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赝品 >

第213章

赝品-第213章

小说: 赝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德威见事不可为,便当机立断道,“传令三军弃营!留下后部阻挡南线的宋军,大军即刻向北开拔,辎重粮草都不要去理会他了,现下回到大同要紧!”
  虽然韩德威打的主意不错,可是营中的契丹兵马早就乱了套了,本来众人睡得正熟,经过这大火一烧,死了的且不去说他,活着跑出来的也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再加上战马受惊后在营中四处乱跑,踩踏死不少士兵不说,也给大军的整顿和撤退造成了不小的障碍,韩德威的部将四下约束部众,也不过在大营背面纠集起来不到六七万之众。剩下地人多数都自行逃命去了,损失在大营之众的也不在少数。
  “大帅,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何况。此役非战之罪,相信太后知道了也不会多加责怪的!”一位亲随部将见韩德威地脸色极差,便从旁安慰道。
  “唉——”韩德威长叹了一声道。
  “本帅从军几近三十载。虽然也吃过败仗。却是从来没有败的如此窝囊,连对手的面都没有见到,就败地一塌糊涂!南朝有如此高人,我恐怕太后地妙计也未必会得售啊!”
  韩德威哀叹了一阵子后,约束起败军,慢慢地撤出了大营。望着一片火海,心中很不是滋味儿,昨夜还是固若金汤,今朝竟付之一炬。人生变数如此倏忽,真是令人生出许多地感慨来。
  辽军慢慢地整起了队伍,慢慢地向北方撤了过去,远处的南方,虽然宋军也派了大军出来围堵,却因为大营整个都是陷入一片火海,所以起到了阻隔的作用,待到宋军的铁骑绕道过来时,契丹人马已经渐渐将队伍组织了起来,不过因为比较仓促的原因,很多骑兵都变成了步兵,能够骑在马上的士兵,可能连两万都不到了。
  失去了自幼依靠地马匹,这些契丹人的战斗力自然是弱了一大半儿。
  落在后面的契丹人终于跟来自关内的宋军接触了,此消彼长之下,明显不是对手,大片大片地契丹人倒在了北撤的路上,不过这些契丹的士兵们也不是好惹的,硬是一边走着一边缠住了宋军大队人马,为韩德威的撤退起了很大的作用。
  宋军一边衔尾追击,一边收罗契丹人在沿途扔下的没有毁于火灾的马匹和辎重,清点失去了战斗力的契丹伤兵,所获颇丰,毙敌万人,俘获过三千有余,马匹近万,可谓近年来的一次大捷。
  如此韩德威的亲随人马就不到三万了,且士气大受影响,众人的心中唯有一个念头,就是赶紧回到大同去,眼看就来到了我们藏身三天的山头附近。
  什么叫养精蓄锐?什么叫以逸待劳?什么叫猛虎下山?什么叫直捣黄龙?我现在觉得,这些形容词简直就是给我们量身打造出来的!
  近万匹马上载着早已经跃跃欲试的战士们,左手钢弩,右手长刀,战士们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我看了看后,觉得也没有什么战前动员的必要性了,于是将手中的长枪一挥,枪头指到了对面正在龋龋而行的韩德威残部,大声说道,“杀!杀!杀!”
  夹杂了强大真气的喝声在清晨的空气中显得非常清晰,整个山谷里面都是我的回声,大军顿时发出了一阵阵惊天的巨吼声,近万人马沿着山坡杀了下去,目标直指韩德威的中军所在!
  如同一只钢刀插在了韩德威的胸口上,大军所到之处尽皆披靡,契丹人被杀的人仰马翻,四散逃窜,再没有丝毫的战斗意志。
  韩德威在乱军之中强自镇定着,在几员近卫部将的掩护下策马狂奔,一路向北。
  我站在高出看的清楚,只见西北军中一骑如箭,红色的身影渐渐地追上了狂奔之中的韩德威等人,不是别人,正是跟随在我身旁的杨排风。
  韩德威的几员部将看到敌人追了上来,便分出两个人来堵截排风。
  谁知道这员女将的功夫居然了得,一根槟铁棍没有丝毫迟滞地砸到了两个人手中的长刀上,那两人只觉得胸口中的气血一阵翻腾,接着喉咙里面一甜,就被人给砸下马去。
  韩德威只顾着逃命,并不知道自己的亲随已经被排风给砸落马下,忽然他觉得自己的身子一轻,似乎有种飘了起来的感觉,低头一看,自己的坐骑脑袋一歪,软软地倒在了地上,而自己的身子保持着告诉向前的姿态飞了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只觉得周身剧痛,全身的骨头如同散了架一般。
  韩德威将头扭了过来,勉强将眼睛睁开看了那追上来将自己砸落马下的宋将一眼,禁不住口喷鲜血,愤怒地骂了一声道,“他娘的,怎么是个女的!晦气啊——”接着就晕了过去。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我身边的西北军会同了来自关内的大军,对四散的契丹大军一阵穷追猛打后,估计能够跑出去的契丹人马难于过万,此役可谓大胜,最为出彩的就是杨排风单人独骑勇挑契丹十余名战将,一棍砸翻大辽大同军节度使契丹重臣韩德威!
  同杀出关来的公主等人会师之后,众人都对我的战法啧啧称奇,问起了此法有什么出处?
  我笑着回答道,“战争是一门艺术!既要赢得轻松,也要赢得漂亮!一味地模仿别人,怎么可能成为一代名将?如果真的要给此战起个名称的话,我觉得,不如就叫作星星点灯吧?”
  是役,共歼灭辽军十万,生俘大辽主帅韩德威等将军以上者数十人,大获全胜,一战而解决了三关之困,为大军东进檀州扫清了障碍!


第十七卷 大破天门
第一章 檀州大阵
  各地节度使收到被困的真宗等人的求救飞书后,纷纷骑兵勤王,一时之间就在檀州外围聚起了二十余万大军,可惜阵势难破,几天以来竟然没有什么进展,干着急没办法。
  我们靠近檀州大阵的外围十里处时,就遇到了前去打前站的五郎等人。
  “看出什么名堂来没有?”我也没有多说什么客套话,一上来先问五郎道。
  五郎用手摸了摸光溜溜的脑袋,几天没有剃发,上面又生出青青的头发茬子来,接着有些丧气地摇了摇头道,“居然看不出个名堂来,真是晦气!他奶奶的——”
  我莞尔一笑道,“五哥,你好歹也做过和尚,出家人怎么可以犯嗔戒呢?”
  五郎将眼睛一瞪,嘴里面嘟囔了几声后分辩道,“这事情透着古怪,整个檀州大泽上面都笼罩着迷雾,已经好几天了都没有消散过,我们在外面张望,根本看不出里面是什么样子,哪里能知道这是什么阵势啊!”
  迷雾?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我顿时感到有些疑惑,于是便问道,“这个地方,平时也有过连续大雾的情况吗?”
  众人之中没有本地之人,都对我的问题一无所知。
  我们又向前行了几里之后,便可以看到对面檀州大泽上笼罩着的层层迷雾,将方圆数十里的大泽给团团围了起来,从外面任何一个角度来看。都是白茫茫地一片,看不出个端倪来。
  当下我的心里面也有些犯嘀咕了,以前虽然没有少看电视剧。演义也看过,却从来没有注意过天门阵外是不是也被迷雾所笼罩,这万一要是被人给误导了。贸然杀了进去破阵。还不是寿星老上吊。活的不耐烦了呀!
  我们这只队伍地出现,很快就引起了周围来援宋军的注意,不久之后便有多只队伍派出了探子前来观察,发现是来自西北的大军后,各地节度使们就互相派人联络,邀请各支队伍地主将们一起来议论应当如何破阵,救出真宗等一干人等。
  檀州大泽相当大,即使是契丹人地鬼阵上面白雾重重,也露了少许地水面在大雾之外,我们一共七家节度使就在这片没有大雾的水面附近搭起了芦棚。作为临时的指挥部,一起来研究破阵的问题,并协调如何统一指挥的问题。
  早先过来的节度使们都是常年在河北一带同辽军作战地宿将,其中最富名望的当然就是长期担任过枢密使有过随同太祖皇帝平定南方现下镇守北疆的大将曹彬。算起来,他的资历在这些节度使中是最老地了,即便我现在已经封了郡王,在他面前也不敢托大,毕竟有当年杨家与曹家的世交放在那里,僭越不得。
  “王爷——”我才同四郎五郎等人一到芦棚,便有一大群人过来打招呼。
  我定睛一看,围在众人中间的赫然正是枢密使曹彬,几年不见,依然风采如昔,当下翻身落马,上前还了一礼道,“世叔在此,小侄岂敢托大?”
  说起来也唯有如此,论起辈分来,曹彬自然比我要高,可是论起职位来,他是国公,我是郡王,自然是我比他高上那么一点点,因此称呼上就有些讲究了。眼下又不是太正式的场合,我自然是论起私交来了。
  其他的节度使们或多或少都是见过一两面的,大家互相问候了一番,就来到芦棚之中坐定,商议如何破阵勤王的事宜。
  “诸位大人来的早,可探出什么眉目来没有?”我心想先问问众人有什么发现,毕竟人家都来的比较早,或许有什么收获也说不定,大家交流一下,也是好的。
  结果众人的脸上都是一片惭愧的样子,曹彬叹道,“说来惭愧,我等来了五六日,居然找不到此阵法的入口,大雾将所有的阵型都给遮掩住了,也曾派人入阵探究,却都是有去无回,进了大雾就没有了消息了,竟然是连半个人都没有逃出来。”
  这可真是一件麻烦事情,我不禁将眉头皱了起来。
  想了想后,我提出来一个问题,“现在最麻烦的就是这个大雾,诸位常年在河北驻扎,可知道这檀州大泽平素就是这个样子吗?”
  一位河北军的节度使立刻回答道,“当然不是,往年大泽之上虽然也多有迷雾,却从未有过如此大雾,一连十几天的时间,都无法散去,真是让人觉得怪异了!却不知道阵型里面的人是否能够见到诸般景象,是否也同我们一样两眼摸黑?”
  “阵型里面的人——”我听到这话以后顿时一拍脑门,笑了起来。
  “贤侄可是有所发现?”曹彬一见我的样子,便知道我有了决定,心中顿时有些欣喜。
  “诸位大人——”我清了下嗓子,对众人说道,“我们在此地急于获知阵里面的消息,想必大阵里面的皇帝陛下与群臣更加希望得到外面的消息。”
  众人听了点头,多说这是自然。
  曹彬有些无奈地说道,“此阵太过庞大,又是建在水面上,还有大雾遮掩,如果不识得其中的奥妙,很容易陷落进去,之前我们也曾派人射飞书入内,可惜都没有回信,可能是阵型过大,飞箭传书落到了契丹人一方了。如之奈何?”
  “这却不是问题。”我轻笑起来,看得众人一头雾水。
  普通的弓簧和弩箭自然是没有那么远的射程,我们这里到阵中心处少说也有三四里路,就算是朝廷监制的大型弩机也达不成目的,可是我们西北特制的大型钢弩自然就不在话下了,所幸我这次也携带了几具过来,总算是没有白费一阵子力气。今日算是派上用场了。
  当下我就命人从营中将大型钢弩拉了出来,在大阵外面选了几个有利地地势,搭建起来。然后将中空的箭头里面装了些东西进去,调教好准头之后便运转弩机,发射了出去。
  众人只听得一声声破空的声音在耳边响了起来。就不见了弩箭地去向。
  “即便贤侄的弩箭能够射到大阵中央。可是陛下他们又如何回复呢?”曹彬又想起个问题来。真宗等人的手里面可没有射程这么远地弩箭啊,这个消息传递只能是单方面地。
  “无妨,小侄自有妙计!”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却不说破。
  枯等也是了然无趣地,众人都是常年带兵的人,碰到一起后自然免不了谈到用兵上。就说起了近年来的各地战场上的得失,话题中就提到了我参与过的几场战役。
  “近年来的新起之秀,当属平西王爷了。”一位老将说起了平定党项之乱,以及同契丹人地两次交锋。便将话头儿落到了我的身上。
  “都是恰逢其会罢了——”我淡淡地笑了笑,不愿多提。
  战争这东西往往就发生在你最不希望他发生的时候,今日还是朋友,可能明天便是敌人,世事无常,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利益的结合,没有情谊地结盟,这一点,早就被我看透了。即便是我们今天同契丹人打个你死我活,也许明天两国的使臣们就坐到一处喝花酒了。
  弩箭发出去,足足等了有半个时辰都多,还没有发觉大阵深处有什么反应,众人都觉得今次的试探也能也打了水漂儿了,都互相劝慰,说只有等到大雾稍微散去一些的时候再行破阵了。
  我却没有同他们多讲,只是将双眼在大雾之上的天空中来回逡巡着,在搜索着什么东西。
  曹彬一边同人闲谈,无意中朝我看了一眼,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