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大航海 >

第84章

三国大航海-第84章

小说: 三国大航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敢说精通,但凡是在这里的夷人说的话,我多少都能懂一些吧。”皮罗虽然很想矜持一下,可是他那两条扭动的眉毛怎么也掩藏不住他的得意,他亦步亦趋的跟在孙绍的后面,随手指着路边的夷人,唾沫横飞的给孙绍介绍他们的语言,习俗,以及所卖的货物,如数家珍。

    别看他长得很难看,嗓子也沙哑得象破锣,可是不得不说,他对夷人的了解确实让孙绍吃惊。孙绍顿时对他起了兴趣,他站住了脚步,似笑非笑的看碰上嘴角挂了两堆白沫的皮罗:“皮大人见多识广,实在是让人大开眼界。不如这样吧,我们找个地方坐下为喝两杯,再请皮大人详细的介绍一下,如何?”

    皮罗抬头看了一下天空的太阳,一拍大腿:“校尉莫怪,小人吃惯了两餐,倒忘了校尉大人是要吃三餐的。请校尉大人跟小人来,小人知道有一家酒肆,做得好菜肴,在东治也算得上是大有名气的。”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孙绍转身对张觊和沈玄笑道:“我们去尝尝这东治的特色?”

    张沈二人都是眼里有神的人,当然看得出来孙绍对这个皮市令的兴趣所在,当下笑道:“那就叨扰皮大人了。”

    皮罗脸上在笑,心里却暗自叫苦,孙绍身边十大几个人,除了三个女人看起来饭量小一点,其他人好象都挺能吃的,自己今天灾星高照,居然在市场上发生了流血事件,偏偏这杀人的一个还是最近江东威名颇盛的孙绍,根本不是他敢得罪的,只求花钱买平安,侍候好了他,消了这场祸事。

    严飞燕看着孙绍若无其事的远去,这才觉得浑身乏力,她上前扶起那个被孙绍踹断了腿的老头,抹着眼泪道:“燕儿无能,连累木老爹受苦了。”

    “唉——”木老爹喘息着,脸色煞白,一颗颗汗珠从花白的头发里滚落下来,他死死的咬住牙齿,不让自己呻吟出来。严飞燕原本还怕市场上的士卒要抓拿他们,可是后来见他们都走了,并没有为难他们,这才松了口气,急急忙忙找来了担架,抬着木老爹和几具尸体出了城,赶到江边的一艘船上。这艘船比起其他的船要高大得多,上面挂着三面帆,严飞燕一上船,就吩咐起航出海,不在东治做任何停留。

    等她安排完了这一切,她才回到舱里,木老爹的腿已经被人绑好了,只是这一阵疼也让他吃尽了苦头,原本就有些腊黄的脸色更加难看。严飞燕后悔得直抹眼泪:“老爹,都是我不好。”

    “没什么。”木老爹有气无力的说道:“能活着回来,就算不错了,老爷在天之灵保佑,总算没让严家断了血脉。”

    “哼,要不是那些纸,我今天肯定能杀了他。”严飞燕扼腕叹息,后悔不已。

    “你杀不了他。”木老爹苦笑着说道:“小姐,你的对敌经验太少了,哪里会是他的对手。不过也不能怪你,连我和老华也没看出那十几个汉子都是他的人,唉,老了老了,眼花了,不中用了。”

    “我怎么杀不了他?”严飞燕不服气的说道:“如果不是那些纸,我已经刺中他了,凭着刀上的毒,他还有活路吗?”

    木老爹无奈的看着她,沉默了好一会才说道:“你是不是在刺他之前,已经看好了位置?”

    “那当然。”严飞燕用力的点点:“我连距离都算好了,如果不是正好那些纸挡着,我肯定一刀刺死他。”

    “小姐,你到现在还不知道,你的一举一动,都被人家看到了,哪里还会给你留机会啊。”木老爹苦笑着摇摇头,喘息了一阵,又沮丧的说道:“当年二爷武技那么好,都不是孙策的对手,没想到孙策的儿子居然也如此骁勇,难道老爷的仇,我们就没法报了?”

    “老爹……”严飞燕想要反驳,又有些底气不足。她一直自诩武技不错,可是今天在孙绍面前却一点还手之力也没有,就连孙绍身边的女人,看样子武技都比她高明多了。她带过去的那些人都是夷人中的勇士,但是在孙绍身边的亲卫面前和小孩子一样,几乎没有给孙绍造成任何威胁。自己费了那么多的心思,靠卖弄色相才接近孙绍,本来还以为得计,现在听木老爹这么一说,好象也和儿戏没什么区别,反倒平白的便宜了那个竖子,付出了这么大的牺牲,最后还被他奚落了几句,真是气死人了。

    木老爹见严飞燕脸色变幻,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只得闭上了嘴巴养神,刚才这一阵折腾,已经让他筋疲力尽了。

第一卷 江左风流 第二卷 扬帆起航 第二十一章 武器的批判

    第二卷 扬帆起航 第二十一章 武器的批判

    在东治玩了两天,孙绍等人满载而归,回到船厂的时候,两艘战船已经改装完毕,葛衡很有信心的对孙绍说,只要不遇上飓风,他可以保证这两艘船不会有倾覆的危险。孙绍十分满意,他特地到舱底去看了装好的配重,虽然看不出什么名堂,却安心了许多。回到飞庐(两层楼船的上层舱室),他在刚刚改装好的案几前坐好,用力的拍了拍崭新的案面:“思真,这些都是你设计的?”

    “没什么,我只是让他们把固定的改成可以装卸的罢了,一成不变总是让人厌烦的。”

    “嘿嘿。”孙绍笑了两声:“怎么样,越将军有没有挽留你?”

    “给了个大匠师的职位。”葛衡轻描淡写的说道:“不过我没兴趣,我还想跟着少主去交州,据说那里有很多西夷来的船,与我大汉的船只颇有不同,我想到那里去看看,长长见识。”

    孙绍咧了咧嘴,暗自庆幸,这年头还是不重视做技术的,葛衡这样的奇才,越海居然只开出大匠师的条件,大匠师听起来好听,其实还是个工头,年俸不过四百石,也就是一小县长的待遇,葛衡在他这儿可远远不是这个数。除了钱之外,还有尊重,这可是越海给不了的。

    桥月送上茶来,给他们一人倒了一杯,随后又退了出去,孙绍端起一杯茶,淡淡的问道:“这次游历尝到甜头了?”

    “嘿嘿,正是。”葛衡憨厚的笑了笑,端起茶喝了一口,感慨的说道:“少主说得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闭门造车是不行的。这次出来不过几个月,但是大开眼界,收获良多,再也不敢向以前一样自以为是了。”

    “果然如俗语所说,熟了的麦子总是低着头的,只有半空的才高高的昂着。”随着一声赞叹,沈玄跨进舱来,笑着对葛衡拱了拱手:“思真,你现在的气度比起前几个月来,可沉稳了不少啊。”

    葛衡和沈玄也是熟人,不过以前沈玄自恃清高,不太瞧得起他罢了,现在都是孙绍的宾客了,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当然要客气一些。他笑了笑:“默之的进步,更让我望尘莫及啊。”

    沈玄嘴一瘪,扫了孙绍一眼,不再提这个话题。葛衡说得不错,他这十几天在孙绍面前吃的瘪太多了,无意之间,也和以前的恃才傲物有了不少变化。他掩饰的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轻声说道:“少主,严家的人已经出海了,我们的人已经上了船。”

    “嗯,跟着就是了。”孙绍点点头:“先把情况摸清楚再说,不要轻举妄动。”

    沈玄沉思了片刻:“少主不打算对他们动手?”

    “动什么手啊。”孙绍苦笑一声:“严家已经这样了,何必赶尽杀绝,欺负一个弱女子,没什么意思。如果她以后不来惹我,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沈玄眨了眨眼睛,默默的点了点头。

    “对了,思真,你那小神医朋友呢?”

    “他啊,这两天忙得很。”葛衡无奈的摇摇头:“春天到了,疫病多生,船厂里不少工人都病倒了,他正忙着给他们治病呢。”

    “他擅长哪些病症?”

    “疫病,对瘴气也有心得。”葛衡脸上浮出一丝微笑:“他对少主所说的内丹术十分感兴趣,一直想来拜见少主,可惜到现在还没有抽出空来。”

    “你问问他,有没有兴趣跟我们去交州。”孙绍道:“船上几百号人,能有个医术高明的人跟着,便多了几分保障。而且交州那边西夷的商人多,应该也有通西夷医术的医匠,能跟他们交流一下,也是好事。”

    “好,我去跟他说。”葛衡犹豫了片刻,又说道:“不过少主不要抱太大希望,君异这个人向道好静,除了对医术和道术热心之外,其他的都不太感兴趣,未必有兴趣入府为客。”

    “入不入府的不重要,就当是交个朋友吧。”孙绍对这些关系并不太看重,他也没有和曹操要把华佗当专职医生一样的权势,董奉看不中他,他也没办法。

    “那就好。”葛衡松了一口气,又说了两句,便起身去找董奉。

    孙绍和沈玄默默的坐着,谁也不说话,过了好一会儿,孙绍才说道:“默之,明天我就准备起程去交州了,海路危险,以后的事情也难以预料。你如果愿意跟我一起走,我十分欢迎,你要是另有高就,我也不敢勉强。我跟你说实话吧,你想做的事情,我肯定帮不上你。”

    沈玄停杯在手,深邃的目光透过窗子,看向远处的群山,眼神闪动,显得有些犹豫,他考虑了好一会,才转过头看着孙绍:“孙君派人打探夷州,是准备效仿太伯吗?”

    “我哪有那么高的境界?”孙绍自失的一笑:“我是惹不起,就躲着罢了。夷洲孤悬海外,天高皇帝远,我去占山为王,总比在这儿受人猜忌好吧。”他顿了顿,又抬起头看着沈玄:“不瞒你说,我这次暴得大名,总觉得不是好事,心里有些不安的感觉,曹公多智,这次表现得好象有些太过垂青了,有些事出反常。”

    沈玄翘起了嘴角,却避而不答:“孙君,玄斗胆问一句,如果躲不开呢?”

    孙绍眼神闪烁的打量着沈玄,嘴角扭了一下:“天下广大,不至于无我立锥之地吧?”

    沈玄眉头一皱:“你真的甘心浮于海上?”

    “默之,海上之大,海外之广,恐怕不是你能想象的。”孙绍嘿嘿的笑了,他站起身,走到舱外,扶着栏杆,看着万里无云的天空,目光中自有几分神往。沈玄站在他的身后,目光炯炯的看着他,显然不得到最后答案,他是不肯罢休。孙绍挥起手臂,对着远处的海虚虚的划了一个圈,豪气干云的笑道:“默之,你信不信,如果我们能同心协力,最后的成就可能不下于高皇帝。”

    沈玄眉毛一挑,顿时心动了。高皇帝刘邦由一个庶民起家,几年间破楚立汉,创立了大汉四百多年的基业,万里河山,孙绍这么说,显然并不甘心于浮舟海上。你可以理解成他要自已打一片江山,也可以理解成他要一统天下,成为大汉这片土地新的主人。而在沈玄看来,这后面一个志向显然更实际一点,作为他们这个层次的人,孙绍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很明显了。

    片刻之间,他就做出了选择:“那沈玄就要附少主的骥尾了。”

    “有默之相助,何事不成?”孙绍转过头,含笑看着沈玄。

    两人相视而笑。

    第二天,孙绍的十只船鱼贯驶出水寨,张觊修复一新的船队紧随其后,越海亲自将孙绍送出水门,依依惜别。董奉昨天晚上和孙绍长谈了一夜,眼下虽然十分疲惫,精神却有些亢奋,他有些遗憾的对孙绍说道:“孙君,待我这里事了,随即赶往交州,届时再向孙君请益。”

    孙绍哈哈一笑:“君异,你这可折杀我了,我只是道听途说而已,又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哪里哪当得上请益这二字。你安心在这里治病,我在交州应该有一段时间呢,你也不用太着急。西夷的医匠也是时常有的,见面的机会多的是。”

    “但愿如此。”董奉连连点头。

    孙绍转向越海,很客气的说道:“越将军,这次承将军指点水战之法,绍十分感激,无以为报,待我从交州返回时,再与将军痛饮。”

    “不敢,有夫人在此,越海岂敢托大。”越海也客气的说道。他本来挺自负的,可是后来发现关凤也精于水战,虽然未必比他高明多少,但是也足以让他吃惊不小了。而孙绍虽然不通水战,但是他领悟的能力过人,常有一针见血的卓越见识,假以时日,他在水战上的成就一定不会弱于他越海。越海虽然傲气,却佩服有本事的人,并不敢因此小瞧了孙绍。

    话别之后,孙绍回到自己的座船上,扬帆起航。越海看着渐渐远去的帆影,有些遗憾的咂了咂嘴:“真是可惜,如此少年英雄,却不能征战沙场,只能去做个商人才能自存。唉,不知道这是我江东之幸,还是江东不幸。”

    都尉李浓也有些惋惜的点了点头:“是啊,如今孙校尉在江东名头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