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赝品 >

第153章

赝品-第153章

小说: 赝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混在人堆里面确实有些委屈了。
  夏州那里倒是出了点儿小麻烦,李继迁为了给我们制造一点恐怖气氛,特意暗藏了一支小股部队,企图在我军进城的时候,发起突然袭击,斩杀军中将领,以制造混乱,可惜被北斗的人给提前查知了,并且通知了前去接受城池的将领。两百多名党项人全数落网,没有走掉一个,可惜这些人在城中纵火制造混乱,有百十户民居毁于火灾,连带着城中的一些土木建筑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要修复的话至少也得数万两银子,这对囊中羞涩的西北财政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包袱。
  在魏大中的协助下,我终于将城中的情况了解得七七八八了。终于得出一个结论来,在西北,什么都是虚的,只有绝对的实力才能让人信服,不管你是党项人契丹人还是汉人,只要你有本事,你就能出头!
  “那么说,我是应该让整个西北的人都知道,我才是整个西北的真正主人?”我摸着下巴,眨着眼睛对魏大中说道。
  “应该是这样了——”魏大中脑袋狂点,表示非常同意。
  “有什么简单一些的办法么?我不喜欢太复杂。”我征询这个老西北的意见。
  魏大中赞叹道,“大人的脾气跟银州人非常对路啊!这里就是喜欢直来直去的人!如果大人能够展现一下自己的武力,相信会有很有说服力的。”
  “这个容易——”我点了点头,心中有了计较。
  陕西安抚使、枢密院副使、崇仪正使将要在银州城郊举行盛大阅兵仪式的消息很快在银州城中不胫而走,虽然我并没有大肆宣扬,只是吩咐魏大中在不经意间向他的同乡们稍微透露了一点,不到两天的时间,这件事情就成为银州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听说新来的杨大人很能打仗,就连北方的契丹人都不是他的对手,李继迁怕是更没有一点胜算了,否则他也不会望风而逃,远走灵州以北了。”有人这样说道。
  “那倒也未必——”有人自是持有不同意见,“西北不同于河北,党项人也不是契丹人,杨大人虽然在北方战功卓著,连连挫败契丹人的兵马,可那是在整个大宋精锐的配合下才有的,如今我们西北土地贫瘠,人民困乏,天时地利都不如人意,怕是杨大人来了也没有扭转乾坤的实力吧?”
  “银州这块儿地方,不是那么好混的。”还有人说。
  “不是猛龙不过江,杨大人既然全权代理西北军政,自然不可能没有准备,我们静观其变就是了。”更有聪明一些的人这么说道。
  魏大中也对我有些担心,若是不能在银州一次性打响名声,以后怕也没有机会了。
  三天以后,阅兵开始,当清一色的骑兵队伍排着方阵,盔甲鲜明气势如虹地出现在银州城外的时候,众人的心思都活动了起来。
  围观的人很多,想来看笑话的人也不少,在西北这个几乎全民骑射的地方,骑兵并不是什么希奇的事物,在众人的眼中,我的禁军队伍也不过就占了一个人高马大装备精良的优势,究竟战力如何,没有跟敌人正面相遇之前,还在两说呢!
  不过我肯定不会让人对我的军队的战斗力有保留怀疑的机会,当飞奔的骑兵用手中的长刀轻易的将两侧的碗口粗细的树桩砍断的时候,众人都叹为观止了,多花的银两总算没有白出,来自苏州昆山冶炼的钢铁打造的长刀确实锋利无比。
  最能够震慑人心的却不是这些长刀和骑兵,而是用来压轴的百十颗震天雷,当骑兵将震天雷引燃后甩出,巨大的爆炸力将两人多高的小土墙炸得面目全非的时候,银州城中的目击者们都有些惊呆了。
  见惯了使用冷兵器搏杀的人们,首次看到大规模的远超时代科技的火药兵器的破坏威力的时候,心中的震撼真的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许多人甚至以为这是法术!
  “大人,这次你是真正露脸了!”魏大中非常兴奋地跟在我的马屁股后面,“没想到大人居然有如此神兵利器,剿灭李贼,指日可待了!现在整个银州城中的百姓,都对大人敬佩得五体投地啊!”
  我微微一笑,震撼性的效果,正是我所希望的,起码银州城甚至很快整个西北的人,都知道我这个枢密院副使的实力不只是万把禁军这么简单!
  阅兵的效果非常之好,还没有等我召见,银州城中的头面人物们就开始自动地串联到一起,请魏大中作为引见之人,想要登门拜访了。
  “只要你们登了我的门,还怕不乖乖地给我办事?”我开始考虑下一步的计划了。


第八章 恩威并济
  “大人,本城的士绅们想在城中最大的酒楼望月居宴请大人,不知道您的意思。”魏大中作为我同银州士绅之间的当然中间人,不辞劳苦的来往奔波着。
  我考虑了一下,如果应他们之请去望月居,在感觉上闭眼是处于一种劣势,所谓吃人口软,拿人手短,万一对方提出什么不便答应的要求,众目睽睽之下难以下台,答应了,自己的威信扫地,不答应的话又会得罪所有的本地士绅。
  于是我对魏大中正荣说道,:“本官初到银州,拯救万民于水火,回复大宋官制,正所谓百废待兴,责任重大,岂能贪图口舌之欲,大肆铺张?你可转告当地士绅,若是无事,则各安本分,有事,则可至城中安抚使衙门面见本官即可,请客的事情,暂且不提也罢。”
  魏大中嘴唇翕动,似乎想要再劝说两句,终究没有说出口来,毕竟他也是刚刚摆脱了通敌叛国的罪名,虽然士绅们给他许了不少的好处,可是也不值得冒犯我来换取。
  我看了看他,想到以后还有很多需要用到他的地方,便给他交了个底,“见还是要见的,但是要拖上几天,而且地方只能是由我来指定,你也不需要一下子把他们都给拒绝了,若是人家许给你什么好处,可以收下,就当时给本官做事的酬劳,怎么把话给说圆了,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多谢大人体谅,小人知道该怎么做了。”魏大中闻言大喜过望,忙不迭的道谢。
  上万兵马驻进了银州,城池周围的警戒程度也提高了很多。一时之间气愤有些压抑,而城中的士绅豪族们这几天过得也很不平静。
  “新来的杨大人似乎不太买账啊。”银州城中最大的米商陈化之对城中豪绅之首,在大宋中国科举的文士,也是银州成被党项人公婆前的府吏胡天邦说道。
  当日李继迁用张浦之计,诈降破城,城中的官吏基本上都没逃掉,捉的捉,杀的杀,就剩下一些具体办事的小吏们维持城中杂事,胡天邦本来只是个普通的小吏,却因为通晓文事,家境富裕。而且于党项人打过交道,所以被留了下来维持治安。地方上的士绅们,很多都是通过他与李继迁搭上关系的。
  此次想要宴请信赖的枢密院副使,也是他出的主意,不想我却并不领情,说出来的话也是公事公办的样子,他的心里面不禁有些惴惴不安,唯恐这其中有什么闪失。
  “那个魏大中怎么说”胡天邦问道,他对这个见利忘义的家伙有些怨恨,想当初还是自己把他提拔起来的,没想到现在摇身一变,倒成了新成立的安抚使衙门的座上宾了。
  陈化之皱着眉头说道,“现在那老小子一朝得势,早不把我放在眼里面了,早上我去问他的时候,硬是摆起谱儿来,哼哼唧唧的就是不说个准话儿,好似安抚使大人是他家人一般。胡兄,你看我们是不是直接去找安抚使大人说说呢?”
  胡天邦立刻摇了摇头道,“不妥,不妥!你老弟也不仔细想一想,我们身上可是都背着通敌卖国的罪名呢,新来的杨大人之所以没有直接将我们查处,就是因为不愿意过度惊动地方,造成动荡。如今我们贸然造访,万一他板起脸来公事公办,我们该说些什么?难道跟他说我们都给李继迁做过事,对抗过大宋王师,现在李继迁败退了,我们又想要投到朝廷怀抱了?这不是自己找难受么?”
  “那我们该怎么办?”陈化之一听,顿时头痛起来。
  “还是去找魏大中,一定要把他磨下来!”胡天邦非常坚决的说道,“这小子迎面攻击杨大人的队伍,已经是死罪了!可是他居然又跟没事人一样放了出来,还鞍前马后的为新人安抚使大人效力,显然这其中有些关节是我们不知道的!化之,这几天你也不必操心别的事情了,就将魏大中给我死死的缠住,无论如何也要将他给我拿下!这可是关系到我众人的身家性命啊!”
  陈化之了然于胸,点头答道,“小人知道了,此事关乎生死,断然不敢大意!”
  又谈了几句心得后,陈化之告辞离去,胡天邦却叹了口气,坐倒在椅子上,闭目冥思苦想。他岁为小吏,名不见经传,可是为人谨慎,一向精打细算,故而府城中的很多官吏都死于战乱,或是逃离银州,唯有他却留了下来,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家业都在这里,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他善于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一次李继迁全力东侵,以他的看法,朝廷的着眼处都在北方的契丹,并无余力西顾,因此西北疆域丧失严重,李继迁应该大有可为,谁知道朝廷居然下了血本儿,不但出兵了,而且还一举击溃了李继迁的主力,使其不得不放弃新占据的银夏诸州,仓皇而退。
  “李继迁退了倒是好事,只是可怜了我们。”胡天邦苦笑不已,谁能料到形势会突然逆转,数日之间,不可一世的党项人就连夜撤兵?真是时也,命也!
  又在焦急烦躁中度过了两日后,陈化之终于不负重托,从魏大中那里得到了准信儿,陕西安抚使、大宋枢密院副使兼崇仪正使杨大人答应接见他们了。
  “化之,辛苦了!为兄替满城的士绅们谢谢你。”胡天邦看见陈化之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就是他嘴上突然暴起的几个水泡,怎么会不知道他的辛苦,不由得深深感激道。
  “胡兄何须如此客气?”陈化之办成了事情,心中高兴,见自己一向仰仗的胡天邦如此神情的望着自己,不由得非常舒心,连忙谦虚道,“兄弟都是为银州人办事。应该!”
  次日清晨,全银州城有头有脸的土豪劣绅们都早早的集中起来了。怀里揣着数目不等的金子银子票子等物,满怀希望的又有些惴惴不安的来到安抚使衙门后面的小校场中,等候召见。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我一到校场,自己也被吓了一跳。
  满眼所见,都是攒动的人头。我粗略的数了一下,竟然远远的超过了原先估计的数目,多大三百人有余。
  “大人,除了小人名单上列出来的,还有不少人想要趁此机会,见见大人。”魏大中悄悄在我耳边解释道,然后不忘补充一句,“他们倒是没人准备了百两纹银作为见面礼,小人想着反正也不在乎多这么百十号人,于是就答应了。连带着前些日子收取的历尽,小人不敢擅专,全数交给大人了。这是银票。”说着讲衣袖一遮掩,将一叠银票塞了过来。
  魏大中想得非常清楚,除非是死心塌地的为我办事,才有翻身的机会,否则若是被我翻出以前的罪状来,那是吃不了兜着走啊,些须的银子,却是小事了。
  “咳,”我咳嗽了一声,将银票接了过来。仔细一看可真不少,约有四五万两银子,于是喜道,“恩,魏先生办事,果然很老到。这个,银州城的父老们,也很淳朴啊。”
  眼下正是大举兴兵,平白多出这么多银子来,确实可以大用,我的脸色顿时也舒展了许多,眉眼之间带出了些笑容出来。
  众人看在心里,喜在脸上,顿时互相张望,觉得前途一片光明。
  我看了看,发现众人都站在场地里面,一个个身体僵硬,想必是已经等候多时了,于是便吩咐身边的卫士道,“这些都是银州城的父老兄弟,怎么能如此对待?还不快去搬些椅子来?”
  卫士面露难色,“大人,今天来的人实在太多了,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椅子啊。”
  我两眼一瞪,“大胆!没有椅子不会想办法吗?本官的军令,你们也敢违抗不成?来人,给我拖下去,重责一百军棍!”
  众人听了都是一阵恶寒,没有想到新来的大人如此凶悍,动辄军棍责罚。
  立刻有两个人将那卫士拖了出去,按倒在地,军棍狠狠的照着屁股敲了上去,几十军棍下去,那卫士的声音就小了,一百军棍下来,几乎就没有出的气儿了。众人看的分明,一共打断了四条棍子,心中惴惴,不知道接下来会如何,再看我的目光就很有一些畏惧了。
  “本官御下不严,治军无方,让银州的诸位父老见笑了。”我靠着太师椅坐了下来,慢条斯理的对众人说道,“以后本官一定严加管束,以重典治军,呵呵。”
  作为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