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双鹰旗下 >

第106章

双鹰旗下-第106章

小说: 双鹰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方向同时开展进攻。
  与激烈的淞沪战场不同,日军在江北的进攻几乎没遇到多少抵抗,在11月初日军占领了扬州。开始逼近南京。与此同时,日军在杭州湾北部的金山卫登陆,中方放弃上海开始逐步后撤。
  准备增援前线的川军、湘军和黔军被尤利西斯。林格尔为首的奥匈军事顾问团阻在了芜湖,禁止他们前往前线。
  “你们这是拿士兵的生命在开玩笑,根本就不配作前线指挥官,我要向上报告。把你们统统撤职!”作为华东战区的总参谋长,蒋方震也不知发生了什么情况,他迅速赶到芜湖,刚走进芜湖的驻军司令部,就听见了林格尔的咆哮声。
  “怎么回事?”蒋方震走进了司令部的会议室,看到川军20军军长杨伯坚和几个师长长坐在会议室里,两眼茫然地看着林格尔,谁也不说话。他先和暴跳如雷的林格尔打了声招呼,然后向川军第20军军长杨伯坚问道。
  “哪个晓得是咋个回事。我们的兵船刚走到芜湖,就被这洋鬼子拦了下来,我们几个找他理论一哈儿,龟儿子还在那里跳脚啥。要不看他挂了个中将衔,老子早就把他给绑起来啰。”杨伯坚满脸无辜地说道,“校长,你可要给我们评个理撒。”
  蒋方震点了点头,然后转过身来问林格尔。“尤利乌斯,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
  “他们的部队根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训练。每个连队兵员不足,只有120人左右,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配备武器。一个连只有一挺机枪,有些步枪磨损严重,基本上没有了膛线,还有些武器已经损坏。他们竟然就想带着这样的队伍去上战场。开什么玩笑,不如让这些士兵拿着木棍去冲锋好啦!”林格尔怒气冲冲地说道。
  听到这样的情况,蒋方震觉得很尴尬。在战争开始后,地方各省踊跃支持中央的抗战,参战的热情很高。川军招募了近三十万人。组成六个军出川作战,湖南组建了三个军,云南派出了两个军,贵州也派出了一个军。
  他实际上知道地方军的装备比中央陆军各师要差得多,都使用的是以前中央陆军淘汰下来的装备,却没有想到这些部队竟然有三分之一的士兵连武器都无法配备齐全。他本来认为西南各军的装备虽然会比两广的部队要差一些,没有想到却相差太多了。
  “子惠,你们的部队都是这样吗?”他转过头来向杨伯坚问道。
  “大家都差不多,唐包子和潘花儿有刘湘罩着,21军和23军的情况要好一些。虽然中央先前把川军整编为6个军,编制是有,可是大家手里的兵额从来就没有满员过。这次出川,大家觉得不能丢人,就新招了一些新兵补充进部队,可是却没有武器,就这么凑合着先出来了。可是大家也没办法,四川兵工厂早被打烂了,一年也造不出几千条枪。”
  “好吧,我先去部队看一下具体情况,你们这种情况肯定不能先上战场,大家就先留在芜湖休整,我尽快联系调一批武器过来先把你们的部队补充完整。”
  “可是部队出川后士气很高,全军上下都在求战!”李家钰在一旁说道。
  “士气高有什么用?你们在军校是怎么毕业的,这样的部队拉上战场,徒增损失,还完不成任务,到时贻误战机,你说我该不该先枪毙你!”蒋方震看着他说道,川军将领大部分都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对于这位老校长还是相当尊敬,所以李家钰干脆低下头,不再说话。
  “蒋,看来我们前面的计划有些失误,这些省调出来的45万部队暂时根本无法派上战场,我们还需要把防线后撤,有可能不得不放弃南京。”林格尔说道,“这些部队需要重新整编和装备起来才能拉上战场,最少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蒋方震亲自到部队了解了一下情况,川军的前锋已经到了三个师,被林格尔阻在了芜湖,后续的部队也开始陆续出川。蒋方震给吴子玉拍了一封电报,告诉他各地方部队装备不齐,还需要重新整训,保卫南京就不要指望这些地方部队了。
  同时,他给湖南也拍了电报询问情况,那边湘军的情况也和川军差不多,程松云和贺铁农的两个军虽然人员齐整,但装备也要差三分之一左右。
  蒋方震在与吴子玉和林格尔等人协商后,同意西南各军暂不参战,湘军和黔军在长沙重新整训,而川军则在武汉重新装备和训练。而杨伯坚的川军第20军则留在芜湖。
  11月底,日军占领上海,开始分兵三路,从江北、长江南岸和太湖以南,分三路逼近南京,意图攻占这座江南重镇。(未完待续。。)


42、南京(二)

  穆勒上校被陷在了镇江。他到这里去帮助中国海军布设高炮阵地,没有想到日军的推进速度很快,主要是在江北占领了扬州之后,与中国陆军在江北的仪征展开了激战。为了迟滞日军的进攻,根据德奥军事顾问和海军方面的建议,作为长江中下游战区总指挥的吴子玉下令用沉船封锁长江水道。
  沉船计划由海军部次长陈士英上将亲自指挥,根据计划,海军部征集了数十艘民用轮船和300多艘渔船,准备在江阴、镇江、当涂和彭泽用沉船阻塞航道,形成四道封锁钱。
  九月二十一日,在陈绍宽将军的亲自指挥下,中国海军用8艘老旧舰艇和20多艘商船和近200艘装满石料的民船沉于江阴一线的长江航道,用沉船形成了一道封锁长江航道的封锁线,让日本海军无法顺利地沿江西进。
  中方在淞沪战场总共投入了15个师将近30万的兵力,在三个月的激战中伤亡高达12万,大部分部队都已经被打残,需要后退休整。而日军即使有军舰的支持,在淞沪战场上也损失了6万兵力,这对于叫嚣在三个之内结束支那战争的松井等人不异于当面煽了个耳光。从装备上来说,中国陆军比日军并不差,甚至全部采用奥匈和德国陆军编制的中央师装备在火力上甚至还要强于日军。
  日军能够在长江下游取得突破,一方面是由于这里并不是中国的统治中心区,中方在这一线的部署的兵力并不是很雄厚,另一方面是由于日军由海军提供的火力支援,而且他们的航空兵逐渐占据了优势。由于机场数量不够,中方在上海始终只能保持两个航空师大约460架飞机的数量。但日军在调集了陆军航空兵抵达后,在上海周围已经部署了1200架陆航作战飞机,同时海军方面还能出动大约400架战机提供支援。
  即便如此,数量占优的日军也只是在空中稍占上风而已。
  吴佩孚决定死守南京,坚持了三个月的淞沪抗战给了他很大的信心,他现在手里拥有22个师。超过40万的兵力,同时还有海军一部分舰艇的支援,而日军军舰则受阻于江阴封锁线,短期内根本无法驶入南京附近。
  镇江要塞属于海军部江防部队指挥,另外这里还配备了中央陆军第14师、第25师加上湖北陆军第2师。
  “……,从日军动向来看,第十军主力第十八师团、一一四、一一六师团加国崎支队共十余万人已经攻占了南浔,正沿太湖南岸向南京进攻;另一路包括第六、第九、十三和一零一师团沿沪宁铁路向西进攻,追击我军后撤部队;在江北。日军第三、第二十一和一零六师团所组成的第十一军已经占领了扬州,正与我军在仪征…**一线展开激战。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日军妄图一举攻下南京,但我们当初所计划的川、湘、滇、黔各省援军由于装备不整,暂时还无法派上用场。”
  在南京的作战室里,匆匆从芜湖赶回的参谋长蒋方震站在大地图前作完形势分析后,放下手中的指挥棒,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主位坐着的吴子玉依然在继续看着地图。在心里慢慢盘算着双方的兵力对比。作战会议室里有包括苏、皖、鄂、豫、赣五省的大部分高级将领孙新远的浙军和增援的桂粤两军现在一路溃退,已经逃到了无锡。进攻的日军根本遇不到有组织的抵抗。
  “看样子日本人畏口很大,他们想把我合围在南京。”吴子玉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南线的日军来势汹汹,意图沿南浔、湖州、广德、宣城进军,似乎还想进攻芜湖,切断我们的退路。”他抬头看了一眼林格尔,“不知德奥军事顾问团有什么建议?”
  “我们认为不必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你们的问题是在后退中根本没有反击的意识,这反而让日本人更加肆无忌惮地长驱直入。”林格尔站起身来走到了地图前,“南线的日军已经完全脱节,根据最新的情报,日军的先头部队一一六师团已经占领了湖州。但第十八师团才刚走到嘉兴,而其后的第一一四师团才在金山登陆。所以我们认为,我军应该在南线集中兵力,给日军来一次重大的打击。在镇江到丹阳一线,防守的部队借助地形之利,尽量拖住中路进攻的日军主力,坚守的时间越久越好。”
  “我们选择的反击地点在哪里?”吴子玉问道。
  “广德!”林格尔说,他指着地图上的西苕溪说道,“在日军渡过这条河,开始向广德进攻时,我们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发动反击,把日军压向这条河流,务求在日军逃向河对岸之前,给敌军造成最大的杀伤。”
  “嗯,那样我们最少要调动五个师。”吴子玉说道。
  “当然,越多越好。”林格尔回答说。
  “百里兄,南京还有一部分金陵兵工厂搬迁之前剩余的枪支,大约有8000多支仿日式的钩步枪。先配发给杨子惠的第20军,让他们也参加这次行动。告诉他如果这场仗打好了,我把他们列入第一批整编为奥械装备的部队之一。”吴子玉转过头来对蒋方震说道。
  “他们的装备和训练很差,恐怕难堪大任。”蒋方震说道。
  “嗨,韩信将兵,多个人就多份力,老夫这次倒是要让小鬼子好看,杀杀他们的威风!”吴子玉说道,“他们还真不拿咱当盘菜啦。”
  撤退的中方军队在日军的攻击下很快变成溃退,除了第四师在无锡留下了一个团在阻击日军的进攻外,其余部队包括在淞沪战场上表现得很顽强的中央陆军第二、第十师和浙军第一、第三师已经丧失了抵抗意志,各部在全力溃逃,连总指挥孙新远也毫无办法。
  这就是中方军队的毛病,如果防线被突破,立刻会全线溃散。
  全军都在向南京溃退,所有的重装备都被丢弃,甚至是伤员也被抛弃,在逃跑途中,各种谣言更让溃兵变得人心惶惶,也加剧了混乱的状况。
  溃兵继续向西败逃,整个沪宁公路上,一遍混乱。
  叶琪所指挥的由粤桂军所组成的第17军却没有跟着浙军一起沿沪宁铁路后撤,而是在无锡转向了宜兴方向。在近两个月的作战中,第17军已经损失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兵力,现在兵员已经不足三万人。不过,桂军毕竟训练有素,在他和白崇希的指挥下,还依然保持着一定的战斗力。
  在离开铁路线之后,他们终于摆脱了日军的追击。(未完待续。。)


43、南京(三)

  “唔,这倒是和我们在欧战初期很象,当初在加利西亚,我们的四个集团军一下子就全部被打垮,第3集团军几乎全军覆灭。幸亏了皇帝陛下带着第六、第七集团军赶到增援。”
  在南京的司令部里,林格尔正在和吴子玉在聊着天,现在这位统帅正在调兵遣将,意图在广德城下给冒进的日军第一一六师团点教训。
  “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似乎你们的皇帝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吴子玉在手里端着一个造形很奇特的水烟壶。
  “也不能这么说,我们与俄国人在加利西亚的争夺还是很激烈的,曾经数次被俄国人占领了加利西亚,但自从皇帝陛下接管了东线的指挥权,部队再也没有遭受过重大的损失。当时皇帝曾说过,战争的战果是为了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不是为了保卫城市,从而丧失了军队的机动性。如果为了保持一座城市的控制权,陷入敌人围困,结果是军队也被敌人消灭了,城市也无法保住。但无果一直保持着军队的实力,不断消耗敌人的力量,那么最终还是会得到这些城市的控制权,而且军队还能保持完整。”
  “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存人失地,人地两得。你们的皇帝是不是读过曾文正公的治兵语录?”吴子玉给林格尔解释了那两句话的意思。
  “啊,原来你们早就知道这个道理,可为什么还要死守一些战略意义不大的城池呢?”林格尔说。
  吴子玉不由一时语塞,确实如此,啥事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吴将军,实际上我来中国之前,对于中日之间战争的结果持有很乐观的态度。现代战争的结果实际上在开战之前就已经决定了。比如中日之间的战争潜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