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双鹰旗下 >

第175章

双鹰旗下-第175章

小说: 双鹰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德国海军主力的北方舰队在丹麦海峡战役中接连失利,损失惨重,大本营方面不得以决定放弃冰岛,把岛上的残军撤回挪威。克兰凯海军上将作为替罪羊被免去北方舰队司令,调往但泽担任东普鲁士要塞守备司令。
  由于奥匈和意大利海军把主要力量都投入到了太平洋战场,整个大西洋方面只剩下德国海军在与实力强大的美英舰队竭力周旋。面对实力远超自己的对手,这让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又想起了上次大战初期公海舰队在面对杰利科时的无力感。
  现在整个德国海军只得尽量收缩防御,除了威尔赫姆?马绍尔海军上将指挥远东舰队在西太平洋上混得风生水起,将近一年的时间。德国海军几乎就没什么大的作为。
  虽然轴心国已经开始调整战略,将工业生产重心向海军转移,但在新的航空母舰没有服役之前,德国海军暂时还无力与美英舰队相抗衡。卢金斯上将和他的北方舰队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切断英美两国向苏俄援助物资的海上通道而已。
  就目前的形势看来,恐怕俄国人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德国海军在战前拥有四艘标准排水量35000吨改装的“约克”级航空母舰。另外,两艘新建的“格拉芙?齐柏林级”航空母舰已经下水,正在进行舾装。在战争爆发后,帝国议会迅速通过了《海军扩充法案》,紧急追加了5艘“沙恩霍斯特级”超级战列舰和6艘“齐柏林级”航空母舰的建造预算。
  随着战争的进行,航空母舰在海战中已经取代了战列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1941年的德国海军建造计划中,帝国议会又通过了在1942年和1943年度各开工建造6艘新式航母的建造预算,同时批准将已经完成船体建造百分之四十工程的其余三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改装成航母的计划。
  但海军的建设需要时间,无法象陆军一样在短时期内就完成换装。除了在战争初期。德奥海军在重创英国皇家海军后,一段时期占据了大西洋上的主导地位,其后随着美国的参战和皇家海军实力的恢复,特别是在奥匈海军把大部分主力投入到远东作战之后,英美海军又重新取得了主动。
  德国海军在大西洋上,又继续扮演着一个“破坏者”的角色。
  实际上除了北欧的航线,德国方面也确实无法利用大西洋上的海上运输,相对于英国,德国的工业原料供应更依赖于黑海和地中海方向。由于奥匈海军一直牢牢掌控着这两片海域的绝对制海权,德国的物资供应并没有受到什么困扰。只不过与南美之间的海上运输。需要绕道印度洋,再通过南非来进行。
  奥匈海军基本上不怎么在乎北大西洋方面的制海权,除了固守直布罗陀海峡之外,他们更在意的是南非与南美之间航道的安全。他们一大半的精力放在了远东,剩下一小半的精力放在了南非,在大西洋方面,除了潜艇部队,几乎没有什么象样的海上力量。
  这种情况,让德国海军上下无比痛恨不已。但事实就是如此,地理位置的不同,造成两国海军战略几乎完全相反。德国海军第一目标是打败英国海军,打破他们制造的樊笼,而奥匈海军却没有这样的意图,他们的目的是牢牢掌控住地中海,其后是阿拉伯海和东非航线,至于远东,只是为了服从政治上的需要。
  雷德尔元帅对于奥匈海军这种不肯合作的态度也十分恼火,但也毫无办法。从全球战略上来说,奥匈海军的作战计划更符合轴心国的政治需要,只不过因为德国海军实力所限,德意志第二帝国在远东所取得的好处,与他们强大的军事实力有些不符,甚至不得不许诺给意大利人更多的好处。
  德国海军的实力还无法冲破英美两国的封锁。
  在和平时期,“齐柏林级”航空母舰的建造工期需要近三年的时间,即使在战争期间加快了建造进度,建造这样一艘标准排水量为27500吨的舰队航空母舰,也需要将近两年的时间。在1943年下半年,战争开始后紧急追加建造的6艘航空母舰就将陆续服役,届时,德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的实力将会再次大幅提升。但在同时,美国今年将服役12艘“埃塞克斯级”航母,而英国造船厂由于受到德国的轰炸,困难重重,也将再增加2艘“冤仇级”舰队航空母舰,同时还会有12艘由商船改装的护航航母加入到皇家海军序列当中。
  随着越来越多的护航航母加入到运输船队的护航舰队当中,潜艇部队的活动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而且所面对的危险也越来越高。邓尼茨上将的“潜艇制胜论”神话破产,德国海军又继续把目光转移到了水面舰艇部队的建设上来。
  即使是一线的舰队司令,也不看好德国海军能够突破美英海军的封锁,但他们确实牵制住了美英海军超过一半的兵力,使得奥意海军甚至是海军能够在印度洋甚至是西太平洋上横行无忌,再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抵挡他们的进攻。(未完待续。)


174、和平(终章)

  没有人会料到,1943年9月,苏俄与轴心国集团突然达成停火协议,欧洲的陆上战事戛然而止。随着对苏战争宣告暂停,轴心国集团能够把更多的兵力用于对日和澳洲战场。
  随着奥匈第1和第3战略轰炸机部队2000多架重型轰炸机部署到法国西部,加上德国战略轰炸机部队集中了全部6000多架道尼尔DO…26、梅塞施密特Me…162和亨克尔He…179重型轰炸机,英国人的噩梦开始了。
  时间进入到1944年,轴心国联军占领整个新几内亚,但在珊瑚海海战中对阵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挫,进攻的势头被扼制,联军与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形成均势,整个太平洋战场陷入僵持状态。
  但随着奥匈帝国和德国把A…4和V…2火箭等“秘密武器”投入战场,英吉利海峡不再成为能够保卫英国人的天堑,整个英国南部都处于德奥火箭的攻击范围内,包括伦敦在内的英国南部的工业城市成为这些火箭的袭击目标,许多城市建筑和工厂被摧毁。
  日本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大轰炸中被夷为平地,日本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进行一场现代战争的能力,轴心国的战机在日本列岛上空肆虐,海军已经不复存在,整个陆军航空队所剩的飞机总数也只有区区1000多架。
  1944年5月,在被围困了两年之后,日本华东派遣军65万人投降,随即,19万台湾屯驻军投降。
  1944年秋,新式的A…5火箭和V…6火箭发射器被安装到远洋潜艇上,美洲东海岸和英国西北城市不再安全,德奥潜艇部队开始在夜间发射火箭对这些城市进行大规模的袭击。在战略轰炸机部队和火箭部队的大规模轰炸下,英国的工业能力迅速被摧毁。整个英伦三岛陷入到绝望的境地。
  中立的爱尔兰政府开始倾向于轴心国集团,在轴心国海空军巨大的优势面前,美国海军开始撤离英伦三岛。1944年冬,在爱尔兰政府的默许下。轴心国联军突然在爱尔兰西部登陆,经过两个多月的激战,整个北爱尔兰宣告失陷,大英帝国失去了最后的屏障。
  丘吉尔政府倒台,新的英国内阁于1945年1月上任。新任首相艾礼逊上任伊始,立即宣布英国准备退出战争,并通过中立的葡萄牙政府转告德、奥、意三国,英国政府准备进行和平谈判。
  先期的和谈在中立的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德国、奥匈、意大利和英国、美国均派出重要代表参加。会谈中,轴心国方面提出以目前的实际军事控制线暂时停火,关于殖民地的划分也以目前的实际占领区为基准。而英美提出了缔结停战条约的三项条件,即废除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从目前所有欧洲,澳大利亚和亚洲被占领土上撤军;包括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在内所有的亚非殖民地实行共管。
  如此和谈条件当然不可能为轴心国集团所接受,第一次会谈宣告破裂。
  为了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多的利益。双方厉兵秣马,不约而同采取了进攻行动。1945年3月初,美澳联军在澳大利亚展开全线反击,但轴心国集团却从伊朗和中亚全力向印度进军,沉寂了两个月的英伦大轰炸继续进行。
  1945年1月,轴心国向日本接连投放了仅有的两枚原子弹,其巨大的破坏力震惊世界,其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战火再次燃烧,美国人略有所得。吃亏的只有大英帝国。在原子弹巨大的威胁下和遭受了重大损失后,英国方面不顾美国的强烈反对,单方面宣布退出战争。
  德奥两国暂时停止了对英国的轰炸,集中大部分海上力量在太平洋地区与美军决战。现在大西洋战场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1945年7月,轴心国方面聚集了二十六艘航空母舰、十六艘战列舰在中太平洋地区展开全面进攻,而美国太平洋舰队则集中了十八艘航空母舰、十二艘辅助航母和十五艘战列舰以内的主力战舰。
  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空大战打响。
  整个大战进行了三个多月,以轴心国联军损失了六艘航母、四艘战列舰,而美国方面损失十艘航母、七艘战列舰宣告结束。美军退出中太平洋地区,全力死守澳洲海域。而轴心国联军则在占领威克岛之后,取消了进军夏威夷的作战计划。
  已经控制住这个世界上大部分资源的轴心国同盟越来越强,而美国人则独力难支,随着罗斯福去逝,美国国内要求和平的声音占据上风,杜鲁门总统不得不选择重新进行和谈。
  轴心国方面宣布和谈的首要条件:以目前的实际占领区实现停火,其二,轴心国集团所占领的英法殖民地由轴心国集团实行“共管”,重新划分各国势力范围。其三,轴心国集团有权在目前被占领区内驻军,并承诺在未来的十年内逐步减少驻军数量。
  美国代表原则上表示接受停战谈判的主要前提条件,于是,双方共同宣布于一周之后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停战谈判。
  时隔5年零8个月,和平的阳光终于又回到了这个世界。
  这场全世界都在关注的停战谈判在,马德里和谈的主要争议集中在菲律宾的所有权、澳大利亚的分治和法国的未来地位方面,至于英国人和苏俄方面所损失的利益,似乎被谈判代表们给“忘记”了。
  美国人的主要利益集中在澳洲、菲律宾和南非这些地方,现在美国人成了盎格鲁…撒克逊人利益的代表。关于澳大利亚,最终双方达成协议,以目前的实际占领区为界,轴心国联军稍作让步,退出约克角半岛,在澳洲实行分治而告终。在菲律宾问题上,轴心国方面表示关岛和菲律宾已经移交还西班牙方面,反正这是美国人从西班牙人手里夺走的东西,怎么也要他们吐出来。
  美国方面则坚持给予菲律宾**地位,其后,在西班牙方面表示将在五年后就菲律宾地位问题进行全民公决,此项争议得以解决。
  关于南非,轴心国方面坚持恢复过去被英国人占领的布尔人国家,在美国的坚持下,开普敦和伊丽莎白省交由英国管理,而原来的布尔人区域则成立一个新的国家。
  1945年12月12日,随着轴心国同盟与英美同盟国家代表在《马德里停战条约》上签字,蔓延到整个世界的战火终于宣告熄灭。新的战略格局下,英美国家仅以不列颠三岛和冰岛为立足点影响欧洲,整个亚欧大陆几乎都被囊括到以德奥为首的轴心国集团手中,整个轴心国集团与英美利益集团的对峙依然在持续。
  而苏俄得以继续保留,由于它的巨大威胁,其周边的芬兰、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白俄罗斯、顿河、高加索联邦、哈萨克联邦、西伯利亚共和国则全力加入到《维也纳公约》国的行列中来,由德奥集团为其提供军事和安全庇护。
  整个世界的对抗仍在继续,轴心国集团内部也存在着明争暗斗,到于美英集团在其间合纵连横,从中渔利,则又是另外一段历史了……
    (全书完)


''
………………………………………………………………………用户上传之内容结束……………………………………………………………………………………
声明:本书为()的用户上传至其在本站的存储空间,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以上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