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双鹰旗下 >

第168章

双鹰旗下-第168章

小说: 双鹰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情报部门的报告,在大兴安岭南部地区发现大批支那军。总兵力超过40万。哈尔滨情报站报告说,大约有近30万支那军正沿中东铁路向东进军,驻守齐齐哈尔的满洲国防军投降。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大约150万支那军进入满洲境内……”
  随着关东军总参谋长笠原幸雄的声音响起。作战室里的参谋们迅速将最新情况标注在沙盘上。梅津美治郎则默默的盯着沙盘,一直默不作声。
  “蒋将军不愧是帝国士官学校的高材生,气势非凡,一出手便是上百万大军,丝毫不给我们任何机会。”美津美治郎摇着头,“最令人奇怪的是山海关一线。支那人在这一线有近70万大军,却一直没有大动作,支那军的攻势虽猛,但其精锐的第1集团军,第5集团军,第9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却没有出现在战场上。很显然,支那人企图合围我们在山海关一线的近30万主力部队。”
  笠原幸雄大吃一惊,不过,稍一看看沙盘上的形势,就明白梅津美治郎的判断并没有错:“将军,照这个规模来看,支那军的总规模应该在三百万人以上,而且还有30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辆,我们根本无法在平原地带阻止他们。我建议可以提前开始撤退,收缩防线,放弃平原地区,退到利于防守的东部山区。否则一旦支那军完成合围,辽西的十一个师团就危险了。”笠原幸雄说道。
  “可以再等等。”梅津美治郎并不想这么快就放弃满洲,而且大本营方面的意见也是要守住满洲东部、关东州和外东北一线,否则帝国陆军的颜面何在?到目前为止,除山海关一线,支那军的进攻方向都在他估计之内,支那军重兵集团从内蒙古翻越大兴安岭,突入西辽河平原,而后向东攻击关东军视为生命线的中长铁路,意图十分明显。
  战争进行到现在,日本军方高层已经没几个人还会认为日本会取得最后的胜利,现在内阁的问题是如何能够体面地结束这场战争。但中国人却根本不打算给东条政府保留一些“脸面”,提出的和谈前提是日军退出远东、满洲、朝鲜、台湾和琉球,这等于是要日本帝国放弃历年来扩张和对外侵略得到的所有“成果”,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
  和谈无望,这场战争还得继续打下去。
  实际上关东军高层也明白他们在远东的顽抗并没有多大意义,支那军和“德奥鬼畜”们已经在琉球登陆,并开始进攻日本本土,如果本土陷落了,那么他们坚守满洲又有什么用呢?在这场战役开始之前,关东军就对战争前景信心不足,制订了退守东部山地,凭借地利固守朝鲜和远东的战略。
  在满洲平原地区进行的是迟滞作战,为关东军主力撤往东部,依托千山、长白山和小兴安岭构筑防线争取时间。现在支那军的作战行动与先前的计划几乎一样,美津美治郎并不甘心就此撤离,而是想寻找机会,打上一场漂亮的反击作战再走。
  不过,中方进攻兵力雄厚,歼敌的机会并不好找。(未完待续。)


161、复仇之火(二)

  在东北会战正在激烈进行之时,胶东半岛,夏收早已经结束,田间玉米和高粱等秋季作物又生出嫩绿的禾苗。在胶济铁路蓝村附近乡下,村夫农妇们正在田间地头忙碌,他们时不时抬头看看不远处那座长度有十多里地的巨型机场和机场停机坪上整齐地停放的上百架体型巨大的飞机。
  胶东的农民见识过飞机,在青岛,德国人很早就在四方和涝山修建了机场,而且很早就开通了民航航线。但是从去年秋天开始,胶东各地的民众就被动员起来,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整个胶东半岛就又修建起了十多座大型的军用机场。
  这些机场建成后,又在旁边修起几排巨大的库房、楼房和军营,随即国防军也开了过来,在机场四周布下了警戒线,并在附近部署了许多火炮阵地。这些火炮的炮管很长,都用树枝作了伪装,长长的炮管好象小树林一般都指向天空。
  当这一切都完成后,从春天开始,一群群体型巨大的飞机从天而降,这些飞机是如此巨大,人站在飞机下,还没有他的轮子高。相比较之下,机场上的十几架战斗机就好象是一些儿童的玩具一般。当这些飞机出动时,巨大的轰鸣声可以传到几十里之外。
  “看!那就是我们自己生产和制造的**B41重型轰炸机!这也许是一种划时代的武器,足以使战略空军成为与陆海军并列的一种重要力量,现在,是到了展现它们实力的时候了。”站在机场附近的山坡上,航空署署长巴玉藻脸上带着自豪的神色对身旁的德**事顾问团团长法尔肯豪森上将说道。根据计划,在明天,这些轰炸机就要起飞,去轰炸日本本土。
  自己之所以亲自陪同德奥军事代表团来视察胶东的机场准备情况,就是为了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望着机场中那一排排体型庞大的轰炸机群,法尔肯豪森上将也在感叹着中国航空工业和制造技术的巨大进步。**B41重型轰炸机虽然是引起奥匈帝国的技术,但他深知这种重型轰炸机的制造难度。已经是在德国,也只有数家大的飞机制造公司能够制造,中国人能够仿造出来,也足以说明他们的航空工业已经终于赶上了世界一流的水平。
  山下的机场上那些重型轰炸机在牵引车的帮助下。开始排列在跑道之前,勤务车也已经开到飞机旁,地勤人员正在往机身里装载着重达一吨多的新型航弹。将近一年的时间,中方已经在胶东半岛修建了数座大型的空军基地,从这里起飞的**B39或是**B41重型轰炸机几乎可以轰炸日本全境。整个日本列岛都处于空军战略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之内。
  明天的这次轰炸,将是中国空军自成立以来所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轰炸行动,从胶东半岛、江苏和浙江机场起飞的近千架重型轰炸机,目标是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工业区。在未来的几天之内,这样的轰炸行动会持续不断地进行,目的在于摧毁日本的工业和经济,并打击日本民众的抵抗信心。
  在欧洲战场,由于一直无法夺取制空权,德奥两国对英伦三岛所进行的战略轰炸结果并不是很令人满意,但是对苏俄乌拉尔工业区的轰炸还是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已经极大地削弱了苏军的工业能力。
  在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努力和准备,特别是在夺取了琉球数座军用机场后,陆军航空兵起飞的战斗机已经能够为轰炸机部队作全程护航,对日本列岛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的条件终于成熟。经过远东战区总司令部和中国国防军总参谋部的批准,中德奥三国联合战略空军部队开始执行对日轰炸。
  根据作战计划,轰炸的首要目标是以东京、大坂、名古屋、广岛和长崎为中心的日本钢铁、航空、造船等军事工业中心,钢铁厂、飞机制造厂、造船厂为攻击重点,攻击方式根据日本建筑大多为木质结构的特点,采用凝固汽油弹对目标进行燃烧轰炸。
  “终于到了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第12轰炸机大队大队长高志航上校看着停机坪上的庞然大物,心情非常愉快。他指挥着中国空军三支最先进的**B41战略轰炸机大队中的一个。**B41重型轰炸机刚刚试制成功,便被引进中国生产。在奥匈方面的帮助下,国内迅速在北京、西安和武汉改建成了三座**B41飞机制造生产线,并在去年年底试制成功。不过。由于制造技术比以往的战机复杂十几倍,**B41的产量低得吓人,每月只能生产不到10架,依靠国内这点产量,加上奥匈方面援助的36架**B41,中国空军总算组建起了三个**B41轰炸机大队。
  蓝村机场目前有四个轰炸机大队。除了第12轰炸机大队的36架B…41,另外还有第5轰炸机大队的36架B…39,另外就是德奥远东联合空军两个轰炸机大队的76架重型轰炸机。在机场四周部署有一个团的警卫兵力,另外还有4个高炮连,共有48门各种型号高射炮和32挺双联装高射机枪。
  整个机场都在忙碌着,地勤人员在为飞机进行加油、装载弹药并做着最后的检查工作,飞行员们则聚集在作战室,仔细研究和模拟着飞行路线。机械师报告说,有两架飞机出现了机械问题,无法在明天参战。**B41是种非常优秀的飞机,不过由于负载过大,这种飞机的发动机容易出问题。
  高志航在接到报告后皱了皱眉头,并没有说些什么,“也许最新的喷气涡轮发动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现在那种发动机的可靠性也是个问题。”他在心里说道,抬头看了一眼墙上挂着的航线图。
  “晚饭后,所有机长和领航员在作战室内开会,布置作战任务。”他对作战参谋下达了命令,虽然表面上显得很平静,但脸上还是流露出一些激动的神色,抗战进行了六年,现在现在终于轮到日本人来尝尝挨炸的滋味了。中国空军可以肆无忌惮从天空扔下炸弹,摧毁日本人工厂和城市,而且内心并没有对于袭击民用设施而感到任何的歉疚。
  在作战室内,中国战略空军司令李藻麟中将,空军参谋长周祥谦少将,德奥远东联合轰炸机联队指挥官库科奇少将等几个人依然围着飞行图在讨论在作战方案。从胶东和苏北起飞的轰炸机部队,不是直接飞向日本本土,而是先向东南,与从浙江起飞的轰炸机部队和从琉球机场起飞的战斗机部队汇合后,再折向北,飞往日本本土。
  这次轰炸行动的重点并不是东京,而是名古屋的中岛飞机制造厂和位于九州岛上的八藩制铁厂和川崎飞机制造厂,另外是长崎造船厂、广岛的吴海军造船厂和佐世保海军基地及船舶修理厂、油库等等战略目标。这个轰炸计划是在库科奇少将和丁纪徐少将、高志航上校等人主持下共同制订的,这里面汲取了部分过去对日轰炸的经验和教训,主要的改变就是根据日本的特点,采用了以凝固汽油弹为主的轰炸方式。
  现在,战火终于要烧到了日本人的头上。(未完待续。)


162、复仇之火(三)

  1942年8月13日凌晨3时20分,整个蓝村机场灯火通明,跑道上一片忙碌。
  此时的机场跑道上,一架架交错排列的重型轰炸机发动机已经开始预热,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机场边满紧张兴奋的地勤人员和空军飞行员们正在做着起飞前的准备。今天是空军节,1931年“东北事变”,年青的中国空军在淞沪保卫战中第一次与日军交战,并且取得了一场大胜,这一天就被定为了中国航空兵的节日。
  “按照预订的航线,我们应该是在凌晨7点半左右抵达的东京上空!也就是东京时间8 点半,正刚是日本工厂换班的时间。”在离开作战指挥室之前,高志航再次在航行图上用圆规确认了一下飞行距离和时间,实际上只是为了缓解一下兴奋的情绪。
  “日间轰炸,正好有利于瞄准!如果天气好的话,我们绝对会给日本人造成重大的打击!”站在高志航身旁的1201号轰炸机的机长潘文泽晃了晃脑袋说道,“希望护航的战斗机能够给力一些,毕竟我们需要在3000米的高度上进行投弹。”
  **B41重型轰炸机速度快、机体坚固,而且自卫火力异常强大。一般而言,日本陆军航空兵装备的“一式”战斗机很难将其击落,相对于日本人的战斗机,机组人员更担心地面的防空火炮。
  “根据情报部门搜集的东京防空图,日本人的防空布置并不是很严密,我们需要绕到东面再回转投弹,在完成投弹后,各机组要立刻爬升脱离,自行返航,在10000米以上高空,小日本的飞机就只能干瞪眼!”高志航笑了笑,**B41的升限为11600米,而日本战斗机的最大升限不过9600米。在完成投弹后,日本战机只有跟在正面吃灰的份。
  此时,准备起飞的轰炸机已经完成了准备,高志航登上了排在最前面1201号轰炸机。舷梯随即抽离,这时机场指挥塔上的预备信号灯亮了起来。
  “准备起飞!”
  机组人员已经各就各位,发动机加大了油门,轰鸣声更响了。
  凌晨,5时10分。随着绿灯亮起,由高志航亲自带队的第一架轰炸机缓缓滑向跑道,在巨大的轰鸣声中,飞机逐渐加速,迎着黑暗的夜幕飞向天空。随后,在机场的四条跑道上,中德奥联合轰炸机联队的169架重型轰炸机陆续起飞,以中队为单位组成12个大型编队,向东南方天空飞去。
  5点48 分,当一轮红日出现在东方的天际。在东海上空,布置在琉球各野战机场的战斗机群也开始陆续升空,他们在完成编队后,飞向东海方向,准备与从国内起飞的各轰炸机部队会合。
  天色渐亮,红色指示灯在天空中闪烁着,机舱内只有枯燥的发动机声音,驾驶舱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