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工程师 >

第33章

大宋工程师-第33章

小说: 大宋工程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俩人还有亲人,看来自己的操心是多余的了。高峰摇头苦笑,想做件好事都那么难,也就是个瞎操心的命。

    随即,高峰掏出了五吊钱交给风小赖,说道:“把这钱拿去添些过冬的衣物,以后不要再偷东西了,有困难可以来找高大哥。”

    他没有询问对方等的人是谁,那人何时过来,看俩人遮遮掩掩的样子,其中定然有玄机,他没有那么八卦,也不想触及别人的隐私,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力的事情了。

    双手捧着五吊钱,风小赖禁不住眼泪流了下来,一看就是发自内心的感动。人情冷暖,不过在人的一念之间,对他一个孩子来说,今天经历的事情太多了。

    回过神来,风小赖一把拉住旁边的莫虞,“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高大哥,你放心,我们以后再也不做小偷了。”

    这句话正是高峰想要的,他伸手拉起俩人,为风小赖擦了擦眼泪,并帮他们扯平了已经破旧的衣服,说道:“男子汉大丈夫,别没事哭鼻子,回去吧,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嗯!”俩人听话地点头同意。

正文 第62章 赏月宴会

    来到馆舍,李奇坤已帮高峰安排好房间,俩人商量了会宴会上的一些细节,各自收拾了一下,又吃了点东西垫了垫肚子,看天色已晚便准备出发了。

    胡宝早就随李奇坤的管家李松拉着车上的东西提前过来,此时他们也准备完毕,正好一起行动。

    日落西沉,月儿已经爬了上来,大地依旧通明。

    城里果然不同乡下,家家点灯,路人不绝,俨然一派中秋盛景。

    高峰、李奇坤俩人欣赏着夜色美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凤鸣园。

    凤鸣园已经大开,一名管家模样的人正带领几名家丁迎接来客。李奇坤介绍,此人叫谷安,正是谷家的管家。

    此时正是参加宴会进园的高峰期,只见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谷安似乎对来客都很熟悉,一个个上前招呼,并安排人员领进。

    来人个个鲜衣华服,笑意盎然。他们有的结伴而来,有的带属而至,个别的孤身一人。

    李奇坤和高峰随人流来到园门,谷安早就看到迎了上来:“李员外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大家族出来的就是不同,谷管家的态度直让人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谷管家辛苦了,今天宴会又是你最忙碌,我们不过是来沾你的光享受一下罢了。”李奇坤拱手道。

    “员外千万别这么说,折煞小人了。”谷安忙推辞道。

    看谷安紧张,李奇坤哈哈一笑道:“谷大人可曾到场?”

    “大人稍后就到,请员外先园内就坐。”谷安随后又把眼光瞧向高峰:“这位公子是—?”

    “这是我的一位兄弟,高峰高公子,陪我来见识一下谷大人的风采。”李奇坤介绍道。

    “原来是高公子,两位请进。”谷安友善地说道。

    高峰同样向他拱了拱手,表示见礼,心中却道:别看管家表面和善,若没有李奇坤的领路,还真不好进这个门。

    凤鸣园占地近百亩,里面楼台水榭,名花翠柳一应俱全。平时这里免费供游人休闲游玩,只在这重大节日才封园办会。

    在一名丫环的引领下,高峰一路观赏一路听李奇坤讲述凤鸣园的典故。

    右侧前方为高高的凤鸣塔,相传为凤凰所落之地。左侧为秦池(又称泥池),是一座园内湖,占据了整个园林的一半面积。

    泥池是丰县的一种酒的名称,是在秦汉时期就流传下来的一种酒,它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相传亘古之时,丰城边有座华山,山谷一片幽静,谷内更有一谭,应天地而生。池水淡蓝,清澈缓流,奇妙的是,自池中隐隐有浓郁酒香传来,随名为“仙酿池”。

    池中有一神兽日日循身潜修,因汲取天地之灵气、池中之精华而得道出山,被尊称为圣兽。只是他奇怪地染上了极大的酒瘾,纵横神州时亦忍不住偶尔回转痛饮,且每每大醉,通常数十年至百年不醒。

    有次上苍派他降魔,此时他酒瘾又犯,忍不住飞回华山仙酿池痛饮了一番,结果恬然畅睡了近两百年,引至天下大乱。后被云真人从池中唤醒欲带回去,谁知圣兽再不想得道升仙,情愿醉倒在“仙酿池”中,随即纵身潜入池底并将酒池移到了凤鸣塔后,从此再不现身。后来仙酿池时而干枯,时而满溢,后人便把它称作泥池。

    泥池也好,仙酿池也罢,其传说不过是人们为了一种商业的需要弄出来的噱头,当然,这种噱头里还是包含着一层历史文化的光环,并对今人和对后人都会产生影响。

    对此,高峰不由得感叹,还是古城好呀,随便拉出来一个破建筑都有历史渊源,真不知道整个县城会有多少传说故事。

    前方靠秦池边上有两座亭子,听李奇坤说一个叫望华亭,一个叫望野亭,据说一个与仙酿池有关,一个与刘邦有关,反正都是后人加上去的,并无多少考究。

    宴会就是在望野亭旁边举行,正符合时人怀古望今的做法。

    参加宴会的人员不少,已到场的就有几十人,还有不少人正在陆续赶来,估计得有上百人之多。看来这次县城的大大小小的头目、要人、名流、才子差不多都到齐了。

    亭边一块空地,近二十张方桌围成一个大圆圈摆放,四周燃起了几十盏灯笼,照得亮如白昼。

    每张方桌上面都摆满了各色糕点、水果、瓜子、花生,以及茶水和酒水。高峰有心观察了一下水果,有葡萄、梨、桔子、柿子、石榴等,都是刚下季不久的新鲜果蔬。

    数十名丫环佣人往来穿梭,引人入座、拉直坐椅、端茶倒水,忙得不易亦乐乎。

    正在高峰疑问谷家怎会有这么多丫环佣人时,李奇坤却帮他解了惑。

    “为了筹办这次盛宴,城内的几大家族都派出了佣人,个别的还出钱赞助,算是有钱的出钱场,有人的出人场了。”

    这倒符合后世的一些做法,集中精力办大事,也彰显着官民一心的和谐氛围。

    “李员外,你来晚了,呆会可要自罚一杯,”俩人刚一踏入会场,就有一名身材微胖的中年人迎面走来,看其揶揄的口气就知道他与李奇坤关系非浅。

    “杜家主都已经到了,李某才迟到,定然该罚。”李奇坤忙上前抱拳认错。不过,话一说完俩人便相顾大笑起来,看来这是俩人常演的戏。

    杜家家主,就是杜松的老子杜望初了,果然是杜家的精英,那眼神中透露出的精明实在太多。

    不等高峰多考虑,杜望初就看了过来:“这位是—?”

    与李奇坤一同过来,自然和他有关系,作为一个精明人岂能放过这种细节。

    “小子高峰见过杜家主。”高峰忙上前见礼。

    这名字太过陌生,杜望初眉头一皱便即展开,又询问似地望向李奇坤。

    “这是我刚结交的小兄弟,陪我过来与大家认识一下。”李奇坤郑重地说道。

    “李员外的小兄弟一定不是凡人喽,我倒对他很好奇。”不等杜望初答话,一个声音自身后传来,其声傲慢,听来让人极不舒服。

正文 第63章 老将交锋

    高峰扭头看去,只见身后走来五人,每一个都约有四五十岁年纪,他们锦袍束冠,红韵满面,看上去气势不凡。

    尽管高峰是带着结识众人的心态来此得,但对那些莫名其妙的人还是有所抵触。

    这是什么事,从未谋过面就一阵讽刺打击,真不知道针对的是自己还是李奇坤,当然,无论其针对谁,高峰都不会对此人再有好印象。

    走在正中的一位,领先众人半个身子,从他洋溢的神态中就能看出,刚才说话之人就是他。

    李奇坤毕竟是老江湖,他心中虽然也有不悦,脸上却毫无表现,只听他微微一笑道:“黄老板什么世面没见过,小可和兄弟都是普通人,哪敢让你好奇。”

    这种软中带硬的话实际上是在驳斥对方的无理了。以李奇坤的为人处世方式都这样对待对方,可见对方有多么地不得人心。

    黄老板,高峰心中一悸,莫不是大黄蜂黄达风,也就是黄亮之父。

    若是此人倒好理解了,他本爱蛰人,这样说话好似还是客气的。最主要的是黄达风可能已经从黄亮那儿得知了董家庄园的事,这次出言相讥也许是因为心气不顺。

    从黄家人的反应上,高峰已隐约感觉董家庄园的事还未了解,不过,他暂时还不准备做其它考虑。

    黄老板自然明白李奇坤的语言带刺,脸上稍一红便转为正常,他扭头对身旁的一位说道:“老白,你看李员外今天说话带气,定是惹着他了,我可不敢再碰他喽。”

    此话似在寻找见证人,其实也是软中有硬,有所指。

    被称作老白的人听后,呵呵一笑,上前一抱拳道:“李员外、杜家主,别来无恙,刚才黄老板并没有别的意思,他和大家的想法一样,高公子如此年青竟与员外称兄道弟,自然有过人之处,他是出于好奇才这么说的,勿怪,勿怪!”

    白家之人,能与黄达风站在一起的,必然是白家之主白城喜了,其子白胜也在四文公子之列。儿子们相交,老子们的关系也不错,看来说他们关系复杂还真没有跑。

    白城喜说话温和,对人态度真诚,而且言辞得当,此时就是再有不爽,李奇坤也没了脾气。

    人都认不齐,高峰更加不敢放肆,他静静地立在一旁观视,既没有上前施礼,也没有露出不快。

    这一帮人都是老成精的,一个不小心都会被他们带到沟里去,多说不如少说,多做不如不做,反正可以装不认识,谁也说不出差错来。

    消了气的李奇坤毕竟不同,大家经常低头不见抬头见,更何况做生意的人讲究的就是和气生财,因此他哈哈一笑,主动上前道:“怎么?黄老板经不起小可的一句玩笑话,跟我计较了是吧,那我以后还怎么敢去四季香吃饭?”

    如果说黄达风蛰人的本领高超的话,李奇坤这次算是以蛰反蛰了,至少让黄达风没有占到便宜。

    对此,高峰算是看透了,人只要敢狠下心,能拉下脸,谁蛰谁还不一定呢?

    当然,语言的交锋实际上并不重要,就算胜了又能说明什么?不过是牙尖嘴利罢了,重要的是生意场上和其它场合的交锋,也许那才是决定生死的地方。

    高峰绝对不相信这帮表面上看起来和和气气、面带笑容的老家伙,真要动起手来会心慈手软。

    也就是说大家都是笑面虎,之所以平时和气,也是为了避免矛盾激化,害人之心有没有再说,防人之心定是要有的。

    “哈哈,我就知道李员外大人大量,不跟黄某一般见识,哪天有空来四季香,由黄某做东,算是赔罪,到时大家都去,定然喝个痛快。”情况已经转机,黄达风自然要上前表态。

    如果没有之前的不好印象,单从这段话中,高峰绝计看不出黄达风的问题,相反,他还会被对方的器量和爽快征服。

    “自然去,自然去。”黄达风身后的四人齐声应和,也不知是怕黄达风的蛰人还是他真的有如此威望。

    一场不软不硬的交锋就这样结束了,几个老家伙并没有闲着,他们彼此间见礼,相互间问候,充分表达了成功人士的那种风度。

    李奇坤在与他人的见礼中,更是主动说出了对方的信息,似为高峰做参考,期寄他能够对号入座。

    李奇坤并没有向高峰一一引荐,他的想法与高峰一样,不图结识,但求无过,这一帮人越是赶着往上靠,越容易让他们轻视,还不如不靠。

    有了李奇坤的故意透露,高峰对几人都对上了号。

    朱宝宝的父亲朱家家主朱水福,蓝狐玉的父亲蓝家家主蓝图山,这俩人高峰虽谁未见过,却早知其大名,再加上其子的事情,对他们更是耳熟能详。

    对于四大文公子和其家长,依高峰看来,除了黄达风与其子性情相同外,其余三家并非如此。

    朱水福和善、蓝图山低调、白城喜厚道,与他们的儿子那种嚣张跋扈相比,简直都是绝世好人。

    四武公子只见到了杜松的父亲杜望初,就是依杜望初的精明,也赶不上其子杜松的狂放。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强过又一浪,看来几大公子在名声上已走在了父辈们的前列。

    虽然这只是表面现象,然而老家伙们的不加管教,却也说明他们内心之中还存在着一颗争锋之心,他们不会在人前施展,只能通过小将们体现出来了。

    跟在黄达风身后的还有一人,那就是黄达风的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