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赝品 >

第3章

赝品-第3章

小说: 赝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的幸事?当真是圣天子在位,群宵回避,四海咸服,我辈是乐享其成啊!”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资历较老同两朝天子都有比较深厚私交的重臣赵普。
  “则平此言,深得我心啊!”宰相王溥连连点头道。
  群臣闻言,都纷纷赞叹附和,举杯为天子贺。
  钱俶献上自己领地的十三州版图与户籍等物,正式归入大宋。
  对于送上门来的好事,赵光义自然是满口笑纳,客气了一番以后下旨褒奖道,“卿世济忠纯,志遵宪度,承百年之堂构,有千里之江山。自朕纂临,聿修觐礼,睹文物之全盛,喜书轨之混同,愿亲日月之光,遽忘江海之志。甲兵楼橹,既悉上于有司,山川土田,又尽献于天府,举宗效顺,前代所无,书之简编,永彰忠烈。所请宜依,借光卿德!”
  “建兹大国,不远旧封,载疏千里之疆,更重四征之寄,畴其爵邑,施及子孙,永夹辅于皇家,用对扬于休命。垂厥百世,不其伟欤!其以淮南节度管内,封俶为淮海国王,仍改赐宁淮镇海崇文耀武宣德守道功臣,即以礼贤宅赐之。子惟俶为节度使兼侍中,惟治为节度使,惟演为团练使,惟灏暨侄郁昱,并为刺史,弟仪信并为观察使,将校孙承祐、沈承礼并为节度使,各守尔职,毋替朕命!”
  言辞虽然有些骈俪,话语虽然有些拗口,但是太宗的意思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说你们的心意我领了,土地我也笑纳了,为了表彰你们的功绩,给后人作一个好的榜样,我决定比较优厚地对待你们,总之大家的体面都是一定要维系的,后世子孙的富贵也是要保全的,唯一改变了的,就是这些土地的所有权,如今都不姓钱了。
  顺便接受了陈洪进献上的漳、泉二州版图,然后又授陈洪进为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进为检校太师,并赐钱千万,银万两,绢万匹,赐第京师,礼遇相当优渥。
  随后太宗即下诏,命前宰相范质长子范旻,权知两浙诸州军事,并密令范旻将所有钱氏及陈氏缌麻以上亲属,及境内旧吏,统遣至汴京候命。
  自此江南地界再无割据之主,五代以来的十国,如今就只剩下北汉刘氏一国尚且依附在契丹的羽翼之下了。


第四章 宫廷秘事(上)
  尚未过半的酒宴立刻被撤了下去,片刻之间就换上了全新的菜品,并且增加了在太庙享用过的三牲,从规格上看要比平时饮宴的标准高出了许多倍,度支司的一位推官暗自在现场粗略地计算了一下,酒水除去不计外,这一桌菜的花费没有十万钱怕是出不来的。
  “看来我们的皇帝陛下是早有安排呀!”曹彬看了看忙忙碌碌的宫女太监们,心中了然。打死他也不会相信,这些酒席是在得到了吴越臣服的消息以后方才赶制出来的。
  “诸位爱卿,”太宗皇帝举起酒杯,慨然说道,“今夜恰逢七夕,我大宋又得忠臣贤良,实在是振奋人心呐!今夜并无君臣之分,众卿无须拘礼,但凡尽兴可也!”说罢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以空杯示下。
  众臣纷纷高声鼓掌,起哄叫好,难得有此时机,纷纷端着酒杯走上前来,到皇帝与新归顺的两位臣子跟前拼酒。皇帝面前,众人自然还是不敢太过放肆,不过对于钱陈二人就没有了许多顾及,尽管二人都是酒场高手,但是毕竟架不住对方人多,半晌之后就趴到了桌子底下,若不是太宗皇帝看不过眼去加以劝阻,怕是还要有人捏着脖子给他们硬灌了。
  “这帮粗鄙无文的家伙,一点儿也没有身为朝廷重臣的觉悟啊!”曹彬很不满意地看了看自己属下的几员武将,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他们正和起伙儿来欺负那些新来的生面孔。不过曹彬想了想,这种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家本来都是靠打仗来吃饭的,仗打的越多,官儿就升的越快!如今这两位忽然投诚了,今后大伙儿的衣食可就没着落了啊,难怪大家都憋了一肚子的气儿,让他们多喝两杯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陛下——”忽然有人高声喊道,众人纷纷看去,却是太宗皇帝的弟弟,开封府尹、同中书平章、开府仪同三司、齐王赵廷美。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皇位由其弟赵光义继承,市井传言多有不利。可是近日以来,忽然口风又变了,朝野中纷纷议论所谓的“金匮之盟”。据说是建隆三年,杜太后在临危的时候,太祖始终在旁服侍不离左右。杜太后自知命已不长,乃问太祖:“你知道你是怎样得到天下的吗?”太祖曰:“我所以得天下者,皆祖先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统治天下耳。假如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所拥有乎?汝死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国家之福也。”太祖顿首泣道:“敢不如教诲!”因此宋朝才有了“传弟不传子”的先例。
  此事说起来虽然有些牵强,但是杜太后亲身经历过五代,这是一个王朝更替频繁的特殊时期,五代君主十三人,在位超过十年者绝无仅有,且有七人死于非命,杜太后惟恐宋太祖也无法摆脱宿命,像周世宗般英年早逝、最终幼主执政失国而终,因此杜太后在赵匡胤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就说过“吾闻‘为君难’,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则此位可尊,苟或失驭,求为匹夫不可得,是吾所以忧也”的一段话。杜太后认为刚刚建国,根基未稳,大宋王朝随时都有可能成为继五代之后的短命的“第六代”。假如太祖果真中道而殂,十多岁的德昭显然是不足以应付局面的,而拥有丰富政治经验的赵光义,应是理想的继承人。
  而根据这一莫名其妙的定例,太宗之弟齐王赵廷美自然也有了继承大统的法律根据,成为大宋皇位的第一继承人,因此他权势极为显赫,掌摄开封府尹的大印,据说这个位子自五代以来就是皇储的别称,真正当得起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他虽然对于太祖的暴死也是心存疑惑,但却没有多说什么,有到他耳边搬弄是非的,也总是被他一顿训斥之后着人撵了出去,真真是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皇弟有何事要说?”太宗此时的心情甚好,和蔼地问道。
  “启奏陛下,”齐王挺胸站在第二层的台阶上面,扫视了一眼下面的群臣,大胆放言道,“江南一统,实乃百姓之福,今夕何夕?花前月下,有酒无诗怎么能行?”
  “不错——”太宗笑着拈须点头道,“皇弟所言甚是,但不知道那位爱卿又有了佳作呢?”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落到了闷声喝酒的南唐后主李煜身上,要说到诗词歌赋,人家的修为可不是他们这些北周禁军出身的武夫们所能望其项背的。
  李煜却也不理这茬儿,依旧我行我素地伏在案上照喝不误,好似没有听到太宗皇帝和齐王赵廷美的对话一样,太宗的表情有些不悦起来,一手攥住酒杯,两只小眼睛神光湛然地盯着李煜,众人的心情都有些紧张起来,不知道这位性格暴躁的皇帝又会做出什么煞风景的事情来。
  “陛下,小臣前日偶得诗一首,愿求陛下与众位大人斧正。”在敬陪末座的地方,一个清朗的声音传了过来。
  太宗皇帝仔细一看,那人身材矮小,白面微髭,两只眼睛却炯炯有神,原来是散骑常侍徐铉,于是点头道,“原来是徐卿啊!朕在开封府尹任上就听闻,卿与韩熙载并称江表双杰,诗词工夫自然是不差的,说来一同听听罢!”
  醉意熏然的李煜将目光稍微瞥了一丝过去,看着这个自己夕日的旧臣,他还是忠心耿耿啊!自从江宁来到汴梁后,许多的旧部已然投向了更有发展前途的赵宋朝廷,早已经忘记了自己的主子和出身,能够象徐铉这样忠心护主的人真得是凤毛麟角了。也许,自己的老仆也算是一个吧!堂堂的皇帝,居然也会沦落至此?想到这里,李煜不由得自嘲地笑了笑。
  一时之间,大殿里面喧闹的人们都安静下来,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徐铉的身上,徐铉也不为所动,踱着方步低头向前走了几步后,方才开口吟道,“京口潮来曲岸平,海门风起浪花生。人行沙上见日影,舟过江中闻橹声。芳草远迷扬子渡,宿烟深映广陵城。游人相思应如橘,相望须含两地情。”声音委婉含情,余音在大殿之上缭绕不绝。
  在场的人闻得此诗后,都觉得言语清新,颇有余韵,不觉纷纷叫好。
  太宗皇帝也微微点了点头,沉思良久之后,方才开口淡然说道,“不错!徐卿果然作得一手好诗!只是不知道,这江南的景致,果真就如此动人么?”言语之间,喜怒难测。
  众人一时不敢接话,大殿上就陷入一片死寂。
  半晌后,老臣赵普大破了沉闷的气氛,小心地答道,“江南的景致,果然是十分美妙的,先人白居易就曾经说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的句子,同北方的萧瑟景象是大大地不同。老臣旧日游江南,也曾经流连不已,颇难割舍。只是江南虽好,气候却与中原大相径庭,我们北方人若是去了,一时之间恐怕也是适应不了的。”
  “则平此言,甚为中肯。”太宗点头赞许道,接着话锋一转,对正在饮酒的李煜说道,“重光久居江南,却不知道有什么看法呢?”
  徐铉的心中一沉,知道太宗终是不放心自己的旧主,忍不住亲自考问了。偷眼看了看李煜,暗自祷告,您可千万不要再生出什么事端啊!


第五章 宫廷秘事(下)
  李煜从座位上立起身来,规规矩矩地施了一礼,慢条斯理地答道,“陛下,臣离开江宁已经三年了,恐怕景致早已经不复往日,此时来说,未免有些不合时宜。”
  “但说无妨。”太宗皇帝摆了摆手,表示不必顾忌。
  李煜略加沉吟,一首虞美人的词就念了出来,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诗一出,顿时令大殿中的各人大为震撼。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果然是诗名久著,如此大家,古来能有几人?如果你不是生在帝王家,或许会活得更好些吧?”曹彬望着卓尔不群地立在大殿上的这位南唐后主,心中感慨道。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哼哼——”太宗的呼吸声粗重起来,脸色也渐渐变得铁青,冷眼看着夷然无惧的李煜,心中却是怒火中烧。他心中暗暗讥讽道,这才是你的真实想法吧?醇酒美人,不过是障人耳目罢了!若是再给你机会,让你在我朝中兴风作浪,江南的地方,恐怕也不见得会平静多久吧!想到这里,一双小眼睛滴溜溜地乱转起来,心中瞬间内闪过了无数的念头。
  李煜自己虽然觉得无所谓,但是徐铉等南唐旧臣们却是心中恐惧,惟恐太宗皇帝一声令下,就吧自己的故主拖出去砍了。而大宋的重臣们,有的自顾饮酒,有的则面色凝重地看着皇帝陛下作何反应,准备随时呼应一下。
  “皇上,吴越国歌女献舞了。”内侍总管王继恩悄悄在太宗耳边提醒道。
  “恩。”太宗怔怔地看了王继恩一眼,注意到他眼中的警示,立刻意识到现在吴越初定,实在不适合在大殿上杀伐降主,否则难免会产生变数,于是说道,“让她们开始吧!”
  “皇上有旨,吴越歌女献舞——”王继恩双手一拍,高声喊道。
  大殿里面立刻钟磬齐鸣,约莫三十余名细腰丰臀的吴越歌女飘进了大殿,先是舞动长袖对着太宗行了君臣大礼之后,就如行云流水般在大殿里面舞动起来。粉红的轻纱遮不住满堂的春色,丹绛的朱唇偏偏要点破那如雪的娇艳,秋水般的双眸妩媚地诱惑着殿上的君臣,一时之间大殿里面的男人们呼吸都急促了起来,眼珠子瞪得圆溜溜的,惟恐错过了每一个细节。
  “他奶奶的熊!偏是江南的妞儿最懂得勾引男人!”高怀德喘着粗气嘟囔道,坐在他身边的几个人立刻心有戚戚地点头同意起来,谁说不是呢?
  太宗皇帝虽然是见多识广,却也没有见过如此歌舞,不由得有些心旌摇动起来,一面极视听之娱乐,一面在心中暗暗地嫉妒起来,他奶奶的,钱俶和陈洪进这两个小子,还真懂得享受生活呢!
  皇帝的兴致很高,不断地与众臣话一些家长里短,气氛很是温和,酒宴一直持续到三更时分方才散去,诸人都纷纷互相搀扶着出了宫,早有随从和家仆候在外面,将各自的主人扶上官轿或是马车,缓缓向自家府邸行去,一时间,青石铺就的御街上面净是散碎的车马声。
  “曹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