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大航海 >

第328章

三国大航海-第328章

小说: 三国大航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仲先生,你也看到了。”孙绍诚恳的说道:“这次吴蜀交恶,虽然只是对峙,发生了一些小摩擦,并没有真正恶战,但是魏国已经虎视眈眈。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这个道理不用我说,你们也都明白。你们和吴国的事,我能帮的有限,但是既然蜀王已经屈尊到了此地,何妨再进一步,去建邺和吴王商讨此事?如果双方能够达成协议,这样的事情以后不用再发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麋竺有些犹豫,他知道刘备的心理其实很古怪。大汉四王,他只服魏王曹操,因为曹操的实力最强,他一辈子都不是他的对手,他也不愿意和孙绍做对,因为孙绍和他没有直接矛盾,和孙绍交好,只会给他带来好处,不会带来坏处,但是他太不看得起孙权。也许是人总要找一个不如自己的来平衡一下,刘备对当初为了抗曹向孙权低头耿耿于怀,这可能也是他后来一再戏弄孙权的原因。这个时候要他向孙权低头,好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年的左将军为了一个书生,三顾茅庐,如今为了蜀国的利益,向吴王示个好,也不算什么难事吧。”孙绍笑道:“你放心,我会从中斡旋,想来吴王不会给他难堪的。我们四王是大汉的四根柱石,谁也不比谁强,谁也不比谁弱,大家要互相支持,而不是要互相拆台。”孙绍停顿了片刻,又说道:“我有一个大计划,需要四国联手才能做,既然要做伙伴,我当然不希望大家有什么芥蒂。有矛盾,还是说开的好。”

    麋竺追问道:“大王有什么计划,居然要四国联手?”

    孙绍诡异的笑了笑:“海外珍宝如山,我一个人吞不下,所以要组团去抢。你们蜀国有兴趣没有?如果没兴趣,那就算了,你们吴蜀之间的事我也不管。”

    麋竺眼皮一跳,沉吟了片刻。这几年四国之中,发展最快的就是越国。越王对中原的战事一点兴趣也没有,长年对外用兵,所获甚丰,已经让所有人都眼红了。现在他要带着大家一起去发财,以越国强大的海上实力,确实非常诱人。四国之中,魏吴都与越国接壤,他们合作很方便,而蜀国却与越国隔绝,有没有蜀国,对越国来说确实影响不大,但是这样一来,实力本来就弱的蜀国很快就被人遗忘,这肯定是刘备不愿意见到的结果。

    “我立刻汇报给大王,还请越王殿下居中调停。”麋竺发现了其中的利害,不敢轻易放过。

    “你放心,我调停不了,还有魏国,还有天子嘛。”孙绍很有把握的说道:“你们的大将军是我的岳父,就看在他的面子上,我也不能坐视不管。”

    麋竺一愣,苦笑一声,匆匆离去。

    刘备听了麋竺的回报,也是苦笑不已。他对关羽这么头疼,就是因为孙绍在里面搞事。现在孙绍又拿这话来提醒他不要对关羽有什么不利,他是既恼火,又无可奈何。孙绍是关羽的女婿,从他的角度来说,确实是卖关羽一个面子,要不然他根本没有必要理睬蜀国。

    先扔下关羽的事情不说,刘备考虑了很久,还是听从了孙绍的建议,先派麋竺赶到建邺去,为了不吃孙权的瘪,他让麋竺先去拜见诸葛瑾,通过诸葛瑾见到了孙权。孙权此时和刘备的心理并不多,也感受到了吴蜀不和对双方都有弊无利,现在刘备又主动示好,他也乐见其成,高规格的接见了麋竺,然后授权诸葛瑾和麋竺商量相关的细节,最后他又主动赶到了广陵和刘备见面。当然了,他的名义不是为了去见刘备,而是去迎接天子——新年将至,天子的车驾很快就要到广陵了。

    天子到之前的这几天,是广陵最繁忙的几天,魏越吴蜀四国各怀心思,都想从即将到来的会盟中捞到更多的好处,他们互相串联,谈笑风生,把以前发生的一切不愉快都放在一旁,最明显的就是刘备和孙权这曾经的盟友,前不久的敌人,他们成双结队的出现的孙绍和曹彰面前,俨然是一对热恋中的情人,而不是不久之前刚打了一仗的仇人。

    对他们的这种做派,孙绍是一笑置之,曹彰是嗤之以鼻,他不屑于和这样的人坐在一起,有空就和孙绍或者他的手下混在一起,与此同时,他命人把孙绍的提议火速送回邺城,在天子到达之前,曹操的回复到了,只有八个字:静观其变,去名求利。

    曹彰心领神会,这是曹操同意了不争大将军的条件,但是不能白让,要用这个虚名换取足够的利益才行。而最实惠的利益,当然是越国资助他北伐。

    在天子到达前的一天晚上,孙绍设宴,请曹彰、刘备和孙权吃饭,没有其他人,只有他们四个人坐在一起。酒至半酣,孙绍放下一个酒杯,提出一个建议,一说出口,这三人的脸色就变了,不约而同的放下酒杯,低下头,谁也不肯先说话。

第一卷 江左风流 第三卷 海盗帝国 第九十三章 穷天子

    第三卷 海盗帝国 第九十三章 穷天子

    腊月二十九,天子刘协带着皇后曹节、太子刘兴,在丞相杨彪等人的陪同下,车驾到达广陵。魏王曹操因病缺席,其子曹彰与越王孙绍、吴王孙权、蜀王刘备四人出营三十里相迎。在一通寒喧后,吴王孙权和蜀王刘备为前导,越王孙绍与曹彰后从,簇拥着天子的车驾浩浩荡荡的前往早已经准备好的大营。吴王后徐氏与越王后关凤全程陪同皇后曹节,越太子孙奉与太子刘兴一见如故,孙奉往刘兴嘴里塞了一块糖,刘兴就屁颠屁颠的成了孙奉的跟屁虫,看得随行而来的吴王子孙虑眼馋不已。糖他是有的,但是他不能象孙奉那么没规矩,大模大样的和刘兴挤在一辆车上,笑得口水直流,他只能拱着手,小心翼翼的在一旁陪着。

    “臣妾教子无方,让皇后见笑了。”关凤不好意思的道歉。

    皇后曹节笑了,摆摆手,很大方的说道:“无妨,他们都是孩子,不用讲那么多规矩。兴儿在宫里也是闷得久了,陛下的其他几个王子年纪都大了,跟他玩不来,这次把他带出来,一路上辛苦,能有这样一个年纪相当的伙伴,也是一个难得的事。越太子很壮实啊,看来长大了一定和越王一样,是一员虎将。”曹节说着忍不住轻笑起来,“我倒是忘了,他的阿母也是一员虎将呢。”

    关凤尴尬的笑了笑,在雍容大度的曹节面前,她显然有些拘谨。不过曹节看她也是颇为入眼。关凤虽然没有穿战袍,而是穿的华丽的朝服,可是她名声在外,有一个威震华夏的英雄老子,有一个身为王者的英雄夫君,再加上自己又是一个能征惯战,战功赫赫的名将,即使穿上繁复的礼服,依然不减勃勃英气,在看惯了柔弱女子的曹节眼里,另有一番飒爽之气。两个年龄又相当,很快就说到了一起,倒是吴王后徐氏有些跟不上趟,只能默不作声的在一旁陪着。

    把天子迎入大营,安顿妥当,孙绍等人带着各自的官属一一进帐拜见,按目前的顺序,孙绍排在最后,等他走进御帐的时候,天子刘协和丞相杨彪都露出了笑容。等孙绍行完了礼,天子笑着招手道:

    “来,孙卿,大礼已毕,我们君臣在一起说说话。宛城一别,可有四年多没见了。”

    孙绍摆出一副我想死你了的样子,吞声道:“臣与陛下相别四年零三个月又二十一天,臣不管是在辽东,还是在扶南,都无时不刻在思念陛下。”

    “噗”天子还没吭声,杨彪先忍不住笑出声来,他走上来,飞起一脚,笑骂道:“竖子,几年不见,你更会做戏了。”

    孙绍也不闪,躬身一礼:“杨公,几年不见,你还是那么敏捷,脚法还是那么凌厉啊。”

    “呵呵呵……”本来还想绷着脸的天子再也忍不住了,展颜而笑。杨彪是个难得和人开玩笑的人,今天当着天子面和孙绍说笑,是天子第一次看到。他早就知道杨彪和孙绍虽然年齿相差很大,却很投机,只是没想到两人居然熟络到这个地步。其实他也是错怪了杨彪,杨彪倒是不想和孙绍这么亲热,可是他知道,你正经,孙绍不正经,而且你越是正经,他越是不正经,和他谈什么礼节威严的全是屁话。他今天一进帐就和天子说这样的话,显然还是和以前一样,和他说王者尊严之类的全是白搭。

    “杨公,这次真请你看戏。”孙绍笑着,“为了给陛下解闷,我可是下了不少心思,光是娱乐节目就准备了十几种,保证让陛下身心舒泰。”

    “你不会是想带陛下去荒唐吧?”杨彪谨惕的看着孙绍。

    “怎么可能。”孙绍一挺胸,“我可是正派人。”

    天子莫名其妙,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不过对杨彪说的那什么荒唐倒是兴趣大生,只是不好意思说出口。

    “陛下赶了一个月的路,到这里可不容易。殿下,你倒的确是应该让陛下高兴高兴。”杨彪收起笑容,拉着孙绍到一边坐下,盯着孙绍的眼睛说道:“你在扶南发了不少的财,两个州,陛下都交给你了,你总不会一船礼物就打发了吧?我可听说,越王后送给她的父亲关羽就是一船宝物,四万石白花花的大米,比你献给陛下的可多了不少。”

    孙绍一乐:“怎么,陛下也想要四万石米?不至于这么紧张吧?”

    天子尴尬的一笑:“杨公,孙卿对朝庭一向忠心耿耿,贡赋从来不缺的,这种家丑的话就不用说了吧,多少给朕留点面子。”

    杨彪沉默了片刻,抬起头对孙绍说:“评心而论,你是做得很不错,不应该再向你伸手。可是,其他三王就太过份了,魏王到现在连今年的贡赋都没有送到,蜀王、吴王也是应付差事,不是缺斤少两,就是拖延时间。你看看,陛下车驾的马匹都不如曹彰属下骑兵的战马,这成何体统,天子的威严何在?”说到最后,杨彪已经非常不高兴。

    孙绍也收起了笑容,他思索了片刻,抬起头看着杨彪:“杨公,你说的这些事,以前在信里已经跟我说过一些,我也从别的渠道听说了一些,今日见到陛下的车驾,我一切都明白了。魏蜀吴三王做得不地道,确实不该。可是,我想提醒杨公的有两点,第一,这些事都是家丑,不能因此闹得不可开交,到了那个时候,朝庭只怕更丢脸。”

    杨彪和天子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点点头,他们就是考虑到这样做无事于补,这才隐忍未发的。找到孙绍也是没办法,四王之中,也只有孙绍真心把朝庭放在心里。

    “第二,我虽然是四王之一,但是当初封王的时候,就有不成文的规定,我这个越王是排在最后的,排在第一的魏王这次都没来,我就是想说什么,恐怕也未必有人听我的,所以……”

    杨彪瞪了孙绍一眼:“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可是你也要知道,不是陛下舍不得大将军的尊位,是魏王上书说,大将军不能外任,要你去洛阳做大将军,你肯去吗?”

    “以后也许会去,现在不去。”孙绍嘻嘻的笑道:“我还想为陛下再征战几年呢。”

    “那就不是了。”杨彪顺势说道。

    “可是,我有一个更合适的大将军人选,请陛下思量。此人威名扬于天下,如果他能任大将军,臣相信所有人都会心悦诚服,以后也不会再有人敢敷衍了事,不把陛下当回事。”

    “哦?”天子和杨彪都很诧异:“是谁?”

    “蜀大将军关羽。”

    “他?”

    “不错。关将军宛城一战,扶大厦于将倾,于国于家皆有大功,且关将军成名英雄,战功赫赫,如果由他任大将军,臣以为不管是魏还是吴蜀,都要忌惮三分。”

    天子不吭声,目光扫向杨彪,眼神之中有些恼怒。孙绍提议由关羽出任朝庭的大将军,人选是没问题,关羽于朝庭有功,名头也响,任大将军也算是说得过去,可是孙绍这么提,却有些和曹操别苗头的意思。你不是说大将军不能外任吗,好,我推荐一个能到洛阳任职的,反正就是不想让你曹家当大将军。问题是你和曹操别劲,也不能拿朝庭的大将军当儿戏啊。大将军是你说了算?

    杨彪缓缓的吐出一口气:“关将军的确是合适,只是大将军的人选非同小可,还要与其他三王商量一下即可。越王,你看呢?”

    杨彪非常担心,孙绍为这次东海会盟出了大力,他提出要岳父关羽做大将军,可以看作是一个条件,如果回绝了他,只怕他会很恼火,那天子可就麻烦了。没想到孙绍很客气,一听这话就笑道:“杨公言之有理,这等大事,自然应该与诸王商议。陛下能广开言路,从善如流,实乃臣等之幸,大汉之幸。臣举双手赞成,不,举双手双脚赞成。”

    杨彪又好气又好笑,瞪了孙绍一眼:“前面还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