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赝品 >

第65章

赝品-第65章

小说: 赝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恐怕撑不过去了。”我摇了摇头。心中很是懊恼。如果大家不分开,如果他肯穿上便装,恐怕就不会逢此一劫了,说到底,还是一身显眼的官服害了他。
  公主皱了皱眉头。叹息了一声。廖行之此人。还是很得大家赏识的。
  “咦?”王太医忽然惊奇地哼了一声。他注意到廖行之的脸上似乎润泽了一些,这个变化是有些不可思议地。顿时仔细地观察了起来。
  “杨大人,你可是为廖参军输入了真气?”王太医慎重地问道。
  “我只是用了一点点真气来探察他体内的伤势,应该不会对他有什么大影响吧?况且他现在已经这个样子了——”我有些意兴阑珊地答道。
  “你的真气——”老太医表情肃穆地看着我说道。“对他有效!”
  我闻言精神为之一振,仔细体察之下,果然发现了其中的异常变化。
  “若是大人能够以真气缓缓地注入廖参军的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和手阙阴心包经,维持住他的生机不断。老夫再施以针药。为他固本培元。说不定会有奇效。”王太医的双目亮了起来。兴奋地说道。
  “需要怎么做。请王太医尽管吩咐。”我大喜过望。急忙答应道。
  怎么说自己也算是习武有成的人士,对于体内地经络穴道自是比较熟悉。在王太医的点拨之下。我将长春真气源源不断地送入廖行之的体内,沿着心肺所依存的三条主要经络分头并进。滋润着他已经近乎干涸的脏腑。
  与此同时,王太医也丝毫没有闲着。手上的银针起起落落。不断的在廖行之的身上要穴间轻挑复捻,在我的真气配合之下催动廖行之已经迟滞了的血脉,并辅以丹药。
  渐渐地,已经必死无疑的廖行之的脸上有了生气。眼看胸前的起伏也平稳了许多,我们知道,他这一条命总算是保住了。
  良久之后,我将手掌慢慢地撤了回来。
  “夫君修炼的内功好生奇怪,竟然似有灵性一般。”公主拿着一方锦帕替我擦了擦额头上面的汗水。有些惊异地说道。
  “我也不是很清楚,总之还能管点儿用吧。”我苦笑着答道。
  “杨大人修炼的莫非是传说中的长春真气?”王太医走过来。插了一句。
  “我也不很清楚,反正是稀里糊涂练出来的,没有个名字。”我心中警惕,随口乱答道。
  王太医疑惑地摇了摇头。有些迟疑地说道。“那就怪了。老夫听说天下间只有长春真气才有延续生机的能力。倒没有听说过其他——只是这长春真气,好似已经失传太久了啊”老头儿一个人在那里嘀咕了半天。说罢摇了摇头。很是郁闷的样子。
  我不愿多说,于是将话头一转,问了一下七郎,“当时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是看到江面上火起才跑回来的,事情就已经这样了。”七郎的回答根本没有什么可供参考地价值。
  “杨大人,在下倒是看出了一些。”王太医的徒弟插话道。
  “请讲得详细一点儿。”我问道。
  “凶手似乎只有一个人。”那年轻人说道。
  “何以见得?”我不由惊奇道。
  “虽然现在已经看不出当时的现场,而廖大人也已经昏遥撩醒。但是在下看这些伤者地伤痕乃是江湖中分筋错骨之术,似乎都是被同一种手法所伤及。因此凶手当是一人。”那年轻人说道。
  “有道理——”我点了点头后问道。“难道附近的军士们也没有看清楚吗?”
  我的话一出口。军士们立刻七嘴八舌地抱怨起来。说是来人太快。自己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就被人给放倒了。哪里注意到来了几个人。长得什么样?
  我又查验了几个军士的伤处,果然如出一辙。
  这时对面烟尘四起,大队人马向这边开了过来。约莫有两百余人之多。为首的几人都是全身甲胄,看样子应该是扬州都督府的官员。
  短短的距离转瞬即到。一员身着银色盔甲地武将飞马到了我们面前。一勒缰绳,那马在我们的跟前扬起前蹄,稳稳地立在当场。强大地冲击力将地上踏出两个深深的马蹄印来。那武将拉着马围着我们打量了一下。开口说道。“尔等是何方人士。到此作甚?可有官府的路引?”
  还未等我们回答,一个随从样子的男子从后面跟了上来。在那武将耳边低低说了几句话。然后又指了指江面。两个人似乎在商量什么。
  “将此地一干人等暂时收押。送回都督府问话。”那武将模样地人终于抬起头来,一挥右手,就要吩咐手下众军士拿人。
  “且慢,你们是什么人,不问青红皂白,就敢拿人?”我的随行军士中的副将白升站了出来,阻止道。
  “本将乃是大宋扬州都督府副将龙力图,接到地方举报,此处有命案发生,你们一行人行踪诡秘,装扮可疑,本将特将尔等拘回府衙问话。如有不从,当以谋逆罪论处!”那武将倒也毫不含糊。声色俱厉地喝道。而站在他身后的随行军士们也将刀枪拉了出来。将我们这些人团团围了起来,就要动手。
  “哈哈哈哈——”白升狂笑了起来。转而怒道,“瞎了你们的狗眼!没有看到你爷爷们穿得是大宋禁军地制服么?还说什么行踪诡秘。装扮可疑?你眼里还有王法么?”
  那自称龙力图的武将也不含糊,丝毫不为所动,“大宋禁军?呵呵呵呵你烧糊涂了吧?扬州地界上。哪里有禁军出现?不要以为换了几身官服,本将军就会被你们蒙混过去!方才的线报里面说得就是一群禁军打扮的人劫持了三艘大船。并将船上数十人全数屠杀干净。最后又焚船灭迹!不是你们,又是何人?”
  我此时的脑子里面,却在考虑这里发生的一连串变故。
  看来我们是落入一个精心编织的圈套之中了!从江中被袭,大船被沉。在到这些地方官军们的围捕,绝对不可能是偶然发生地意外事件!所有的这一切,宛如一个策划好的阴谋,可是,对方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若说是为了劫财,我们的船上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况且还是官船。杀官无异于造反,什么人愿意为了几两银子惹上天大的麻烦。况且还是在着富庶的江南地面,这个道理讲不通!若说是为了报仇。我想我在京师之内深居简出,并没有惹下什么值得以生死相搏的仇家,谁会对我下此毒手呢?实在是另人费解!
  难道是契丹人?这个想法才一冒出来,立刻就被我给否定了。如果契丹人有这么大的影响力。那大宋也就没有这半壁江山了!而且我也不认为自己有那个实力被契丹人设计陷害,思来想去,实在是理不出什么头绪来。
  此时场中的冲突已经一触即发了!
  我们这一方的禁军们心里面也非常窝火,平白无故地惹来一场灾祸,自己折损了许多人手不手,还让人家伤了自己的参军大人,现在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连地方上这些杂牌军也欺负到头上来了,这还得了?大宋的禁军们什么时候窝囊到如此田地了?
  “打就打,谁怕谁来着?”众人聒噪起来,刀枪都拔了出来,向前拥去。
  我的脑子里面忽然灵光一闪。想起了太宗皇帝当时的吩咐。晓行夜宿,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惊动地方。而且面上深有忧色。想来太湖方面的情势,已经到了非常急迫的地步了!而我此时最需要的,就是时间!水贼未必是真,其中的秘密,就等我去发掘了。太宗皇帝之所以肯派我们三个没有任何经历的毛头小子去做地方官。恐怕就是为了不被当地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所羁绊,这一着,显然出乎对方的预料。
  而敌对的一方此时最想要做的。也就是希望拖住我们的行动时间!


第四章 扬州都督
  “东南将有大事也!”我想起了潘美老狐狸透露出来的消息。心中很是疑惑,他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了这个消息呢?
  说话之间就见那叫作龙力图的武将一骑当先冲了过来。
  “老七,将他拿下。”我自忖如此小角色,应付一下就可以了。
  七郎应声而出,宛如一道白影闪现,再见时已经立在龙力图的马头一侧,一拳击了出去。正正地打在了马头上,只听的一声悲鸣,哪马站立不稳,摇摇晃晃地倒了下来。七郎再一伸手,就将还没有反应过来的龙力图给揪了下来,用手捏着颈项,提了回来口
  我摇头叹了口气,大宋的厢军实力真的等同于没有啊!
  虽然七郎确实勇力无人可挡。可是这些人的实力也太差了,你们好歹也该挣扎两下再束手就擒啊?此时大宋国力旺盛尚是如此。百年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简直不谈思量,恐怕只能以一句乌合之众来形容才不为过。
  转眼间七郎就把那龙力图提到了我的面前。
  龙力图的帽子也被甩掉了。头发披散下来。一张脸红得跟猪肝似的。显然心里面非常窝火,连手都没有动上,就被人掀下马来。这种事情发生在一个将军身上,而且还是在他的众多部下面前,实在是丢人丢到家了。
  龙力图的那些手下们都傻了眼儿,不知道是该进攻还是该干什么,只是聚拢在一处,有些胆寒地望着我们这些“贼人”。
  “没必要再打了吧?莫非你们连这东西也不认识?”我一撩衣服。露出了里面佩带的双银鱼袋。
  龙力图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对于这些基本的标准还是知道的。一般的知州也不过获赐予一个银鱼袋而已,象自己这样的虾兵蟹将们根本没有机会得到。眼前此人居然是挂了双银鱼袋,又称自己是京师来地。手下的众人更是禁军装扮,恐怕真的是踢到铁板上了,心中不由得为刚才地卤莽冲动懊恼起来,深悔不该受那线人的蛊惑,没有搞清楚状况就草草动手。
  不过事以至此,也由不得他低头了,只得硬撑道。“末将的确是收到了线报,而且江面上也的确发现了船只被焚毁的残骸,而大人等又恰好处在这一区域之内。且有多人遍身鲜血。不能不启人疑窦!”
  我也不愿跟这些小人物多作纠缠,于是不再计较这些细枝末节。便对他说道,“这件事情是由我们的座舟被人袭击而起的,三艘官船劲数沉没。且伤亡了不少人员,恐怕你做不了主。不如带我去扬州都督府一行。也好作个说明,请地方上帮助调查一下。”
  “请问大人地官讳和职务?”那龙力图壮着胆子问道。
  我将自己的官印拿出来让他看了一下后说道。“本官乃是新任地苏州知事,这一科的状元杨延昭,奉皇命前往江南赴任,不想却出了这样的状况。”
  “原来是杨状元到了,末将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了!”龙力图听了后一惊。抱拳行了一礼后说道,“大都督常对属下等人言道,当今文坛敢言诗者,无出大人之右!今日末将得遇真人。可算是三生有幸了!”
  “呵呵,这倒是过奖了!不想江南也有杨某的拙作流传。事有急缓,本官皇命在身,还是先去见过你家都督要紧,请将军先前领路吧!”我打着哈哈说道。
  “谨遵大人之命。”龙力图一挥手。他地手下立刻老实地分成两列站好,然后护卫着我们沿着江岸向都督府的方向走去。
  扬州大都督府乃是大宋设在两淮一带的最高权利机构,以亲王为大都督。总控两淮及江浙军政要务,现在大都督任上的正是太宗皇帝的长子淮阳王赵谦。
  淮南节度使、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阳王赵谦此时正焦急地坐在大都督府衙之内,等待着京师方面地信使。
  宋初的官制比较混乱一些。本来大都督府的首长应该叫作大都督的。可是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缘故,在设立之初竟然没有大都督而只设长史,因此严格地说起来这为大都督应该被称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这种叫法一直到至道年间移镇改制之后方才被纠正过来。重新叫回大都督。
  “王爷,龙力图将军回来了。”手下进来禀报道。
  “哦,他又有什么事情?”淮阳王赵谦微微地皱了下眉头。“叫他进来吧!”
  “末将参见王爷!”龙力图进来后叩拜道。
  “你的事情都办好了么?”淮阳王命他起身后问道。
  “王爷,事情已经清楚了,是新任的苏州知事杨状元的座船被人烧毁,并有多名仆夫被杀,现下杨大人正在外面等候王爷召见。”龙力图老实地回答道。
  “查清楚是什么人干的了吗?”淮阳王有些紧张地追问道。
  “尚无头绪。”龙力图有些气馁地答道。脑袋耷拉着不敢对视淮阳王地目光。
  淮阳王嗯了一声。半晌没有说话。末了吩咐道。“请杨大人进来叙话。”
  江南的建筑看起来都是比较精致的。从回廊到亭台无不显示出细致的匠心,绕来绕去地转了几个圈子之后。我终于来到了扬州大都督府的正厅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