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双鹰旗下 >

第104章

双鹰旗下-第104章

小说: 双鹰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奥匈海军的航空母舰设计师们一直沿用着耐风浪的英式设计风格,采用封闭艏艉式的双层机库设计。飞行甲板的长度和宽度都大于舰体,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军舰的适航性和在高海情情况下飞机的起降作业。它与“匈奴王”号最大的不同是取消了127毫米的远程防空火力,采用的是8座双联装90毫米高射炮作为中程防空火力,同时增加了双联和四联装的伊斯莱亚40毫米高射炮等近程防空火炮的数量,远程防空火力虽然不足,但中、近空防空火力则得到了大大的加强。这也是奥匈通过实践得出的经验,减少或取消重型防空火炮,为机库腾出更多的空间,使之能装备更多的作战飞机。
  由于采用了封闭式机库。“江苏”级航空母舰的舰载机数量只和日本海军排水量为16000吨的“苍龙”级航空母舰相当,舰载机数量为72架,多数时能携带80架作战飞机。但由于排水量较大,加上德奥两国一惯优异的水密隔舱设计,其适航性、防护水平和抗沉性都远远高于日本航母。
  一般而言,这一级航母的防护设计要求是能够耐受住三枚鱼雷或是五枚250公斤航弹的攻击。
  “江苏”级航空母舰的动力系统部分锅炉是由福建海军造船厂进行仿制的高压小水管锅炉,主机采用的是斯泰尔公司生产的反动式减速蒸汽轮机,总功率为15000马力。设计航速为31节,续航力为8300海里/18节。
  “江苏”级在各国都称之为主力重型航母。但奥匈海军却把排水量在35000吨以下的航空母舰划为中型航母。目前两艘战舰只是完成了舰体和机库的建造,防空火炮和飞行甲板及甲板设施、司令塔设施都没有安装,还不且有任何作战能力。
  与中国陆军有所不同,海军部由于四艘战列舰的原因,一直与奥匈海军进行着合作,所以舰载机也全部选用了奥匈海军的装备。战斗机为“伊斯莱亚”,俯冲轰炸机为博萨公司的“信天翁”式舰载俯冲轰炸机,由于并没有象德国的斯图卡那样装有汽笛,在攻击时悄无声息,所以赢得了“寂静杀手”的称号。
  鱼雷机采用的是埃德里希公司生产的af7“旗鱼”。这型双翼轰炸机采用大展弦比的机翼,主翼采用固定前缘缝翼和后缘襟翼技术,这一设计意味着它能够在更短的距离起飞。它的机身采用了流线型设计,驾驶舱采用了一体式的长弧型玻璃座舱,这保证了驾驶员和后座的投弹手都能够获得良好地视界。由于采用了林茨帝国标准汽车公司生产的12缸v型活塞发动机,其动力达到了1100马力,这型双翼鱼雷机最大时速为345公里,航程为1600公里,能够一次携带一枚1000公斤的航空鱼雷或是两枚500公斤的重型航空炸弹。
  虽然这是两艘性能不错的中型航空母舰,但中国人已经无法继续完成它们的建造工程,钦州海军造船厂新建的两座大型船坞还需要等半年的时间才能投入使用,可问题是中国海军却没有时间。
  两艘“镇海”级战列舰需要进入船坞维修,更主要的是它们需要更换动力系统和进行防空火力的改装,这基本上对战舰而言就是要动一个大手术,目前,中国人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意大利人这次的反应速比正常情况下要快捷得多,在五天之后,奥匈专家和中方的工程人员刚刚完成两艘战列舰的改装方案和两艘航母的续建方案之后,中方就得到了通知,意大利方面同意中**舰进入意大利造船厂进行现代化改装和续建工程,同意,墨索里尼还表达到愿意为中国人建造新的舰船的意愿。
  当然,关于购舰的事宜还需要陈绍宽与北京方面进行协调,同时,还得有人愿意提供资金方面的援助。意大利外长齐亚诺表示,首相同意中国方面在意大利发行战争债券,不过,这些筹集到的资金必须用来在意大利购买军火或是其它的工业产品。
  这对中国人来说,也算得上是一个好消息,毕竟他们能够募集到更多的资金来应付目前的战争。(未完待续。。)


38、利益(一)

  “自远东爆发战争后,以德奥为首的轴心国集团明显地站在了中国人一边,他们允许中国人在欧洲发行了数十亿美元的战争债券,来购买他们的工业产品、军火和机器。轴心国集团借机控制了整个中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从而把美英等国排除在了中国市场之外,华盛顿方面一直怀疑其中包含有秘密的协约……在西太平洋地区,中国已经全面倒向了协约国集团,而德国人正在利用中国人在这一地区进行扩张,将有可能直接威胁到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安全……”
  《基督教箴言报》1937 年11月7 日,《警惕——龙与鹰的合作》
  在白宫椭圆形的办公室里。
  放下手里的报纸,罗斯福转过身来,注视着背后墙壁上悬挂关的大幅世界地图,稍微皱了一下眉头。欧战的战果和《马德里和约》并不是美国想看到的结果,英国人一直在衰落,但他们手里掉下来的果实却被德国人给抢走了,整个欧洲基本上形成了由德奥集团主导的局面,而且他们还在非洲得到了大片的殖民地,整个的国力比战前更为增强。
  当远东陷入战火的同时,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依旧挣扎于经济大萧条中,英国人利用他们广泛的殖民地体系筑起了高额的关税壁垒,而控制欧洲的轴心国德奥两国却利用他们所控制的欧洲、南美和中国市场早在1934年就开始了经济的全面复苏。
  可是美国呢?在欧战中几乎什么也没有得到,依然被排除在欧洲的事务之外,而且在南美和亚洲市场,德国人凭借着技术优势逐渐在蚕食着美国和英国的市场,双方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
  在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之后,美国经济就一直陷入到低迷的大萧条中。复苏乏力,所谓的“罗斯福新政”只不过是自欺其人的宣传手段而已。倒是每年对俄国近二十亿美元工业品的出口稍稍缓解了国内的危机,特别是自远东的战争开始之后,来自苏俄和日本的大量工业品订单使得美国经济终于走了了低迷,根据第三季度的经济统计数据,美国工业生产比第二季度增加了百分之十八。这简直就是一次飞跃式的发展。
  “总统先生,日本方面的特使已经到了华盛顿,他们希望能够在美国和英国发行战争债券,就象当初日俄战争期间他们所作的一样。”国务卿赫尔用平淡的语气说道,“银行家们对此倒是有些兴趣,但大部分国会议员们对此持反对的态度,认为我们不应当卷入到远东的冲突之中。”
  实际上美国对于远东的战争抱有一种矛盾的心理,如果日本人和俄国人重新瓜分了中国,那么就立刻会成为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对手。另一方面,美国人也不希望看到中国的崛起,甚至于在一定程度上,把日本人视为牵制中国的最佳工具。
  事实上,日本也确实在发挥着这样的作用,如果不是因为俄国人和背后美国人在撑腰,面对德奥两国的警告,日本人肯定不会冒然向中国发动进攻。
  日本人的野心是控制远东的满洲和蒙古地区。这是他们迈向大陆的踏板。日本人一直在宣传说这些地方从来就不属于中国,中国人自古就生活在长城以里。这些地盘是上天赐给日本人的礼物。
  问题是除了日本人自己,整个世界都不认可日本人的说法。
  中国人利用俄国人内乱的时机,收复了很大一部分过去被沙皇抢走的领土。但现在红色政权只利用短短的十五年时间就重新成为了一个军事强国,虽然这一成就是在全力压榨工人和农民的基础上取得的,但还是有很多人对于红色政权的这一发展方式特别感兴趣,认为俄国人走在了一条成功的道路上。
  “国会有时候也会犯错误。就和每一个人一样。大部分议员对于中国人的遭遇持同情的态度,但问题是那个国家正被德奥所控制,将来会成为我们全球战略的一个很大的障碍。美国想要更好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市场,但你们看看整个世界。一半被英国人所控制,另外一半落在了德国人手中,而我们所谓的‘利益共享’政策却没有人去理会,没有人会在乎美国的声音,他们正利用高额的关税壁垒,把美国排除在全球市场之外。”罗斯福缓慢地说道,“我们需要重新改变这个世界的格局,这场战争就是最好的机会。”
  “俄国人希望用他们的矿石和原料交换我们的机器甚至是军火,我认为这是一种合理的贸易,并不应该对这样的贸易采取什么限制措施,相反,我们应当鼓励这种交易。”办公桌一旁椅子上坐着的霍普金斯说道,他是总统的首席顾问,一直视德国为美国崛起的最大障碍,并鼓动总统加强与俄国的合作。
  霍普金斯一直认为俄国是美国控制欧洲的希望,朱亚什维利政权一直对《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耿耿于怀,那个条约让他们失去了立陶宛、半个拉脱维亚和小半个白俄罗斯,德国的东普鲁士地盘扩大了三倍,同时奥地利人侵占了德涅斯特河右岸的所有领土和克里米亚半岛。
  在欧战中俄国人失去了波兰、乌克兰、顿涅茨…顿河下游地区、高加索地区和远东,朱亚什维利在讲话中已经数次谈到了要恢复沙皇的领土——以主义的名义,在远东的军事行动只是一个开端和试验,很快,欧洲又会重燃战火。
  要让俄国人变得足够强大起来,这也是美国的机会。
  所以美国自从1931年开始,就向俄国出口了数十万台机床,大量的工矿机械,并帮助俄国人建立起了数十家和军事工业密切相关的大型工厂,现在俄国人的工业能力已经超过英国,成为继美、德、奥三国之后的第四大工业国。俄国人有足够的资源,能从美国交换出大量的机器和机械,这也是美国人最需要的。
  现在对苏俄的出口已经占到了美国出口总额的百分之十八,机器出口的一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霍普金斯是华盛顿政客中**派的代表,这种势力得到了军火商和银行家们在背后的大力支持,当然他的这种**在自己看来,多少与商业因素不无关系,实际上很多**派对中国的反感,实际上美国的反德势力大部分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正如在华盛顿有着一定势力的“亲日派”一样,亦同样是因为产品出口的因素。
  问题是日本人只进行了三个多月的战争就已经支持不住了。(未完待续。。)


39、利益(二)

  罗斯福很清楚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大英帝国已经彻底衰落了,虽然还顶着“日不落帝国”的名声,但它的工业能力已经降到了世界第5的水平,即使加上南非、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仍不足以和德国人对抗,更不要说是轴心国联盟了。
  大英帝国的皇冠已经掉落,而美国人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去继承它。首先,英国的殖民地和美国使用着同一种语言,有着相当强的认同感,本身和美国就有很紧密的联系。罗斯福和他背后的利益集团一直在瞄着英国人掉落和皇冠,他们渴望和英国人一样操纵整个世界,从而获取最大的利益。
  弗兰克林?罗斯福渴望在幕后操控这场战争,把它引到自己所希望的方向上。但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美国人的“光荣孤立主义”。大多数美国人都不希望卷入到战争之中,繁荣地生活在上帝赋予他们从印地安人手中抢夺过来的在片得天独厚的富饶土地上。
  罗斯福很明白这一点,在远东的战争是美国重整军备和振兴经济的一个绝佳机会。但日本人已经没有偿付机器、废旧钢铁、铝、特种金属和石油的美金,如果继续下去,日本人只能被迫向德奥低头,迫于他们的压力,返回到战争进行之前的位置。所以他需要用一种巧妙的方式绕过《中立法案》,继续给日本人提供支持,使得这场战争能够继续下去。
  “我们应该看到,如果中国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那么他们就会置于德奥的控制之下,成为协约国中的一员。如果有一天我们同德国发生战争,可以想象得到。那时我们将会面对数以千万计被德奥集团武装起来的中国人,那将会是我们和英国人、法国人加起来总兵源的数倍。所以,我认为,肢解中国,是我们最好的选择。”霍普金斯继续说道,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死活和美国人没有半点关系。但一个被肢解的中国却符合美国现在和将来的利益,正如德奥集团在欧战后对俄国所做的一样。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我们需要绕过《中立法案》,继续为日本人提供帮助,但目前我的权限,只能批准一笔不超过5000万美元的援助,这肯定远远不够。”罗斯福在低声说道,“而德国人和奥地利人每年却会为中国提供大约35亿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