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赝品 >

第99章

赝品-第99章

小说: 赝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驸马大人还会作诗呀!”众人立刻纷纷投来讶异的目光。
  这也难怪,大多数的王公贵族都是声色犬马之徒,要说斗鸡斗狗的功夫或许无人可及,若是说到舞文弄墨上就惨不忍睹了,因此连高丽王后也感到非常吃惊,忍不住用一双可以比拟秋水的眸子盯着我夸赞道,“本宫对于中华文化仰慕已久,今日能够亲耳听到亲眼见到一位驸马诗人,真是难得呀!就请驸马大人赋诗,这等洗耳恭听。”
  我呵呵一笑道,“本官虽然在大宋的诗坛上也薄有微名,算得上一号人物,不过今日来到高丽后,深感贵国的风土人情与中原大相迥异,因此心中忽然有所感悟,便要试着以贵国的风情来唱首曲子,以资娱乐!”
  “如此甚好啊!”礼部尚书曹熏拍手喜道,“没想到驸马爷居然是如此有心之人,下官等有耳福了!”
  公主坐在王后的身旁,也是一副惊奇的表情,一双凤目在我身上转来转去,仿佛在询问我什么时候居然连高丽口味都培养出来了?我淡然一笑,负手离开席位,踱到了大堂的一面,从那呆立的歌舞者手中取过一面鼓来,然后重新回到了大殿中央,向众人拱了拱手后,一掌拍在那面手鼓上,发出了第一声沉闷的鼓声。
  与此几乎同时,乔装成公主卫队的明德大君和手下们也成功的控制了内宫的进出要道,悄悄地将高丽王所居的宫殿包围了起来。
  “大君,据内线的消息,国王陛下就住在这里。”李明昊小声对明德大君说道。
  明德大君沉着地点了点头,将手臂一挥,手下一脚将门踹开,蜂拥而入。
  “什么人胆敢放肆——”里面响起了一个尖细的声音,一听便知是宫中内侍。
  李明昊冲上前去,手起刀落将那名想要闯出来的内侍的脑袋吹了下来,接着招呼手下扑进了高丽国王所在的内室,里面一阵阵浓郁的药香味传了出来,其中更增添了一股血腥气。
  一名中年男子正躺在卧榻之中,气息微弱,身上的服饰赫然是白色的王服。
  “王兄——”明德大君低喝了一声,只身冲了进去。
  李明昊将房门一堵,对跟随而来的侍卫们厉声吩咐道,“你们几个把守住路口,不要放任何人进来,违令者立杀无赦!听明白没有?”
  “属下明白!”几名手下心中一凛,连忙应声离去。
  李明昊轻轻地将房门掩上,将手中的长刀提了起来,在外面逡巡起来。
  随着手鼓的声音响起,我开始唱了起来,却是大长今里面的主题曲。
  “看天空飘的云还有梦,看生命回家路路长漫漫,看阴天的岁月越走越远,远方的回忆的你的微笑,天黑路茫茫心中的彷徨,没犹豫的方向,希望的翅膀一天终张开,飞翔天上。看天空飞的鸟还梦,看清风像白路吹散淡雾,看冬天飞的雪越来越远,昨天的曾经的我的微笑,分开的感伤想飞的彷徨有天跑出想像,心中有一个梦想雨后彩虹,画在天空——”
  原本就是来自高丽的曲调,此时在他们面前唱了出来,自然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虽然没有听过这首曲子,但是宫殿两侧的乐师们从我的手鼓鼓点中立刻把握住了曲子的节奏和旋律,整个大殿上面的文武百官们都是一片如痴如醉的气氛,就连王后也陷入了一片沉思之中,显然是被我的歌声勾起了思绪。
  一遍终了,众人正待鼓掌的时候,我的歌声却又接着响了起来,调子未改,词却变了。
  “天多高路多长心有多大,千江水千江月何处是家,朝为露暮为雨若即若离,冷的风暖的风付之潮汐,伊人不相见明月空流连,长相守长相思,伊人不在时春光为谁痴姗姗来迟;天多高路多长心有多大,千江水千江月何处是家,朝为露暮为雨若即若离,冷的风暖的风付之潮汐,天多高路多长心就多大,天之涯海之角处处是家,朝为丝暮为雪聚散依依,喜的泪悲的泪呼唤晨曦,伊人不相见明月空流连,长相守长相思,伊人不在时春光为谁痴姗姗来迟——”
  相比较前一首词来说,这后面的词更容易引起人的离愁别绪,众人听起来,仿佛回到了汉江之上,再同那心爱的人儿凄迷话别一般,心中不觉不些恍惚若失。
  这一遍唱下来后,大殿之中都是一片静悄悄的,众人都沉浸在对美妙的歌曲旋律的回味之中,谁也没有注意到一行全副武装的武士们已经悄然来到了大殿之外。
  “啪啪啪啪——”一阵孤零零的掌声从外面响了起来,一个清朗的声音称赞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想不到驸马爷还有这样的本事,更想不到嫂嫂你居然还有这样的心情!更想不到,文武百官们在王兄临终之前居然是在宴乐!哼哼哼哼——”
  “谁人胆敢如此放肆!殿前武士何在?”正陶醉在音乐声中的礼部尚书曹熏非常恼火的发现自己的心情被人给扰了,于是非常恚怒地喝道,却没有人响应,众人齐齐将头扭了过去,只见一个年轻人带着数十名全副武装的武士直直地闯了进来,不是别人,正是被王后逼得离开京城的高丽国王的亲弟弟明德大君。
  “明德大君——”曹熏看着来到大殿中的青年男子,不禁将眼睛揉了又揉,非常惊喜地问道,“您不是在济州岛吗?如何又回到了京城?没有王上的诏命,您身为一镇诸侯晃不应当私自回京的呀!”
  虽然王后与明德大君之间的争斗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两人从未在明面上撕破面皮,因此有些并非两人嫡系的朝臣并不知道王后与王太弟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就像曹熏这样的大臣,看到明德大君出现在大殿上的反应首先是考虑他的这种行为是否合乎礼仪,而其他熟知内幕的大臣们脸色就顿然变了,不少人已经意识到了今日大殿上必然是凶多吉少了,纷纷将身子向后退缩,企图从大殿上溜出去,却被手执刀枪的武士们给逼了回来。
  王后看到明德大君出现在大殿上后,心中也是一惊,脸上却没有丝毫退缩之色,而是柳眉倒竖地厉声呵斥道,“明德大君!你未经宣诏,就私自入京,还携带兵刃公然进入大殿,你将国家的秩序与王族的体面摆在哪里?难道你要谋反吗?左右武士何在?还不速速将这乱臣贼子给我拿下!”
  左右武士自然是没有人答应,不过王后一党的武将中倒是很有几个蠢蠢欲动的家伙,可惜在宴会上并没有携带什么兵刃,看到明德大君的人手中那寒光闪闪的兵器,都有些胆怯,迟疑着没有动。
  “大胆——”明德大君上前一步,手中长剑举起,指着王后的鼻子大声喝道,“妖妇!往日我让你三分,都是看在王兄的面子上,想不到你的心肠居然如此狠毒,趁我不在京城,竟然将王兄毒害!若非我接到了朝中大臣的密报,怕是连王兄的最后一面也见不上了!”
  “什么?!难道说王上他已经——”礼部尚书曹熏听到了明德大君的话后,不由得吃惊得叫了起来。
  “不错!”明德大君转过头来,沉痛地对曹熏说道,“王兄因为长期被这妖妇软禁在内宫之中,并在饮食中加入了慢性毒药,今日终于发作,龙驭归天了!”
  “啊——”文武百官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乱了起来,谁也没有想到国王居然驾崩了,而且凶手很有可能是同他朝夕相处的王后,一时之间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胡说——”王后再也冷静不下来了,她心里面明白,高丽王虽然的确是被自己给软禁了起来,但是却绝对没有下过任何的毒药,也没有在饮食上面有过任何的刁难,相反,她虽然不希望高丽一的身体恢复重掌朝政,但是也绝不希望国王过早死去,在朝廷中留下一片不可收拾的权力真空,于是反驳道,“你不要在这里搬弄是非!王上他明明活得好好的——”正要分辨时,目光却突然凝滞起来,直勾勾地看着前面说出话来。


第九章 大殿之争
  我顺着王后的目光方向望了过去。却见到四名内侍抬着一张龙辇缓缓地走了进来,高丽王就躺在六尺多长的龙辇上,身上仍旧穿着闲居时的素衣,脸色青白,气息全无,显然己经龙驭归天了。
  “王上——”喊出声来的却并不只是王后一个人,在朝中地位较高的几个大臣们纷纷围了上来,用手拉着高丽王的衣服轻轻地摇动,却发现自己的主上早已经断气多时了。
  “王上驾崩了——”礼部尚书曹熏在同几位元老重臣用目光交换了意见之后,一头扑倒在地板上,捶胸顿足地失声痛哭起来。
  “王上啊——“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大殿之上的高丽百官们都纷纷地跪倒下来,一副寻死觅活的样子,如丧考妣。
  我坐在一旁,作为客人,理智上不应该卷入这种事情当中。
  果然,哭了没有两下,就立刻有人站引起来,抹了一把鼻涕眼泪,抽噎着向群臣大声提议道:“庭上诸君且住悲哀!今日王上龙驭归天,我等自是悲痛难当,然国家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又道国不可一日无君,我辈深受王上厚恩,岂能不分出一个轻重缓急来?本官李承顺蒙先王厚待,恭为吏部尚书,在此提议,立刻尊王后为太后,总理全国朝政大事,然后在全国发丧,昭告天下,以明典章!“
  “李大人所言甚是——”
  “就照李大人说的办,立刻请太后摄政——”
  此人显然是王后党羽,说完之后朝着百官群中的几个大臣使了个颜色,立刻又有不少人站了出来,提议为先王议定庙号,尊立太后摄政的事情。
  我看了一眼明德大君。心中很是诧异他为什么还能如此消停地站在一旁,任由众人来讨论高丽的未来走势?
  明德大君看了我一眼,只是摇了摇头。微微地抽动了一下嘴角。
  “李大人所言差矣”还没等明德大君的人说话,就见礼部尚书曹熏站了出来,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后断然否定道。“先王太祖曾有严令,后宫不得干政!至今万月台上还有太祖所立地铁碑!先太祖之话,言犹在耳。尔等就忘记了不成?”,
  礼部尚书的职责中有一项就是监督国家制度的维护,因此这话出自他地口中。众人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也无从反驳起。先前说话的李大人只得讪讪地辩解道:“事急从权,本官也只悬提议而已,曹大人何必如此抓住不放?”
  “先王走的太过突然,当传太医查明先王归天地原因,然后再看看先王有没有留下什么遗言或是诏书等物?然后册立几位人选。为先王发丧!”曹熏见没有敢反驳自己的意见。于是振作起精神来,大声宣布了礼部对于这件事情的决定。
  我皱了皱眉头,着到往后的神色有些轻松,心中为明德大君有些担心。
  曹熏所提出的意见着似对于大家都公平,但是谁都知道明德大君与王后不和,但是京城中地大部分权力还是被往后牢牢地握在手中,若是不能在今天大殿中把她拿下,明德大君想要脱身也难了!可是如果明德大君现在就公然反对曹熏代表百官作出的决定。一心要将王后处理掉的话。势必也会引起诸人的反对,朝中势力必然失去控制。究竟要如何处理,现在看起来却有些难办了。我将目光又一次投向了站在对面的明德大君,看他何以应对。
  明德大君却是不慌不忙地一挥手,身后立刻有一个侍卫将一件黄色的小包袱递了过来,他将包袱接过之后,顺手一抖,黄色的包袱皮立刻散落到地土,露出里面地一道卷轴来。
  明德大君双手将那卷轴捧起,神色严谨地对众人宣布道:“众臣听命,接先王遗诏!“
  众人都为之一愣,却看到明德大君手上棒着地的确是不折不扣的圣旨,再加上他一片肃穆的表情不像是作假,于是很是犹豫地互相观望了一番,随着附近的人一起跪了下来。
  “曹大人,你来宣读遗诏吧!”明德大君扫了一眼群臣,自己却不宣读,转而向礼部尚书曹熏要求道。
  “这——好吧!”曹熏有些就豫,不过想到这些事情都是在自己份内的,于是答应下来,从明德大君的手中将那份儿遗诏接了过来,双手展开。浏览了一遍后沉声读道:“寡人性命恐有不测,立此书以备不时之需!国事艰危,赖有王太弟明德大君一力支撑,堪为国家柱石!王后蛇蝎心肠,以药物谋害寡人,更塞闭宫中消息,图谋不轨,群臣当遵我之命,全力伐之!切记,切记!”
  曹熏看得非常真切,那诏书显然是新写成不久,其中的字迹他是认得地,果然是高丽王亲笔书就,而且上面用的也是高丽王的大宝,并有私章题记,绝对错不了的!他在礼部尚书任上已经干了十多年,这高利王的笔体自是认得一清二楚,况且字迹的后半部分已经潦草,想来高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