

    邹县是孟子的故乡,在单县北,隶属京东西路袭庆府,离丰县也就百里路。高峰当然知道这些,他听了为之颔首,便不再多问。

    一进入前院,便看到院中停放着一辆板车,车上装着酒坛,正是方三、李四之前见到的那辆。

    高峰没有请两人进屋,而是在酒车前停下来问道:“县城新出了一种泥池酒,不知道两位可听说?”

    “我们在县城数天,确是听说过这个泥池酒,它是李奇坤李员外在中秋节上敬献的,还是谷大人命的名,据说这酒浓香醇厚,味道美妙,遗憾的是这酒没有售卖,我们也只是听说,却没有品尝过。”方三无比惋惜地说道。

    “哈哈,来的早不如来的巧,两位先屋里请坐,随后开开眼。胡宝,开一坛让两位贵客尝尝鲜。”高峰大笑一声引俩人进屋。

    胡宝领令搬下一坛进屋,又拿出几只杯子,在每杯中倒上一些,分别递到高峰和两位客人面前。

    高峰举杯说了声:“请两位品酒。”说完,便一口喝干。

    方三、刘四互看了一眼,方三道了句:“刘四不饮酒,在下陪一杯。”说完,他举起杯来浅尝了一口。

    左右品咂一番,张三站起来惊异地问道:“莫非这便是那泥池美酒?”

    “正是,方兄觉得这酒怎么样?”高峰笑殷殷地说道。

    “好酒,好酒呀!”方三说完悻悻地坐了下来。

    “方兄想不想做这酒的生意?”高峰继续问道。

    “自然想做,只是—,在下小本经营,怕承担不了高昂的进价。”方三听到又站起来说道,只是他的语气还是充满了急切。

    “无防。”高峰挥手说道,“你还不知道这酒的意图,这是李员外刚刚送给我的酒,他的本意并非是售卖,而是当作样品供大家品尝,而且他还专门交待,最好能联络到外地客商,让这些商户帮我们把酒宣传到外地去。不想今天遇到两位,正合员外的心意,所以我才说‘来的早不如来的巧’,这酒我也不打算挣钱,只想让两位帮我们做个宣传,就半卖半送,一吊钱一坛,两位看如何?”

    “我们身上采购完其它物品,只余了二十两银子,本想作为盘缠,不想这酒如此美妙,那我们就少留点,购上十五坛回去吧。”方三答道。

    “相请不如偶遇,既然缘份至此,我也不拿捏,加上已打开的这坛,车上共有二十坛酒,多余的五坛我也不留下了,就送给两位自己喝,也算我们相识一场,希望通过这次的友谊,下次能够合作卖酒,来,倒上一杯我们干了。”高峰爽快的说道。

正文 第122章 仁义之师

    通过几乎免费的方式,高峰总算是把酒送出去了。看着俩人愉快地拉酒离开,没多久一个曼妙的身姿也跟了出去,高峰知道大事即成,他又回到了训练场。

    时近傍晚,工人们正收拾东西准备收工,保家军也列队集合欲回军营。

    军营设在庄园的前院,高峰从中整出一间厢房作为他们的宿舍,这样既便于集中管理,又便于对他们实施掌控。

    看人要撤,高峰拦住保家军,准备作一场战斗动员。

    他很清楚自己手里的这帮人,虽然经过训练有些起色,但没经历过战斗,根本就没有战斗力,别说战斗力了,就是面前躺着一个敌人让他们去杀,估计大多数人也会吓得哆嗦,这就是血与火考验过的人与普通人的区别。

    站在一颗大石上,高峰讲道:“春秋时宋襄公乃五霸之一,他最讲究的就是‘仁义’二字,在一次宋军与楚军的战斗中,双方陈列在泓水河两岸。为了打败宋军,楚军开始渡泓水河,这时宋襄公的哥哥目夷说:‘楚军多,我军少,趁他们渡河到一半时消灭他们。’宋襄公却说道,‘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能趁人家渡河时攻打呢?’等楚军过了河,开始在岸边布阵时,目夷又说:‘可以进攻了’。宋襄公还是说道:‘我们是仁义之师,怎能在人家列阵时攻打呢?’。直至楚军布好阵,双方开战时,楚兵一冲而上,大败宋军。宋襄公也在这次战斗中被楚兵射伤了大腿,次年伤重而死。”

    高峰娓娓道来,就算说的是史实,对那些没什么文化的军人来说也是新鲜的存在,他们听得入了迷。

    高峰没有继续往下讲故事,而是对着众人问了一句:“你们知道宋襄公临死前说的是什么吗?”

    “他一定对他的做法进行忏悔。”有人回应道。

    “噢,那你说说他为什么要忏悔?”高峰跟着问了一句。

    “因为他不听目夷的劝告打了败仗。”那人接着答道。

    高峰看了他一眼,认出他叫陈虎,此人年龄不大,只有十七岁,训练场上倒很拼命。

    高峰对陈虎点了点头,接着问道:“你可知道他为何不听目夷的劝告?”

    “因为他号称仁义之师。”陈虎再次答道。

    “仁义之师有何不可?宋襄公有何错处?他为何要忏悔?”高峰又问道。

    “这—”陈虎不知道如何回答,其他人同样没有答案。

    这些大老粗能理解到这种程度已经不错了,高峰自然对他们不报太高地期望。

    他微微一笑道:“我先把宋襄公临死前说的话告诉大家,他说,我们是仁义之师,就算是宋国灭亡了,我们也要坚持仁义。在他死后,宋国果然一蹶不振,国力衰弱下去,直至最后被它国吞并。”

    再次巡视了众人一眼,高峰又道:“仁义之师本是伸张仁爱正义的军队,一支军队坚持仁义并没有错处,可是宋襄公坚持仁义却灭了国,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

    众人纷纷摇头,表示不知道。

    高峰语气猛然提高,十分严肃地说道:“因为他坚持仁义的对象错了。仁义之举针对的是广大民众,而不是凶残的敌人,仁义之师对民众爱护,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才称得上是仁义。同时,消灭敌人,保卫民众,保卫国家,也称得上是仁义,如果你把仁义用在了敌人身上,这样不但保卫不了家和国,相反还会被敌人消灭,那就是一种愚蠢的仁义。

    我们保家军成立就是要保卫我们的家园不受侵害,保卫我们的国家不受侵略,同样也是仁义之师,只是我们这个仁义之师并非是宋襄公的那种假仁义之师,我们要做就做真正的仁义之师,要做到这个必须要求我们分清善恶,明辨是非,要明白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对敌人的善良就是对自己的绝情,只有认清这些,我们才能够做到真正的仁义,才能够建造出真正的仁义之师。”

    高峰的一番话振聋发聩、意境深远,几十名保家军人听得神往不已,神情激荡之下不由得振臂高呼道:“仁义之师,仁义之师……”

    待大家声音落下,高峰高声问道:“若我们的敌人就站在面前,你们会不会对他留情?”

    “不会—!”众人齐声应答,声音清脆洪亮,俨然一种无畏的气势。

    “若让你们杀人,你们有没有这个胆?”高峰再次高声问道。

    “有。”众声依然不惧地答道。

    “好,我相信你们,今晚就来一次实兵拉动,让我看看你们的胆子有多大,敢不敢对敌人动手?”高峰大声地说道。

    高家军被整队带走,行走中的士兵一个个神情激动,大有一副摩拳擦掌的架式,高峰却清楚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说与做完全是两码事,特别是第一次,注定要经受灵魂的考验。他第一次杀人就根本接受不了,何况那些纯朴的人们,他们何曾了解世事的险恶?又如何敢手刃仇敌?

    好在众人一起能够壮胆,接触中一旦发生流血事情,自然会让人杀红了眼,那时就是灵魂升华的时刻,一支队伍的脱胎换骨也就是在那个时刻。

    高峰已下定决心,就算兵不血刃,也要杀个人练练这帮人的胆,只有把这帮人的胆子练出来,他们才能算是真正的军人。

    晚饭过后,高峰通知大家条令学习取消,准备好武器工具便及早休息,等待命令。

    保家军刚刚成立,哪有什么武器,都是些平时干活用的工具:锄头、铁锹、绳索、木棍等,不过,有这些对付同样条件的敌人,在实力上并不弱。

    高峰来到后院。高家人刚刚吃过晚饭,正坐在那里闲聊,看高峰过来,李文娟不由得笑问道:“老三,你是不是金屋藏娇了?”

    高峰心中一惊,这位大嫂嗅觉还真是敏感,难道她发现什么了。

    高峰自然不会承认:“大嫂,你老人家这话从何说起?我可是清清白白的。”

    李文娟白了高峰一眼,明显对他称老人家不满意,却也没有点明,而是说道:“你清白?那胡妞一天几次的朝你屋里跑是怎么回事?我问她,她什么都不说,这是不是有鬼?我敢肯定,你屋绝对还有个人,而且是个女的。”

正文 第123章 实兵拉动

    李文娟说完,高家人马便七嘴八舌地询问起来,大有不问个明白不罢休的意思。

    高峰暗叫一声,厉害!李文娟是有名的神嘴,这一分析条条是道,还真叫她给说着了。不过,对不起,你再神也会有吃憋的时候。

    高峰笑笑道:“既然大嫂不信,也没关系,胡妞,大家刚吃完饭,正需要走动走动,你带大嫂和二嫂到我屋里去看看,也许还真能帮我找出个美人来呢?若是这样,那我就谢谢大嫂了。”

    胡妞见高峰淡定自若,便毫不犹豫地起身邀请大嫂和二嫂前去。

    王钥娇还带着一丝狐疑,李文娟却毫不客气地拉着她跟了上去,大有一种前去捉奸的架势。

    三人离开,高峰便告诉大家,今晚他要带队出去拉练一番,当然,怕众人担心,他没有说实话,只说转一圈就回来,因此众人也没有疑心,都吩咐他天黑小心点。

    这边刚聊完,那边三人回来了。胡妞一身轻松,王钥娇淡定自然,只有李文娟眉头皱成一团,显的心事重重。仅从三人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她们没有任何收获。

    高峰看到这里,心头暗笑,你早说晚说我都不敢让你去,偏偏这个时候你才说,这不是点子背是啥?

    只是他不敢表现出来,忙站起来招呼了一句:“大嫂、二嫂回来了,你们不多遛达遛达。”

    “老三,你也不要得意,你肯定有问题,不然你房间里怎么那么香?”李文娟不买帐地说道。

    啊!倒是忽略了这个问题。高讪讪地笑道:“我这不是天天让胡妞去帮我弄得吗?对了胡妞,以后别搞那么香了。”

    说完这句,他知道不能久留,否则李文娟又要盘问,忙告辞离去。

    走不多远他依然能听到李文娟在念叨:“总感到老三很奇怪,只是他奇怪在哪里呢?”

    “就你事多。”高海的训斥声也跟着传了过来。

    ……

    天气渐寒,九月旬初,月儿失去了踪影,天地间漆黑一片。人们早早的上床,去从事唯一的娱乐活动,也是他们最爱做的运动。

    二更时分,高家庄园几道急促地口哨音响起,早早熟睡的保家军立马被叫醒了。

    这个口哨是高峰用硬木仿照后世的裁判哨制作的,声音响亮尖锐,已成为训练场上的一道风景。

    高峰把长音、短音、急促、间隔组合使用,分别代表一定的含义,无论哪种声音,哨音就是命令,哨音就得执行。

    虽然训练时间不长,保家军对这个哨音实在太熟悉了,每晚它就似个催命符,在你睡得最香时喊你起床,这就是高峰倡导得紧急集合。

    今晚的紧急集合又是不同,因高峰事先有过交待,高家军集合时都带上了各自的趁手装备,往那一站,俨然一支游击队的风范。

    这次拉动,高峰把胡宝也带上了,想让他也体验一下这种氛围,只见胡宝拿了两把菜刀别在腰间,很有一种双枪将的味道。

    游击队怎么了,照样打败正规军建设新中国。高峰心中念叨了一遍,却在暗下决心,这支游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