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工程师 >

第227章

大宋工程师-第227章

小说: 大宋工程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峰曾把她的老爹王岳慎都给请来过,可这对父女就像商量好似的,他们就认准了高峰,说死说活都不愿意离开,除非高峰答应娶她。

    高峰哭笑不得,只好把事情交给风小默处理,可风小默哪里知道如何处理?最后只能出馊主意,让高峰把她收了。

    高峰也曾动过这个心思,可他现在还不敢这样做。他发现,一旦他这样做了,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说别人,那边还有一个刘三娘就在苦等着他呢,而且刘家也递过话来,做妾也愿意把刘三娘嫁给他。

    如果开了这个先河仅仅引来一个刘三娘,他也就认了,毕竟他对刘三娘和王筱晴的观感都不错,就是成了一家人也很满意,但他发现并非如此。

    据可靠消息,如今县城的不少少女都在盯着他和王筱晴呢。如果他敢答应她,说明她的这种方法见效,到时将会有不少人效仿,事情真要发展到那种地步,他可就有苦也说不出了。

    无疑,就算是已婚男子,高峰也是县城中最有魅力的人。相貌堂堂,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富可敌国,再加上年青有为,官运亨通,简直就是最佳的夫婿郎君,又有哪个少女能抵得住这份诱惑和杀伤力呢?

    因而,如今的高峰一旦出现在大街上,那些少女少妇也要出门了,她们都是为高峰而来。认识的,主动上前与他打声招呼,不认识的,就是远远的看他一眼也会满足。

    而且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程度,从而导致高峰出门都要偷偷摸摸地进行。

    对于这种幸福的烦恼,高峰既苦涩,又无奈,他发现这才是他最大的弱点,也是他当知县以来最大的失败。

    如今他要去青州了,正是摆脱这一切的时候,没想到王筱晴又找来了。

    “我要随老爷夫人一起去青州。”王筱晴果断地说道。

    “不行。”高峰的语气同样不容置疑,直接回绝了。

    “我不会添乱,我只想伺候老爷和夫人。”王筱晴执着地说道。说时,她知道高峰的工作难做,把目光盯向了风小默。

    风小默不好开言,只得把头扭开,高峰无奈,只好让步道:“这次前去太过危险,你要真想去,等下次吧。”

    “不,我就要这次去。”王筱晴坚定地说道,“既然有危险,对老爷来说是一样的,我跟着老爷虽起不到大作用,但在关键时候还是保护一下老爷的。”

    这话说得让高峰和风小默一阵无语,无论怎么着,也论不到王筱晴来保持他。

    不过,她能说出这番话来,还是让人相当感动的,起码她有这份心意在。

    高峰和风小默互视一眼,终于点了点头,风小默说道:“既然如此,那你就跟着吧,不过,你可得听从安排。”

    得到许可,王筱晴立马心花怒放,她重重地点了下头,“嗯”了一声答应下来。

    “那你去收拾吧,明天一早就走。”高峰叮嘱过王筱晴,把目光又瞧向宋二蛋,“宋管家,你什么情况?”

    宋二蛋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我也想跟老爷去青州。”

    “嗯?”高峰眉头皱了一下,问道:“为什么?”

    这里的安全需要宋二蛋负责,他怎能随便离开呢?要知道保护好这里可是比在前方还重要,宋二蛋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

    宋二蛋从怀中掏出一物,递给高峰道:“这是我随身携带的一块玉佩,也是我逃难带来的唯一一件东西,我觉得它的意义不同一般。”

    高峰疑惑地接过玉佩,只看了一眼便惊呼出来:“宋清,难道你是宋江的弟弟?”

    比高峰更惊异是宋二蛋,他不知道高峰为何只看一眼玉佩便把他与宋江联系到一块,他可是一句都没有露过的。

    “我还在疑惑,老爷如何得知?”宋二蛋不解地问道。

    看来真是宋江的弟弟,高峰一下子懵圈了。初见宋二蛋时他就担心这个事情的发生,询问之下发现并无可能,这才放下心来。

    没想到宋二蛋还有一个宋清的身份。这个身份可不一般,他可是耳熟能详的,所以一看到它就惊呼出来。

    “我不过是猜的,你说说看,这是怎么回事?”高峰掩饰了一句,接着问道。

    这更让宋二蛋惊愕了。姓宋的人多多,可高峰为何偏偏从宋清两个字上联想到宋江?这也太神奇了吧。

    没时间疑问,宋二蛋说道:“我逃难到此后,因生病失去了记忆,唯一知道的就是这块玉佩,只觉得它对我很重要,却说不出来哪里重要。多年来,我拼命想找回记忆,可一直无法成功,直到有一天听到宋江这个名字后,我好似想起了什么。”

正文 第457章 万民相送

    高峰静静地望着宋二蛋,没有插话,他怕打扰了宋二蛋的思路,更怕因此让他再次失去了记忆。

    宋二蛋略有些痛苦地说道:“我感受到一些从前的点滴,虽不清晰,却不会有错,特别是宋江这个名字一出现,我就感到特别熟悉,就似他是自己的亲人一般,而且我还明白,我原来的名字就叫宋清。”

    竟然有如此赶巧之事,高峰一声感慨。他当年就怀疑宋二蛋会不会与宋江有关,直到了解了他被救后的情况才解除了怀疑,没想到最后又转了回来,真是阴差阳错呀!

    明白了这个,宋二蛋的意图便显而意见,不过,高峰还是问道:“你是不是想去见宋江?”

    “是的。”宋二蛋明确地说道,“无论他是不是我哥哥,我都要去见见他,也算我核实一下情况吧。”

    “如果是你哥哥,你该怎么办?”高峰又问道。

    “自然是劝他改邪归正,不再与老爷作对。”

    高峰点了点头,却又问道:“若他不听你的呢?”

    “这—”宋二蛋犹豫了一下,终于决绝地说道,“那只能是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了。”

    “好。”高峰高声赞扬了一句,又道,“你有此心,我很心慰。不过,既然他可能是你的哥哥,那我就得保全他,明天我会给朝廷上书,要求对他们进行招安,但愿能够促成此事。”

    宋二蛋闻言大喜,掩饰不住激动地说道:“多谢老爷成全,那我—”

    “你当然也要一起去,不然如何劝慰他?”高峰果断地说完,想了想又道,“家里就让荆春负责吧。”

    事情敲定,高峰又陪着家人吃过晚饭,又说了些宽慰的话便去休息。

    虽然这次升了大官,但要离开本地,老人们还是万般不舍,好在高峰并没有告诉他们要去剿匪,否则还不知道有多担心呢。

    第二日刚一拂晓,高峰便带人出发了。既定人员除了项充要会集五百乡兵稍迟一日行动外,其余人都轻装简从,骑马随行。

    高家人一送出庄园,高峰便让他们回去了,他怕由此惊扰到其它乡民。

    在此间任了几年知县,是非功过他自己无法评说,中恳的意见自然是乡民们给的。

    其实,无论好与差,他并不放在心上。他本来就不看重这些,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全自己,顺带为民众做点事,至于让人们记住,他根本没有奢望过,现在要走了,更不会多作考虑。

    因而,他不想惊动别人,正如那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高峰不希望任何人因他的去留而变化,他只想悄悄地离开。

    按照高峰的扩城计划,高家庄园是处在新城区之内的。而且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从高家庄园到老城区之间已布满了房舍、铺面和摊位,就连宽广的马路和河道也早就修建完毕,如今只要这里修筑好外城墙,就是一座人丁兴旺的大城池了。

    新城区已显规模,老城区的城门再紧闭已失去了意义,因而高峰便令官差都将之打开,只在每座城门口安排了两名看守。这样,城外有乡兵巡逻,城内也有人巡查,再加上城门看守,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沿着中间的大马路缓缓前行,高峰一行人要从南门进城,穿城至北门,再沿官道去单州。

    城内还有杨邦乂和仇悆,交接的事还未做,另外,高峰还有一些安排,所以他们的第一站就是先去衙门。

    天色昏暗,几人牵着马且行且左右观望,高峰没有看到巡罗队出现。

    可能到其它地方巡罗去了吧。高峰嘀咕了一句,却也知道他在杞人忧天。都卸任的人了,还操那些横心,简直莫名其妙。

    南城门两名看守望见高峰过来,早就笔直地站立在门口,高峰一近其身,俩人便同时敬礼,那份庄重比平时可要过份的多。

    高峰不疑有它,举手向俩人还礼,带领人马继续前行。

    一进入城,高峰便感觉到了不对劲,不光他感觉到不对劲,就是风小默也感觉到了。

    “就算天色还暗,这个时候也应该有行人了吧,可怎么看不到一个呢?”风小默纳闷地问道。

    “是有点问题。”高峰点了点头,说道,“或许我们赶巧没碰到吧。”

    也只有这一种解释了,虽然不是很令人信服,但总算说得过去,几人不以为意地又向前行去。

    很快来到衙门前,离老远便看到杨邦乂和仇悆立于衙门口。原来他们早就等在这里了。

    高峰急忙上前,道声:“两位老兄久等了,我们马上交接吧,交接完还要赶路。”

    知道高峰赶的急,俩人倒没有多说,把高峰请进衙门,开始清点交接。

    其实,他们之间哪里需要什么交接,大事小事高峰都安排给俩人去做,他手头上根本没有具体事项,要说交接,不过是官府的印信和知县的衙门。

    这些谷芷欣早就帮他整理好了,三人只要看上一眼就能签字,因而没半刻钟便交接完毕。

    一切搞定,杨邦乂和仇悆便送高峰出城,按他们的想法,至少要送到十里之外。不过,高峰拒绝了,只要求他们送到城门外,他的任务紧急,可耽误不了这么长时间,那些繁文缛节还是免了吧。

    一行人,边聊边行,缓缓走出城门口,只是突然间的景像令三人齐齐顿住了脚。

    “什么情况?怎么这么多人?”高峰吓了一大跳。

    城门外乌丫丫一片,全都是人,由高峰的角度望去,居然看不到边。

    那些人全都热切地望向高峰,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

    不用问也知道,这些人是来给他送行的。高峰的眼角不由得一阵湿润。

    值了,做得这一切值了,就算再辛苦,能得到这个场景也值了。

    万民自发相送,那可是一种稀罕景,访遍大宋朝也没几个人有这种待遇,而在时下,更是不可能存在,没想到自己竟得到了这种属荣,高峰不由得感慨万分。

正文 第458章 故土难舍

    高峰定下神来,朝人群中仔细观察。前排的的居然都熟识,正是那些士绅家族的人。

    发展之策搞了这么多年,要说受益最大的就是这些士绅们,他们有资本,有人脉,更有利益观,因而是最先投入发展活动中的一群人。

    一番下来,他们的受益可不小,家家都赚得盆满意钵满。正因为如此,他们对高峰才更念念不忘,没有高峰,他们哪里能如此快活的赚钱。

    站在两侧的是官差和衙役。这些都曾是高峰的手下,在后世应该称为公务员。

    高峰为官的这几年,他们可没少出力,社会的稳定、发展之策的顺利推行等,全靠这帮人帮衬。高峰已经有意,在青州稳住阵脚后,将调动几人前去。

    他在青州也要推行发展之策,没有人肯定是不行的,原有的人马知根知底,上路也较快,高峰自然要用他们来帮自己把基础打好。

    除了这个想法外,高峰平时也没亏待这些官差们,无论是薪酬还是其它方面的待遇都是极高的,有些已达到了朝廷大员的水准。有了这个保障,官差们自然没有二话说,对高峰更是发自内心的钦佩,他们认定,只有跟着这样的官员才生活得有意义。

    后面的就是各个行业的民众,包括一些农民都混杂在其间。

    可以说,在大宋的百姓中,从生活层次和幸福程度上已没有哪里能够赶上这里的民众了。

    他们要钱有钱,要各项保障有各项保障。穷了八辈子了,总算活得轻松一些。

    生活来之不易,没有人愿意失去它。众人担惊受怕的是,万一高峰离开后一切又变回去,那正如一场美梦破灭,没有人能够接受。

    可是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没有哪个官员会一直呆在一个地方不动,高峰自然也是要走的。好在还有一个好官仇悆在,百姓们心里还是能够安慰一下,他们对高峰的离开基本接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