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工程师 >

第217章

大宋工程师-第217章

小说: 大宋工程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耽罗人连高丽人都怕,若把高丽人灭掉,耽罗人自然会更加胆怯。从而心里产生一种恐惧,再也不敢生出异心。

    耽罗人单纯,恩威并用之后,高峰还会使第三板斧,那就是让他们尝到甜头。

    耽罗人的生活比原始部落强不到哪里去,虽然已有农耕,但因技术落后,很难保证自给,再加上恶劣的气候带来的生存危机,他们的部从死亡率很高,因此,耽罗人迫切需要改变现有的生活,而高峰恰恰能给他们带来这些。

    随船队而来的不光有乡兵,还有一批工程人员和技术人员,他们都是行家里手,既熟悉各种建设,还会农耕养种,他们来此的目的就是开僻这片荒地。

    有了这帮人,可以帮助耽罗人建房造院,也可以帮助他们种田养殖,甚至还可以提供一些必须的生活用品和治病药品。

    有了这些,不敢说耽罗人的生活能够与大宋的媲美了,但起码能让其生活无虞,就是生活质量也会提高一个等级。

    一旦耽罗人体验到其中的好处,再想让他们抛弃,那是千难万难,或许他们从此以后就死心塌地,永不生二心了。

    三板斧是既定程序,因而倪语臣一上来便传达了“圣旨”。圣旨的内容不多,无非是说耽罗人勤劳善良,民风纯朴,为了保证其良好的习俗,允许其自成一国,他人不得干涉,云云。

    圣旨并没有特殊的暗示,句句都在为耽罗人考虑,却令国王岷充满了疑惑。

    好事来的太突然,而且有点莫名其妙,他可不认为此事就如此简单。

    国王岷毕竟不是一般人物,他显示出高兴的样子,爽快地接下了圣旨,答谢道:“有劳皇帝陛下掂记,小藩之属当全力以报,只是此地孤悬海外,又无各项来源,生活已是艰难,实在拿不出什么贡品。”

    这话说得委婉,却也承认了其藩属地位,也就是说,从现在起,耽罗人就听大宋的了。不过,他跟着就开始哭穷,让我听话可以,想要贡品,门都没有,不是不给你们,而且我们穷的吃都吃不上了,哪里还有贡品上献?

    这话言外之意自然是想看看倪语臣的目的,我们都穷成这样了,你们还来这里,究竟有什么用意?

    倪语臣自然明白其意思,他没有隐瞒,笑笑说道:“皇帝陛下知道耽罗国地势凶险、条件恶劣,所以决定帮帮你们。我这番前来,不仅带来了各类植物种子,还有不少的生产劳动工具,更有一些能工巧匠,我们的目的就是帮助你们建设家园。”

    倪语臣越是这么说,国王岷心中越是疑惑,只是他实在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得说道:“如此感谢上差的呵护,中间若有需要耽罗人的做事情,还请直言无妨。”

    倪语臣已听出国王岷话语中的淡淡凉意,他清楚对方还是不信任他。这事不难理解,耽罗人对高丽没有归属感,对大宋同样没有。

    高丽人过来直奔主题,要什么?达到什么要求?都毫不客气,这样能让耽罗人知道他们的真正底细,所以准备起来也不辛苦。

    可是作为大宋人的代表,倪语臣来到后,只说对耽罗人有益的好话,丝毫不提需求,这就让人无法理解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国王岷还未傻到盲目相信人的程度。只是,他又摸不清这帮宋人的真正意图,心下不由得不气馁。

    他岂能知道?倪语臣说的基本是实话,教他们知识是真,提供各类物品也是真,唯有的就是把滞留在此地的想法有意的回避了。

正文 第436章 高丽进犯

    倪语臣也懒得啰嗦,他直接吩咐随从送上礼品。各种生活用品、生产用品、食品、药品等等,品类很多,都摆放在了厅堂之上。

    倪语臣上前一边介绍物品的功用,一边告诉国王岷,这只是部分,后续还有。

    国王岷终于被惊住了,他张大了嘴,贪婪地望着那一堆堆的东西,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上差果然说到做到,只是下臣不明白,大宋为何对我们这么好?”

    这话表明他还是保持着一丝清明,认为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白白送来这么多东西,总不能一点回报也不图吧?

    倪语臣答道:“我已经说了,我们将与你们共建家园,此事绝对不会改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有一些私心。”

    果然有私心,国王岷提起的心终于往下落了落,急切地问道:“敢问上差有何差遣?”

    倪语臣笑笑答道:“差遣不敢,好叫王上知道,事情是这样的。大宋的商船经常往返于高丽和日本,两地离大宋本土较远,因而十分不便。考虑到这个问题,朝廷决定在海上寻求一块陆地,以作为中转基地。此地既要方便往来大宋、高丽和日本,又要不归属于高丽和日本辖制,因而选中了此岛。”

    这个理由完全说得过去,大宋要做生意,选择此岛做为中转站,这样既不用往来奔波,又不会受制于高丽和日本,完全是个好主意。只是大宋人要占据此岛,对耽罗人的威胁可不是一般的小,弄不好还会给耽罗人带来灭顶之灾。

    国王岷眉头一皱,却也不好把话挑明,更有甚者,连拒绝也不好拒绝。

    只是不等他想出合适的搪塞语,倪语臣已安慰道:“宋人建立基地,不会干扰耽罗人的生活,更不会欺压耽罗人,我们除了帮助你们建设家园外,还会与你们划疆而治,耽罗人的疆域之内,宋人不经允许绝对不会进入半步,另外,我们还会保证你们的安全,无论是海盗还是他国官兵,保证不会让他们侵入到岛上来。”

    这个条件已经无法再优越了,国王岷知道,就是他不同意,宋人也会到岛上来,那样两家势必闹的不快,到时再想得到好处已无可能,还不如及早应承。

    看到国王岷应承下来,倪语臣没有停留,直接起身告辞。他来这里也只是通告一下对方,两家若能和平共处最好,不能,他也不会求着对方,惹急了大家兵革相见,那时就没有客气话说了。

    当然,事情自然朝好处促进,毕竟他借助耽罗人的地方还有很多。因而,他与国王岷约定,过段时间后两家会就地域划分再行会面。

    倪语臣匆匆离去,自然要安排一些事情。

    船队刚刚来此,需要安营扎寨,更要对一些事情进行部署。他做的第一个部署就是派人偷偷地出岛,前往高丽国而去。

    高丽国还不了解这边的情况。不知道大宋的商船已经到来,也不知道耽罗人已经反叛,因而不可能有所准备。

    既然高丽不知道,那就告诉它,倪语臣就是在派人偷偷潜入高丽国去散布一些消息,说耽罗国独立了。

    耽罗国独不独立,本来意义不大,而且高丽从耽罗国身上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因此耽罗国的存在并不放在高丽眼中。但是济州岛毕竟是一大海岛,其土地面积还是相当可观的,高丽还达不到无视的程度。

    因此,这个消防无论高丽信不信这个消息,都会派人去察看一番。

    倪语臣要做的就是在来人到达后把他截住,这样高丽得不到回复,就会更加疑心,再次派人前来就会准备充份,其间肯定会有兵船跟随。

    兵船前来不可怕,大不了把它歼灭。倪语臣怕就怕中间出现疏漏,一旦有漏网之鱼溜回高丽,消息就会泄漏出去,他再想去高丽做些事情就难了,因而倪语臣还是做了充分的准备。

    三天后,倪语臣预料的高丽船出现了,不过,这次出现的不是一艘船,而是三艘。

    居然来了这么多,倪语臣和吴玠从望远镜里看到高丽船上还有不少兵士,他们互视一眼,心中便明白了。

    这次高丽不光派了使臣过来,还有兵船,凭这三船人完全可以把耽罗人收拾掉,毕竟耽罗人没有什么战斗力。看来高丽对耽罗人早就看不惯了,他们是想借助这个消息一举解决掉耽罗国的事情。

    如此倒好办了,正好可以既打击高丽,又拉笼耽罗人。倪语臣急忙让人把国王岷请来。

    国王岷看到来船也是大吃一惊,他还蒙在鼓里,根本不知道是倪语臣捣的鬼,还以为是高丽人侦察到的情报呢?

    “怎么办?”国王岷不知所措的问道。

    “先礼后兵,最好把他们都请到岛上来。”倪语臣答道,“不过,此事需王上安排人去做才行。”

    事情逼到头上,国王岷只得按倪语臣的要求去办,他叫来一名机灵的手下,交待一番后便让其乘船出海。

    济州岛周边都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环状节理带,并不适合停靠船舶,只在西侧有一个环形的港口,是天然形成的,最适宜停船。

    高丽船队自然也是要在这个港口停靠,不但是他们的船队,就是耽罗人的船和大宋的船也都在这个港口停靠。只是此时大宋的船只早已驶离了港口,到另一个港湾里藏了起来。

    高丽船队还未近岸,那名耽罗人便已快船迎了出去,他是按国王的意思,去实施礼节。

    说是实施礼节,其实是探探高丽人的意图,你突然杀过来,难道是未卜先知?早就知道了耽罗人与大宋在勾结?

    倪语臣当然不会把原因告诉国王岷,他本意就是要把耽罗人逼入一种死地,让他们把高丽人彻底得罪死,这样,耽罗人就只有与他联合一条路可走了。

    他可以通过此一战让耽罗人认识到他的实力,同样,也让耽罗人清醒的认识到,与他联合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正文 第437章 缴械不杀

    倪语臣带着国王岷来到一处土丘,这里视野开阔,岸上、海上、港口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让人捧上茶饮,倪语臣边饮边笑道:“王上,看来高丽国很看重耽罗国,居然派了三艘兵船,估计得有五百精兵吧。”

    国王岷此时哪里还有心情与倪语臣说笑,对方确实有五百精兵。那些兵士排列在船上,衣甲鲜明、威武不凡,一看就不是一般的兵卒。

    正如倪语臣所说,高丽这次对耽罗国要动真的了,国王岷不由得急出了一身冷汗。

    高丽确实是出动了五百精兵,别看只有五百人,却是全幅武装,凭耽罗人根本无法对付。

    国王岷不知道宋人能否抵得住?万一抵不住结果就难以想像了。一旦如此,宋人的结局他管不了,但他的结局肯定好不了,甚至灭绝种族都是有可能的。

    当然,倪语臣谈笑风生的气度还是给了他一私安慰。那是一种自信,更是一种对来者的不屑,好似对方无论多么强大都不放在眼里。

    应该无碍。国王岷暗中嘀咕了一句,他只能把赌注押在宋人身上。

    抛开这点担忧,国王岷还是心神不属,他在考虑这件事的背后喻示着什么。

    宋人的到来明显是悄悄的,可为何高丽人会那么快得到消息?而且还这么果断地采取了行动,这一切都说明了什么?

    转身望了倪语臣一眼,国王岷总感觉他身上有一丝怪异,可这丝怪异又说不出在哪里。

    没理由呀!国王岷暗自摇了摇头,把自己肚中的话吞了下去。他可不相信倪语臣会去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

    港口岸边有一座瞭望塔,是临时建立起来的塔台,虽然简陋,却视线极好,此时吴玠正立于上面。

    吴玠是这次行动的总指挥,他就是在这个塔台上面进行指挥。

    一道指令早已悄悄地传达下去。港口、岸边、海上一切都平静如初,没有任何异常出现。

    一条小小的船只,迎上三条大海船,就似三个大人面前走来一个小孩般。

    国王岷派去的那人一靠近大海船便高声呼喝,只是他的叫声只得到一支长箭的回应。长箭射在他的船头,把他吓了一大跳,急忙调船返回。

    好在高丽人只是示威,也有让那人回去禀报的意思,因而并有伤他,他才顺利返回港内。

    无论有没有射杀此人,高丽人也表明了态度,他们就是兴师问罪来的,国王岷若是明白的话就应乖乖地上前就缚。

    只是令高丽人想不到的是,他们的船只都靠了岸,也没看到一个迎接的耽罗人,不但如此,就是之前那人也失去了踪影,码头上面空空如也。

    这是什么情况?高丽人纳闷了,难道耽罗人真的造反啦?只是如此大兵已经压境,你就是真造反也该前来认错,难道耽罗人还有能力对付全幅武装的军队?

    无论怎么想,高丽人还是从船上下来,他们准备列好队就开始进攻。

    然而,当高丽士兵刚下到一半时,“咚、咚。”一阵鼓声响了起来。

    突然的变故令高丽人惊骇起来,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得四处寻顾。

    倏忽间,数百人从不远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